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该校附属医院8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检测结果,与另选的80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于术后20 d复查肺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对比缓解者与未缓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表达水平检测中,观察组CD3+、CD4+、CD4+/CD8+比值与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D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于术后20 d复查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根据结果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发现缓解组CD3+、CD4+、CD4+/CD8+和NK表达均较化疗前明显上升,CD8+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未缓解组各项指标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NK细胞与外周血T淋巴亚群对诊断、评价肺癌的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70岁以上老年脑卒中患者150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炎分为肺炎组78例和单纯老年脑卒中者(对照组)72例,根据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28 d内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61例和死亡组17例。测定患者血清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含量。结果肺炎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炎组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CD8+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血清PCT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ACI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每天口服4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B组108例,每天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另取对照组(健康志愿者)50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尿酸(UA)、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B组TG、UA、CD8~+T淋巴细胞、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CD4~+T淋巴细胞、CD4~+/CD8~+明显升高(P0.05),A组各项差值较B组变化明显(P0.05)。治疗后,A、B组TG、UA、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疗法更优。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ACI的机制之一是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防脑卒中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载量和抗HCV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对数量,与20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其外周血HCV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分为3组进行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HCV水平,分2组进行比较分析。另外,分析HCV RNA载量及抗HCV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低于正常人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人组;随着HCV RNA载量的增高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比例逐渐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增高。随着抗HCV水平的增高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比例逐渐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增高。结论 CH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调,随着HCV病毒复制和机体抗体水平的增高,患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越受到抑制,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越弱,导致病毒不能有效的被清除,使病情反复迁延,造成HCV病毒持续感染,从而促进了HCV感染的慢性化及疾病的进展,少部分患者甚至发生了恶变导致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5.
《内科》2016,(3)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初诊病理确诊为NHL的患者60例作为NHL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对象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表达情况,比较对照组与NHL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化疗前后表达的差异。结果 NHL患者化疗前CD3+、CD4+、NK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8+、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NHL患者CD3+、CD4+、NK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5);CD8+、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B-NHL组患者CD3+、CD4+、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Treg组患者(P0.01);NK、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Treg组患者(P0.01)。化疗前,化疗有效和无效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化疗有效患者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情况明显改善(P0.05),而化疗无效组患者无明显变化(P0.05);化疗有效患者CD3+、CD4+、Treg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化疗无效患者(P0.05或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以及化疗效果不同,检测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主观全面评价法(PG-SGA)评分的变化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化疗后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化疗,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后对不同疗效的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和PG-SGA评估,同时对化疗前后患者的PG-SGA评分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的缓解率为43.3%,经过4个疗程化疗后,化疗后各疗效组患者外周血CD3^+和CD8^+ T细胞水平较化疗前显著升高,化疗后CD4^+/CD8^+较化疗前显著降低。化疗后患者的PG-SGA评分较化疗前显著增加。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后PG-SGA评分和外周血CD3^+和CD4^+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CD4^+/CD8^+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能够影响到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非M3)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66例初诊AML患者,采用DCAG方案诱导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资料,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在AML 4种亚型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未发现有显著差异。NK细胞比例在达完全缓解(CR)患者中显著高于未达CR的患者(19.05%∶13.63%,P0.05)。白细胞计数、CD3+T细胞绝对计数、CD4+T细胞绝对计数、年龄、初次诱导达CR及FLT3-ITD突变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及初次诱导是否达C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对AML患者预后评估有较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肺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对入院儿童行痰病原学检测7种常见病毒抗原,明确病原学诊断,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及NK细胞值。结果副流感病毒3型肺炎患外外周血CD16+CD56+T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减少,CD3+T细胞百分率、CD4+T细胞百分率、CD8+T细胞百分率、CD19+CD21+B细胞百分率和对照组相仿,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升高。结论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治疗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两组病例入院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并查T淋巴细胞亚群,经4次神经阻滞治疗之后,再次对患者进行VAS评分并查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经神经阻滞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淋巴细胞亚群中CD4+,CD4+/CD8+,CD3+/DR-明显较少(P<0.05);NK细胞明显较多(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CD4+、CD4+/CD8+明显减少(P<0.05),CD8+明显增多(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CD4+明显减少(P<0.05),余各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免疫状态明显下降,神经阻滞治疗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免疫状态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宫颈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T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水平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选择南通市港闸区宫颈癌筛查中老年宫颈癌患者90例作为宫颈癌组,宫颈正常老年女性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reg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计算CD4~+/CD8~+比值。分析Treg细胞、CD4~+、CD8~+细胞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宫颈癌外周血Treg细胞、CD4~+T细胞、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低于对照组(P0.05)。宫颈癌外周血Treg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T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临床分期高、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者外周血Treg细胞、CD4~+细胞、CD4~+/CD8~+明显高于临床分期低、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者,CD8~+细胞明显低于临床分期低、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者;宫颈癌外周血Treg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与宫颈癌年龄、宫颈癌类型、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脉管癌栓无关(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和T细胞亚群水平失调,外周血Treg细胞和T细胞亚群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各类T淋巴细胞的亚群,了解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急性期COPD组患者CD3+T细胞及CD4+T细胞亚群下降,CD8+T亚群细胞升高,导致CD4+/CD8+比值下降并倒置;CD4+CD45RA+亚群、CD4+CD45RA+/CD4+CD45RO+比值下降,CD4+CD45RO+亚群上升;CD8+CD45RA+亚群、CD8+CD45RO+亚群和CD8+CD45RA+/CD8+CD45RO+比值均有所上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的CD4+CD28+亚群下降。结论 COPD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患者均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喉罩置入全麻,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后2 h、术后第1、3天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2 h和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和CD56+数值与麻醉前比较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置入全麻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影响较小,可以显著改善免疫抑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D老年大鼠脾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老年大鼠(10只)和青年鼠(5只)脾脏和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SD老年大鼠脾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阳性率的变化相一致,CD3+、CD4+、CD8+细胞阳性率均低于青年组水平,且CD4细胞阳性率均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CD4+/CD8+比值均低于青年组,在脾脏CD4+/CD8+比值与青年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D老年大鼠脾脏和外周血T胞亚群阳性率均减少,且CD4+/CD8+比值明显降低,提示SD老年大鼠免疫功能的衰退和紊乱与T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联合化疗治疗在改善老年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该院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8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黄芪颗粒联合化疗治疗其胃癌,对照组单纯行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状况以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存质量评分及T细胞亚群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颗粒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患者可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提高其受到抑制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9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按病情分为重症组(25例),轻症组(72例);纳入同期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及细胞因子(TNF-α、IL-23、IL-22、IL-17)水平.对比上述指标在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之间,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Cox A16型、EV 71型、其他型)组间,重症组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间及重症组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间的差异.分析4项细胞因子预测患儿预后的效能.结果 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水平从高到低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CD8+T细胞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血清TNF-α、IL-23、IL-22、IL-17水平从低到高均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不同感染类型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恢复期组相比,急性期组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水平更低,CD8+T细胞、TNF-α、IL-23、IL-22、IL-17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项细胞因子联合预测不良预后敏感度为83.33%,准确度为71.43%.结论 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手足口病病情判断,可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定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Ⅱ~Ⅲ_b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A组),肺部良性肿瘤进行手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B组),40例正常健康成人作为基础对照组(C组),于术前取全组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术后第10天取A组和B组外周血再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术前A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与B组和C组的比较,除CD8~+外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的患者CD8~+低于剖胸探查者(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剖胸探查组(P0.05),而完全性切除与不完全性切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肺癌患者的免疫监测,其中CD4~+/CD8~+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负荷的情况。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都能显著性提高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放疗或化疗取得更好的疗效创造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冠心病或疑诊为冠心病行冠脉造影的患者126例,按临床表现,冠脉造影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和冠脉造影正常胸痛综合征组(对照组)2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分为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NK(CD3-CD16+CD56+)细胞亚群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同时分析各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与Gensini积分相关性.结果:AMI组和UAP组CD4+T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NK细胞显著降低(P<0.05);SAP组较对照组NK细胞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CD4+CD25+T细胞,CD4+CD25++T细胞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CD4+升高,CD8+T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NK细胞降低可能反映了冠心病患者异常增强的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受损,其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随着免疫调节受损加重,冠脉病变的数最和狭窄程度可能加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化疗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初治病人治疗前及化疗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据,与匹配的30例中青年结直肠癌病人及30例健康老年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前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组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NK、CD4+/CD8+表达明显低于老年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D3+、CD3+CD4+、CD4+/CD8+值低于中青年结直肠癌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4+/CD8+表达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病人治疗前存在明显的免疫抑制状态,化疗可以显著减轻晚期机体肿瘤负荷,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放疗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及不同胃癌病理分型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55例胃癌手术患者,另选取同期3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相对比例的变化,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胃癌患者放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变化趋势。结果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放疗前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接近对照组(P>0.05);放疗后,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和NK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放疗前后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乳头状腺癌患者放疗后CD8+T细胞、NK细胞比例减少(P<0.05),但是CD3+T细胞、CD4+T细胞没有变化;管状腺癌患者放疗后CD3+T细胞和CD4+T细胞和NK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没有变化;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是NK不受影响;黏液腺癌患者放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均没有变化。结论手术后放疗能够抑制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放疗前后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各不相同。应该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实行相应的增强免疫功能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老年肺炎患者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除常规肺炎治疗外另外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NAC)口服,400mg/次,3次/d,3周后复测2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计数、TNF-α及IL-2水平,比较2组患者免疫指标改变情况。结果:口服NAC3周后,试验组老年肺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CD3+、CD4+/T细胞数、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均P<0.05),CD8+T淋巴细胞、NK细胞、B细胞数2组间无明显差异(均P>0.05),试验组患者血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IL-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NAC对老年肺炎患者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