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肠道微生态是人体中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在正常人的肠道内定植大量的细菌,它们不仅可以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而且与多种疾病有关。然而通过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明显改善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减少相关致癌代谢产物,同时可以改善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因此,使用微生态制剂无论对于健康人群还是疾病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肠道菌群相关疾病进行微生态方面的研究进行初步总结,为较全面理解和推广微生态制剂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微生物组学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吸烟、肠道菌群与呼吸道微生态之间有关联。呼吸道菌群是决定呼吸道健康与否的关键因素,健康和疾病人体呼吸道微生态环境及菌群的构成有差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健康和疾病状态下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的差异及呼吸道、肠道微生态与呼吸系统疾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首次提出"所有的疾病都始于肠道".研究证明,肠道不仅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变化或失衡,与人体多种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随着"菌-肠-脑"轴研究的不断深入,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该文将以"菌-肠-脑"轴作为理论基础,阐述肠道菌群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可能的影响机制。此外,以目前相关临床研究为主,着重描述临床脑卒中患者肠道菌群及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与氧化三甲胺的特点。未来微生态临床干预和个体化菌群移植用于脑卒中预防和改善预后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肠道微生态辅助人体进行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吸收并与多个组织、器官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利用宏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不同疾病人群的肠道微生态结构和特征进行分析表明,人体健康与肠道微生态存在密切而复杂的联系。在2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结肠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诸多疾病中开展的菌群研究为其复杂机制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这些疾病的预防、预警、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同时,这些实践又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对肠道微生态在人体健康中发挥作用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健康人体内的肠道菌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紊乱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可能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相关。槲皮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在肠道中代谢,通过肠道微生物进行转化进而被人体吸收。研究显示,槲皮素能够改善肠道菌群紊乱,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恢复肠道屏障结构与功能,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可应用于慢性疾病的防治。本文对近年来槲皮素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槲皮素、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疾病的关系提供思路。[营养学报,2023,45(1):98-103]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的微生态系统,其可参与人体的多种生理反应,尤其是机体代谢相关酶的合成,如淀粉酶、纤维分解酶和果胶酶等的合成都需要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参与~([1-3])。因此,探究肠道菌群在代谢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可为代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找到一条新思路。本文主要对肠道菌群与代谢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分析肠道菌群失衡诱发人体代谢疾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rrjk》2017,(14)
人类的微生物系统由寄生的微生物群以及人体构成,微生物在人体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理作用,如果人体与微生物之间出现失衡的情况,那么人体就会受到疾病的侵袭。肠道菌群对人体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其在人体微生物中可以占到78%以上的比重,因此加强对肠道菌群的关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儿童年龄小,身体机能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肠道菌群紊乱等问题,如果不对患儿予以有效的治疗,患儿的生命健康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文中将对肠道菌群进行必要的分析,并提出利用微生态调节剂治疗儿科相关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与人体共生的微生物形成了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参与机体的生理功能.肠道菌群是人体重要的微生态系统之一,直接参与人体的消化、营养吸收、能量供应、脂肪代谢、免疫调节等多方面功能,相当于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1].研究发现,多种疾病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包括胃癌、结肠癌、非炎症性肠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免疫性疾病,以及慢性代谢性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等[2-3].  相似文献   

10.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研究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探索肠道菌群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可能有助于制定新的治疗策略,改善急性胰腺炎的预后。该文就肠道微生态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和治疗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1,15(2):162-166
高血压,一种最常见的全球性慢性病,属于身体各系统出现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心脑肾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有难以控制的恶性高血压发生,对高血压进行预防及治疗仍然是全球性的一个热点难题。肠道菌群在多方面影响着人体健康,包括影响宿主的代谢吸收能力、抗感染能力调节生理功能、抑制致病菌等等。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发育不良、菌群的失调与很多疾病存在关联性,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也存在一定关联性。本文对肠道菌群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方面进行总结,探讨肠道菌群高血压治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肠道健康成为热门话题.怎么理解肠道微生态?孕妈妈要不要补充益生菌?如何补充呢? 肠道微生物数量巨大,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大量研究表明,胃肠道微生态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且大脑和肠道之间存在双向交流机制.简单地说,行为上的改变会导致胃肠道疾病和功能紊乱,肠道菌群紊乱可引起各个系统的疾病,早期干预尤为...  相似文献   

13.
孕期肠道菌群研究1.孕期妇女肠道菌群变化情况2.孕妇益生菌干预方法3.孕期肠道微生态检测的相关研究4.孕妇肠道菌群与孕期体重增长的相关研究5.孕妇肠道菌群与妊娠期糖尿病6.孕妇肠道菌群与子代免疫系统发育7.孕妇的饮食状况与子代婴儿肠道菌群8.孕妇便秘、腹泻、腹胀与肠道菌群9.孕妇肠道菌群与钙剂的相关研究10.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宿主和环境3者密切关联,构成机体平衡的肠道微生态系统,肠道菌群参与宿主多项生理功能。肠道菌群结构平衡在宿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全身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生殖内分泌疾病中,与肠道菌群紊乱的相关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既往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与阴道内环境变化相关,亦参与多种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因此,调节肠道菌群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笔者拟就肠道菌群紊乱参与生殖内分泌疾病的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一种极为严重的获得性胃肠道疾病,尤其多见于早产儿。因其发病率、死亡率以及预后不良风险较高,多年来一直备受关注,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有较多的研究指出肠道微生态失调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益生菌作为一种调节肠道微生态的生物制剂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新生儿肠道菌群特点及益生菌在预防早产儿NEC的相关研究热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人体内存在丰富的菌群,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十分重要。根据肠道与肺部的联系及影响,人们提出了肠-肺轴的概念。目前多项研究提示,在结核病的不同病程以及抗结核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及肺部菌群发生了一定的比例失调。它们不仅可以单独作用,两者间还会相互作用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是肠-肺轴菌群与结核病之间互相影响的机制以及如何通过肠-肺轴菌群治疗结核病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将从肠-肺轴菌群的概述、联系、肠-肺轴菌群与结核病的相关研究以及针对菌群失调的宿主进行菌群定向治疗的有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婴幼儿湿疹的防治进展,为其后续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分析近10年基础和临床研究,综述肠道菌群与湿疹的关系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补充对婴幼儿湿疹的防治作用。结果 婴幼儿湿疹与肠道微生态和黏膜免疫应答系统发育尚未健全,对致敏原易感有关。肠道微生态制剂补通过补充益生菌和/或益生元,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和宿主免疫平衡,修复微生物屏障,是预防和治疗婴幼儿湿疹的重要途径。结论 婴幼儿湿疹与肠道微生态及黏膜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有关,补充微生态制剂是其防治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常菌群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常菌群(Nomal flora)是指在正常人体皮肤、黏膜以及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寄居,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丛,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正常菌群与人的健康和疾病间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发挥着很多重要功能,例如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协助机体的消化、吸收等功能。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和微生态制剂的研制,人们日益重视对正常菌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肠道菌群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共同组成了“肠道微生态”,是目前已知人体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系统,甚至出现了“万病之源,始于肠道”的说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关于肠道菌群的探索仍在继续。了解肠道菌群人体的“肠道菌群”数量惊人,约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1014个),种类有1000余种,总重量超过1.5公斤。人体粪便干重的50%都是脱落的细菌或其“尸体”。  相似文献   

20.
臧平 《健康博览》2012,(1):30-30
肠道正常菌群中对人体有利而无害的细菌被称为益生菌,它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维持肠道健康.常见的益生菌有双岐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酵母菌等.肠道内的"有益菌"和"有害菌"处于一个平衡状态,一旦平衡被打破,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益生菌可以阻止有害菌生长繁殖,帮助宝宝预防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还能刺激宝宝体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创造出一个不利于有害病毒和细菌存在的环境,来预防和治疗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