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卡格列净片、阿卡波糖胶囊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门诊2型糖尿病合并超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卡格列净片治疗组(卡格列净片联合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胶囊治疗组(阿卡波糖胶囊联合二甲双胍)。2组患者均接受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比较2组观察指标、不良反应、依从性情况。结果 卡格列净组治疗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低于阿卡波糖组(P <0.01);卡格列净组体质量指数(BMI)水平低于阿卡波糖组(P <0.01);卡格列净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酸(UA)含量低于阿卡波糖组。卡格列净组依从性高于阿卡波糖组(P <0.01)。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卡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过程中更有利于控制血糖、体质量、血脂、尿酸,且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9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BMI、胰岛功能(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FPG、2 h PG水平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BMI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空腹及餐后2 h C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5/45),与对照组的9.09%(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安全性较高,但对BMI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及相关代谢指标的改善情况,为T2DM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就诊的60例接受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治疗3个月及以上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达格列净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治疗,达格列净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及吡格列酮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血尿酸(UA)的变化情况。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HbA1C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达格列净组2 h PG较本组治疗前下降;达格列净组FPG、2hPG和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达格列净组体重、BMI、TG、U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两组患者中分别有1名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治疗T2DM,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体重和BMI,改善TG、UA等生化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磺脲类继发性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SFS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内分泌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住院治疗的80例SF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瑞格列奈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瑞格列奈组采用3餐前口服瑞格列奈和晚10:00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早、晚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均为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体质指数(BMI)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低血糖事件。用SPSS 17.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和HbA_(1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FPG、2 h PG、HbA_(1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M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BMI水平变化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瑞格列奈组低血糖事件发生2次,发生率为5%,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8次,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SFS与单用门冬胰岛素治疗的降糖效果一致,但在低血糖事件和减少体重增加上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维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浙江工业大学医院78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门冬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门冬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维格列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胱抑素(Cys C)水平及生活质量(GQOL-74)评分。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87%,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2 h PG、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 h PG、FPG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治疗后2 h PG、FP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HbA_(1C)、β_2-MG和Cys 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A_(1C)、β_2-MG和Cys C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治疗后HbA_(1C)、β_2-MG和Cys 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治疗后GQOL-74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4%,与对照组(20.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予以门冬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配合维格列汀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HbA_(1C)、β_2-MG和Cys C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颇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内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94例,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糖尿病相关资料,现场测量患者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值;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脂指标;同时检测患者餐后1、2 h血糖水平。结果 894例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率为29.53%(264/894);不同BMI等级、病程,是否中心性肥胖、调整饮食习惯、坚持运动组之间血糖控制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BMI等级分组,正常体重血糖控制达标率最高(34.76%),其次为超重(28.11%),低体重达标率最低(21.43%);按病程分组,随着病程延长,血糖控制达标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中心性肥胖、调整饮食习惯、坚持运动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较非中心肥胖、未调整饮食、未坚持运动者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5个研究因素与HbA1C的关系显示,BMI分类、中心性肥胖、腰围、臀围、病程10年、坚持运动、调整饮食习惯、FPG异常、餐后1 h血糖、HDL-c异常与HbA1C之间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中心性肥胖、臀围、FPG异常、餐后1 h血糖异常是血糖控制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腰围是血糖控制达标的保护因素。结论某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偏低,主要受超重、中心性肥胖、臀围等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影响,应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临床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应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Hb A1c7.0%)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加用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或甘舒霖30R)治疗,24周后,观察FBG、2h PG、Hb A1c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BMI变化评价方案有效性及安全性,采用问卷调查评分比较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4周后,FBG、2h PG、Hb A1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间FBG、2h PG、Hb A1c达标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低血糖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BMI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基础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安全性、有效性优于预混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FPG、2 h PG及Hb A1C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FPG、2 h PG及Hb 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胰岛素用量[(0.56±0.22)U·kg-1·d-1]明显低于对照组[(0.78±0.34)U·kg-1·d-1],差异有统计学意主(P0.05)。联合治疗组体质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体质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体质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5.9%)低于对照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1%)高于对照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可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控制,低血糖发生率低,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整合家庭护理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诊治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应用个案管理整合家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1、3、6、12个月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3、6、12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水平;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12个月的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水平;观察分析并发症情况及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SDSCA)评估自我照护水平。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或配对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不同随访时间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FPG、2 h PG、HbA_(1C)、BMI、TG和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FPG、2 h PG、HbA_(1C)、BMI、TG和TC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干预组FPG、2 h PG、HbA_(1C)、TG和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BM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时,干预组发生低血糖2例(6.7%),低于对照组[15例(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周时,2组患者SDS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时,干预组SDS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整合家庭护理能很好地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指标,自我照护管理能力优于传统护理组,而低血糖风险低于传统护理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洛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临汾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200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对照组(n=88)接受洛塞那肽治疗, 观察组接受达格列净联合洛塞那肽治疗(n=112), 持续用药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糖脂代谢指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β细胞功能[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 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BMI及腰围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5), 且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BMI及腰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DL-C水平较治疗前上升, 血清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胰岛功能、血糖达标率、低血糖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格列美脲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持续3个月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与BMI水平、胰岛功能及治疗后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G、HbA1c及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试验组患者低血糖总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4.81%(均P <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于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25例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组(简称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联合治疗组61例,给予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均治疗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体重变化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 PG和Hb 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FPG、2 h PG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6.56%(4例)]低于对照组[15.62%(10例)],胰岛素用量[(19.25±3.64)U]低于对照组[(32.67±5.81)U],体重增加[(0.89±0.57)kg]低于对照组[(2.54±1.39)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反应发生。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联合治疗组躯体疼痛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和总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评分、生理机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精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好、安全性高,体重增加少,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用药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采用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低血糖发生频次,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h PG(9.50±4.60)mmol/L、Hb Alc(7.19±0.79)%、胰岛素用量(42.80±11.53)U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BMI(28.20±2.89)kg/m~2、低血糖发生频次(5.30±0.21)次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西格列汀联合药物治疗效果较理想,能够减少患者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总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合运动方案干预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126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有氧运动方案,观察组则采取组合运动运动方案(有氧运动+阻抗训练),在常规药物和饮食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在运动干预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开始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FPG、2h PG、Hb A1c、BMI、TG、TC、HDL-C、LDL-C、SBP、DBP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PG,2h PG和Hb 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观察组内,较干预前,FPG,2h PG和Hb 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也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对照组内,较干预前,2h PG及其控制达标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在BMI,TG,TC,LDL-C,SBP,DBP和生存质量方面,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观察组内,干预后,TG,TC,LDL-C,SBP,DBP显著下降,生存质量各维度明显改善(P0.05);而在对照组内,干预前后,LDL-C,SBP,DBP也显著下降,生存质量中,心理功能、社会关系、治疗和总分也显著改善(P0.05)。结论有氧运动及组合运动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均有助于血糖控制,调节血脂和改善生命质量,但组合运动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合运动方案干预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126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实施有氧运动方案,观察组则采取组合运动运动方案(有氧运动+阻抗训练),在常规药物和饮食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6个月的运动干预;在运动干预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开始前,两组患者年龄、病程、FPG、2h PG、Hb A1c、BMI、TG、TC、HDL-C、LDL-C、SBP、DBP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PG,2h PG和Hb 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观察组内,较干预前,FPG,2h PG和Hb A1C水平及其控制达标率也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对照组内,较干预前,2h PG及其控制达标率得到显著改善(P0.05);在BMI,TG,TC,LDL-C,SBP,DBP和生存质量方面,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在观察组内,干预后,TG,TC,LDL-C,SBP,DBP显著下降,生存质量各维度明显改善(P0.05);而在对照组内,干预前后,LDL-C,SBP,DBP也显著下降,生存质量中,心理功能、社会关系、治疗和总分也显著改善(P0.05)。结论有氧运动及组合运动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均有助于血糖控制,调节血脂和改善生命质量,但组合运动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社区基地教育及小组教育两种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同效果,以期建立更高效的糖尿病教育模式。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70岁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糖尿病社区基地教育,对照组采用小组教育模式,对比两组FPG、2 h PG、Hb A1c、BMI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血糖达标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教育后,两组FPG、2 h PG、Hb A1c、BMI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60%)高于对照组(45%)(P0.05)。教育后,观察组SDSCA评分[(26.85±2.22)分]高于对照组[(20.91±2.34)分](P0.001)。结论相对小组教育而言,社区基地教育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单纯给予磷酸西格列汀)与观察组(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同时,在治疗后,观察组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对照组更优,以上指标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具备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调脂积冲剂对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的影响,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0日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且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和中医痰瘀互结证标准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全部患者接受一般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调脂积冲剂。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腰围、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采用SPSS 13.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后BMI、腰围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BMI[(24.63±2.95)kg/m2]、腰围[(90.13±7.24)cm]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26.09±3.46)kg/m2、(95.45±8.17)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BMI、腰围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IR)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FPG、2 h PG、Hb A1C、FINS和IR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脂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脂积冲剂能显著改善痰瘀互结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的代谢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超重肥胖T2DM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观察组加用阿卡波糖,持续治疗14 d。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糖水平、BMI变化情况、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A1c、FPG、BMI、2hPG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DL-C、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超重肥胖T2DM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及血脂水平,降低BMI,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西格列汀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水平及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糖代谢指标、氧化应激水平和内皮功能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和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FPG、2 h PG和HbA_(1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抗氧化态(TA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总氧化态(TOS)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同时减少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