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给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到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1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单纯予以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ET-1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NO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管皮内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8)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氟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血清IL-6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255,P=0.024);治疗后两组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较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缓解患者病情以及炎症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4.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mg,每日3次。20d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和3个月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4周、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3)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栓形成情况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肾皮质内皮素(EF)-1、血栓素(TX)A2、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抗凝血酶(AT-Ⅲ)水平。结果两组治疗14 d后,血清VEGF、内皮素、NO、NOS、TXA2、LP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EF-I和AT-Ⅲ水平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治疗14 d后,血清VEGF、内皮素、NO、NOS、TXA2、LP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EF-I和AT-Ⅲ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丁苯酞可以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根据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Barthel指数、血浆Hcy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CD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R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可有效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痴呆程度并降低患者血浆Hcy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已趋于年轻化。丁苯酞软胶囊是一种新型的抗脑缺血药物,可通过解除脑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抑制TXA2的合成,清除自由基等多个环节阻断脑缺血引起的病理生理发展,调节脑的能量代谢,增加缺血区血流量,缩小梗死面积,减轻脑水肿,从而改善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血栓素(TX)B2水平及Rankin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疗效、ox LDL、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χ~2=9.127,P=0.028)。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333,P=0.000;t=3.392,P=0.001),观察组ox LDL、TXB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Keto-PGF1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5.496,P=0.000;t=16.737,P=0.000;t=12.634,P=0.000)。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可以更有效地缓解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态及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神经损伤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胞磷胆碱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5天检测两组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浆LPA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第7、15天血浆LPA水平及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丁苯酞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LPA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0、20、30 d后,观察组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4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给予规范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并服用丁苯酞软胶囊,均治疗14d,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指数评分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内皮祖细胞(EPC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病人静脉输注丁苯酞注射液25 mg,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VEGF、MMP-9、EPCs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较对照组的71.67%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VEGF、EPC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MP-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可以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在确诊后24h内和治疗2周时测定血清CRP。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周后CRP均显著下降,且丁苯酞组低于常规治疗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质量浓度,减轻炎症反应,对改善脑梗死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标准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阿托伐他汀、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治疗效果,另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相比对照组(77.50%),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餐后2 h血糖率、空腹血糖达标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0.00%vs 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口服阿司匹林片+静脉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丁苯酚氯化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凝血功能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水平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更低(P<0.05);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凝血功能指标中,两组D-聚体(D-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部分活化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联合组变化幅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BI)评分明显提升,联合组提升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更优,能促进神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