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芪龙通络汤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9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龙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浆黏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22%)与对照组(10.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养血清脑颗粒及芪龙通络汤联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黏稠度,恢复神经功能,提升疾病整体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应用于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3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的48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14d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风痰瘀阻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芪龙通络汤联合贺氏三通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5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78例采取贺氏三通法治疗,研究组7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龙通络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芪龙通络汤联合贺氏三通法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芪龙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龙通络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Barthel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6.67%,均优于对照组的86.67%、88.33%,2组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龙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肾镜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比粘度、血小板吸附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DL和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比粘度、血小板吸附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于单纯西药治疗,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汤联合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2月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另给予醒脑开窍汤联合中医护理措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8%,对照组有效率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肢体麻木、神疲眩晕、言语障碍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通窍汤联合中医护理能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效果。方法: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祛瘀汤,观察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QLI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西医联合复方通络饮及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梗死(CI)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通络饮+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疗效,对比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病情相关因子[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76.09%(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vWF、TM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联合复方通络饮及醒脑开窍针法治疗CI恢复期患者疗效较好,可降低vWF、TM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汤联合针刺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6例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活血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小板黏附率均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后遗症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水平,改善脑部供血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芪龙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36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方案加芪龙通络胶囊。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析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指标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炎症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芪龙通络胶囊联合西药可提高缺血性脑梗死疗效,改善凝血、血液流变学功能,降低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活血通络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3月进行康复治疗的60例脑梗死后丘脑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活血通络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法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表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明显上升;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PPI、PRI评分则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黏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联合醒脑开窍针法对脑梗死后丘脑痛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均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汤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检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ADL、FMA、tPA、hs-CRP、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值、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低切值改善程度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75.81%(P0.05)。结论醒脑开窍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够有效改善ACI患者tPA、hs-CRP水平和血液流变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瘀血痹通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瘀血痹通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舒张期血流速度(Vd)、收缩期血流速度(Vs)]。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 11%(41/45)较对照组73. 33%(33/45)高(P 0. 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Vd、Vs较对照组高(P 0. 05)。结论瘀血痹通丸联合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医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短期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1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短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BI指数和血小板相关参数。结果 观察组短期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 <0.05)。观察组治疗后14 d的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参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西医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短期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中医证候评分和血小板参数,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其神经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比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大脑中动脉血流及不良反应。结果大脑中动脉血流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提升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速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尤瑞克林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可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合玉郎通络方在脑梗死后偏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郎通络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均治疗4周。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评分。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45/54),高于对照组的66.67%(36/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QL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Q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玉郎通络方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针刺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有效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醒脑开窍针刺组(醒脑组)和传统针刺组(传统组)。醒脑组116例接受醒脑开窍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传统组118例接受传统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两组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斯堪的纳维亚量表(SSS)、卒中量表(CSS)、Barthel指数的改善醒脑组优于传统组(P<0.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粘通络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7月在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降粘通络胶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V、ESR、PADT、PCV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对照组变化幅度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积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粘通络胶囊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