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清热化瘀疏风止痒汤口服治疗淤胆型肝炎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例淤胆型肝炎瘙痒症患者,予熊去氧胆酸(优思弗)250 mg口服,2次/d,联合中药清热化瘀疏风止痒汤口服治疗2 W。结果治疗后患者瘙痒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地改善,经统计总有效率达93.3%。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中药清热化淤疏风止痒汤治疗瘀胆性肝炎瘙痒症患者疗效明显,症状改善迅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凉血解毒化瘀汤治疗高黄疸型肝炎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8例高黄疸型肝炎住院病人用凉血解毒化瘀汤治疗并与甘露消毒丹组对照,结果:凉血解毒化瘀汤治疗重症肝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黄疸消退天数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8.1天±11.2天,49.8天±13.9天;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8.1%(P<0.05);凉血解毒化瘀汤和甘露消毒丹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和瘀胆型肝炎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探讨化瘀消疸汤合高压氧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服用化瘀消疸汤(主要药物:由三七粉、金钱草、郁金、云苓、茵陈、白茅根等组成),再配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0.9%NS 250ml中加入甘利欣150mg、门冬氨酸钾镁20ml,静脉滴注1次/d,口服熊去氧胆酸100mg,3次/d,4周为1疗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恢复明显,观察组取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71.6%,二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消疸汤合高压氧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胆退黄汤治疗瘀胆型肝炎的疗效及对ANIT所致瘀胆型肝炎大鼠的症状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瘀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利胆退黄汤及茵陈蒿汤,观察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变化,进行评价;对实验性大鼠的症状及血清学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利胆退黄汤能显著改善瘀胆型肝炎大鼠的症状及血清学指标,且随着剂量的增加,疗效更加显著.结论:利胆退黄汤治疗瘀胆型肝炎疗效显著且能改善ANIT所致瘀胆型肝炎大鼠的症状及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淤胆型肝炎重症较多,单纯西医治疗,疗程较长,愈后较差。为了提高淤胆型肝炎的治愈好转率,加用凉血解毒、祛湿化瘀法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将淤胆型肝炎分为阴黄、阳黄,拟定凉血解毒祛湿化瘀基本方,并进行辨证加减。结果 根据《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案》拟定的标准,其治愈有效、无效病例数在治疗组、对照组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淤胆型肝炎患者,黄胆多迁延难消,病因是由湿热或湿热病毒引起,其毒热多较深较重,弥漫周身,淤滞血分。凉血解毒祛湿化瘀法治疗淤胆型肝炎28例,提高了治愈率及好转率。其基本方中诸药合用相辅相成,直中病机,其奏凉血解毒、祛湿化瘀之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例为1例合并急性胆囊炎、腹膜炎的瘀胆型肝炎,这种有合并症的瘀胆型肝炎少见,由于病情复杂,临床表现不同于单纯性瘀胆型肝炎,致使诊断困难,如果不仔细分析各并发症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病情变化的因果关系和治疗效果,采用简单的条条诊断方法,就容易造成误诊,因此,通过分析本案例,总结的经验是:临床医生要提高自己的诊治水平,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诊断方法,同时,临床经验的积累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重症瘀胆型肝炎是指血清总胆红素TBil值≥171μml/L的胆汁淤积型肝炎(淤胆型肝炎)。1998~2004年,我院共收治淤胆型肝炎9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皮肤瘙痒是瘀胆型肝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之一。皮肤瘙痒可致患者失眠、精神抑郁或烦躁不安、食欲减退,处理不当会出现皮肤感染。因此,皮肤护理也是瘀胆型肝炎患者护理的重点内容。我院从1996年1月~1998年8月收治瘀胆型肝炎伴皮肤瘙痒共30例。现将皮肤护理的...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治疗淤胆型肝炎解放军第四医院顾文明,张炳谦我们采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了经中、西药等多种药物治疗未取得明显效果的淤胆型肝炎6例,获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例患者,男4人,女2人,均为成人。临床主要症状为:巩膜、皮肤明显黄染,皮肤搔痒...  相似文献   

10.
慢性瘀胆型肝炎主要见于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的患者.其发生率较急性瘀胆型肝炎高,可达10%-20%.慢性瘀胆型肝炎的黄痘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胆小管阻塞的结果.由于胆盐的形成和转运不良使胆乳汁化及捧入微细胆管内的水分减少,故胆汁不易捧出.胆汁在微胆管内变稠,形成胆栓,则进一步加重了胆汁滞留.2004年3月我科收治了1例慢性瘀胆型肝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茵芍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西药护肝、利胆、退黄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芍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明显好转。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 茵芍汤能促进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钠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瘀胆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应用该治疗方法的32例瘀胆型肝炎病人进行治疗前的准备、病情观察覆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预防出血。结果 32例病人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病情获得不同程度恢复,无出血现象发生。结论 应用小剂量肝素钠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瘀胆型肝炎极易使病人的凝血机制爱损加重导致出血,风险较大。科学、精心的护理是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高光 《中原医刊》2004,31(20):30-30
瘀胆型肝炎自觉症状较轻,常有明显肝肿大,皮肤瘙痒,肝功能检查示胆红素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谷丙转氨酶中度增高或增高不明显,1998年以来我们用肝毒净治疗瘀胆型肝炎并与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30例对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林健梅  江南 《四川医学》1999,20(6):624-624
我院于1993年4月至1998年4月收治瘀胆型肝炎70例,分别进行了甲、乙、丙、戊型肝炎的病毒标志的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70例瘀胆型肝炎临床诊断按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瘀胆型肝炎53例,慢性瘀胆型肝炎17例,病程37~182天。男42例,女28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39岁。1-2 检测项目与方法:抗—HAV—IgMELISA法,试剂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HBsAg、抗-HBs、HBeAg、抗-H…  相似文献   

15.
肝功能异常伴中重度黄疽的肝、胆、胰、壶腹部肿瘤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急性瘀胆型肝炎。为了减少误诊 ,现将我院1991~ 2 0 0 0年收住的肝外肿瘤误诊为急性瘀胆型肝炎 45例 ,并与同期收住的急性瘀胆型肝炎 6 5例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误诊为急性瘀胆型肝炎的肝外梗阻性黄疽 45例均经B超证实 ,36例行CT检查 ,6例行核磁共振证实。其中男 18例 ,女 2 7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5 3.5±18.7岁。病毒标志物检测HBsAg阳性 4例 ,丙肝抗体阳性 1例。影像诊断 :胰腺癌 16例 ,壶腹癌 9例 ,胆囊癌 6例 ,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茵陈方加减汤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62例,按照平行的原则将这6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的31例患者接受复方茵陈方加减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3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7.4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茵陈方加减汤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400例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中,与其它型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重叠感,可使病情加重。彩色B超显示其重症型及瘀胆型的静脉血流量与流速皆低于其他各型,且与病情呈负相关,提示此两型戊型肝炎肝供血障碍,临床应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8.
分析400例戊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特点中,与其它型肝炎,尤其是乙型肝炎重叠感,可使病情加重。彩色B超显示其重症型脏瘀胆型的静因流量与流速皆低于其他各型,且与病情呈负相关,提示此两型戊型肝炎肝供血障碍,临床应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自拟消黄化瘀散结汤治疗肝炎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个月~5个月;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病程10天~1个月。临床表现:不规则发热,皮肤巩膜黄染,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血中白细胞总数增多,有异常淋巴细胞存在。2 治疗方法 治宜: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方用自拟消黄化瘀散结汤:茵陈10g,桅子、郁金、当归、川芎、桃仁各3g,茯苓、醋柴胡、醋龟板、醋鳖甲各5g,虎杖、板兰根各7g。若伴呕恶纳呆者,加砂仁、半夏、炒谷芽、内金;伴高…  相似文献   

20.
秦宏  杨玉云  洪喜 《微创医学》2006,25(1):80-81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钠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瘀胆型肝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应用该治疗方法的32例瘀胆型肝炎病人进行治疗前的准备、病情观察及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预防出血.结果32例病人均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病情获得不同程度恢复,无出血现象发生.结论应用小剂量肝素钠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瘀胆型肝炎极易使病人的凝血机制受损加重导致出血,风险较大.科学、精心的护理是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满意的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