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叶炮制金丝桃苷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荷叶炮制前后金丝桃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荷叶生品、煅炭品和炒炭品中金丝桃苷含量。结果:荷叶各炮制品中金丝桃苷含量:生品为2.161%,煅炭品为0.231%,炒炭品为0.262%。结论:荷叶经煅炭和炒炭后金丝桃苷含量显著降低,加热炮制对荷叶中金丝桃苷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不同炮制工艺对大黄中蒽醌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工艺和炮制时间对大黄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和番泻苷A含量的影响。方法:大黄分别用酒炙、酒炖、醋炙和炒炭等工艺炮制,用HPLC法测定各种炮制饮片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炮制工艺炮制一定时间:大黄素:酒炙〉酒炖〉生片〉醋炙〉炒炭;大黄素甲醚:酒炙〉生片〉醋炙〉酒炖〉炒炭;芦荟大黄素:生片〉炒炭〉酒炙〉酒炖〉醋炙;番泻苷A:生片〉醋炙〉酒炙〉酒炖〉炒炭。结论:应规范大黄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棕榈炭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棕榈炭止血作用为指标,考察了温度对棕榈炭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320℃扣锅煅制20min,与生品比较该炮制品的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茅根炭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茅根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茅根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170℃烘制16分钟,该炮制品的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小蓟炭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表明,小蓟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10℃炒制5min,该炮制品的多种微量元素含量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制陈皮炭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方法:以烘法和传统炮制分别炮制陈皮炭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橙皮苷作为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参照物,对不同温度和时间陈皮烘制品和传统陈皮炭进行测定。结果:以185℃烘制10 min的陈皮炭性状最接近传统陈皮炭,黄酮含量最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和条件对陈皮炭中黄酮的含量影响较大,紫外分光光度法可靠,测定结果能反应客观实际,烘法可作为陈皮炭饮片炮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交实验法优化侧柏炭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侧柏炭炮制工艺为侧柏炭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槲皮素、槲皮苷含量变化为指标,考察炒炭温度、炒炭时间、炒炭药材量对侧柏炭炒炭工艺的影响。结果:侧柏炭最佳炒炭工艺为:取侧柏叶5kg,炒炭的温度为450℃,炒炭时间为20min。结论:优化工艺适合侧柏炭的炮制生产。  相似文献   

8.
艾叶炒炭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艾叶生品及炒炭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并作以比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炒炭后总黄酮含量降低74.36%,平均回收率为97.77%,RSD为0.74%(n=5)。结论加热炒炭致使炮制品总黄酮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报》2013,(11):1697-1699
目的:建立黄芩炭药质量控制的评价标准。方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比较黄芩药材及不同炮制程度黄芩炭的吸附力、鞣质含量;以及测定pH值及电导率的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结果:黄芩及其不同炮制程度黄芩炭的吸附力、鞣质含量、电导率及pH值变化有一定规律性。结论:吸附力、鞣质、电导率及pH值的变化规律可以作为黄芩炭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鸡冠花炭饮片中鞣质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鸡冠花炭饮片中鞣质的含量。方法采用磷钼钨酸/干酪素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测定鸡冠花炭饮片中鞣质的含量。结果没食子酸的回归方程为A=0.0915+112.9C,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104.2%,RSD=0.84%,11批鸡冠花炭饮片的鞣质含量在0.048 54~0.293 9%之间。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鸡冠花炭饮片中鞣质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生地黄炭饮片中水分、灰分、浸出物及毛蕊花糖苷、梓醇的含量,并进行性状与薄层定性鉴别,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方法检测生地黄炭饮片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运用薄层色谱方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10批生地黄炭饮片水分平均值为5.22%,总灰分平均值为4.66%、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为1.32%、水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53.06%、醇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10.52%、毛蕊花糖苷含量平均值为0.0223%;梓醇含量平均值为0.0203%;薄层鉴别可以检出毛蕊花糖苷、梓醇。结论:本实验方法准确可靠,以上检测指标和参数可以为制定生地黄炭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鸡冠花炒炭前后黄酮类成分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鸡冠花炒炭前后黄酮类成分的变化.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冠花炒炭前后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鸡冠花生品中均未检出山柰酚、异鼠李素这两种成分,经炒炭后的十批鸡冠花炭品中有2批未检出山柰酚、异鼠李素两种成分,其余8批鸡冠花炭品中山柰酚的含量为0.00295%~0.02592%,异鼠李素的含量为0.001 34%~0.011 48%.结论 鸡冠花炒炭后,黄酮类成分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实验结果为阐明鸡冠花的止血机理及制订合理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多数药物经炒炭或煅炭后 ,均有不同程度的止血作用 ,元·葛可久《十药神书》曰 :“大抵血热则行 ,血冷则凝 ,见黑则止” ,即“血见黑止 ,红见黑止”的传统炭药止血理论。现普遍认为制炭过程中理化成炭能够生成一定数量的炭素(活性炭 ) ,具有吸附、收敛作用 ,能够促进止血过程 ;鞣质的增加而增强收敛止血作用 ;抗凝血成分减少而止血作用增强等。笔者就几种常见炭药的研究情况作以简述。1 槐花 (米 )槐花主要含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及鞣质等 ,现代对槐米的炮制研究主要是以芦丁和鞣质的含量及出凝血时间等为指标 ,比…  相似文献   

14.
槐角炭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份槐角炭饮片样品中的水分、水浸出物、鞣质、芦丁含量测定和薄层分析,并首次应用了色素吸附方法研究了“炒炭存性”标准,提出了槐角炭饮片最佳工艺条件和质量标准。对提高槐角炭饮片质量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醋炒槐米炮制前后鞣质和黄酮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槐米是中医常用的止血药,主要用于清热、凉血、止血。药典规定的炮制品种有炒槐米和槐米炭。根据传统经验“炒炭存性”的道理,槐米经炒炭后会使鞣质的含量增加㈨,并保存有一定数量的芦丁。鞣质具收敛性,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在粘膜表面起保护作用,制止过多的出血。经药理实验证明:鞣质含量高者止血作用明显增强。除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鞣质外,槐米中含有芦丁(Rutin)、槐花米甲素、乙素、丙素等黄酮类和甾醇类化合物,还含有少量三萜皂甙。其中芦丁有改善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有关槐米炭的炮制条件和含量变化的探讨,文献报道较多。本文主要是对按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的醋炒槐米,在炮制前后的鞣质和黄酮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探讨,并和药典炮  相似文献   

16.
陈旭 《中国热带医学》2009,9(5):971-972
目的制定地榆炭的炮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各炮制品的凝血时间缩短百分率试验优选地榆炭的最佳炮制工艺,并考察其中鞣质、炭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地榆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210℃炒6min。结论本研究为制订地榆炭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涤毒灌肠方对5/6肾切除大鼠血、尿硫酸吲哚酚含量的影响。方法 SD大鼠80只,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72只行5/6肾切除术复制慢性肾衰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药用炭治疗组、涤毒灌肠方高、中、低剂量组,用药周期为56 d。测量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测定血、尿硫酸吲哚酚的含量。结果灌肠方各剂量组和药用炭组血硫酸吲哚酚含量明显下降(P<0.05),且高、中剂量组比药用炭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灌肠方高、中剂量组、药用炭组尿硫酸吲哚酚含量明显下降( P<0.05),且高剂量组比药用炭组更为明显( P<0.05)。结论涤毒灌肠方降低5/6肾切除大鼠血、尿中硫酸吲哚酚含量可能是其干预肾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荆芥炭提取物(StE)对大鼠血浆中PGE含量及肝脏匀浆中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比色法分别测定了大鼠血浆中PGE含量及肝脏匀浆中MDA的含量。结果:观察荆芥炭提取物(StE)可明显提高大鼠血浆PGE含量;对肝脏匀浆由Fe2+Ascorbicacid系统诱导提高的脂质过氧化呈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被诱导体系中MDA含量,且随着剂量增加作用更为显著。结论:StE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荷叶炒炭存性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制炭温度、制炭时间、转速为影响因素,以金丝桃苷、槲皮素、荷叶碱、总生物碱含量、外观形状为荷叶炭评价指标,并采用色差仪测定不同炒制程度的成品颜色,优选荷叶炒炭存性最佳炒制工艺。结果荷叶炭最佳炒制工艺为:制炭240℃,制炭时间7min,炒药机转速40 r/min;成品表面温度208℃,外观为不规则丝片,表面焦褐色,色差仪测定荷叶炭成品表面的L*、a*、b*平均值分别为28.22、4.67、7.94。结论优选得到的荷叶炭炮制工艺稳定可行,能够科学判定荷叶炭炮制终点。  相似文献   

20.
炒炭对小蓟氯原酸含量的影响张本山(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450003)中题词小蓟/生产和制备,α小蓟炭/分析,氯原酸,植物提取物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ssegelum(Bge)Kitam.或刻叶刺儿菜Cephahnoplosse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