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卵巢早衰属中医的“经闭”范畴,其病因中医文献早有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说:“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东汉张仲景指出,经闭有血枯与血隔之别。其曰:“血枯与血隔,本自不同,盖隔者、阻隔也,枯者、枯竭也。因邪气之隔滞,血有所逆也。枯竭者,因冲任之亏败,源断其流也。”综上所述,闭经病因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多因肝肾不足、精血两亏,或因气血虚弱,血海空虚无余可下。实者,多因气滞血瘀,痰湿阻滞,冲任不通,经血不得下行而致闭经。1中医辨证要点闭经一证,中医有“血枯”、“血滞”之别,辨证尤其详审。血虚血枯之虚证者多…  相似文献   

2.
闭经可分为血滞、血枯两大类。血滞属实证。是由邪气阻塞,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所致;血枯属虚证,多由阴血亏少,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张景岳尝言:“经闭有血隔、血枯之不同,隔者病发于暂,通之则愈;枯者其来也渐,补养乃充”,又说:“岂知血滞者可通,血枯者不可通也”,强调“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本病无论哪一证型,病久都会出现肾虚症状.故在辨治中,耍注意补肾。笔者在临床中分型辨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收集了《内经》有关血枯经闭方面的相关阐述,从而探讨血枯闭经的病因、病机、症状与治疗,其理论对当今临床医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认为,对于疑难杂症,首先要找到"证"的本质,始可辨"疑"不惑,治"难"不乱,自可得心应手。更早于1961年开始发表相关文章,叮嘱行医者临床时应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灵活运用,方可提高效果。朱老认为,原发性闭经属疑难杂症之列,闭经不外虚实两端,临床所见实证居多,有血瘀、气滞、寒凝、痰阻之别,治之较易;虚证有脾虚、热涸、血枯之别,均较难治。故经闭之证当分虚实寒热,首当重要,但亦有无虚无实可辨,妇检正常者,则应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更指出,治疗虚证经闭,不用桃红、地鳖虫之类活血祛瘀药,冲脉得滋,血海渐满,血液流通,则经水自然来潮。不可擅用攻破通经之药,否则损伤血室,则月事闭而难行矣。  相似文献   

5.
朱师认为月经体现了肾——冲任——胞宫轴的生理功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均导致闭经。本文就朱师对闭经的辨治、用药作一简单介绍。 一、辨治 1.血枯者,滋肾养血,寓通于补 朱师认为肾(天癸)——冲任——胞宫  相似文献   

6.
应用具有促进血循、调畅血行,消散瘀滞的药物,以解除由血滞、血瘀所引起的各种病证,这种治疗方法称为活血化瘀法。早在《内经》中提到:“血实宜决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等治疗原则,奠定了活血化瘀法则的理论基础。以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又提出了“蓄血”证,亦是瘀血,并对瘀血的脉证、病因都有阐述,  相似文献   

7.
闭经食疗法     
一般来说,停经3个月以上称为"闭经",中医观点认为有虚实两大类,虚者多因血枯而闭经、实者多因气滞血瘀而闭经,治疗以益气养血、补肾温阳、化痰、行滞为主,现介绍几种食疗方法:马鞭草蒸猪肝:鲜马鞭草60g(干品30g),猪肝60-100g,将猪肝切片,鲜马鞭草切成小段,混匀后用瓷器盛放,隔水  相似文献   

8.
治疗闭经46例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经是妇女常见的病患之一。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中,对此证早有论述,如《内经》中提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病名血枯……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后世对此也多有阐发,诸如《金匮要略》中谓:“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傅青主女科》中也谓:“女子七七而天癸绝,有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者,人以为血枯经闭也,谁知是心肝脾之气郁乎”。历代医家不仅从  相似文献   

9.
对刘烨教授治疗闭经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刘烨教授认为该病不外血枯、血滞两大类型。血枯为虚,源泉缺乏,血海空虚,无经可行,宜充养气血,滋补肝肾;血枯为实,邪阻经隧,闭塞不来,宜疏通气血,活血调经。  相似文献   

10.
浅析《内经》之闭经证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了《内经》有关闭经方面的相关阐述从而探讨闭经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并详细记述了《内经》对血滞经闭和血枯经闭这两类型经闭的不同治疗法度。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法是在袒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绮丽的珍珠。是在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血的治疗方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血气,令其凋达而致和平。”又指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这些理论为后者发展活血化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闭经的中医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中医诊疗的基本理论,总结出针对性的中医治疗方案。结果:闭经的治疗原则,是根据病证的虚实寒热,虚者补而通之,或补益肝肾,或调养气血;实者泻而通之,或活血化瘀,或理气行滞,或化痰调经。切不可不分虚实,滥用攻破通经之方药。结论:传统中医对闭经的治疗有显著疗效,必须要全面理解和掌握传统医学的诊疗理论和实践措施,更好的发挥中医的现代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痰瘀互结,气血逆乱"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引血下行法是以中医气血升降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逆转阴阳反作病理状态为主要作用机制,并以恢复人体气血自稳调节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是预防血瘀形成的重要手段。利用下行通路的药物可以开辟下行的道路,在引血下行的药物中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可以使血之未离经者永安其宅,血之已离经者尽化其滞,从而达到化痰的功效。引血下行法不仅是指理血药的作用,也不是单纯降压药所能比拟的,利用引血下行法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具有切实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胸中血瘀证."血府"在本方是指"胸中".后世根据<素问>:"脉者,血之府也".凡血脉瘀阻之病证,均可守活血化瘀,行气之法以进退,仿血府逐瘀汤以出入.临床用以治疗头痛、胸痹、失眠等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藏红花的主要作用有养血、活血、补血、行血、理血等功能,可以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美容养颜等,适合女性使用。如果有月经不调、闭经、产后瘀血腹痛、不孕不育的人群,可用藏红花泡水喝。  相似文献   

16.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由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川芎组成,活血调经,主治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以及眼底出血之暴盲者。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之一。为控制其内在质量,本实验对其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梓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本法准确、精密、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
陈淑兰 《河北医学》1996,2(4):373-374
从肾论治妇科病的崩漏与闭经(074000)铁道部第十八局五处卫生所陈淑兰在实践中我观察到妇科病中的崩漏、闭经等疾病在其演变过程中都存在着"肾阴虚"或"肾阳虚"的共同表现。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并为月经生理的源泉。因此认为"肾虚"是这类疾病某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18.
李腾 《实用医技》2007,14(36):5022-5024
近些年来活血化瘀疗法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临床辩证施治之中,尤其对气滞血瘀之心脑血管病、肝病、肿瘤、外科等血瘀病证更具有应用价值。首先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活血化瘀配伍芳香开窍、宣痹通阳等药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降低血黏度、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缓解疼痛症状。老年人脑动脉硬化、脑梗死所致的头晕头昏等症,应用益气通阳活血化瘀方药,能使经脉疏通气血流畅醒神健脑的作用。对于阳亢风痰之高血压病,活血化瘀配以镇逆化痰药,可以使气血通畅,逆者下行。在肝硬化、肿瘤的治疗方面,活血化瘀可以降低组织细胞变性,减缓增生及纤维化,使血流代谢加快,组织软化,肿痛减轻。外妇科及痛疼性疾病多为经络痹阻,治疗上所谓“通则不痛”,当以活血化瘀疏通经脉。总之.活血化瘀法可以促使肌体气血通畅,新陈代谢加快,瘀者行、塞者通,肿消痛止,未病可防,既病可愈。  相似文献   

19.
韩智   《中国医学工程》2012,(2):46+49-46,49
周围血管病虽然病因多端,但都要归总于血瘀这个总病机上来。"血实宜决之",活血化瘀为周围血管疾病的内治总则。然而临床具体应用这一总则时,还必须究致瘀之因,而化裁出理气活血化瘀等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治法。本文主要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具有促进、调畅血行 ,消散瘀滞的药物 ,以解除由血滞、血瘀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这种治疗方法 ,称之为活血化瘀法。在祖国医学最早的典籍《内经》中提出“血实者宜决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等治疗法则。这就奠定了活血化瘀法则的理论基础。以后仲景对瘀血的脉因证治都有阐述 ,制有大黄虫丸、下瘀血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鳖甲煎丸等 ,为后世应用活血化瘀法则树立了典范。嗣后 ,唐代孙思邈的犀角地黄汤、宋“局方”失笑散、金·李东垣的复元活血汤等广泛的用于临床 ,并扩充了许多活血化瘀药物及方剂清代瘀血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