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性痴呆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痴呆辨治叶浓华(香港)关键词老年性痴呆辨证中医药疗法中图号R256.2老年性痴呆,属中医“癫证”、“郁证”、健忘”等范畴。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对本证就有所记载,历代医家论述也多。如《景岳全书·杂证论》论述其特点为:“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  相似文献   

2.
比较《伤寒论》、《金匮要略》与《中医内科学》在病因病机治则特别是辨治上的异同点,提示前二书郁证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挖掘,后者郁证辨证分型规范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舒海梅 《右江医学》2001,29(1):86-86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眩晕 (占74.8% )、心悸 (占 5 2 .1 8% )为主(1) ,兼见头痛、耳鸣、失眠易怒、怔忡、肢麻、甚则抽搐、昏迷、偏瘫诸症。属中医学“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内经·至真要大论》记载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明示病症主要归属于肝 ,并涉及心、肾、脾等脏。辨证施护   1 .肝阳上亢型 症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红、心烦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治以平肝潜阳、清热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护理措施 :①《临证指南医案》指出 :“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故对患者要同情…  相似文献   

4.
土郁证首见于《内经》 ,“土郁夺之”是《内经》五郁治法之一。在后世医家的发展完善下 ,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郁证理论 ,现就“土郁”及“土郁夺之”作一探讨。1 起源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论述运气变化规律、胜复郁发的情况时谓“郁极乃发 ,待时而作也” ,即五运  相似文献   

5.
郁证,古谓之“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郁证是指脏腑气血失和引起病邪郁滞、瘀结、壅遏的一组疾病。郁证范围甚广,正如古人郑守谦所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王安道亦说:“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滞而不通之义”。郁证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内经》所论五郁之治(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和朱丹溪倡言六郁之说(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均属广义的郁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明代浙江医家张景岳对朱丹溪治郁证经验的继承与发展。[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法,以《朱丹溪医学全书》《景岳全书》为蓝本,构建“郁证方药数据库”,探究用药规律,并研读整理郁证相关内容,从理法方药各角度归纳比较二者临证经验。[结果] 二者均认同气血结聚、升降失职的病机理论,然丹溪以脾胃为要,景岳以气机为关键。在临床辨证中,丹溪以病理因素为依据,将郁证分为气血湿食痰热六者;景岳吸收“六郁”理论,将郁证分为五气之郁和情志之郁。在用药上,丹溪从脾、肝、肺经入手,祛邪为要,理气为主,并辅以甘缓养阴;景岳用药,温补为主,又采丹溪之则,尤重滋阴,并以祛邪,故其用药攻补兼施,补益为主。[结论] 朱丹溪与张景岳均认同致郁关键为气血怫郁。丹溪分郁证为六郁,以祛邪为要;景岳分郁证为五气之郁、情志之郁二类,攻补兼施,尤重滋阴。景岳在继承丹溪理论之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二者的郁证诊疗经验,可为当今郁证治疗提供范本。  相似文献   

7.
郁证,泛指结滞不得发越的病证。自《内经》论五郁之发和五郁之治以来,经后世医家不断充实,如陈无择之情志致郁、张介宾情志之郁总由乎心,孙一奎的五脏本气自郁、赵献可之凡郁皆肝病等,使郁证理论得到了完善。戴思恭的“郁证皆在中焦”,其论述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通过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对中医郁证理论形成进行历史考察,可以发现,现代中医郁证体系的形成不是沿着传统认为的线性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吸收历代中医情志病理论的基础上,借鉴西医《精神病学》中抑郁症和神经症的理论,重新构建的一个全新体系,是“范式转换”的科学革命的过程。不可否认,在现代郁证理论体系中,包含有《黄帝内经》五郁、丹溪六郁等理论的“成分”,如在论述病机的时候,提到“气郁”“木郁”,在治疗中,依然会使用越鞠丸,但是现代郁证的理论体系已经与此前完全不同,其中所存在的来源于《黄帝内经》、朱丹溪的“成分”均已被重新定义,不再是当时的原意。  相似文献   

9.
郁证之症因及证治规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郁证是多种病症的综合概念,因病致郁,因郁致病,临床见证较为复杂.郁证自《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多有阐发,治法丰富,这些理论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在查阅了清代以前医家关于郁证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对郁证的症因及证治规律进行分析和整理,进一步揭示郁证本质,对其研究的完善、丰富临床治疗方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临证指南医案》为清代名医叶天士撰写,后由其门人华岫云等辑录整理而成的一部重要临床著作,其对于仲景的理论一脉相承,又独辟蹊径。该文兹其中“通”法发明,非作攻下通利讲解,通字须究其气血阴阳。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较好地运用“通”法,对于临床具体用于治疗便秘、胃脘痛、痹症、胸痹以及郁证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经》是辨证论治之鼻祖。《内经》确定辨证论治的理论原则:“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内经》建立了辨证方法的基本模型,以咳嗽为例析脏腑辨证施治;病因辨证,惯称辨证求因,在诊断学中多不论述,《内经》中虽无专论,其实际内容为病因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素问·热论》、《灵枢·经脉》篇又是六经和经络辨证的核心。《内经》关于辨证论治的思想异常丰富,不止一次的提出“同病异治”;特别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要求做到“求其属”和“适事为故”等治疗原则、法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叶天士先生著作中郁证相关部分的研究,明确了广义郁证的定义并与现行中西医定义进行对比参照,以中医理论诠释了郁证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另以病机对《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中收录的郁证相关医案进行分类,得出两书证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且以病理因素为首要病机,情志因素为重要病机的结论。此后,对情志因素为病因的病案选方用药进行研究,得出立足本病,辨证施治;善补对应脏腑之阴;宁心为主,概治五志;辛开苦降,通畅气机;重视应用心理治疗等治疗特点,其中滋阴法和辛开苦降法是对目前辨治郁证研究有力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方证辨证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伤寒论》方证辨证探析顾武军(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主题词《伤寒论》,仲景学说,辨证论治《伤寒论》法寓于方,方有主证,论中“桂枝证”、柴胡证”等首创以方名证,使方、证紧密结合,开方证辨证之先河。方证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夏永良老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中风后郁证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夏师治疗中风后郁证患者病例。分析中风后郁证病机及柴胡桂枝汤治疗特色,总结夏师诊治及用药经验,用典型验案论述夏师临证经验。结果:夏师认为,中风后郁证病机为肝胆枢机不利,气机不畅;三焦枢机不利,津液输布失常;脾胃枢机不利,气血生化不足。柴胡桂枝汤可转利枢机,畅气机,通津液,和气血。所举验案,辨为枢机不利,阴虚血少之证,治以转枢机,益阴血,方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后续根据病情变化,辨证加减,收效甚佳。结论:夏师用柴胡桂枝汤治疗中风后郁证,临证加减灵活,标本兼治,“话疗”疏导患者情绪,其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医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散在于“痴呆”、“健忘”、“郁证”、“癫证”等病症中 ,临床表现为健忘、呆傻愚笨、性情改变等 ,如《景岳全书》中所写“痴呆之症 ,……言辞颠倒 ,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 ,其症千奇百怪 ,无所不至。”痴呆的病名首见于《华佗神医外传》 ,明代《景岳全书》第一次提出痴呆是独立性疾病 ,清代陈士铎《辨证录》首立呆病门 ,使中医对呆病的认识逐渐完善。1 病因病机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 ,多认为髓减脑消 ,神机失用 ,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 ,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而各医家又各有侧重。杨济民[1] 认为老年性痴…  相似文献   

16.
郁证     
全国合作编写的《实用中医内科学》即将出版,本刊将选载“郁证”、“痰饮”两篇样稿,分期刊出,以飨读者,并希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无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名,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基本可归属于肝瘟、黄疸、郁证、积聚、臌胀等范畴。《诸瘸源候论》就曾提出“肝疫毒邪”之理论。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心脏损害是较为漫长的病理过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中医证候特征和表现,在“血郁证”和“血瘀证”阶段,中医的辨证不同,中医药干预的手段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9.
郁证浅议     
郁证浅议程耀明河南省柘城县中医院(476200)主题词肝郁,郁证/中医药疗法古有“百病皆起于郁”之说,虽不完全尽然,但临床上确常见到许许多多的郁证,历代医家对其病机证治,有着不同的认识。笔者临证中本着“郁”与“湿”为主,“虚热”与“虚寒”为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郁证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情志因素是郁证 主要的致病原因,同时还和机体本身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诸病源流》所说:“诸郁、脏气病也, 其本源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脏气 弱”即是人体的心理障碍,因此心理疗法治疗郁证,在临床 上十分重要,现分虚实浅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