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测量了80例针灸门诊成年患者3种手指同身寸和6种骨度分寸法的实际长度,并折算成每寸长度,将3种手指同身寸每寸长度分别与6种骨度分寸法长度进行配对比较的t检验,发现两种取穴法每寸长之差的均数与0的判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即同一个手指同身寸取穴与骨度分寸取穴有差异。由于骨度分寸法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取穴法,与之相比,手指同身寸取穴存在非常显著误差,提示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不适用于临床或有修正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骨度分寸经纬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灵枢·经水》对尺寸的描述可见,尺的度量当来自尺骨,应是特指人体前臂内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部位,人体其他部位的度量多以尺来折算。骨度分寸描述于《灵枢·骨度》,首载于《黄帝内经太素》,自隋代开始已将其作为取穴的标准,后世医家多据此行穴位定位。目前常用的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体表标志及简便取穴法均是源于骨度分寸定位法,对于不同定位法的误差,应当探源溯流,借骨度分寸定位法重新确定,权衡规矩。  相似文献   

3.
针灸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 ,有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手指比量法 ,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 ,医生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 ,又称“指寸法”,共有“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和“横指同身寸”三法。其中“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即以示、中、无名、小指相并 ,四横指为“一夫”。《腧穴学》[1]说此法出自《千金方》,笔者不敢苟同 ,作以下考证 ,愿求证于高明。1 扶寸是古代的一种度量法中国古代的度量衡产生历史较早 ,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逐渐出现的。目前 ,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度量衡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为金标准,比较指寸定位法量取腧穴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形体健全的学生或患者63人,以厘米(cm)为单位测量3种手指同身寸的长度与6种骨度分寸的长度;再用每一种指寸的长度(单位:cm)分别测量每一骨度分寸的长度,所得出的寸数再与该骨度规定的寸数比较,即得出差异寸数。[结果]1)绝大多数人手指同身寸与骨度规定的分寸有差异。2)3种指寸测量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所得寸数均多于规定的5寸(同身寸,下同)。3)测量胸剑联合至脐、两乳头间距、肩胛骨内缘至后中线、肘横纹至腕横纹、腘横纹至外踝尖时,所得寸数与规定寸数比较,有多有少,双向波动。[结论]1)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2)尽管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但绝大多数的差异均数较小,离散度也较小,所以在取靠近骨度两端的腧穴(如靠近肘、腕、膝、踝部位的腧穴:内关、足三里、悬钟、三阴交等)时,仍可使用。3)若用指寸法量取骨度中部腧穴(如上下巨虚、条口、丰隆),须从骨度一端量起,量至中部则误差会积累到明显的程度,所以,此时指寸法要在骨度分寸的矫正下使用。4)取穴应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简便取穴法为主。  相似文献   

5.
《葛洪肘后备急方》所载针灸学术资料,为研究魏、晋、南北朝针灸学术发展状况提供了渠道。葛洪针刺取穴主张"灸言分寸,不名孔穴",重视灸疗,重视孔穴定位,取穴方法丰富,书中所列体表解剖标志定位、同身寸的应用、骨度折量法的应用、特殊体位取穴法以及通过辨别体表病理改变定位等孔穴度量法,几乎涵盖现今所应用的取穴方法。  相似文献   

6.
前言祖国医学对人体度量尺寸,一般有两种度量方法,即折量法与同身寸,均系祖国医学为针灸取穴而创立的一种度量方法。折量法起源于骨度法,是按人体各部分折成一定标准分寸;同身寸是指取中指中节两横纹头间长度,上下相去为一寸。前者仅用于某些部位,而后者应比较广泛。因此,对于中指  相似文献   

7.
准确定取腧穴在针灸临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代医家即十分重视准确取穴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取穴方法 ,现存古医籍中记述了多种古代取穴方法 ,几千年来对指导针灸临床准确取穴 ,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笔者将这些方法辑录分类考析 ,以祈辨析得正。1 “骨度”折量法有关人体“骨度”的记载首见于《灵枢·骨度》,从篇中内容可证 ,此篇所言乃是立骨度 ,定脉度 ,并未明确提出作取穴所用。但《内经》的另一别传本 ,杨上善注《太素·骨度》明确提出“分立经脉长短并取空穴”。所立“骨度”是以中等身材人长七尺五寸 (《外台秘要·卷三十…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测量健康成年人手指寸及下肢骨度分寸的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指寸定位法在下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健康成人49例,采用游标卡尺和软尺分别测量其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及下肢胫骨内侧髁至内踝尖(小腿内侧寸)和腘横纹至外踝尖(小腿外侧寸)骨度分寸的长度。分别计算各手指寸及下肢骨度分寸1寸的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分析数据表明,就不同部位1寸的长度来看,指寸定位法中,拇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1.92±0.13) cm,中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2.01±0.18) cm,横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2.14±0.13) cm。骨度折量定位法中,小腿内侧寸平均1寸长度为(3.03±0.11) cm,小腿外侧寸平均1寸长度为(3.41±0.09) cm。就指寸定位法与骨度折量定位法相关性分析来看,拇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4和0.338,横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88和0.307,中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和0.294。[结论] 各指寸定位法1寸长度的差异较大,在穴位定位时不建议交叉采用。骨度折量定位法中小腿内外侧的1寸长度存在差异,内外侧腧穴定位时应以其所在部位骨度分寸为准;使用横指同身寸于下肢进行腧穴定位时,相较于小腿内侧,横指同身寸在小腿外侧的腧穴定位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的异同。方法分别记录398名受测者拇指同身寸的长度、中指同身寸的长度、一夫法的长度、头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的长度、上肢部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侧横纹(腕骨与尺骨、桡骨结合处,往手臂方向的第一条横纹)之间的长度、胸腹胁部采用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之间的长度、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之间的长度、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的数据,然后把这些数据折成针灸学特定意义上的"1寸",最后用方差分析中的均数间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代表性5种骨度分寸折为1寸的长度与中指同身寸长度的比较,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之间长度与之比较无差异,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长度、胸腹胁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之间长度和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都相对较长,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之间的长度相对较短;代表性5种骨度分寸折为1寸的长度与拇指同身寸长度的比较,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之间长度和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之间的长度分别与之比较无差异,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长度、胸腹胁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之间长度和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都相对较长;代表性5种骨度分寸折为1寸的长度与一夫法折成1寸的长度的比较,背腰部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之间长度与之比较无差异,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长度、胸腹胁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之间长度和下肢部横纹外侧端至外踝尖最高点之间的长度都相对较长,上肢部肘横纹至腕掌侧横纹之间的长度相对较小。结论我们的研究初步表明,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有差异。临床定位上肢穴位时,适宜采用拇指同身寸;胸背部穴位适宜采用中指同身寸;头部、胸腹胁部、下肢穴位最适宜采用一夫法。  相似文献   

10.
手指同身寸法定穴误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指同身寸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以患者自身手指为标准来定取腧穴的方法。它又分为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即一夫法)三种方法,多用于四肢及背部的横寸折算。古今医家多认为,手指同身寸法限于定取3寸以内的腧穴,否则取穴偏差,影响疗效。为评述前人之说,探讨手指同身寸法取穴误差、使用范围和客观量化指标,笔者随机测量了109例健康成人手指同身寸的实际长度,对有关数据做统计学处理,并以下肢  相似文献   

11.
《灵枢》骨度法古今解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的部位,是针灸施术之处。腧穴的定位准确与否,可以直接影响疗效。因此,掌握腧穴的定位与取穴方法,对针灸临床工作者至关重要。而《灵枢》骨度法就是迄今临床常用的取穴方法之一。一、骨度的含义及用途;“骨度法”即今之骨度分寸法,始见于《灵枢·骨度》篇:“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论述了人体骨骼的长度以及用骨度量经脉长短,脏腑大小,尤其用于定位取穴。即是以骨的长度或宽度来衡量经脉两点间的距离,即经脉中两腧穴距离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俞穴定位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骨度》篇,文中将人体表面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出一定的折算长度,作为俞穴定位的标准,为针灸取穴提供了依据,并把这种定位法简称为“骨度法”。其临床应用除可单独定穴外,并常以骨度分寸折量标准,对照其它取穴法对同一穴位的定位,以达正确取穴。简便取穴法具有取穴方法简便,易于操作与记忆等特点,故为临床及教学常用。如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定百会穴;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穴等,但笔  相似文献   

13.
同身寸和体表解剖标志取穴法是现代针灸临床常用的方法,但由于人体形态的差异,因而在临床中具体运用时,尤其对某些腧穴的准确定位,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因而如何选准穴位是古今医家十分关切的问题.《内经》不仅详细地介绍了同身寸和体表解剖标志取穴法,同时还介绍了多种特殊的取穴方法,这些方法可辅助上述取穴法,且简便易行,无疑对腧穴的准确定位大有裨益,对指导现代  相似文献   

14.
广西瑶族青少年同身寸长度与身高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西瑶族青少年同身寸长度与身高的关系,为人类学、法医学及针灸取穴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Hrdlicka标准测量了511名瑶族青少年的身高与同身寸长度。结果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计算出各组同身寸、身高的均值及身高与同身寸的比值,并提出由同身寸长度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论通过同身寸长度可以推算身高,同身寸与身高有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临床运用简便取穴法取穴定位有较大的偏差。本文试以解放后一套统编《针灸学》教材为例,对其中简便取穴定位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例分析,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研制出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的“腧穴体表定位等分尺”,继而生成“骨度等分测量法”来替代简便取穴法,使废止传统的简便取穴法定位和手指比量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百色地区壮族中学生同身寸长度与身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研究百色地区壮族中学生同身寸长度与身高的关系 ,为人类学、年龄 (生长 )解剖学、法医学研究及针灸取穴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应用我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测量了 80 6名 (男 3 60名 ,女 44 6名 )百色地区壮族中学生同身寸和身高。结果 计算出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同身寸的均值、身高的均值、同身寸与身高的比值 ,并得出了由同身寸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论 通过同身寸长可推算身高 ,同身寸长和身高存在着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7.
壮族成人同身寸与身高、四肢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壮族成人同身寸与身高、四肢长的相互关系,为针灸取穴和法医学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抽样测量了广西南宁市马山县512例(男254人,女258人)壮族成人的中指同身寸、身高和四肢长度,并作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得出男女各年龄组同身寸、身高、四肢长度均数。同身寸与身高相关性中,男性除25岁组、女性除35岁组外,其余均呈正的直线相关;同身寸与上肢长相关性中,男性除35岁组,女性除25岁和45岁组外,其余均呈正的直线相关;同身寸与髂前上棘高相关性中,男性除40岁组外,其余呈正的直线相关。并求出壮族成人由同身寸长推算身高、四肢长的回归方程。[结论]通过其同身寸长可推算出身高和四肢长度。  相似文献   

18.
手指同身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测量调查,研究认为同一年龄段的不同体重、不同身高的手指同身寸均值有差异,临床运用手指同身寸必须严格以患者自身为依据,正确的中指同身寸法应以掌面中指第二节两端纹头为标准,而不能采用背面中指第二节指寸为依据,一夫法,拇指手法,与掌面中指第二节两端纹头长同身寸可互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广西百色市壮族小学生同身寸长度与身高的关系,为人类学、年龄(生长)解剖学、法医学研究及针灸取穴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我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测量了731名(男361名,女370名)广西百色市壮族小学生同身寸和身高。结果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计算出各组同身寸的均值、身高的均值、同身寸与身高的比值,并求出了壮族小学生由同身寸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论通过同身寸长可推算身高,同身寸长和身高有显著性的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指同身寸与食道心房调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祖国医学用中指中节同身寸度量取穴,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用改良的中指中节同身寸度量食道心房调搏的导管电极,其直线回归方程y↑Λ=28.27 2.22x,但实际应用不便;再经统计学处理,电极到达左房中部约相当于本人9.45-10.87同身寸,在应用组20例中获得成功。此法简单易行,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