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奇  李荣世 《医学文选》1995,16(4):292-294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13例获得成功。二尖瓣口面积由术前1.0±0.16cm~2增至1.97±0.22cm~2,左房平均压由术前2.76±0.75kPa降至0.98±0.75kPa,心尖部舒张期杂音消失,心功能显著改善。作者讨论了PBMV的病例选择,认为重度MS伴房颤者术前抗凝治疗以及二尖瓣口分段扩张法对预防PBMV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MS)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那些有PBMV适应症的 MS病人 ,择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严重急性肺水肿 ,对内科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常常危及患者生命 ,紧急采用 PBMV术往往收到显著效果 [1] 。 1 999~ 2 0 0 2年 8月我科对 1 0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急性肺水肿紧急行 PBMV术均获得成功 ,现将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急性肺水肿 1 0例 ,其中男 3例 ,女 7例 ,年龄 2 1~ 48岁 ,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单纯 …  相似文献   

3.
<正>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以下简称PBMV)近年已成为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安全有效的途径。本文总结分析2年来在我科施行此术的22例患者。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2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1~60岁。MS+心房纤颤14例,MS+二尖瓣轻度反流7例,MS+主动脉瓣轻度反流3例,MS+主动脉瓣轻度狭窄1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法,心功能二级16例,心功能三级6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noue法对336例风湿性MS患者行PBMV。结果术后左房平均压由3.06±1.04kPa降至1.87±0.77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2.11±0.21kPa降至0.8±0.08kPa,二尖瓣口面积由0.96±0.32cm  相似文献   

5.
万长征 《河北医学》2000,6(12):1124-1124
风心病是危害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尤为单纯二尖瓣狭窄(MS)占风心病的30~40%.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BMV)对治疗MS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由于PBMV安全系数高、疗效肯定,对患者损伤小等特点,完全可取代开胸闭式二尖瓣分离术.  相似文献   

6.
[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几乎均为风湿性,2/3为女性,急性风湿热一般10年后(至少2年)才出现杂音,常于25~30岁时出现症状.先天性MS罕见,患儿的存活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老年性二尖瓣狭窄病人并不罕见.占位性病变,如左房黏液瘤或血栓形成很少导致MS.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目前仍然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我国青壮年生命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现有的风湿性心脏病中,二尖瓣病变发生率几乎100%,经典的外科手术存在创伤大、康复慢、遗留较大手术瘢痕影响美容及心理、手术危险性较大的固有缺陷。自1984年Inoue首先采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成功地治疗MS获得成功后,  相似文献   

8.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是一项治疗二尖瓣狭窄(MS)的成熟的介入治疗方法,可增大瓣口面积,改善血流动力学紊乱,减轻患的临床症状,提高劳动能力。现将我院1997年8月~2000年8月收治的41例MS患在接受成功PBMV治疗前后心脏血流动力学、肺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曾知恒  曹莉  黄凯 《广西医学》2004,26(12):1749-1752
风湿性心脏病 (rheumaticheartdisease)简称风心病 ,是风湿性炎症过程中所致的瓣膜损害 ,主要累及4 0岁以下人群 ,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中二尖瓣最常受累 ,其次为主动脉瓣。风湿性心脏病病人中约 2 5 %为单纯的二尖瓣狭窄 ,4 6 %则为二尖瓣狭窄 (MS)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  相似文献   

10.
<正> 单纯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后,心脏功能和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用无创性技术客观地评价PBMV前后心脏的功能状况,是当前的热门课题。本文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了32例MS患者PBMV前后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后左房血栓仍存的风心病MS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共20例,其中男5例,女15例,年龄22~55岁,平均(36.1±8.3)岁。采用常规方法进行PBMV,观察术中及随访1年期间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PBMV成功率为100%,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无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经充分的华法林抗凝治疗,PBMV是安全可行且疗效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
198 4年Inoue(井上宽治 )首先应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的二尖瓣之后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相继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二尖瓣狭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我院自 1 998年以来为 9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确诊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9例 ,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4性 ,年龄30~ 70岁 ,病程 2~ 31年 ,1例系开胸二尖瓣分离术后再狭窄。单纯狭窄 7例 ,伴轻度关闭不全 2例。术前二尖瓣瓣口面积为 (0 .9~1 .4)cm2 ,其中伴瓣膜钙化 2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5例 ,房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4-01—2016-12间收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和狭窄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手术治疗,另以同期在我院接受胸骨正中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随访期心功能改善)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自动复跳率、术后12 h引流量、ICU时间等的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心功能分级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的创伤小,患者的痛苦程度低,有效性、安全性俱佳,更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何浩  张小玲  徐健  严激  韩小萍 《安徽医学》2011,32(8):1087-1088
目的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心房颤动(AF)伴左房血栓的二尖瓣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具备PBMV指征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10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证实存在左房内血栓,均为2000年4月以后的住院患者,均予华法林治疗2个月后进行PBMV.扩张前后测左房压力,术后1周内...  相似文献   

15.
二尖瓣狭窄(MS)的程度是确定MS患者治疗方法和预后的重要临床指标。关于应用超声心动图定量估测MS的多种方法的比较性评价,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作者以换瓣手术切下的二尖瓣标本实测的二尖瓣口面积(MVA)作为标准,前瞻性评价超声定量MS各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 1990年3月至1991年5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行瓣膜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均纳入研究。共27例,年龄35.8±9.59岁。男7例,女20例,其中单纯性MS5例,MS伴二尖  相似文献   

16.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风湿性心脏病遗留的慢性瓣膜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的狭窄及(或)关闭不全,其中以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1].对单纯二尖瓣狭窄的内科治疗以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效果最好[2].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作者对接受PBMV的15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老年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进行PBMV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肺动脉平均压、左房平均压、二尖瓣跨瓣压显著下降(P〈0.001),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口面积显著扩大(P〈0.001),心排量明显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上升(P〈0.001),操作相关并发症少。结论PBMV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近期疗效好,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文探讨28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 采用Inoue单囊和国产二尖瓣球囊对28例二尖瓣狭窄的病人进行PAMV治疗,术前护士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各种检查结果;术中熟练配合和术后周密的护理。结果 27例病人术后左房压力明显下降,舒张期杂音减弱或消失,患者感觉呼吸平顺,心功能改善。术后精心护理和细心观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有一例在穿刺房间隔过程中出现少量心包填塞。在观察过程中无心包积液增多,未做任何处理。结论 二尖瓣球囊扩张是目前治疗二尖瓣狭窄的良好方法之一,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默契配合和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能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和保证病人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非单纯性二尖瓣狭窄(Ms)的效果.方法: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65例单纯性MS、MS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MR)和MS合并轻、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3组患者PBMV术前及术后复查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和心脏房、室内径大小变化.结果:3组PBMV术后复查时LVEF值较术前明显增大(P<0.001);左室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MS组和MS合并轻、中度AR组PBMV术后复查时左房内径比术前明显减小(P<0.05);MS合并轻、中度MR组PBMV术后左房内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单纯性MS患者PB-MV术后心功能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疗效。方法 对7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接受PBMV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活动度、增厚度、钙化度、瓣下病变进行评分,同时检测瓣口面积、二尖瓣跨瓣压差。结果 显示PBMV前后二尖瓣瓣口面积、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左房平均压力差异显著(P<0.05);52例随访,平均瓣口面积较术后略有缩小(P>0.05),无再狭窄发生;对63例进行二尖瓣病变超声评分,总评分≤8分组PBMV效果好于总评分>8分组。结论 PBMV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