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抗生素相关性肠炎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56岁。因突发肢体活动障碍20d诊断为脑出血入院。患者外院行颅脑手术治疗,入院时R—CRS昏迷恢复量表评分提示植物状态,气管切开,咳嗽咳痰较多,胸部CT提示两肺炎症,双侧胸膜增厚,肺部听诊可闻及明显干湿罗音。入院后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5g,每隔12h1次抗炎治疗,6d后患者意识水平好转,出现遵嘱运动,R—CRS昏迷恢复量表评分提示脱离植物状态。肺部感染明显好转,但出现胶冻样水样腹泻,不能示意,肛门指检未提示明显器质性病变,考虑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致肠梗阻一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sociated colitis.AAC)是指应用抗生素不当或不合理滥用所致的一种肠炎。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有增多趋势,且有研究表明AAC的发生与三线抗生素的使用存在明显同步性。部分患者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可引起中毒性休克,病死率较高。我院近期收治1例AAC合并肠梗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2002-05~2004-05伪膜性肠炎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分析32例结肠镜检查发现、病理及便培养确诊的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的相关资料。结果:治愈30例,死亡2例。结论: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易引起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尽早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种类及患者营养状况对伪膜性肠炎首发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应用抗生素种类及营养状况与伪膜性肠炎首发时间的关系。结果应用3种以下抗生素组和3种及以上抗生素组患者伪膜性肠炎的首发时间分别为(14. 2±4. 4) d和(11. 8±4. 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营养正常组伪膜性肠炎的首发时间(15. 3±4. 4) d较营养不良组患者(9. 1±2. 2) d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抗生素均需及早警惕伪膜性肠炎发生;营养不良患者发生伪膜性肠炎时间早,改善营养状况是延迟伪膜性肠炎发生的重要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女 ,65岁。因多饮、多尿十余年 ,左足底溃疡 1年入院。入院后查血糖 14 4mmol/L ,诊断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左足溃疡。为预防感染 ,先后静脉滴注或口服头孢唑啉、头孢三嗪、氨苄西林及氧氟沙星等多种抗生素。 3周后患者出现发热 ,体温 38 7℃ ,腹胀、腹痛、腹泻 ,每日大便可达数十次之多 ,呈水样 ,无脓血 ,并排出斑片状白膜 ,持续约 5天。乙状结肠镜检查示 :左半结肠粘膜溃疡形成 ,脆性增强 ,粘膜表面覆有黄白和黄绿色伪膜。X线腹部平片示 :肠麻痹 ;X线钡剂灌肠检查示 :肠壁增厚 ,显著水肿 ,结肠袋消失 ,可见溃疡病…  相似文献   

7.
谭泽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448-2448
传统认为伪膜性肠炎严重腹泻时应该禁食至腹泻好转后才能进食,我科在2010年对1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严重腹泻时早期即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取得良好疗效,介绍如下.1病历摘要男,86岁.因(1)帕金森病;(2)脑梗死后遗症;(3)痛风,于2010-06-27入我院.入院后病情平稳,予普通半流饮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148例AAC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均在采取综合措施基础上分别加用以下药物。A组(50例):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胶囊;B组(45例):口服甲硝唑片;C组(53例):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和甲硝唑片。分别观察腹泻的疗效与腹痛、腹胀和纳差等伴随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腹泻缓解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76.0%,B组71.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94.3%,与B组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在缓解AAC伴随症状方面亦较单服甲硝唑片的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复方谷氨酰胺胶囊和甲硝唑片是治疗AAC的有效方法,较单一类药物应用疗效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的内镜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7年来诊治的16例伪膜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或使用之后出现以腹泻为主的临床表现,全部病例进行了内镜检查和活检标本革兰染色后的显微镜下观察以及粪便细菌培养和活检标本的厌氧菌培养,内镜检查轻度2例、中度12例、重度2例;显微镜下全部病例均发现大量革兰阳性杆菌,粪便细菌培养显示球菌/杆菌比例失调,活检标本的厌氧菌培养结果是12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阳性,阳性率7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特别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大手术后病人以及恶性肿瘤病人。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或使用之后出现以腹泻、腹痛、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现象,要高度怀疑伪膜性肠炎的发生,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和活检标本革兰染色后的显微镜下观察以及粪便细菌培养和活检标本的厌氧菌培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伪膜性肠炎是一种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常发生于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外科大手术后患者,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16%~22%^[1]。2008年10月我科收治1例老年急性高血压及脑血管病引发多器官功能不全并发伪膜性肠炎患者,  相似文献   

11.
报告1例少见病:深在性囊性结肠炎,患者因反复腹痛,腹泻低热,贫血,消瘦2年余入院,因并发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持续1个月不缓解,而行剖腹探查。行右半结肠和部分小肠切除术,明确诊断,术后病情缓解。本病的组织病理特征为多发性囊肿性病变位于肠壁的粘膜下层,囊肿壁内衬以细胞无异常的单层柱状,立方或扁平上皮,病变周围有慢性炎细胞浸润。结合文献复习,对本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病例。结果:发现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数发生于手术后第1年内,且其保守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于手术后1年以上者。结论:术后1年内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防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肠梗阻536例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大鹏  王桐  孔棣 《华西医学》2007,22(1):11-12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536例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粘连、肿瘤、疝分列肠梗阻病因的前三位,分别占65.11%、20.89%、6.53%。施行手术的239例中,术后产生并发症29例,死亡23例,病死率为4.29%。结论:粘连和肿瘤是引起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早期诊断、积极合理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并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间72例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诊治资料。结果 72例患者中肿瘤位于右半结肠23例,左半结肠29例,直肠16例,回盲部4例。其中63例手术治疗,一期切除吻合46例,Hartmann术7例,单纯造口10例。有9例因肿瘤全身广泛转移等因素自动放弃手术治疗。结论 重视对结直肠癌致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1例晚期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恶性肠梗阻)患者,检索当前最佳证据,为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或姑息手术治疗提供依据,力争减少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按PICO原则,将临床问题转化为可回答的形式,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7年第1期)、MEDLINE(1950.1~2007.3)和ACP Journal Club(1991.1~2007.3)等数据库,查找与恶性肠梗阻治疗相关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相关证据进行评价。结果东莨宕碱和奥曲肽均能有效缓解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但奥曲肽在减少胃液量方面优于东莨宕碱。胃复安对于控制南晚期癌症引起的疲乏,恶心以及肠梗阻有效。在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初期可以暂时置入鼻胃管以引流大量分泌物,但长期使用鼻胃管患者难以耐受,且可能引起鼻粘膜缺血坏死,乃至感染等。恶性肠梗阻的姑息手术治疗方案目前还仅仅是经验性治疗,不同地区差异明显,应结合患者情况进行考虑。最终,我们以文献检索结果为基础,告知患者及家属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势和副作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结论对晚期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当前证据湿示以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药物姑息治疗有效,但是否采用姑息手术的证据不足,此时,应充分考虑患者情况和医生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2例接受胃镜引导下置入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用肠梗阻导管在小肠内边深进边吸引疗法解除了252例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结论:(1)在胃镜引导下置入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肠梗阻症状避免再次手术,显著减轻患者的创伤和痛苦。(2)在胃镜引导下放置经鼻肠梗阻导管进行吸引减压较既往采用在X线检查机下放置该种导管省时、省力,导管插入深且可边操作边吸引胃肠液,从而避免误吸,避免医患受X线照射。(3)放置肠梗阻导管2~3d后可安全进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对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7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4~7个月再次发生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术后早期可发生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肠梗阻应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有肠绞窄或肠绞窄趋势时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肠梗阻指数对于老年肠梗阻患者治疗方式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航天中心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住院的老年性肠梗阻患者178例,对患者肠梗阻指数与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肠梗阻指数12.4分,中位12(3~22)分.手术治疗患者肠梗阻指数...  相似文献   

19.
术后早期肠梗阻3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对32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2例术后早期肠梗阻均发生于术后8天内,非手术治疗27例,再次手术5例(腹内疝2例,引流管压迫 粘连2例,非手术治疗逾期无法缓解1例).结论:术后早期肠梗阻多为炎性梗阻(约占90%),非手术治疗应为首选治疗.明确为绞窄性肠梗阻及治疗后逾期无效者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在肠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肠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治疗肠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1例。结果:7例成功利用腹腔镜完成肠粘连松解术,2例改为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肠粘连松解术,2例改为开腹手术。9例术中成功应用腹腔镜患者手术时间55~206min,平均123min,住院时间5~8d,平均7.1d。经过1~24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均无肠梗阻症状复发等并发症。结论:合理选择在肠粘连松解术中使用腹腔镜安全实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