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毒性乙型肝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世界性医学难题,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Ag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第9名的死因。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1、2],据此推算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超过9000万,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人[3]。慢性乙型肝炎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最重要的预测因子,因而抗病毒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4]。  相似文献   

2.
陈炎  陈亚蓓  陶荣芳 《中国医药》2011,6(4):500-50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呈世界性流行,全世界共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HBsAg阳性>6个月),每年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人数超过100万.我国HBV感染率较高,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0.96%,与以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HBsAg携带率已大幅下降.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大量HBV感染者携带病毒,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1].  相似文献   

3.
陈炎  陈亚蓓  陶荣芳 《中国医药》2010,6(8):500-50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呈世界性流行,全世界共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HBsAg阳性>6个月),每年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人数超过100万.我国HBV感染率较高,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0.96%,与以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HBsAg携带率已大幅下降.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大量HBV感染者携带病毒,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1].  相似文献   

4.
陈炎  陈亚蓓  陶荣芳 《中国医药》2011,6(1):500-50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已呈世界性流行,全世界共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HBsAg阳性>6个月),每年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的人数超过100万.我国HBV感染率较高,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1~4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0.96%,与以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HBsAg携带率已大幅下降.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大量HBV感染者携带病毒,乙型肝炎的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1].  相似文献   

5.
西藏林芝地区户籍人群中HBsAg携带率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户籍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HBsAg携带情况,为其预防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方法从2004年9月~2005年10月收集户籍人群1854人的血液样本,其中男1006例、女84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结果西藏林芝地区户籍人口中HBsAg携带率为19.53%(362/1854),男性为20.78%(209/1006),女性为18.04%(153/848),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9.72%[2],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之间HBsAg携带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藏林芝地区户籍人群中HBsAg携带率非常高,可能与缺少主动性免疫、自我保健预防意识差有关.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濮阳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各级得到普遍加强并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18岁人群HBsAg携带率由2001年的8.54%降至2006年的2.34%[1],表明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显著降低了全市人群的HBsAg携带率.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据统计,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仅为0.96%[1,2]。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例[3]。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孕妇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通过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因此,做好HBV携带孕妇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阻断HBV母婴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我院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在阻断HBV母婴传播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猝死是指直至死前24小时仍无死亡迹象的非预期突然死亡[1].据国内外有关报道,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猝死率明显高于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的猝死率[2],住院精神患者猝死发生率约为7‰[3].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情况比较复杂,猝死的原因与抗精神病药物及躯体因素等有关[4].本文仅就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关系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抗精神病药物舒必利在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导致静坐不能[1],针对该不良反应,我们应用盐酸异丙嗪合并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37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1.3亿。病毒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型肝炎)是我国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人群中HBsAg的携带率较高,对人群健康水平有深远的影响。为了解某市中小学生HBsAg携带情况,制定有效的乙型肝炎防治规划,2009年10月对某市的957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HBsAg携带情况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孕妇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  相似文献   

13.
<正>乙型病毒肝炎(简称乙肝)指的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1],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学检查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重型乙型肝炎以及淤胆型肝炎。其致病物质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属于肝病毒科的有外壳的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2]。其最外层是病毒衣膜,内层为核蛋白即核心抗原。它的脂蛋白外壳上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HB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此疾病年龄分布较为广泛,医务人员、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1-2]。我国现有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  相似文献   

15.
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为我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药物, 反映出精神分裂症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的进展[1].然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肥胖及体质量增加、糖脂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日益引起关注.现有资料显示,抗精神病药对个体代谢有着不同影响[2],不同的抗精神病药对体质量和糖脂代谢等影响不同[3].本研究比较3 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代谢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朱园 《江苏医药》2013,39(11):1360-1361
精神病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但精神因素是诱发精神病和精神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所以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1],现将对精神病患者日常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11年精神科80例住院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28例,抑郁症24例,器质性精神障碍20例,其他8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40-72 (55.4±12.4)岁.出院时进行心理需求情况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经成为我国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流药物,反映出精神分裂症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的进展[1]。然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肥胖及体质量增加、糖脂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日益引起关注。现有资料显示,抗精神病药对个体代谢有着不同影响[2],不同的抗精神病药对体质量和糖脂代谢等影响不同[3]。本研究比较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代谢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合理  相似文献   

18.
<正>氯氮平(clozapine)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不仅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效,而且对情感症状、敌对行为、阴性症状以及认知损害具有改善作用[1,2],可预防精神分裂症的自杀风险[3]。其疗效较好,对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无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氯氮平治疗有效率可达30%~60%[4],对滥用药物具有抗渴求效果[5],并对难治性情感性精神障碍具有显著  相似文献   

19.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指血清学检测HBsAg阴性,而血清和/或肝组织HBV DNA阳性的一种HBV感染状况[1],这种感染状态可发生于抗-HBc和/或抗-HBs阳性的患者,也可见于HB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的个体[2].临床上约5%~10%慢性肝病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常规生化和血清学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其中一部分患者通过肝穿刺活检和(或)血清HBV DNA的检测,确诊为隐匿性HBV感染[3,4].而隐匿性HBV感染可引起不明原因肝病,甚至可能引起肝细胞肿瘤[5],此外,隐匿性HBV感染者还可能作为传染源造成HBV的传播.我国HBV感染常见,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7.18%[6,7],而对隐匿性HBV感染所致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报告较少.  相似文献   

20.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生率较高,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高达10%.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和肝组织HBsAg、核心抗原(HBcAg)的免疫组化检测是HBV感染及复制的特异性标志.笔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和肝组织HBsAg、HBcAg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做对照比较,以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和肝组织HBsAg、HBcAg的复制情况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