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精索、阴囊淋巴管瘤误诊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精索、阴囊淋巴管瘤的误诊原因 ,以避免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分析近 7a来在数百例鞘膜积液手术中遇到的 7例精索、阴囊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  7例精索、阴囊淋巴管瘤均误诊为精索、睾丸型鞘膜积液 ,为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确诊。均行囊瘤完整切除 ,无复发。结论 小儿精索、阴囊淋巴管瘤与鞘膜积液的临床特点相似 ,B超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阴囊、睾丸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阴囊、睾丸疾病声像图和彩色血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中包括:睾丸肿瘤6例(其中精原细胞瘤3例、胚胎细胞癌1例、畸胎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睾丸囊肿1例;睾丸微石症4例;睾丸炎5例;睾丸结核4例;睾丸扭转5例;睾丸创伤10例;附睾肿块35例(其中附睾囊肿21例、附睾炎性结节11例、附睾结核3例);鞘膜积液39例(其中睾丸鞘膜积液27例、精索鞘膜积液4例、精索睾丸鞘膜积液6例、交通性鞘膜积液2例);隐睾6例(均为腹股沟型);精索静脉曲张36例(其中21例为左侧、7例为右侧、8例为双侧);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各种阴囊、睾丸疾病的声像图和血供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2岁,已婚.患右侧附睾炎1年余,近日因患侧阴囊内胀痛不适而就诊.查体:右侧阴囊稍肿胀,鞘膜腔轻度积液,站立位右侧阴囊透光试验阳性,睾丸外下方扪及一个黄豆大小的结节状硬物,压痛,可移动.超声检查见右睾丸鞘膜腔少量积液,液区最深厚处约1.5 cm,壁层鞘膜表面较毛糙;睾丸鞘膜内可见一大小约0.7 cm×0.4 cm×0.6 cm的强回声团后伴声影,可随位改变而移动(图);双侧睾丸及附睾无明显异常发现.经系统检查3 d后在骶麻下行右鞘膜腔取石术.术中于睾丸鞘膜腔内取出1枚大小约0.7 cm×0.5 cm的灰白色结石,并切除壁层鞘膜.术后病理报告鞘膜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6岁。右侧阴囊肿物8年,近2年增大明显,且胀痛。临床检查发现右侧阴囊肿大,表面光滑,质韧,右侧睾丸未触及,透光试验阳性。B超检查:右侧阴囊约131mm×67mm大小,内充满液性暗区,右侧睾丸位于阴囊后下壁。右侧睾丸与液性暗区之间由一较强带状回声分隔。左侧阴囊与睾丸未见异常。考虑右侧精索鞘膜积液(图1、彩图15见V页)。手术见积液位于右侧精索鞘膜内。病理诊断:符合鞘膜积液。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儿童睾丸鞘膜积液的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6例睾丸鞘膜积液患儿的诊治资料.结果 术前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73例(35.2%),术中证实65例(31.5%),未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而鞘状突未闭26例(12.6%),术后记录对鞘状突情况无描述29例(14.1%),因复发行二次手术3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术前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9例(4.4%),阴囊切口3例,其中1例术后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结论 儿童交通性鞘膜积液发病率较高,应常规采取腹股沟切口,术中应仔细探查处理鞘状突.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例1:患儿10个月,因生后右侧阴囊渐增大而入院。查体:右侧阴囊肿如鸭蛋大小,囊性感,不能还纳,透光试验( ),该侧睾丸不能触及。诊断“睾丸鞘膜积液”而行手术。术中见阴囊内有多房性薄壁囊肿,内含微黄透明液体,睾丸未降。病理报告,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男,14岁。因右侧阴囊明显红肿,突发剧烈疼痛19小时收入院。曾于当地乡医院诊断为急性附睾炎,予抗感染治疗无效。查体:患者右侧睾丸抬高。彩色B超检查示右侧睾丸无供血。急诊予手术探查。术中见鞘内右侧睾丸顺时针扭转36 0°,鞘膜腔内压力较高,有血性渗液,睾丸已广泛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阴囊、睾丸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3例闭合性阴囊、睾丸损伤的CT资料及临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正确显示诊断了睾丸破裂,阴囊壁血肿,鞘膜积血,白膜下血肿,睾丸实质血肿,睾丸附睾挫伤,精索及附睾血肿等其他病理改变。保守治疗痊愈6例:2例单纯性阴囊壁血肿、1例少量鞘膜积血、1例创伤性附睾炎伴精素囊肿,2例单纯性睾丸内血肿;手术治疗痊愈17例:血肿清除8例、弥漫性睾丸挫伤行白膜开窗减压术1例、睾丸重建5例、睾丸切除3例。结论CT能准确诊断各种类型的阴囊睾丸损伤,并准确估计其损伤程度和范围。轻度阴囊睾丸损伤均可保守治愈,中度阴囊睾丸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重度阴囊睾丸损伤应做睾丸切除。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2岁。因右侧阴囊内无痛性肿物来院就诊。查体:右侧阴囊内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与睾丸分界不清,无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睾丸及附睾正常。超声检查:右侧阴囊增大,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周围可见少量液体包绕,阴囊鞘膜内壁见多发高回声结节附着,结节大小不等,大者约1.0cm×0.8cm,且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图1)。阴囊壁不厚,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内部回声均匀。右侧精索静脉未见曲张。左侧睾丸及附睾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右侧睾丸鞘膜积液并多发异常结节。术中所见:右侧睾丸鞘膜囊壁弥漫性增厚,脏、壁两层内附着多发大…  相似文献   

10.
【病例】男,64岁。因右侧阴囊内包块缓慢增大60余年入院。查体:右侧阴囊明显增大下垂,可触及一梨形巨大肿物,质软,无压痛,表面光滑,有弹性,囊性,睾丸及附睾触不到,透光试验阳性。B超示:右侧阴囊内12 cm×16 cm液性暗区,考虑睾丸鞘膜积液。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见睾丸鞘膜内有约500 m l清亮浆液,吸尽液体后探查见睾丸鞘膜腔与腹腔相通,并有大网膜进入鞘膜腔内,证实为先天性交通性鞘膜积液。将大网膜还纳腹腔,在内环处高位结扎鞘状突后行鞘膜翻转术。术后痊愈出院。胚胎早期睾丸在腹膜后,在胚胎7~9个月时经腹股沟下降进入阴囊,在此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阴囊内疾病的诊断价值,以进一步为临床提供诊断信息。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阴囊内病变进行全方位探查,总结分析声像图特征及作出超声诊断。结果超声诊断阴囊内病变279例,睾丸肿瘤9例(7例恶性,2例良性);睾丸炎症8例,其中继发于儿童病毒性腮腺炎1例;睾丸囊肿7例;附睾炎症108例;精索静脉曲张52例;睾丸鞘膜积液34例;隐睾12例;附睾囊肿24例;腹股沟斜疝25例。结论高频彩超对阴囊内病变能进行全面的检查,作出诊断,是评价阴囊内病变的首选和有重要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超声探讨睾丸鞘膜积液基础上附睾炎症与阴囊结石的关系.方法 对我科2011年4月~2012年3月因睾丸鞘膜积液就诊的306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①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检出阴囊结石的患者;②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超声声像图表现检出附睾炎症的患者;③统计附睾炎症与阴囊结石之间有无关联.结果 睾丸鞘膜积液合并有阴囊结石的患者28例,未明确发现阴囊结石的患者278例.28例阴囊结石患者中18例曾有过阴囊疼痛,临床及超声明确诊断为附睾炎症且接受消炎治疗(18/28),10例合并阴囊结石但未曾有过明确的附睾炎症病史(10/28);278例未探及阴囊结石的患者,其中73例曾明确有附睾炎症病史(73/278),205例未有明确附睾炎症病史(205/278),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睾丸鞘膜积液的基础上,患者如发生附睾炎症时,更容易并发阴囊结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阴囊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以进一步为临床提供诊断信息。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我院51例阴囊病变患者的阴囊进行全方位探查.做出超声诊断或提示.与手术和临床进行对照。结果:51例阴囊病变中,睾丸肿瘤4例,其中最小的一例年龄5个月;睾丸炎症5例,其中继发于儿童病毒性腮腺炎1例;睾丸挫伤4例;睾丸囊肿2例;附睾炎症2例;精索静脉曲张8例;睾丸鞘膜积液16例;隐睾10例;与手术和临床对照,诊断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高频彩超对阴囊病变能进行全面的检查,做出明确的诊断。超声检查方法简便迅速、无痛苦、无创伤、无辐射、可重复性好,对病变的诊断和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阴囊壁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阴囊壁病变的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本组115例中,阴囊壁闭合性外伤46例(挫伤32例、血肿14例),鞘膜积液42例(精索鞘膜积液13例、睾丸鞘膜积液29例),阴囊壁炎性病变16例(结核14例、非特异性炎变伴脓肿2例),阴囊壁肿块11例(血管瘤3例、淋巴管瘤3例、纤维脂肪肉瘤2例、平滑肌瘤1例、恶性间皮瘤1例、表皮囊肿1例)。阴囊壁病变的共同声像图特点为阴囊壁局限性增厚,层次结构不清楚,并有异常回声出现。并因其病理类型不同而超声表现亦各有特点。结论高频超声能显示阴囊壁病变的回声改变,结合病史,能对病变进行一定程度的鉴别,可作为检查阴囊壁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4岁.右侧阴囊肿大加重1周来院.查体:阴囊肿大呈球形,质中,无压痛,可及左侧睾丸附睾,右侧未及.超声检查所见:右侧阴囊内见巨大无回声区,范围161 mm×106 mm,内见絮状高回声及条状分隔(图1),CDF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右侧睾丸被挤压移位至右侧阴囊后壁,余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右侧阴囊内巨大无回声(鞘膜积液伴出血).术后病理:鞘膜积液伴出血,鞘膜慢性炎症伴纤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6.
作者所在科室 (泌外科 ,普外科 )从 1997- 0 1~ 2 0 0 0 - 12以腹股沟斜疝收治滑行睾丸 7例 ,皆于术前、术中明确诊断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最小为 3岁 ,最大为 2 8岁 ,平均 15 .6岁。 5例术前诊断为滑行睾丸 ,1例行连硬外麻醉后诊断为滑行睾丸而手术 ,1例术中证实为滑行睾丸而手术。 7例均行手术 ,手术方法为松解精索和固定睾丸于阴囊底部肉膜外。所有患者都切断睾丸引带 ,充分游离精索至内环 ,剪开精索内下方的内环 ,再充分游离精索血管和输精管到腹膜后 ,使睾丸能轻松地放入阴囊最底部肉膜外皮下窝内而无张力 ,证实精索无扭…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2 7岁。因右侧阴囊部坠胀不适 ,发现右侧阴囊内包块 1个月来院就诊。体检 :右侧阴囊明显增大 ,睾丸下方可触及直径约 1.5cm肿物 ,质硬 ,表面不光滑 ,无触压痛 ,推压可移动。超声检查 :双侧睾丸及附睾大小正常 ,右侧阴囊内睾丸周围见 3 .6cm× 1.5cm无回声区 ,于右睾丸鞘膜内侧下方内见 1.2cm× 1.1cm弧形强回声团 ,后方伴声影 (图 1)。超声诊断为右侧睾丸鞘膜结石。手术所见 :右侧睾丸鞘膜内取出一枚1.2cm× 1.0cm结石 ,呈深褐色 ,质硬 ,外层有较薄包膜包绕。讨论 睾丸鞘膜结石较少见。分析其形成原因 ,可能由于细菌感染、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18岁.发现右侧睾丸无明显诱因的进行性肿大3月余入院.查体:右侧阴囊大小10 cm×8 cm,质硬,双侧腹股沟可扪及肿大淋巴结,左侧睾丸及精索均未触及异常.生化检查:β-HCG 0.24IU/L,AFP 2.0μg/L.门诊以"右侧睾丸肿瘤"收入院.超声检查:右侧睾丸大小47 mm×33 mm×21mm,右侧附睾显示不清,右侧睾丸后下方探及91mm×68 mm不均质稍减弱回声,似为多个结节相互融合,与正常睾丸组织分界清晰(图1).CDFI:其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并记录到搏动性血流频谱,RI=0.55,右侧睾丸鞘膜腔可见间距30 mm无回声区.右侧腹股沟区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型低回声.超声提示:(1)右侧睾丸后下方实性占位,性质待定;(2)右侧睾丸鞘膜腔积液;(3)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手术所见:右侧睾丸明显增大变硬,大小10 cm×8 cm,与右侧附睾界线不清,双侧腹股沟部分淋巴结受浸润,完整切除睾丸、附睾及受累淋巴结.病理诊断:(右侧睾丸)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相似文献   

19.
温肾利水、活血化瘀法治疗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张燕生,施雪兰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睾丸(精索)鞘膜积液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症之一,属祖国医学中“水疝”、“偏坠”等范畴。可见于各种年龄,但以儿童为多,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是因睾丸下降阴囊时鞘...  相似文献   

20.
3例患者均以睾丸处疼痛不适为主诉就诊。例1,62岁,为双侧睾丸微石症,合并右侧附睾头囊肿;例2,18岁,为双侧睾丸微石症,合并左侧附睾炎;例3,31岁,为右侧睾丸微石症,合并右侧鞘膜腔积液及左侧精索静脉曲张。超声检查显示睾丸实质内呈多发的点状强回声,直径均<3mm(图1),后方无声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