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Leptin对大鼠肝细胞葡萄糖氧化影响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Leptin对大鼠肝细胞和葡萄糖氧化的影响,及其剂量与时间效应。方法:培养肝细胞以不同剂量Leptin处理,以及以同一剂理Leptin处理不同时间,以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肝细胞氧化D-「U-^14C」葡萄糖的量。结果:细胞培养1h,当Leptin为10μg.L^-1时,肝细胞葡萄糖氧化与未予Leptin处理的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当Leptin为50μg.L^-1,葡萄糖氧化较对照组下降,  相似文献   

2.
3.
简要系统介绍了瘦素及其受体,以及与体重调节相关的新激素-格锐林(Ghrelin)的结构、功能、作用机理及其与肥胖症发生的相互关系,并指出肥胖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静脉给予瘦素(leptin)及阻断交感神经系统来检测瘦素对胰岛素的作用。方法:选取144只约6周龄(体质量约200 kg)SD雄性大鼠作为实验对象。将SD大鼠分成2组(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切断加静脉糖负荷组)作为预实验,摸索对胰岛素作用明显的瘦素浓度。根据其结果,将所有SD大鼠股动静脉插管后分成6组(正常组,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切断后加6-OHDA化学性交感神经阻断组,正常加静脉糖负荷组,迷走神经切断加静脉糖负荷组,迷走神经切断后加6-OHDA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Leptin、性激素、体脂含量及分布指标与糖代谢状况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收集183例绝经前、后妇女,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92例;糖耐量异常组(IGT)26例,2型糖尿病组(2型DM)59例。NGT组依据BMI分为非肥胖组41例,超重、肥胖组48例;依据绝经与否分为绝经前组22例,绝经后组66例。绝经后组中有54例未接受HRT治疗,12例接受HRT治疗。血清Leptin及性激素水平以放免法检测,同时测定糖代谢指标和其它参数。所有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相关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Leptin水平同BMI、臀围等呈显著正相关,在肥胖组显著升高,同年龄、血压、性激素无关;在绝经后组,Leptin同FINS、P2hINS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但在扣除体重指数、性激素的影响后显著性消失;绝经后妇女空腹血糖水平高于绝经前妇女;Leptin水平在NGT组,IGT组,2型糖尿病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接受或未接受HRT治疗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绝经后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示,BMI为影响Leptin水平的主要因素,参与值达到40.09%,P2hBG及P2hINS均被引入Leptin影响因素的最优回归方程。结论 绝经后妇女体脂分布发生了改变,呈“苹果”型。超重、肥胖组较非肥胖组Leptin水平高,提示大多数肥胖妇女存在Leptin抵抗。绝经后妇女,短期HRT治疗似乎对糖代谢无影响。本研究表明血清Leptin水平同性激素、糖代谢指标无直接关联,但是Leptin可能作为脂肪-胰岛轴的中介因素,参与了绝经后妇女糖代谢的紊乱。本组资料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6.
7.
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瘦素(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成骨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及功能变化。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观察不同浓度Letptin条件下骨钙素浓度的变化,并用细胞总蛋白较正。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大多呈长梭型,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骨钙素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培养液中加入β-甘油磷酸及L-抗坏血酸后钙茜素红染色阳性,在加入不同浓度Leptin后1、2、3天,人成骨细胞增殖无显著变化。Leptin可刺激骨钙素分泌,呈浓度依赖性(P<0.05),但无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Leptin对人成骨细胞增殖无影响,但可刺激人成骨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实验性肥胖大鼠血脑Leptin影响的差异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谷氨酸钠和高脂饮食诱导的下丘脑性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雌组、模型雄组、电针雌组、电针雄组,并设正常雌组和正常雄组进行对照。电针雌组、雄组针刺后接通韩氏电针仪,采用2Hz同步疏波刺激。观察电针干预前后雌、雄两组大鼠Lees指数及血、脑Leptin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电针雌、雄两组的Lees指数及血清Leptin的含量分别与模型雌、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而下丘脑Leptin的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电针雄组Lees指数较雌组降低明显(P0.05);电针雌组的血清Leptin的含量较电针雄组降低明显(P0.05);电针雌组下丘脑Leptin的含量较电针雄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电针刺激对雌雄两性肥胖性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肥作用,但在降低Lees指数和调节血、脑Leptin方面,二者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电针可明显降低雄性大鼠的Lees指数及调节雌性大鼠的血、脑Leptin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最近的统计表明,每年全球新发女性乳腺癌病例达115万,占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22.7%;死亡41万,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14.1%,占所有女性死亡的1.6%。在我国,乳腺癌同样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仅次于子宫颈癌,并呈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对大鼠肝再灌注后血清Leptin及肝细胞Leptin受体(Leptin-R)变化的影响,从而阐明IP保护作用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 12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质量190~210g,6~7周龄),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IP)、再灌注组(IR)和假手术组(SO).前两组分别建立左半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时间均为60 min,IP组于半肝阻断前缺血5min,再灌注5min;SO组只进行麻醉下的开腹、关腹,不阻断肝门,余处理同前两组;3组腹腔暴露时间相同.之后每组分别按肝缺血再灌注后0.5、1、3、6h采集标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竞争法集中测定血清Leptin的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的水平;比色法测定肝细胞线粒体中丙二醛(MDA)的浓度;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肝细胞Leptin-R进行染色及浓度测定.结果 IP组在再灌注后的各时点Leptin的浓度均显著高于IR组及SO组(P<0.05);IR组与SO组相比再灌注后0.5 h呈显著性的降低(P<0.05);之后的各时点Leptin的浓度均呈显著性的升高(P<0.0S).IP及IR组再灌注后的各时点血清中TNF-α浓度缓慢增加,IP组在再灌注后各时点的血清TNF-α及线粒体MDA浓度显著低于IR组(P<0.05),同时显著的高于SO组(P<0.05).IP组及IR组在再灌注后各时点的Leptin-R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SO组(P<0.05);同时IP组与IR组相比再灌注后3、6h的时点Leptin-R阳性细胞率均显著性增高(P<0.05).结论 IR可以增加血清中Leptin的浓度及Leptin-R在肝细胞内的蛋白表达,IP可以使这种作用加大及提前,此种变化可能是IP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弄清 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浓度、体重指数 (BMI)、空腹血糖(FBG)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0例 2型DN者血清瘦素、胰岛素、FBG水平。其中 2 5例BMI≥ 2 5 ,2 5例BMI <2 5。同时测定 5 0例无糖尿病者血清瘦素、胰岛素、空腹血糖水平 ,其中 2 5例BMI≥ 2 5 ,2 5例BMI <2 5。各项数据相互比较 ,并作直线回归分析判断血清瘦素与胰岛素、BMI、FBG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型DM肥胖者血清瘦素为 (11.98± 3.0 8) μg/L ,非肥胖者为 (5 .16± 2 .86 ) μg/L ;非糖尿病肥胖者血清瘦素为 (11.5 1± 3.8) μg/L ,非肥胖者为 (4.4 8± 2 .3) μg/L ,血清瘦素水平肥胖者高于非肥胖者 (P <0 0 0 1)。 2型DM患者及非糖尿病者胰岛素浓度肥胖者也高于非肥胖者 (P <0 0 1)。血清瘦素浓度肥胖者、非肥胖者均与BMI正相关 (r =0 77,r =0 72 ,P <0 0 0 1) ;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浓度正相关 (r=0 72 ,r=0 75 ,P <0 0 0 1)。但瘦素水平与FBG无关 (r <0 19,P >0 .2 )。结论 :较高的血清瘦素水平与BMI正相关 ,提示 2型DM肥胖患者存在“瘦素抵抗”。此外 ,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浓度明显正相关 ,也提示 2型DM存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外源性瘦素(Leptin)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瘦素(0、10、50、100、200、400μg/L)在不同时相(6、12、18、24h)对复苏后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SC-T6细胞进行刺激,同时采用银杏叶提取物(20、40、80、160mg/L)对100μg/L瘦素刺激的HSC-T6细胞作用,设常规培养组为对照,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不同剂量瘦素在不同时间点对HSC-T6细胞增殖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抑制瘦素刺激的HSC-T6的增殖(P<0.05)。结论:瘦素可明显刺激HSC的增殖,GbE对瘦素刺激的HSC的活化途径的抑制,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leptin R)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及肥胖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71例OSAHS患者和14名正常对照者血清leptin及leptin R水平,同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结果 (1)AHI与BMI成显著正相关(r=0.4711,P〈0.01)。(2)AHI≤20次/h组中,肥胖组leptin R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5),leptin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I〉20次/h组中,肥胖组的leptin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leptin R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与肥胖关系密切。中、重度肥胖OSAHS患者leptin R水平不再明显升高,提示leptin-leptin R调节系统已基本失去调节代偿作用,必须予以积极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具有特异性瘦素(leptin)基因小于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功能的表达质粒,研究靶向leptin基因的siRNA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中leptin表达及HS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leptin为目的基因,以产生siRNA质粒载体psiRNA-hHlneo为表达模板,细胞内转录合成4对特异的siRNA和1对对照siRNA。构建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重组质粒leptinsi RNA,用酶切方法和测序法对重组体进行鉴定。应用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转染HSC。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的leptin表达情况,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酶切和序列测定表明,成功构建了leptinsiRNA表达质粒;外源重组质粒siRNA3和siRNA4能够抑制leptinm RNA和蛋白表达(均P〈0.01);HSC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凋亡增加(P〈0.01)。与未转染组相比,consiRNA、siRNA1和siRNA2转染组没有显著改变(均P〉0.05)。结论 构建的leptinsi RNA表达载体可减少leptin的表达,抑制HSC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肝纤维化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2型糖尿病人的血清瘦素 (L P)水平与肥胖度、胰岛素的关系。 方法 受试者精确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禁食 10 h取晨血测血浆血糖 (FPG)、胰岛素 (FINS)、瘦素 (L P)、血脂。应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 L P水平。 结果  (1)女性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男性 ;肥胖组男性、女性瘦素均较正常组、糖尿病组增高 ;糖尿病组与正常组比较瘦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2 )相关分析显示 ,瘦素与体重指数 (BMI) (P<0 .0 0 1)、性别(P<0 .0 1)、胰岛素 (P<0 .0 5 )相关。较正 BMI、性别后瘦素仍与胰岛素相关 (P<0 .0 5 )。 (3) BMI相近情况下 ,糖尿病组中男性、女性均发现长期使用胰岛素者瘦素、胰岛素均较口服药者高。 结论 机体的体脂量、性别、胰岛素都是调节瘦素的重要因素。高瘦素血症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肥胖危险因素与血清瘦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瘦素 (leptin ,LP)与肥胖、体重指数、性别、胰岛素、血糖、血脂及 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6 0例肥胖与 5 0例非肥胖受试者禁食 1 0h ,于清晨排大、小便后精确测量其身高、体重 ,空腹测血瘦素、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 (totalcholestero ,Tch)、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 ,HDL c)。将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分别根据性别及是否有 2型糖尿病进行两次分组 ,对瘦素及其他各参数作比较分析。结果  (1 )肥胖组瘦素均较非肥胖组显著增高 ;(2 )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3)肥胖组空腹胰岛素 (fastinginsulin ,FINS)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血脂Tch、TG、LDL c水平肥胖组显著高于非肥胖组 ,HDL c水平肥胖组低于非肥胖组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空腹血糖水平无差异性 ;(4)肥胖组、非肥胖组中 2型糖尿病与非 2型糖尿病之间的瘦素水平、胰岛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 瘦素水平与肥胖关系密切 ,瘦素与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呈正相关 (P <0 .0 1 ) ;女性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 ,LP与性别有相关性 (P <0 .0 5 ) ;LP与胰岛素 (P <0 .0 1 )、Tch(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肥胖症患者Lepti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肥胖症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方法 以稳态模型 (Homamodel)公式计算IR值作为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的指标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真胰岛素、1eptin水平。对两组BMI、WHR、胰岛素、1eptin水平及IR值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相关分析确定 1eptin与各参数间相关性。 结果 leptin血清浓度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男 :女均约为 1∶4。肥胖组空腹胰岛素、IR值及leptin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直线回归相关分析表明leptin值与BMI(r =0 .4 19,P <0 .0 1)相关。在校正性别及体重指数的影响后与空腹真胰岛素 (r =0 .4 2 7,P <0 .0 1)相关 ,与IR值 (r =0 .0 77,P >0 .0 5 )无相关。结论 肥胖症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有关 ,且leptin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进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肥胖患者的瘦素抵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涛  王克超  柳兴其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2):179-180,184
目的位于脉络丛上的瘦素受体是血液中瘦素进入脑脊液的通道.该文研究了肥胖患者和正常人脑脊液/血清瘦素浓度的比值,探讨肥胖患者瘦素受体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RIA方法测定40例肥胖患者和50例正常人脑脊液和血清中的瘦素浓度.结果40例肥胖患者平均血清浓度为(40.2±8.6)ng/mL,50例正常人为(9.6±1.5)ng/mL,肥胖组脑脊液瘦素浓度为(0.337±0.040)ng/mL,正常组为(0.289±0.026)ng/mL,脑脊液/血清浓度比值,肥胖组与正常组相应为0.0084和0.0270,正常人是肥胖患者的3.2倍.结论血清瘦素通过其受体进入脑脊液,作用于弓状核引起体重下降,肥胖患者脑脊液/血清瘦素比值下降,反映肥胖患者的瘦素通过受体进入脑脊液的能力已经饱和,提示这可能是发生瘦素抵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一组广州地区成年汉族人血leptin水平与年龄、性别、BMI、血压、血糖和胰岛素等的关系。【方法】从本院体检人群中抽取 14 6例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 6 3例 ,女性 83例 ,肥胖者 (BMI≥ 2 5kg/m2 ) 4 2例 ,非肥胖者 10 4例。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和leptin水平。【结果】 14 6名研究对象血leptin水平为 (0 90~ 31 2 5 ) μg/L ,平均 7 0 6 μg/L。血lep tin水平与BMI(r=0 36 3,P <0 0 1)、臀围 (r =0 389,P <0 0 1)和空腹胰岛素 (r =0 343,P <0 0 5 )呈正相关 ;肥胖组血lep tin水平比非肥胖组高 (9 85 μg/L vs6 17μg/L ,P <0 0 0 1) ;女性组血leptin水平比男性组约高 1 5倍 (10 75 μg/L vs4 0 6μg/L ,P <0 0 0 1)。【结论】本组成年汉族人血leptin水平与性别、BMI和空腹胰岛素相关 ,肥胖者存在leptin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