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冠心病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胸痛诊断要点,以减少或避免漏、误诊。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GERD合并冠心病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均有冠心病史,本次以频繁发作胸痛入院,首诊均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予硝酸甘油口服后症状无缓解,行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遂行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黏膜充血、糜烂5例,1例未见异常,加用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治疗1~2周胸痛消失,均明确诊断为GERD;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合并冠心病的GERD胸痛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应重视GERD胸痛的特点并注意鉴别诊断。胃镜检查及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效可支持GERD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心绞痛的原因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6月在我院被误诊为心绞痛的胃食管反流病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以发作性胸痛为首发症状,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首诊为心绞痛,予相关治疗无效后,行胃镜检查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首次就诊至确诊时间5~40 d。12例确诊后予兰索拉唑肠溶片+伊托必利分散片+铝镁二甲硅油咀嚼片治疗8周,治愈8例,显效及有效各2例。结论部分胃食管反流病与心绞痛临床症状相似,极易误诊。临床医师需掌握二者临床特点,开拓诊断思维,熟悉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栓塞的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误诊为肺炎的非典型肺栓塞5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气促等症状,均误诊为肺炎,予抗感染等治疗效果不佳,误诊时间5~7 d。为进一步诊治,行CT肺动脉造影3例,行X线胸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各1例,均确诊为非典型肺栓塞,予抗凝、溶栓等对症治疗7 d,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1年,均预后良好,病情未复发。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非典型肺栓塞的警惕性,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iux disease,GERD)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的GERD 36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均以胸痛(胸骨后、心前区)为首发症状,长期就诊我院门诊内科均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33例经电子胃镜检查确诊GERD,联合使用胃动力药、质子泵抑制剂及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2~8周后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3例电子胃镜检查正常但有胃灼热、嗳气,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确诊为GERD。随访3~6个月36例均未复发。结论提高对GERD的认识,对以胸痛为首发症状伴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者,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食管源性胸痛,及时行电子胃镜检查、食管pH测试或试验性治疗,以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rectal endometriosis, RE)的临床特点,探讨RE误诊为直肠癌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误诊为直肠癌RE 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出现反复下腹痛和(或)盆腔痛17例(80.95%),痛经8例(38.10%),腰痛6例(28.57%),周期性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及会阴胀痛各4例(各占19.05%),排便困难、肛门坠胀或里急后重及阴道不规则出血各2例(各占9.52%);癌抗原125升高4例,癌胚抗原升高9例。本组均初步诊断为直肠癌,择期行手术治疗,皆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RE。误诊时间6个月~5年4个月。行子宫全切、双侧附件及直肠病灶切除术11例(52.38%),子宫全切、单侧附件及直肠病灶局部切除术7例(33.33%);3例(14.29%)未婚年轻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故仅行直肠病灶切除术,术后给予药物治疗。本组术后均恢复顺利,症状消失;随访0.5~1.0年皆无复发。结论 RE临床表现与直肠癌极度相似,加之病理检查检出阳性率较低,临床误诊时有发生。临床医师应加强对RE认识,认真细致采集病史,拓宽诊断思维,重视妇科检查和肛门指诊,对疑似患者应及时行内镜下病理检查以帮助诊断,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AD的认识.方法:对我院1996年9月~2007年3月收治的12例首诊误诊为AMI的AD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AD临床表现多样,以胸痛为常见首发症状,部分病例以并发症的症状首发,均误诊为AMI,平均误诊时间48小时.结论:AD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复发性,易误诊,尽早选择超声心动图、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胸痛为首发症状疾病的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误诊的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中心源性胸痛10例,其中4例心肌梗死,误诊为心绞痛2例,反流性食管炎和肺栓塞各1例;2例心绞痛,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和心脏神经症各1例;2例主动脉夹层,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和心肌梗死各1例;心包炎和心肌炎各1例均误诊为心绞痛.肺部疾病6例,其中肺栓塞3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2例,重症肺炎1例;气胸2例分别误诊为肺结核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1例误诊为肺结核.神经肌肉疾病5例,其中肋间神经痛3例,误诊为心绞痛2例,胸膜炎1例;带状疱疹及胸部外伤各1例均误诊为肋间神经痛.食管裂孔疝、心脏神经症、抑郁症各1例均误诊为心绞痛.误诊时间2h~1个月.24例明确诊断后均予相应治疗.随访1个月,20例病情好转或痊愈;4例死亡.结论 急诊科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就诊者病因复杂,规范诊治,提高对病因、危险因素的判断能力,可减少此类患者误、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哑型二尖瓣狭窄(silent mitral stenosis,SMS)的误诊原因,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1958年2月-2008年2月收治并首诊误诊的SMS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心功能Ⅲ级10例,Ⅳ级3例;误诊为冠心病7例,肺心病5例,病毒性心肌炎1例。后经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SMS,确诊后均予抗感染、抗风湿及抗心力衰竭等治疗,其中3例同时予手术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SMS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缺乏提示二尖瓣狭窄的心尖区舒张期杂音,易误诊。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充分利用医技检查,特别是心脏超声,可提高本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症,对有呼吸困难伴有胸痛患者诊断并非困难,但对无呼吸困难或呼吸症状不明显,而以胸癌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自发性气胞往往容易造成误诊与漏诊。现对我科自1994年4月~1998年2月收治的以胸痛为主要症状表现的自发性气胸168例的误诊与漏诊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对此类气胸的认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8例气胸病人均经胸透,胸片或胸穿抽气确诊。男142例(84.5%),女26例(15.5%),20~25岁86例,26~30岁22例,31~35岁25例,36~40岁18例,41~45岁12例,46~50岁5例;职业:工人98例,干部28例,其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非肿瘤转移性疼痛首发的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青年肺癌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为女性,1例以背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颈椎病,1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肋间神经痛,1例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心绞痛、肺炎。3例误诊时间分别为1年、半年、3周,分别经胸腔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病理检查、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确诊为肺腺癌。1例行靶向治疗,目前正在靶向治疗中;2例给予手术切除联合术后化疗,目前正在化疗中。结论临床医生要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警惕性,熟知其临床特点,拓宽诊断思维,遇到年轻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胸背痛症状或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完善胸部CT及肿瘤相关检查,从而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典型症状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云南省老年病医院收治的54例DM中曾误诊的非典型症状DM 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率为12.96%。7例均以DM并发症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就诊初期诊断为皮肤溃疡、右下肢骨髓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脑动脉硬化、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及湿疹各1例。误诊时间1~9 d。7例均经血糖等检查后确诊,其中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5例,予口服药物或胰岛素降糖处理及其他对症治疗,并发症痊愈或病情较前明显好转后出院。结论非典型症状DM缺乏DM典型临床特征,易缩小临床医生诊断范围,导致误诊。临床上应加强临床医生对非典型症状DM的认识,增强其对该病的警惕性,以减少或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平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分别因胸骨后持续性剧痛2 h和持续性胸痛伴呕吐2 h就诊。病初均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效果不佳,经主动脉增强CT检查等确诊为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B型各1例。1例予保守治疗,1例转院行介入治疗,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以胸痛为首发表现的主动脉夹层易误诊。提高对主动脉夹层认识、认真询问病史及查体、及时行相关检查及发散诊断思维可减少或避免主动脉夹层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PMR)的临床特点,提高对PMR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风湿科就诊的47例误诊的PMR的临床资料。结果 47例入院前误诊为多发性肌炎13例(27.7%),腰肌劳损11例(23.4%),上呼吸道感染10例(21.3%),类风湿关节炎8例(17.0%),肩周炎4例(8.5%),纤维肌痛综合征1例(2.1%)。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PMR,予泼尼松、甲氨蝶呤等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 PMR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以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的临床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以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55例ERS伴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5例均合并胸痛,伴胸闷18例,心悸12例,上腹痛8例。本组36例(65.5%)以心脏急症收入院,其中32例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4例误诊为急性心包炎;余19例分别考虑为室壁瘤9例,心肌炎6例,肺栓塞2例,主动脉夹层、高钾血症各1例。经完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平板运动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为ERS,予积极治疗后患者胸痛症状均缓解,无猝死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ERS易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室壁瘤等,临床应加以鉴别,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其他疾病误诊为儿童炎症性肠病的原因,并总结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3例误诊为儿童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以腹泻、便血为主要表现,1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初诊均诊断为儿童炎症性肠病,误诊时间2~8个月。入我院后经详细询问病史、严格查体并结合相关医技检查,3例分别诊断为慢性肉芽肿病、阿米巴肠炎、淋巴瘤。慢性肉芽肿病患儿放弃治疗死亡,阿米巴肠炎患儿予甲硝唑治疗痊愈,淋巴瘤患儿予规律化疗生存良好。结论 为避免其他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误诊为儿童炎症性肠病,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儿童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详细询问病史,尽早完善相关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尖球囊样综合征(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ABS)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ABS 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分别因急性胸痛,间断胸痛并加重,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并昏厥,胸背部疼痛并加重及交替出现胸背部疼痛、咽部不适就诊,均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时间2~4 d。5例按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均不佳,后皆通过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检查等确诊ABS,予相应对症治疗后均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1年,5例均预后良好。结论 ABS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的认识和了解,并加强警惕性,以减少或避免ABS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相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以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本院2004年4月至2009年5月80例肺癌误诊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肺癌患者中误诊为浸润型肺结核63例(78.8%),结核空洞7例(8.7%),结核性胸腔积液6例(7.5%),粟粒状阴影误诊为血型播散性肺结核2例(2.5%)。误诊时间10d~2个月,平均(30.4±4)d。所有病例最后均通过术后病理证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淋巴结活检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组织病理学分型:鳞癌38例(47.5%),腺癌25例(31.2%),小细胞癌11例(13.8%),肺泡癌2例(2.5%),未定型4例(5.O%)。结论I临床与影像结合,反复进行纤支镜检查或痰检,并对患者进行短期随访,可减少肺癌的误诊、漏诊,从而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误诊原因,并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2012年2月收治7例误诊的CV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例因意识障碍、癫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3例;因头痛、呕吐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误诊为脑梗死2例,脑出血1例;因胸闷、呕吐误诊为冠心病1例。误诊时间1~30 d。均经CT静脉造影(CTV)检查确诊,予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6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CVST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疑诊患者及时行头颅CT及CTV等检查,可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年脑梗死诊治要点及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对2021年2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曾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的青年脑梗死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例年龄23~38岁,主要表现为多次发作一过性或短暂性右肢乏力,伴右面部发麻;右肢肌力均减低,右鼻唇沟变浅和腱反射减弱各3例,舌右伸偏斜、共济失调和Babinski征阳性各2例。7例均于外院综合门诊误诊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癫痫,误诊时间2~3 d。入我院后均经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确诊脑梗死,予相应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7例均未复发,2例遗留轻微肢体功能障碍。结论 青年脑梗死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基层医院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警惕性,加强对其认识,对有脑部体征且伴有脑梗死易患因素青年患者,不要因年龄小而轻易否定脑梗死诊断,必要时及时转诊并行MRI、MRA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早确诊并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10例SS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均首诊误诊,误诊时间2周~5年,误诊为反流性食管炎3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各2例,食管癌、慢性肠炎、药物性肝损伤各1例,均予相应处理,症状稍好转或病情反复发作或未见好转。后进一步完善相关医技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SSc,予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2年,其中2例失访,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去世,7例病情较稳定。结论 SSc早期起病隐匿,常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及忽略系统查体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