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对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450例妇女进行HPV基因分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DNA杂交技术检测450个HPV临床样本,并进行分型。结果:450例样本中,HPV感染者298例,阳性率66.2%,检出高危基因型(HPVl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和MM4型)158例,约占感染者的53.0%;检出低危型(HPV6、11、42、43和44型)140例,约占感染者的47.0%。在检出类型中既有单一,又有混合型感染。结论:DNA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可作为宫颈癌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2.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芯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芯片技术,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该芯片进行评价,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利用基因工具软件比对HPV L1基因。设计可扩增高危型HPV的通用简并引物和可以鉴别HPV型别的基因探针,仪器将探针点样于尼龙膜上,制备HPV分型基因芯片。芯片检测的样本结果与HPV基因测序的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芯片的分析性能。结果建立的HPV基因芯片的灵敏度为102cfu/ml,重复性检测的HPV型符合率为96.7%(87/90),与基因测序结果分型的符合率高达94.3%(66/70),可以检测常见的高危型和导致性传播疾病的HPV型别,可在6~7h内出结果,结果可通过仪器判读。结论HPV基因芯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重复性,与基因测序的结果符合率高,具有临床推广使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刘梅 《安徽医学》2014,(2):224-226
目的:探讨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5~10月在我院行妇科检查的800例患者,其中177例经病理确诊患有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13例患有宫颈癌,采用HPV-PCR反射斑点杂交技术对采集的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在女性中的感染比例、基因型别及HPV感染者的年龄分布特点。结果800例患者中检测出HPV阳性196例,感染率为24.5%,检测出21种基因亚型,其中高中危亚型19种,低亚型3种。本组患者中感染率在前五位的分别是HPV16、HPV52、HPV58、HPV31、HPV53。HPV感染率较高的年龄段是20~35岁,检出率为30.9%。年龄在20~30岁的女性HPV检出率较高。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对宫颈癌的早诊断及早预防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快速导流杂交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4月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及体检中心送检的1022例样本全部进行快速导流杂交法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将其中563例与细胞学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1022例样本中,HPV感染率为37.57%(384/1022),广州地区最常见的HPV基因型依次为:16、52、58、68、CP8304、18、33、53、31、11、39、66。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高危型HPV感染率逐渐增高,CINⅠ为32.40%(35/108),CINⅡ为56,67%(34/60),CINⅢ为78,05%(32/41),宫颈癌为95.23%(40/42),与正常体检组(10,53%,16/152)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快速导流杂交法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5.23%(40/42),特异性为66.99%(349/521),阳性预测值为18.86%(40/212),阴性预测值为99.43%(349/351)。结论快速导流杂交法可准确进行HPV基因分型,诊断宫颈癌快速敏感,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是理想的宫颈癌粗筛方法,HPV基因分型也为本地区HPV的流行状况及基因疫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检测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汕头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基因分型分布情况,探讨HPV基因型与宫颈癌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对2006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确诊的125例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行HPV检测,并统计各基因型的感染率.结果 125例宫颈癌标本中HPV阳性116例,占92.8%.共检测出9种HPV基因型,分别为HPV6、11、16、18、31、33、45、58、59.其中单一低危型(HPV6、11)感染3例,占2.6%;单一高危型(HPV16、18、45、59)感染82例,占65.6%;双重感染22例,占17.6%;多重感染9例,占7.8%.HPV16为主要致病基因型,检出率达59.5%;其次是HPV18,检出率为19.8%.结论 汕头地区宫颈癌患者中,HPV基因型多样,且多为高危型感染,以HPV16、18最为常见,存在双重染感,宫颈鳞癌中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腺癌,HPV基因分布与肿瘤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LuminexTM100技术平台,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液态芯片;探讨在构建HPV基因分型液态芯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LuminexTM平台上,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HPV质粒构建13种基因分型HPV芯片,选择通用引物、探针,将探针有效的偶联到微球上.优化PCR体系和杂交体系,检测反应中PCR浓度、杂交反应时间、微球的时效等对构建芯片的影响,测定标准质粒变异系数(CV)值.结果 采用构建的HPV液态芯片,可准确区分HPV基因型.对349例标准样本检测结果 进行回代特别函数判别分析,检测准确率在96.7%以上.对构建芯片条件进行分析,杂交反应时间对杂交反应结果 在一定的杂交时间内有明显的影响;当PCR产物不同浓度范围时,PCR产物的浓度对荧光值有不同的影响,各型HPV探针CV范围为0.41%~14.69%.结论 杂交反应时间、样品PCR反应中的污染、微球的时效和探针的质量等均可以影响液态芯片系统的构建.构建的HPV基因分型液态芯片检测系统,检测性能稳定,具有可重复性,可应用于临床的大量样品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8.
何进才  李瑞  周丹  黄涛  邵牧民 《重庆医学》2011,40(33):3331-3334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型别,探讨HPV及其不同型别感染与年龄和子宫颈病变的相关性,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的方法学性能和临床诊断性能。方法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在该院就诊或健康检查的2 994例女性子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 DNA及其基因分型检测,其中131例进行HPV DNA序列测定,1 511例同步进行HPV基因分型和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测。结果 2 994例受检女性HPV感染率为25.1%,排名前5位的HPV型别分别为HPV52(15.6%)、16(14.1%)、58(12.0%)、56(6.6%)和33(5.2%)。25岁以下女性HPV16、58感染率最高;HPV52感染率在55岁以上女性最高,25岁以下女性次之;高危型HPV在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感染率分别为44.2%、91.7%和93.3%;HPV58、16、56和31与子宫颈病变程度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493、1.744、―0.819和1.566),HPV52则无明显相关性;分别以测序法和TCT结果大于或等于LSIL作为金标准,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及其对子宫颈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4%和92.2%、93.4%和84.2%、94.7%和84.5%。结论女性感染HPV比例较高,年轻女性更易受感染,感染型别以HPV 52、16、58、56和33为主,HPV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程度高度相关,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在方法学性能和对子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性能上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复发尖锐湿疣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的原位杂交法分型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非放射性地高辛配基标记人乳头瘤病毒6b、11、16和18型探针,以原位杂交法检测了重庆地区24例经临床和病理学诊断为复发尖锐湿疣的冰冻组织切片中HPV基因型别。结果显示:复尖锐湿疣组织中HPV阳性率为83.3%,其中HPV6b、11、16、18型阳性率分别为58.3%、25.0%、29.27%、4.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分布。方法:采用PCR方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对231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HPV检测并鉴定基因分型。结果:231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共检出HPV感染192例(83.1%),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IN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CINⅡ-Ⅲ)和宫颈癌中HPV检出率分别为62.3%、86.8%和98.2%,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PV的主要基因型分别为HPV16(47.4%)、HPV18(12.5%)、HPV58(9.9%)和HPV52(6.3%)。结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HPV感染以16、18、58和52型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阴、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局部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评价组织病理学检查在HP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112例外阴、宫颈病变进行了HPV6B/11、16、18型DNA检测,并对HPV DNA阳性的病变进行组织病理诊断。结果 HPV DNA阳性者82例,占73.21%,82例中,组织病理诊断为尖锐湿疣者22例,其余60例组织病理学均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高危型乳头瘤病毒的关系.方法: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就诊的185例CIN患者(CIN组)及正常妇女248例(对照组),分别统计各组病例中BV及HPV16/18感染的例数,分析BV的存在与CIN患者HPV16/18感染的关系.结果:185例CIN患者中,17例患者BV阳性,而248例正常人群中仅9例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106例HPV阳性,对照组仅12例阳性,两组HPV16/18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185例CIN患者中,BV及HPV均阳性者14例,HPV阳性BV阴性者95例,HPV阴性BV阳性者3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2).结论:BV可能是CIN的高危因素,也可能是HPV感染致CIN的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14.
CONDYLOMA acuminata (CA) was the secondmost common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in Chi-na1caused by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is the most widely usedtechnique to detect HPVs in CA and in the smear of cer-vix·2Immnofluor…  相似文献   

15.
应用DNA斑点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54例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DNA序列,并应用DNA 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分析了部分斑点杂交阳性的标本。结果表明,50%的宫颈癌标本中HPV16DNA阳性,而在1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未测到HPV16DNA序列;Southern印迹杂交发现HPV16DNA以整合状态存在。提示HPV16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丙型肝炎的复发,多数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因此,检测HCV标志物,可有效地筛选献血员,保证输血安全。本文就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7.
宫颈病变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妇科宫颈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探讨HPV不同基因型感染的致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筛查各种宫颈标本,对可疑宫颈病变者(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再采用基因杂交捕获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并根据结果进行风险分析。结果 TCT共筛查出各种宫颈病变标本460例,包括慢性宫颈炎3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22例(其中CINⅠ30例,CINⅡ45例,CINⅢ47例)和宫颈癌35例。460例受检者治疗前宫颈HPV感染者211例,感染率为45.87%。慢性宫颈炎、CIN和宫颈癌HPV-DNA阳性率分别为27.06%、77.87%和97.14%,慢性宫颈炎和CIN、宫颈癌标本中的HP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96,P〈0.01);而CINⅠ、Ⅱ、Ⅲ组间HPV-DNA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21,P〉0.05)。宫颈病变标本中常见的HPV感染基因型为HPV-16、52、58、68、18、39等。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HPV-DNA含量高于慢性宫颈炎,差异有显著性(t=5.581、7.653,P〈0.05);宫颈癌的HPV-DNA含量也明显高于宫颈癌前病变(t=6.624,P〈0.05);CINⅠ~Ⅲ的HPV-DNA含量呈递增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r=0.991,P〉0.05)。结论 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起重要作用,对经阴道细胞学筛查异常和高危妇女进一步检测HPV-DNA,对早期发现CIN和宫颈癌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和分析郑州市户口女性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及常见的21种HPV亚型的感染分布。方法 采用自愿报名的方式,对有郑州市户口的年满18周岁的女性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进行HPV筛查和亚型分型检测。结果 在50502例检测样本中HPV感染样本共计4740例,总感染率9.39%。年龄别分析表明,在18~30岁、31~40岁、41~50岁、>50岁4组的HPV感染阳性率分别是8.55%(78/912)、8.98%(1042/11608)、9.06%(2219/24500)、10.39%(1401/13482)。在所有样本中,高危和低危HPV病毒感染发生率分别是8.88%(4485/50502)和1.08%(534/50502)。高危HPV感染以第52亚型为最高,占比高达20.99%(995/4740);其次是16亚型,占18.00%(853/4740);再次为58亚型,占比13.73%(651/4740)。低危感染以81亚型为最高,占比7.66%(363/4740);6型次之,占比2.78%(132/4740);11型最低,占比1.08%(51/4740)。在4740例HPV阳性标本中有单一感染3208例,占比67.68%(3208/4740)。多重感染1532例,占比32.32%(1532/4740)。在多重感染中,包括二重感染989例,三重感染275例,四重感染71例,五重感染20例和六重感染3例。在二重感染中,最常见的亚型组合是52型+58型。结论 郑州市的女性人口HPV感染率在全国来说,处于较低的水平。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略有增加,50岁以后发生高危HPV亚型多重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感染最常见的前3位高危HPV亚型依次是52型、16型和58型。  相似文献   

19.
CERVICAL carcinoma has a long time or a rever-sal precursor period: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CIN presents a biological con-tinuum·It is believed that CIN may progress to an invasivedisease, remain steady, or even reverse·1It is very im…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在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分流中的意义。方法对宫颈细胞学报告为 ASCUS 的870例患者进行高危型 HPV 检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在870例 ASCUS 患者中慢性宫颈炎6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124例,CINⅡ70例,CINⅢ59例,宫颈癌15例。HPV 阳性350例,其中高级别病变及其以上病变(简称高级别病变)共128例(36.57%);HPV 阴性520例,其中高级别病变16例(3.08%),未发现宫颈癌,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HPV 检测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69.42%、36.57%、96.92%。按年龄进行分段,HPV 感染率在各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级别病变在各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0岁患者中 HPV 阳性组与阴性组高级别病变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年龄段均为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 <0.05)。HPV 预测高级别病变灵敏度与特异度在>60年龄患者中均较低;在其他组中,灵敏度无明显变化趋势,特异度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对于≤30的 ASCUS 患者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及严密随访;HPV 检测可作为≤60岁 ASCUS 患者有效、准确的分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