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脑干梗死是指椎底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中脑、桥脑或延髓缺血、坏死、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临床较为常见,约占脑梗死的21.8%。由于脑干结构的复杂性及其症状的多样性,临床遇有轻型、不典型病例容易造成误诊。我院2000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脑干梗死68例,其中18例曾发生误诊,误诊率26.5%。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丹  马俊 《临床误诊误治》2004,17(11):823-824
1 病例资料【例 1】 女 ,5 2岁。因间断头晕半个月加重 1天入院。外院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经治疗病情无改善 ,转我院。查体 :血压 130 / 80mmHg。意识清 ,语言流利 ,两眼向左视可见水平震颤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左手指鼻试验可疑阳性 ,Romberg征阳性 ,步态稍不稳。经头颅MRI检查确诊为左小脑半球梗死。【例 2】 男 ,72岁。因突发眩晕、呕吐、站立不稳9天入院。外院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治疗无效 ,来我院就诊。查体 :血压110 / 6 0mmHg。意识清 ,语言流利 ,两眼水平震颤 …  相似文献   

3.
小脑梗死10例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种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我院于2004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小脑梗死30例,其中院前误诊10例,误诊率33.3%。现回顾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本病误诊概况及原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5~67岁,40岁以下1例,40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脑梗死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8例小脑梗死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首发症状为单纯眩晕、头晕或眩晕并呕吐、头痛、言语不清、偏侧肢体不利或麻木.本组误诊率22.8%,分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功能性头痛、腔隙性脑梗死、消化道出血,17例病后24小时内行头CT检查示未见责任病灶,后经复查CT或行MRI检查确诊为小脑梗死.结论:对于头痛、头晕或眩晕伴或不伴呕吐者应警惕小脑梗死,及时行头颅CT或MRI检查助诊.  相似文献   

5.
小脑出血与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相似,在疾病的早期易相互混淆而误诊。我院 1992年5月~2003年 5月共收治经头颅CT扫描证实的小脑出血 108例,其中 20例在早期未做头颅CT,误诊为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误诊率 18%。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hy-Drager综合征(SDS)的误诊原因,总结其临床特点并提出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例SDS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为男性,均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尿便障碍、阳痿、泌汗异常等,亦有锥体系统、锥体外系、小脑症状.病初误诊为椎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诊断前列腺增生漏诊SDS 3例,误诊为抑郁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1例.7例MRI检查示脑干、小脑萎缩.根据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确诊为SDS.结论:SDS临床少见,早期误诊率高,需全面认识其临床特点,详细询问病史,细致查体,及时完善MRI检查有助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后循环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发病后快速有效的血管再通能够降低致死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我们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就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病例选择、治疗方法以及围术期常见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例1] 男,59岁.因劳动时突然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就诊.无昏迷、肢体活动障碍、头痛等,在我院门诊行头颅CT检查正常,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示:双侧椎动脉血流缓慢.  相似文献   

9.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误诊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杨传明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2):887-888
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临床并不少见,但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1997年7月-2004年7月我院共收治肺癌97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23例,占23.7%,误诊17例,占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脑出血和椎底动脉供血不足均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易误诊。我们2001年6月~2005年10月年收治294例小脑出血患者,其中10例(3.4%)入院前误诊为椎底动脉供血不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6例;年龄39~69岁,平均55.6岁。有高血压病史7例,冠心病史2例,糖尿病史1例。误诊时间2~8天。1·2临床表现10例均以眩晕伴恶心、呕吐起病,头痛5例,起病时意识障碍2例,构音障碍1例。入院时意识清7例,嗜睡3例,言语欠流利4例,强迫体位1例,共济失调5例,眼球震颤4例,巴宾斯基征阳性3例。10例均按椎底动脉供血不足予扩血管等治疗,病情无好转…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患者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颅外段椎动脉血流的检查价值。方法 用超声方法观察了 5 0例脑梗塞患者有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的椎动脉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结果  5 0例 (91条血管 )显示椎动脉不同程度的存在管壁增厚 ,内径狭窄 ,流速减低 ,血流量减少 ,阻力指数增大 ,其中血流量的减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有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脑梗塞患者的诊断提供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形态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治要点,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误诊的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以单根(1例)或多根(4例)周围神经损害就诊,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肌无力以及步态不稳,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其他脏器损害,误诊为末梢神经炎2例,脑梗死、脑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1例。后经肌电图及自身抗体检测确诊。原发病因为干燥综合征2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性血管炎-显微多血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各1例。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好转4例,死亡1例。结论血管炎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无特异性,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及时行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腔隙性脑梗塞MRI与临床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腔隙性脑梗塞的MR表现与临床体征的对照研究,进一步提高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认识。材料与方法:采用MR常规轴位自旋回波(SE)序列,T1,T2加权像及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扫描的病例,回顾性分析198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MR及临床表现,把有明确卒中病史的128例归为第一组;未发现有神经学体征的70例归为第二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塞分布在大脑深部的位置,包括放射冠、基底节、内囊、丘脑区及脑干等。较多病例为多发性病灶,病灶发生在脑内重要的功能位置,可表现出典型的临床症状。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和FLAIR呈高信号。结论:MRI是诊断腔隙性脑梗塞的最有效方法,FLAIR成像能获得比SE T2WI更重的T2加权图像,还抑制了脑脊液信号,提高对脑室周围病灶的检出率。同时认为,弥漫性脑血流减少是产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误诊原因,并提出减少误诊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2012年2月收治7例误诊的CV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例因意识障碍、癫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3例;因头痛、呕吐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误诊为脑梗死2例,脑出血1例;因胸闷、呕吐误诊为冠心病1例。误诊时间1~30 d。均经CT静脉造影(CTV)检查确诊,予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6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CVST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疑诊患者及时行头颅CT及CTV等检查,可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理,寻找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探讨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本科诊治的25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例的Il盏床资料,25例中手术治疗16例,其中单纯外减压术ll例(包括扩大骨窗减压术2例),同时行内外减压术5例。非手术治疗9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诊治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根据GOS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25例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6例,重残4例,死亡3例,无植物状态生存(PVS)。【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发生机制复杂,有针对性的动态影像学检查能帮助早期确诊;而合理的早期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POEMS综合征合并急性脑梗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和探讨POEMS综合征与急性脑梗塞的内在相关性。方法 报道 1例确诊为POEMS综合征的男性病人 ,在病后半年突然出现左侧肢体完全偏瘫 ,通过对临床、血液有形成分、电生理及影像学进行研究。结果 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及血细胞压积明显增高 ,肌电图显示广泛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骨盆片可见骨硬化病灶 ,头颅MRI显示右侧大脑颞、额、顶、枕大面积脑梗塞。结论 POEMS综合征可以引起广泛的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中小血管及毛细血管 ,成为导致血管闭塞的直接原因 ,而微血管病变可能在POEMS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分水岭梗塞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脑分水岭梗塞 (CWI)是指脑内相邻的较大血管供血区之间即边缘带局限性缺血 ,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引起CWI病因有全身低血压 ,颈动脉狭窄或闭塞 ,微栓塞。临床类型有皮质前型、皮质后型、皮层下型和小脑分水岭梗塞。CWI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及临床 ,还应积极寻找病因。  相似文献   

18.
早期脑梗死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改变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为早期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材料与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11月我院收集的27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12小时以内发病,分析CT检查结果,27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22例灰质密度减低、灰白质交界消失,表现为边界不清的脑实质密度减低区。15例显示轻微的占位效应,与脑缺血、脑水肿有关,表现为脑皮质沟变浅或消失、脑室受压变形。11例出现脑动脉密度增高征,见于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结论: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表现有其特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早期TCD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早期TCD检查的意义。方法:对102例脑梗塞患者早期行TCD检查并与头颅CT所见梗塞面积的大小进行对照。结果:大面积脑梗塞发病初期病灶血管流速明显减慢,小面积梗塞亦有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改变。结论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早期TCD检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MPM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咳嗽、胸闷、胸痛1个月,加重2周入院。外院胸部CT检查提示左侧胸腔积液,经胸腔积液检查考虑结核性胸膜炎,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2周,患者症状逐渐加重,遂转我院。转我院后胸部CT、B超检查均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48 ng/ml,并结合胸腔镜活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为MPM。予培美曲塞二钠联合顺铂化疗,胸腔积液大部分吸收,症状明显好转出院。但11个月后病情恶化死亡。结论临床上对于难以定性的胸腔积液,尤其伴有持续性胸痛者,应高度警惕MPM可能,及早行胸腔镜、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开胸等检查对确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