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的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本例因间断发热、咽部不适1周就诊,按上呼吸道感染予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5d无好转,转上级医院查甲状腺吸碘率明显下降,超声检查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不均匀回声伴散在无回声区,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予泼尼松治疗2个月痊愈.结论 以间断发热、咽部不适为首发症状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极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但两病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临床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SSS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发病诱因、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共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3~28d,中位年龄21 d;17例(73.9%)无明确的发病诱因,9例(35.1%)有发热;8例(34.8%)误诊,其中7例(30.4%)误诊为湿疹或过敏性皮炎;23例(100%)有触痛性红斑,多起病于颜面部(87.0%).23例(100%)均有结膜充血,尼氏征阳性及脱屑;5例(21.7%)嗜酸性粒细胞比值增高,15例(65.2%)肝酶异常,11例(47.8%)心肌酶谱异常,11例(47.8%)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2例(95.7%)两联抗生素治疗有效,无一例应用丙种球蛋白及糖皮质激素,所有患儿痊愈且不留瘢痕.[结论]早期发现及足量抗生素治疗是SSSS治疗成败的关键,夫西地酸联合头孢类抗生素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晚发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晚发急性胃穿孔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皮肤黄染1 d入院。予退黄、保肝等对症治疗,皮肤黄染逐渐消退。入院第6天患儿突然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予禁食、胃肠减压,引流出淡黄色与草绿色液体。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肠穿孔,转上级医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胃底部有一1.0 cm×1.5 cm大小的新鲜撕裂口,确诊为急性胃穿孔,行胃穿孔修复术,术后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新生儿晚发急性胃穿孔临床少见,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是避免误诊误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江志雄 《新医学》2006,37(1):32-34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临床特点及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17例确诊SSS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占77%(13/17),临床表现为皮肤触痛、皮肤红斑、表皮剥脱、口周放射状皲裂,发热以及尼氏征阳性、外周血白细胞高,经静脉滴注抗生素、局部皮肤用药处理及支持治疗后,所有患儿均于2周内痊愈。结论:SSSS好发于婴幼儿,发病患儿皮损均始发于口周或眼周,皮疹特点为大片鲜红斑疹,似烫伤样皮损,早期、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正确的创面处理,适当支持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泛发性难辨认癣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过敏性皮炎的泛发性难辨认癣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口服泼尼松。因躯干、肢体出现红斑、脓疱、鳞屑伴瘙痒1个月就诊,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相应治疗病情加重。来我院就诊后,经专科检查并行皮损真菌学涂片检查阳性,确诊为泛发性难辨认癣,给予特比萘芬、盐酸布替萘芬凝胶、黄连扑粉等治疗,皮疹消退。结论难辨认癣皮损表现呈多形性和不典型性,明确其易患因素,详细病史询问及查体,及时行真菌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6.
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518例,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其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结果 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518例中,轻症患儿470例均痊愈出院;重症患儿48例中转送上级医院治疗13例,痊愈出院34例,死亡1例。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通过早期治疗能够延缓或阻断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黄芳  杨爱萍 《家庭护士》2007,5(6):41-42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是由β-内酰胺抗生素、大环内酯抗生素等药物引起的一种全身皮肤无菌性脓疱病[1].此病临床较少见,易误诊为脓疱性银屑病或过敏性皮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致广泛皮损,伴发全身中毒症状而危及生命.我科2006年3月-2006年9月收治2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病人,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亦称重症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属Ⅳ型变态反应,多因感染及药物所致.含芳香族基团抗癫痫药所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多见于用药最初几周内[1].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伴发热和全身症状,重症可伴有眼角膜的损害而致角膜溃疡.当患儿伴有眼角膜溃疡时,如不能及时治疗与护理可能导致患儿角膜穿孔甚至失明[2].2007年8月我科收治1例因口服抗癫痫药物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伴角膜溃疡的患儿,该患儿经停用得理多(卡马西平),改用托吡酯(妥泰)治疗,并予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护肝及局部皮肤、眼部护理.住院2周后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皮肤可见色素沉着,稍有畏光,临床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天旺  吕青 《新医学》2011,42(3):181-182
未分化SpA(uSpA)由于其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化,临床误诊误治现象严重。该文报道1例幼年uSpA(JuSpA)合并双膝化脓性关节炎患儿,以左膝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曾多次在外院误诊为“双膝化脓性关节炎”,入院后经追问其家族史及行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予相应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至撰稿日病情未见反复。该例提示临床医生需加强对uSpA的重视,尽早确诊并予有效药物治疗,是缓解患者病情及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医源性并发症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0.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诊治特点及其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46例确诊为SSS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处理。结果该病发病人群以1~6岁健康婴幼儿居多(71.1%),感染为主要发病诱因,早期出现眼周红斑、口周红斑伴放射状裂纹,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治疗上应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早期使用丙种球蛋白疗效显著。结论 SSSS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目前诊断主要依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感染病灶细菌培养等。治疗以早期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一般5~7 d好转,10 d左右痊愈,长期并发症少见,联用丙种球蛋白能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并不能有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腹主动脉夹层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例因胸闷、腹部疼痛、腰背部疼痛伴右下肢麻木10h就诊,急诊腰部CT检查示腰5~骶1椎间盘突出,予止痛药治疗无效,请急诊外科医师会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我科.查体:下腰椎(腰4、腰5、骶1)棘突压痛,无放射痛;足背动脉未触及;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行下肢血管、胸腹大动脉、心脏彩超及主动脉MR检查确诊为腹主动脉夹层,予相应治疗病情稳定后转上级医院,后失访.结论 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熟练掌握其临床特点,及早完善相关医技检查及认真进行病情分析是防范主动脉夹层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曾在本院住院9例病人,总结其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结果:9例患儿中8例年龄≤5岁,患儿皮疹均从面部、口周始发,后向颈、腋窝和腹肌沟蔓延,并迅速波及全身。表现为大片鲜红斑,触痛明显,在红斑基础上表皮松解,继而形成松弛性水疱。用抗菌药物治疗第2-3天皮疹颜色变淡,并开始脱屑。所有病例疾病初期出现口周放射状纱浅黄色裂纹,5例出现明显眼睑红肿,结膜充血伴脓性渗出物。4例低热。结论;SSSS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小儿,临床特征及诊断依据主要为典型的皮疹。通过早期抗菌治疗、皮肤和眼部治疗护理,SSSS可很快痊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的诊治要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1例误诊为颅内感染的NM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发热、意识不清2 d入院。曾因精神异常应用利培酮治疗2年。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颅内感染?收入院。经实验室、头颅CT检查诊断为颅内感染?阿尔茨海默病及肝损害,予吸氧、抗感染、降温、补液、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仍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转上级医院,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行心肌酶、痰培养、腰椎穿刺等检查排除颅内感染,依据用药史诊断为NMS,立即停用利培酮,并予控制锥体外系症状、营养神经及心肌治疗,症状逐渐好转出院。结论 NMS较少见,易误诊,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其与颅内感染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过敏性水疱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0例过敏性水疱性皮炎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合理处理伤口,做好保护性措施,指导正确饮食,做好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 10例过敏性水疱性皮炎患者,2例4 d痊愈,3例7 d痊愈,4例14 d痊愈,1例21 d痊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合理治疗和护理,避免并发症及过敏反应发生,有效控制病情,可加快过敏性水疱性皮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like of trichloroethylene,DMLT)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DMLT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因全身水肿性红斑伴瘙痒、发热4 d入院。外院诊断为过敏性皮炎,予相应治疗无好转且渐加重,遂来我院。查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追问病史得知患者发病前曾在电镀厂工作并有三氯乙烯接触史,最终确诊DMLT。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抗过敏及对症支持治疗,1个月后皮疹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DML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药疹等多种皮肤疾病;接诊有红斑伴瘙痒、发热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仔细询问病史,尤其是职业史,全面分析病情,仔细鉴别诊断,以及早诊断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加强对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认识,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ABPA误诊肺结核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伴有乏力、食欲缺乏、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结合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及痰培养结果,初诊误诊为肺结核.予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但长期反复发作,至上级医院经高分辨率CT、免疫功能检测等检查确诊为ABPA.予糖皮质激素、伊曲康唑治疗,症状好转,各项实验室指标趋于正常.结论 对于有哮喘病史、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后病情好转与恶化反复交替、痰培养始终未找到结核菌者,应想到ABPA的可能,尽早完善相关医技检查,以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2~6月收治住院的77例经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测确诊的手足口病(EV71型)患儿完整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观察及护理方面的初步经验.结果 77例手足口病患儿中,71例轻症患儿痊愈出院.6例重症患儿,4例转送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2例在本院抢救治疗14 d治愈.结论 对手足口病(EV71型)患儿护理重点在于病情的密切观察,早期治疗有可能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痛性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曾误诊为脑血管疾病的无痛性A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突发晕厥5 d,突发剧烈胸痛伴背痛4 d入院。5 d前因晕厥于当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初步考虑脑血管疾病,予阿司匹林口服及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等对症治疗,自觉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当天于家中进食时突发剧烈胸痛伴背痛,疼痛呈撕裂样,当地医院考虑AD转上级医院,行螺旋CT动脉造影检查示A型AD,但因肝、肾功能异常转入我科,予对症支持治疗,拟病情稳定后行手术治疗,但患者于入科第2天死亡。结论临床接诊以晕厥为首发表现患者时应警惕无痛性AD,要仔细询问病史、及时全面查体、进行相关医技检查,并注重综合分析病情,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肺癌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一例误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病例] 男,61岁.因双侧眼睑红肿半月余入院.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眼睑红肿,呈暗红色,边界清楚,偶有瘙痒感,无明显眼胀、眼痛及视物模糊,在当地医院按接触性皮炎予地塞米松抗炎、抗过敏治疗1周,效果不明显,出现面部、颈部水肿伴搔痒,遂到我院皮肤科就诊,仍以接触性皮炎收入院,并予地塞米松治疗.  相似文献   

20.
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caphyloc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ome,SSSS)又称4S 综合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皮肤病,病死率高,在新生儿病房可引起医院内感染爆发流行[1]。我科于2013年7月收治1例典型的由脐炎而导致的4S 综合征的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病情迅速好转,预后好,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平稳,14 d 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