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宋绿林 《中外医疗》2011,30(25):55-55,57
目的 通过对1例胃、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及CT表现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手术切除胃、肝病变组织并病理检查,对肝脏进行平扫加增强CT扫描.结果 胃病变组织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免疫组化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肝脏CT平扫肝叶,见一巨大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囊性病灶无强化,其余病变组织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 胃炎性肌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肺部IMT患者的CT表现,其中5例行CT平扫检查,3例行平扫+增强扫描检查。结果 8例患者3例为中央型,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实变灶;5例为周围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结节;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及炎症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CT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但最后确诊还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回盲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经CT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回盲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2例均位于回盲部肠管外侧,CT呈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密度均匀,边界相对清楚,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与周围肠管关系密切,1例见到周围侵犯,1例无周围侵犯表现.结论回盲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非常少见,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据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并提高对其诊治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并对其相关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发生肺部5例,CT表现为外周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分叶状,边界欠清,伴毛刺。增强后呈不均匀性强化,ECT代谢显像为高代谢灶。气管病灶1例,气管内分叶状带蒂肿块影。免疫组化示梭形肿瘤细胞软组织标记物Vimentin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呈阳性。结论相关影像学检查能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治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李勃宁  陈天福  张志诚 《海南医学》2008,19(10):126-127
目的 通过分析肺炎性肿块的临床和CT资料,加深CT扫描对炎性肿块诊断价值的认识.方法 28例炎性肿块行常规CT扫描,5例行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对炎性肿块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 炎性肿块自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与肺癌无鉴别意义.表现为空洞型、实体软组织肿块型,大多数边缘光滑锐利,少数形态不规则,边缘有轻度分叶,粗长毛刺、突起、胸膜凹陷,并对此征象与肺癌鉴别.结论 依据病变、边缘、形态、结合临床资料对炎性肿块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赵谦  张少强  闫利英  权芳 《西部医学》2013,(11):1628-1631
目的 探讨鼻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 鼻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在CT上没有特征性表现,但CT能为本病的诊断提供诸如肿块的内部结构特征、肿块所累及的范围等情况.病理示瘤组织由梭形纤维细胞及大量炎性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染色肌源性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 上颌窦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非常罕见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采用外科手术为主的包括激素治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部炎性肿块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肺部炎性肿块的CT表现,讨论其CT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肺部炎性肿块主要的CT表现是边缘清楚或部分欠清,无明显分叶,可有长毛刺,空洞,胸膜增厚粘连,周围肺纹理增多增粗等。结论:以上所见的CT征象对肺部炎性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肺部炎性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义忠 《四川医学》2004,25(6):659-660
目的 分析肺部灸性肿块的CT表现及其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外科手术。方法 搜集肺部炎性肿块40例,30例作增强扫描,10例为平扫,部分病灶行3~5mm薄层高分辨扫描;经手术病理证实20例,抗炎治疗后CT随访复查20例。结果 根据形态将肿块分为典型肿块和不典型肿块,40例中典型肿块15例,不典型肿块25例,不典型肿块表现为方形或多角形。结论 肿块形态不规则或呈方形,边缘呈长毛刺或光滑锐利,支气管充气征及胸膜尾征对炎性肿块诊断有很大的价值,能提高正确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母细胞瘤11例,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5例化疗两月后复查.对照病理结果,分析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结果:肿瘤位于肝右叶7例,肝左叶1例,同时累及肝脏左右叶3例.CT平扫肿瘤呈低、等混杂密度肿块内见裂隙状或不规则更低密度区,5例可见小斑点状或弧形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均匀性中度强化,坏死或液化区无明显强化;7例显示完整包膜,4例包膜不完整,部分与正常肝脏分界欠清.3例侵犯门脉血管,余8例门脉均为受压改变.病理分型:上皮型7例,其中胎儿型4例、胚胎型3例,无间变型,混合型4例.结论:不同分型的肝母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肿瘤的诊断、监测、随访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回顾性分析其胸片及CT图像,评价病变的发生部位、形态、大小、密度及增强等影像学特点结果2例位于肺内,表现为巨大的肿块影,边界光滑,大小为6cm以上;2例位于气管内,沿管壁浸润性生长及向管腔内突入.1例位于纵隔,与周围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11.
CT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方法:53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行胸部CT扫描,部分病灶局部区使用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T,简称:HRCT),其中20例注射对比剂优维显100ml作了增强扫描。结果:53例CT共发现95个股段病变;常见肺段占65.3%,少见肺段34.6%,仅发生于少见肺段26.4%;结核病灶以活动性为多,其中实变为主,16例(30.2%)、空洞9例(17%)、结节和肿块19例(30.4%)、斑片影9例(17%)。随访发现,CT影像改变随患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波动。结论:CT影像表现的多型性;且只发生于少见肺叶(段)的肺结核明显高于非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  相似文献   

12.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结核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肺结核瘤38例,平扫后,以2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1~5min薄层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一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将CT表现与富血管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38例结核瘤增强后扫描除2例外,强化值均小于20Hu,与周围型肺癌、炎性假瘤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核瘤的主要强化形态是无强化及包膜样强化(分别为19例、16例),占92%,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分别为2例、1例.结核瘤的无强化区为干酪样坏死灶,结核瘤的不同强化形态取决于包膜的富血管、完整度及厚度.结核瘤的时间密度一曲线低平,无明显峰值.结论结核瘤动态增强CT扫描在强化值、时间一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均有一定特征,可与周围型肺癌及炎性肿块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内孤立小结节60例,其中小肺癌38例,炎性结节10例,结核球12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注药后30S、1min、2min、3min、4min、5min、6min的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灶平扫CT值及不同时间增强扫描CT值,做出不同病变CT值的时间一密度曲线。结果 小肺癌与结核、炎症的平扫CT值无显著差异。结核球的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小肺癌和炎性结节,但炎性结节与小肺癌的CT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和结核球三种病变增强后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和强化形式不同。结论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PS) is defined as asegment of lung parenchyma separated from thetracheobronchial tree and receiving its blood supplyfrom a systemic artery rather than a pulmonaryarterial branch.It has been described in two forms:intralobar sequestration (ILS ) and extralobarsequestration (ELS) .The diagnosis of PSby imagingmethod rests on the demonstration of an aberrantsystemic artery supplying a portion of lung.Documenting the existence and origin of this systemicblood supply 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CT影像资料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误诊为肺癌但经临床或病理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病例按形态分3种类型:肺不张型2例,片状实变改变型2例,结节样或肿块样改变类型15例。19例中,轻度边缘强化9例,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4例;增强前后平均CT值差小于26Hu16例,增强前后平均CT值差大于26Hu3例。结论老年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肺结核患者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临床上应综合分析各种征象及临床资料以减少肺结核的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对腹部脂肪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例证实的8例腹部脂肪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该肿瘤的临床CT特征,以及不同病理类型脂肪肉瘤的CT特点.结果 脂肪瘤样脂肪肉瘤表现为均匀脂肪密度,强化不明显,CT难与良性脂肪瘤区别.粘液型脂肪肉瘤平扫为略高于液体的肿块,杂有云雾状略高密度区,强化时,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延时扫描强化区逐渐扩大,密度增高.去分化型脂肪肉瘤表现为脂肪密度区内出现界限清楚的软组织肿块,有时肿瘤绝大部分为软组织肿块所占据,无法与其它软组织肿瘤区别,增强时软组织肿块强化明显,但内部常有不规则坏死区.结论 CT扫描对腹部巨大脂肪肉瘤的诊断及区别病例类型方面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表现特点。方法结合临床与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10例局限性Castleman病,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由2名放射学医师同时分析。结果 10例局限型Castleman病中共12个肿块,其中颈部及腋窝各1例均为2个肿块(同一淋巴链区),肺内、纵隔肿块、后腹膜肿块为单发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在3-12 cm间,平均5.6 cm。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7例和浆细胞型3例。透明血管型CT平扫表现为密度均匀,但中间可有条状或裂隙样低密度,而增强扫描表现为除条状或裂隙样低密度外,明显均匀增强,并与腹主动脉同步增强,周围可有点条状增强血管,平扫CT值27-54 HU,增强后CT值在39-145 HU间,且腹部2例相对较大肿块可见钙化及不强化区;浆细胞型CT平扫表现为密度均匀,而增强扫描表现为轻中度均匀增强。结论局限性Castleman病CT表现与发生部位和病理类型密切相关,透明血管型LCD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而浆细胞型LCD的CT表现则缺乏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10年9月—2011年2月间明确诊断的54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结果胸部CT显示病变部位:单侧者39例(72.22%),双侧者15例(27.78%);单侧中右侧者20例(51.28%),左侧者19例(48.72%);多个叶段受累30例(55.56%)多于单个叶段受累24例(44.44%),各受累叶段分布情况为:右下叶18例(33.33%),左下叶15例(27.78%),左上叶11例(20.37%),右上叶7例(12.96%),右中叶7例(12.96%),左中叶2例(3.70%);病变性质显示为大片实变影31例(57.41%),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22例(40.74%),云絮状或磨玻璃样或网格样密度增高影各1例(1.85%),双肺散在斑片影7例(12.96%),其中非单个叶段受累者大片实变与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多同时存在。其他病变还有胸腔积液14例(25.93%),肺门淋巴结肿大7例(12.96%),肺不张7例(12.96%),心包积液1例(1.85%)。婴幼儿MMP胸部CT以散在斑片影为主,年幼儿以斑点状及斑片状实变影为主,年长儿则多表现为大片实变影。结论小儿MPP单侧病变多于双侧,右肺病变多于左肺,大片实变影最多,其次为斑点及斑片状实变影,也可见双肺散在斑片影。其影像学特点与年龄有关。胸部CT影像学特点有助于婴幼儿及年幼儿MPP的诊断及儿童MP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旨在分析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特点,提高对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过手术、穿刺、支纤镜和病理证实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资料.患者均行胸部正侧位DR照片,CT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对病变进行影像学分类及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观察.结果 纵隔型肺癌影像学分为中央型(14例)、周围型(6例)、隐匿型(3例).中央型肺癌表现为单侧性中上纵隔增宽,肺门区结节状、团块状肿块,肺段支气管狭窄、闭塞,肿块内缘见脂肪线影.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表现为中、上纵隔增宽,纵隔旁肿块病灶内缘紧贴纵隔.肿块与肺组织分界不清.隐匿型表现为纵隔内广泛淋巴结肿大,调窗见支气管粘膜面小结节.结论 纵隔型肺癌易被误诊为纵隔原发肿瘤或纵隔转移瘤,通过仔细观察、分析病变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1例肝内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肝内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成年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明显高于男性。CT扫描显示病灶多局限于肝右叶,呈独立肿块,无完整包膜,增强扫描门脉期呈明显强化表现。结论肝内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表现与其他肝内恶性肿瘤如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等的影像学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有助于术前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