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噬血细胞综合征误诊为重型肝炎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23岁。2个月前因耳后和颈部出现数粒肿大淋巴结来院就诊。行细胞学穿刺后诊断为淋巴结炎,经抗炎治疗后肿大淋巴结消退。1个月前又出现肿大淋巴结,在当地抗炎治疗后出现皮疹,先于双大腿后侧出现,后发展至腹部、颈部、头面部及全身。  相似文献   

2.
1 病例资料女 ,10个月。因发热 4天入院。发病以来体温 37~ 4 0℃ ,口服退热剂体温可下降 ,有时呕吐 ,无咳喘 ,大小便无异常。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异常。查体 :体温 38℃ ,脉搏 135 /min ,体重 10kg。面色萎黄 ,无皮疹 ,双侧耳后、颈部及腹股沟区均可触及数个直径 2~6m  相似文献   

3.
对噬血细胞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岁。主因发热、乏力、纳差7d,尿黄、眼黄4d于2007-05-10入院。缘于7d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无寒战,无头痛,鼻塞流涕,食欲下降,偶有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乏力明显,间断有腹痛,无腹泻、里急后重。当地按感冒治疗,具体用药不详。4d前出现尿黄、眼黄,上述症状加重。当地医院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转我院。自发病以来,精神差,无呕血便血,  相似文献   

4.
肝结核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例]女,18岁.主因发热、尿黄10天入院.发病以来体温波动在37.5-40.0℃,夜间明显,尿黄,无尿路刺激症状,伴肝区不适、间歇腹泻.在外院拟诊急性黄疽型肝炎,治疗无效,来我院.查体:体温40.1℃,脉搏110/min.全身皮肤黏膜轻度黄染,未见出血点及皮疹,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肝区轻度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血液室1998~2004年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误诊5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1~4岁,4例为1岁左右.发病季节以7~9月份多见.首发症状大多以咳嗽、发热开始,高热持续1~2周,38~41 ℃,热型不一而入院.个别有皮疹,扁桃体肿大,触诊肝、脾,浅表淋巴结发病早期大多轻度肿大,急性期明显增大;其中肝肿大位于右肋部3~7 cm.脾肿大位于左肋部1~3 cm,浅表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数目多少不一.有胸腔积液2例,有肾功损害、尿蛋白阳性、镜检见红白细胞、颗粒管型2例.  相似文献   

6.
病例女,24岁,孕5月,反复腹胀1年余,腹痛3d入院。入院前3d,病人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隐痛伴阵发性绞痛及心前区放射痛,以餐后为甚。不伴黄疸,无排便排气障碍。查体:下腹膨隆,睑结膜苍白,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区叩痛、无压痛,双下肢无肿胀。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男,21岁。主因3d前出现发热、鼻腔出血,并伴有左下腹疼痛、腹泻(呈水样便3~4次/d)等症状,以发热待查、中毒性痢疾收入院。查体:T40.1℃,P22次/min,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双侧腹股沟均触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压痛明显。  相似文献   

8.
【病例】男,10个月。因反复咳嗽、呼吸急促40天入院。40天前因咳嗽、气促就诊于外院,查血白细胞6.3×10^9/L,红细胞3.30×10^12/L,血红蛋白88g/L;痰涂片见革兰阳性球菌;检测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体抗体、梅毒抗体、抗HIV均阴性。摄胸部X线片示:两肺弥漫分布斑片状影。按重症肺炎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头孢菌素抗感染、对症治疗,咳嗽、气促略减轻,出院。后仍有咳嗽、气促症状,出院2个月未行任何治疗,病后体温波动在36.0~37.5℃,入院前4天咳嗽、气促加重,到我院就诊。患儿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kg,  相似文献   

9.
[病例] 男,10个月.因反复咳嗽、呼吸急促40天入院.40天前因咳嗽、气促就诊于外院,查血白细胞6.3×109/L,红细胞3.30×1012/L,血红蛋白88 g/L;痰涂片见革兰阳性球菌;检测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体抗体、梅毒抗体、抗HIV均阴性.摄胸部X线片示:两肺弥漫分布斑片状影.按重症肺炎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头孢菌素抗感染、对症治疗,咳嗽、气促略减轻,出院.  相似文献   

10.
现将我院2000—01~2005—08诊治的反应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0):1920-1921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由于其发病率较低,多数临床医师缺乏对此病的认识,而易在临床上延误诊治。对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感染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感染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岁2月龄。因发热7d、皮肤黏膜、巩膜黄染3d入院。查体:间歇发热。最高达40℃。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尿色深黄。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可触及黄豆大小浅表淋巴结,无压痛。肝肋下约5cm。质偏硬.无压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人家族性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FHLH)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曾误诊的成人FHLH 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52岁发病,以反复发热伴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经多次多部位淋巴结活检、骨髓活检、脾切除后病理检查及皮肤活检等,诊断继发性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econd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SHLH),病因曾考虑淋巴瘤合并的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EB病毒相关HLH,先后予糖皮质激素、抗细菌、抗真菌及抗病毒等治疗无效,按HLH 2004指南建议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回输自体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病情稳定31个月后复发,基因序列检查属于FHLH 2型,予化学治疗等无效死亡,发病至死亡持续时间4年余。结论成人FHLH临床少见,易误诊。提高对其认识,注意与SHLH进行鉴别诊断,尽早进行基因筛查,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刘小红  陈吉庆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0):1172-1173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ocytosis,LCH)系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树突状细胞系统增生的一组疾病,其损害是由郎格罕细胞(LC)异常增生和播散所致。该病在小儿并非罕见。本院1982~2003年共收治32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及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淋巴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侵犯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能及时诊断,大多数在疾病的早期均能经治疗痊愈或明显提高无病生存时间,但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因此,避免或减少误诊,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我院1988~2002年共收治淋巴瘤504例,首诊误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36例,占7.1%,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儿科近年收治的3例LC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文3例分别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腹股沟肿块进行性增大及双颌下肿块伴反复发热入院;均无特异性改变,皆有不同程度误诊误治,曾误诊为髋关节滑膜炎、淋巴瘤及颌下腺炎等。3例均经活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为LCH,其中2例为单系统多病灶型,1例为多系统多病灶型;1例有1处特殊部位受累(脊髓受压),1例存在多个器官受累(造血功能、肝、脾、肺)。3例中1例予诱导治疗和维持治疗1年病情平稳;1例予诱导治疗6周,后家长自行中断维持治疗,现失访;1例放弃治疗出院。结论临床遇及原因不明发热、贫血、反复肺部感染、肝脾淋巴结增大及溶骨性骨损害等表现患者均应考虑到LCH,宜尽快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 [例1]男,2岁.因反复发热1个月,左颞部肿块1周入院.患儿1个月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咳嗽、呕吐,曾在当地医院及我院门诊予抗生素、退热等治疗,体温退而复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黑热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黑热病误治为噬血细胞增多综合征3例的临床诊疗经过。结果本文3例均因不规则发热,脾和(或)肝增大,在外院经相关检查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予足叶乙苷(VP16)方案化疗,疗效差。转我院后经骨髓涂片检查找到大量利杜小体,重组抗原γK39免疫层析试验阳性,确诊为黑热病。给予锑剂治疗,体温正常,肝和(或)脾脏缩小,出院后复查血常规、腹部B超无异常,重组抗原γK39免疫层析试验阴性,痊愈。结论临床接诊以发热、肝脾增大、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者,应详细询问流行病学资料,尽早行黑热病相关病原学检查,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 男,10岁.因干咳、呕吐、发热3天由其父背至我诊所就诊.患儿3天前出现干咳、发热,吃多量油炸食品后频繁呕吐,呕吐物多带血丝.查体:体温38℃,脉搏90/min,呼吸20/min.意识清,精神欠佳,对答切题.头颈部外观无异常,舌苔厚,舌尖红,口唇干裂,咽喉充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  相似文献   

20.
女,37岁,因“无明显诱因头痛10 d,伴头晕、恶心、呕吐3 d就诊”。CT示:右侧颞枕部斑片状混杂低密度影(图1);脑室、脑沟形态如常,中线结构居中;小脑未见异常;颅骨骨质结构完整。MRI示:右侧颞枕部交界处结节状等T1、等T2信号影,FLAIR及DWI序列呈等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性强化,周缘及内部可见环状、斑片状未强化区,邻近硬脑膜增厚并强化,结节大小约1.9 cm×1.4 cm,邻近脑实质见指状水肿,右侧侧脑室受压略变窄(图2);余脑组织、脑室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影像诊断:脑膜炎性肉芽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