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维松在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平衡麻醉下,单次及间断静注美维松(MIV)在肾功能正常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肌松效应及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初量(0.15mg/kg)MIV用于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心血管不良反应小,正常组和肾衰组的插管优良率分别为90%和100%,起效时间分别为245.7和176.5秒(P>0.05),无反应期分别为7.1和11.5分(P<0.01);追加量的起放时间分别为81.7和71.9秒(P>0.05),无反应期分别为5.2和8.9分(P<0.01)。两组患者之间T1/Tc恢复至25%和75%的时间以及恢复指数单次和间断静注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因此,MIV可用于肾功能正常与肾衰患者的气管内插管,反复追加用药无明显蓄积作用,但肾衰组的肌松阻滞深度增强。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芬太尼致呼吸遗忘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剂量芬太尼致呼吸遗忘一例韩振亚**刘学红**蒲瑞华患者女,54岁,体重49kg,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静注γ-OH、氯胺酮、安定、哌替啶、异丙嗪诱导麻醉下插管,用1%普鲁卡因混合液静滴维持,同时给芬太尼0.1mg,40min后再次给芬太...  相似文献   

3.
股-股心肺转流用于主气管极度梗阻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9例。气管最狭窄处管腔直径0.2 ̄0.3cm。方法:局麻下经一侧股动脉插入供血管,经双侧大隐静脉向股静脉插入引流管,连接心肺机建立CPB,继之开始麻醉和手术。结果:CPB3 ̄5分钟患者转为安静、合作并能平卧;组织缺氧征消失,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缓解;血气较为正常。CPB中患者血压、心率正常,尿量满意。结果表明麻醉诱导前采用股-股心肺转流是抢救主气管极度  相似文献   

4.
观察异搏定或硫酸镁缓解气管插管所致不良心血管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异搏定5mg后快速诱导插管,麻醉诱导后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P<0.05),气管插管后各时相动脉血压未升高,反而下降并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插管后1min心率增快(P<0.05)。静脉注射硫酸镁(60mg/kg)后麻醉诱导插管,麻醉诱导后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P<0.05),气管插管后各时相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  相似文献   

5.
选择肌肉松弛药进行气管插管,目前仍无理想药物,我们用肌松监测仪比较五种常用肌松药应用于气管内插管的肌松效应,并观察了其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手术患者,均选择全麻,年龄16~60岁,男20例,女10例,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例,术前均无明显神经肌肉传导疾患,肝肾功能正常。术前常规用药为阿托品、巴比妥钠肌注,五组麻醉诱导均用2.5%硫喷妥钠5~7mg/kg静注,肌松药分别用:琥珀酰胆碱2mg/kg、筒箭毒0.6mg/kg、泮库溴铵0.1mg/kg、阿曲库铵0.6mg/kg、爱肌松0.3…  相似文献   

6.
可乐定口服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可乐定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口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2例,随机分为可乐定组(n=12)和常规组(n=10)。采取麻醉前、气管插管后、劈胸骨后和体外循环复温时的动脉血液,测定血浆中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变化。结果:血浆胰高血糖素与血管紧张素Ⅱ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皮质醇在麻醉前可乐定组与常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气管插管后、劈胸骨后和体外循环复温时可乐定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P<0.01、P<0.01)。结论:可乐定可以取代吗啡作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麻醉前用药。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0岁。因右大腿中下段渐大性肿物1个月入院。查体: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均正常。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肿大,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骨科情况:右大腿中下段内侧触及大小约5cm×14cm肿物,质中,稍压痛,局部皮肤无发红,皮温正常,移动性较差,边界欠清楚,右股四头肌肌力减低,右膝关节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WBC4.0×109/L,L0.257,M0.460,G0.697,尿、便常规阴性,OB试验阴性,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布比卡因速发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杜坚患者女,21岁,因左侧桡骨远端陈旧性斜形骨折即入院。在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术前心电图、血常规、肝功检查均正常。常规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血压16/9.3k...  相似文献   

9.
因中心供氧故障致术中缺氧一例报告申黎光患者男,31岁,1992年11月7日施巨大甲状腺癌切除术.麻醉前SpO298%,插管后接循环紧闭麻醉机,氧流量0.5L/min(中心氧气),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无肌松剂),保留自主呼吸。手术10min后见患者面色逐...  相似文献   

10.
观察不同剂量美维松用于气管插管时的插管条件、肌松效应及其对循环的影响。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8例),在平衡麻醉下用0.1Hz单刺激连续监测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结果显示,三种剂量(0.15、0.20和0.25mg/kg)都能引起血压不同程度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气管插管优良率分别为87.5%、100%和100%,起效时间分别为243、165和95秒(P<0.05),无反应期分别为7.68、7.91和16.11分钟(P<0.05),25%和75%恢复时间以及恢复指数三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不同吸入麻醉药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拟观察0.5MAC的地氟醚、异氟醚、安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五官科手术病人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4~65岁,体重40~90kg。术前肝、肾功能正常,无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性疾病,血电解质水平正常,近期内未用过影响神经肌肉功能的药物。四组病人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静滴安定0.1~0.2mg·kg-1,哌替啶1~2mg·kg-1,氟哌利多0.05~0.1mg·kg-1,用1%丁卡因对咽喉、气管粘膜表面麻醉,在镇痛健忘下经鼻或口腔行气管…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气管肿瘤切除重建术麻醉处理一例报告严爱华*高天华*患者女,33岁,咳嗽痰血8个月,气促4月余进行性加重而入院。呼吸困难严重,吸气时有三凹征,不能平卧。CT检查示:隆突上方1.0cm处气管腔后壁赘生物约占气管腔4/5,气管腔成裂隙状,肿瘤长度约4...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用芬太尼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时气管插管及手术各时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芬太尼(20~40μg/kg)、咪唑安定(0.1~1.5mg/kg)和哌库溴铵(0.1m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间断静脉推注芬太尼(5~10μg/kg)和咪唑安定(0.1~0.2mg/kg)维持麻醉。取气管插管后和手术各时期的血流动力学数值与诱导前相比,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及纵劈胸骨后除心输出量外各数值变化无显著性(P>0.05)。体外循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时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呈显著性下降(P<0.05~0.001)。结论:芬太尼和咪唑安定静脉麻醉能有效地防止气管插管及手术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同时应注意体外循环前操作及体外循环后对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及对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平衡麻醉下,比较单次静注罗库溴铵0.6mg/kg和0.75mg/kg的气管插管条件、肌松效应及对循环的影响。两组的气管插管条件优良率分别为90%和100%。起效时间分别为73.1s和67.1s,无反应期24.9min和32.0min,25%T1恢复时间37.3min和45.4min,75%T1恢复时间46.4min和58.7min,恢复指数9.1min和13.3min,其中恢复指数有统计学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术中气管导管滑脱致心搏骤停一例报告李桂生男,48岁,患食道中段癌。麻醉前30min肌注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阿托品0.5mg。静脉诱导后,经口明视气管内插入低压气管导管(1.D9.0mm),至门齿深度17.5cm,套囊注气12ml。静滴1%...  相似文献   

16.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4例,1999年3月以前187例(对照组),男32例,女155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6岁。1999年3月~2004年3月187例(研究组),男37例,女15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2岁。对照组中,甲状腺囊肿105例,甲状腺腺瘤72例,甲状腺癌10例;研究组中,甲状腺囊肿98例,甲状腺腺瘤76例,甲状腺癌13例。对照组中,颈丛麻醉110例,局部浸润麻醉26例,气管插管全麻51例;研究组中,颈丛麻醉160例,局部浸润麻醉20例,气管插管全麻7例。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阻滞加气管内全麻(硬气组)和单纯气管内全麻(对照组)用于全胃切除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浓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以其探索对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硬气组插管后及术中MAP、HR波动小,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硬气组气管插管后5分钟血浆儿茶酚胺总量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与麻醉前相比有所降低,对照组却显著升高(P<0.05)。两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儿茶酚胺浓度降低与MAP有显著相关性。术中两组血浆皮质醇浓度均略升高,显示了硬气组不影响皮质醇的正常分泌。两组动脉pH、BE术毕与麻醉前相比均降低(P<0.05),但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70岁,术前诊断直肠癌,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病人有糖尿病、高血压史、否认有药物过敏史。体检:一般情况良好,临床心肺功能基本正常。ECG示窦性心律,78次/分,V1、Vs ST段轻度压低。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血糖8.0mmol/L。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行全身气管内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9.
脑电功率谱分析用于监测手术切皮时的麻醉深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脑电功率谱分析技术反映麻醉深度的准确性。方法:65例ASAⅠ级腹部手术病人,快速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维持PETCO2在正常范围内。麻醉:O2-N2O(1∶2)-七氟醚吸入,切皮前不追加长效肌松药。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25、Ⅱ组n=20、Ⅲ组n=20。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分别为1.0%、1.5%、2.0%,至少维持15分钟。应用数量化脑电图监测仪监测手术切皮前、后3分钟脑电图的改变,同时监测MAP、HR的改变,切皮后四肢肌肉活动、面部表情变化、呛咳或切皮前不能耐受气管插管刺激者定为切皮反应阳性。结果:切皮前三组病人的EEG随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增加,波谱边缘频率(SEF)、中频率(MF)、双谱指数(BIS)明显降低(P<0.01),δ波比率(δR)明显升高(P<0.01),MAP仅Ⅰ组和Ⅲ组之间有差异(P<0.05),HR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切皮反应者的SEF、MF、BIS明显高于无反应者,δR明显低于无反应者(P<0.01)。反应者切皮前、后的MAP和HR变化差明显大于无反应者(P<0.01)。结论:EEG数量化指标SEF和BIS能较准确地反映切皮前七氟醚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麻醉手术期血浆中分子物质在各个时段的动态变化,方法:选择16例病人;采取麻醉前,气管插管后,劈胸骨后和体外循环复温时的动脉血液,采用紫外线吸收光谱法测定因浆中分子物质的变化,结果: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在气管插管后,劈胸骨后,体外循环复温时三个时点与麻醉前相比均升高(P〈0.05),体外循环复温时较气管插管后,劈胸骨后均升高(P〈0.01),结论:在小儿心内心脏直视手术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