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胥荣东  张永旺 《中国针灸》2005,25(8):598-598
"穴位"一词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有诸多称谓,如<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节""会""骨空""气穴""气府",<甲乙经>称作"空穴",<圣惠方>谓之"穴道",<铜人>称之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穴位".但不论如何称谓,其语义均含有三维空间的概念,但在目前的英译书籍中基本上都将其翻译为"point"或"acupoint".  相似文献   

2.
就<灸经图>22个古穴中"手小指头"穴、"足小指头"穴、"手十指头"穴穴位名称来源及其主治病症等进行考证论述,指出各穴位名称亦见于<龙门石刻药方><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太平圣惠方><针灸大成>,为研究针灸图提供了例证,有助于古穴奇穴的研究,同时举典型病例说明古穴奇穴的研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何谓"刺家不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荣东  李辉 《中国针灸》2005,25(10):751-752
在<素问·长刺节论>有"刺家不诊,听病者言"的著名论述.历代医家多将"刺家不诊"解释为"不必待诊"或"不必诊脉".纵观<黄帝内经>全书,无时不在强调诊脉的重要性,在此突然出现此语,如果解释成"不必诊脉",则与全书思想相悖.况且,"听病者言"本身就属于"诊法"的内容之一.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书中有诸多文字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如<灵枢·经脉>在十二条经脉的每一经脉之后,都有类似的脉诊论述:"……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而在<灵枢·终始><灵枢·逆顺><灵枢·禁服>等均有关于脉诊的详尽论述.  相似文献   

4.
"冬病夏治"运用三伏药贴之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伏药贴是在夏季三伏天,将中药贴敷穴位(所谓"天灸")的一种外治法.此法以中医"春夏养阳"(<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理论为本,于伏天使热药之力透入特定穴位以助阳,治疗某些冬季易发的寒性病(如哮喘等),取得"冬病夏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艾灸作用浅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联庆  毕晓林  王坤 《陕西中医》2006,27(6):713-714
灸字即为灼体疗病的意思,用艾叶作施灸的材料,借灸的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指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在临床应用有它的特点,可以补救针刺和药力所不及.下面根据临床所见及有关针灸书籍的论述,浅谈艾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腧穴渊源考     
林其盛 《中医杂志》2008,49(10):955-956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帛书>,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医学文献,因其中<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未见腧穴名称,一些学者由此而否定了"由点到线说(腧穴早于经脉)",而产生了"由线到点说(经脉早于腧穴)".本文力图在探讨腧穴的形成过程中诠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四万六千部敦煌遗书中,有一部编号S.6168、S.6262的《灸经图》,这是一部普及灸法治疗、绘有腧穴图谱的针灸古籍,是我国现存较古的灸法专著。现存赵文炳  相似文献   

8.
释"得气"     
本文以<内经>所述为根据,探讨了"得气"的实际内涵.认为<内经>中并无把"得气"与患者的酸痛等反应相联系的论述."得气"是指针刺时在患者穴位中出现的气聚现象,取决于医者自身对患者穴位中气机变化的客观体察."调气"是<内经>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而"调气"必须先要"得气".另一方面,治疗后把握和维持平调的气机,守护正气,抗拒邪气,同样也是"得气"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痈疽神秘灸经>乃灸法专著,又名<痈疽神妙灸经>,元·胡元庆撰于至正年间(1341~1368 年),明薛己校补.此书述十四经脉循行路线及经穴附近所生痈疽之灸治法,薛氏复于所取穴位之定位和主治予以说明,并论述内痈之诊察法:即"生于脏腑之背则看俞穴;生于腹则看募穴.于是穴处或有隐痛,或微凸起".书中收载若干秘穴,并附灸治痈疽等插图.  相似文献   

10.
浅析《伤寒论》中之"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浩瀚的中医文献中可看到中医学对"和"的含义和运用是多方面的,在<黄帝内经>中就可见其端倪,在<伤寒论>中得到了较为全面和具体的体现,历代医家亦有众多论述,然对"和"字的全面理解,尤其是对<伤寒论>中"和"字的含义,不尽清楚、统一.本文试作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治痿独取阳明"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治痿独取阳明"首见于<内经>,是<内经>治疗痿证的基本原则.从经络气血及藏象五体学说可见痿证取自阳明的妙用.而从"治痿非独脾胃虚"和"阳明非独补益"两方面分析,又显示出"治痿独取阳明"的局限.在辨证分型中,痿证除了"虚"和"热"为基本病因引起的证型外,临床上还包括寒湿凝滞导致的证型.  相似文献   

12.
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涉及针灸的条文为依据,对张仲景的针灸学术思想进行了分析、探讨、归纳、总结,初步阐释了其针灸学术思想的重点,挖掘了其中的学术及临床价值,指出张仲景继承了<内经>中部分关于针灸的学术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对穴位的主治范围有所补充;并且提出了"阴证虚证宜灸,阳证实证不宜灸"的针灸治疗原则,总结了误用灸法及烧针引起的变证及救治措施,以及针药的各有利弊,和针、灸、药并施或可增强疗效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3.
饮食养生法源于<内经>,又在明代医家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例如<内经>书中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气";再如<本草纲目>中谓:"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卫赖之."  相似文献   

14.
近读<中医教育>(2003年第3期)登载的东直门医院沈春医师撰写的"<中医妇科学>的南北之争"一文颇有些想法,愿与讨论一二.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为唐代杨上善奉敕编撰.有些学者对<太素>一书是否为杨上善所编纂,提出了异议.有的学者认为<太素>即是<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著录的<黄帝泰素>.那么,<黄帝内经太素>与<黄帝泰素>之间究竞有无关系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德英 《中医杂志》2005,46(2):154-155
1 对"中精"的传统解释 <灵枢*本输>曰:"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对其"中精"二字;杨上善注曰:"胆不同肠胃受传糟粕,惟藏精液于中."后世注家多依此解,以为<灵枢>所指胆之功能是主藏精汁.  相似文献   

17.
王富春  李铁 《中国针灸》2009,29(10):840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由奚永江主编的5版教材名称为<针法灸法学>,此后杨兆民主编的6版教材和陆寿康主编的"十一五"规划教材中都改称为<刺法灸法学>,但从课程的内涵、外延等方面来看,"刺法灸法学"的名称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8.
邱鹏飞 《国医论坛》2008,23(1):48-48
在各版<医古文>教材中都收有<〈温病条辨〉序>一文,作者为清代汪廷珍.汪廷珍(公元1757~1827),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早孤,由母亲程氏扶养成人.于乾隆五十四年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授予编修,任侍读,又任祭酒.嘉庆年间历任安徽学政、江西学政、太仆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左都御史、上书房总师傅.于嘉庆二十三年 (1818)升礼部尚书,道光五年(1825)升协办大学士.其著作后人辑为<实事求是斋集>.  相似文献   

19.
"三姓"考正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疥癣第四>(以下简称<千金>)载"灸癣法:日中时,灸病处影上,三姓灸之."魏稼等所编<<千金>针灸临床类编>(以下简称<类编>)认为:"姓"为"炷"之讹字,当作"三炷".此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内容.<藏象体用关系研究>[1]中曾提出了藏象是一对体用关系,本文是在<藏象体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关于"象"与"藏"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