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四省市儿童和青少年瞳距、眶距发育情况 ,探讨其生长发育规律。 方法 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青岛、开封、厦门和呼和浩特四地区随机抽取 5~ 17岁儿童和青少年 10 171人 ,分别用游标卡尺及 Hertel眼球突出计对瞳距和眶距进行活体测量。 结果  5~ 17岁儿童少年瞳距 ,男性由 5 2 .4 mm增至 6 1.5 mm,女性由 5 1.9mm增至 5 9.4mm;眶距男性由 86 .3mm增至 98.9mm,女性由 84 .4 mm增至 96 .0 mm。各年龄段瞳距和眶距男性均大于女性。瞳距及眶距增长呈正相关 (r=0 .990 )。 结论  5~ 17岁儿童少年瞳距和眶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男性 15岁 ,女性 13岁瞳距已达成人水平 ;男女性 13岁眶距均达成人水平。瞳距、眶距男女性别间及四地区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t>3.1,P<0 .0 1)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我国儿童少年鼻高,鼻基宽和鼻基根角的正常值,以规范儿童少年眼镜架鼻托角度。方法:对青岛,厦门,开封和呼和浩特4地区随机抽取5-17岁儿童少年10171例进行活体,:65-17产儿童少年各年龄段鼻高和鼻基宽与年龄呈正相关增长,鼻高男性15岁前,女性13岁前各年龄段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鼻基宽男性16岁前,女性14岁前各年龄段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鼻基根角男性和女性各年龄段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项鼻指标男性均大于女性(P<0.01),4地区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我国5-17岁儿童少年鼻高和备基宽男性15岁前,女性13岁前为发育变动期,鼻基根角男女性别间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对规定儿童少年眼镜架备托角度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范真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12):1138-1140
【目的】 了解甘肃省6~15岁儿童青少年瞳距的发育情况,研究儿童青少年瞳距生长发育规律。 【方法】 对甘肃省兰州、舟曲、会宁、白银、静宁、合作六个地区8 167例6~15岁儿童青少年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钢尺测量瞳距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甘肃省8 164例6~15岁儿童青少年男性瞳距从55.60 mm增至61.49 mm,女性瞳距从56.04 mm增至60.24 mm,即瞳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瞳距与年龄呈正相关(男性:r=0.335,P<0.01;女性:r=0.286,P<0.01),且两性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的儿童和青少年间的瞳距比较中除6岁组外,男性瞳距均大于女性,6~10岁两性瞳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11~15岁间不同性别的儿童和青少年间的瞳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肃省6~15岁儿童青少年瞳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男性和女性的瞳距快速增长年龄均始于9岁,但女性13岁后即进入平台期,而男性15岁时仍持续增长。男性14岁,女性11岁瞳距达成人水平。 【结论】 儿童和青少年瞳距正常参考值对儿童头颅发育异常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13—17岁少年手腕骨发育的年代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宝林  肖丽华 《中国校医》1996,10(6):401-404
本项研究在不同年代观察了哈尔滨市13~17岁少年的手腕部骨发育状况。结果表明,男女少年各掌指骨干骷融合进程1991年约比1981年提前了1岁。桡骨远端干骺融合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反映儿童骨矿化水平的二掌骨皮质厚度均值,相距10年两次观察男女少年均较接近,但骨皮质指数1991年观察结果比1981年增加3%。小指中节骨缩小检出率1991年男性几乎同198年持平,而女性此率则1991年明显增高(P<0.01)。反映城市女孩该形态变异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本观察证实。13~17岁少年手腕部骨发育进程具有年代变化,且有较规律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农村儿童少年睾丸与生长发育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农村儿童少年与生长发育规律的关系,对7~17岁男性儿童少年1365名的睾丸形态、第二性征指标进行了测定,睾丸九体积与纵径的发育速度有共同规律。11~13岁年龄组睾丸体积与纵径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0.917。农村学生睾丸发育高峰较城镇学生迟1年;睾丸峰值年龄与身高峰值年龄同步,均为13岁;体重峰值年龄为14岁,农村男生睾丸与身高峰值均较城镇男生迟1年,体重迟2年;睾丸体积随年龄递增而增长;自出生后一直到青春期前生长极为缓慢,青春期明显加速增长,14岁以后又逐渐减慢下来。首次遗精年龄为15.23岁,睾丸体积16~18ml,是在睾丸发育高峰之后2年出现遗精现象。阴毛、胡须在12岁,腋毛在14岁,在睾丸体积3ml时开始出现;阴毛、胡须在16岁、腋毛在17岁,在睾丸体积18~21ml时全部发育。睾丸体积与历年龄及各项形态指标有正相关关系;并提出了哈尔滨辖区农村男性儿童少年睾丸发育正常范围值。  相似文献   

6.
麻风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儿童少年罹患麻风病后绝大多数辍学在家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本文就徐州市 195 6~ 1999年 15 2例 18岁以下儿童少年麻风病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徐州市各级皮肤病防治机构历年的麻风病资料 ,选发病年龄段在 18岁以下儿童少年麻风病 15 2例 ,所有卡片填写规范 ,各项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指标记录齐全。按照卡片中有关调查内容逐项分析。2 结果2 .1 自然状况及发病情况 :15 2例麻风病初诊登记卡片中 ,男性 10 4人 ,女性 48人 ,男女之比 2 .17∶1.0 0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农民…  相似文献   

7.
体格发育先进少年的手腕骨发育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宝林  肖丽华 《中国校医》1998,12(6):401-403
观察了11~15岁的37名体格发育先进少年手腕骨发育状况。结果表明,高身材者绝大多数(32例)骨龄不同程度地高于时间年龄,其中有8人骨龄大于时间年龄2岁以上,各年龄男性骨龄超值均大于女性。采用克托莱指数划分体型,有近40%的观察对象列为粗壮型,无论在男性、女性,都呈现出粗壮型骨龄均值明显大于适中型。被检者Ⅱ掌骨长度明显高于国内对普通儿童少年人群检测的发育水平,Ⅱ掌骨指数均值多数年龄处于9.0以上,且女性此值较高,提示在青春发育初期,采用Ⅱ掌骨长度或指数预测儿童未来身高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男性少年青春期性发育情况,在1990年5月至6月对北京海淀区一所普通中学的157名12~15岁健康男孩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提示男性少年首次遗精多发生在13~15岁而男性少年精子生成多发生在12~14岁。男性少年在精子生成后是否会发生遗精,还有赖于形态发育及性发育的近一步成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生长突增期少年的掌骨发育状况 ,对比掌骨发育水平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方法 在城市和乡村两个观察点选择 5 6 0名中小学生 (男生 12 15岁、女生 10 13岁 ) ,各性别年龄组 35人。被检者均拍左手腕部X线片 ,测量X线片的掌骨长径与横径 ,计算掌骨指数。结果 青春期城乡男女少年掌骨长度均有大幅度增长 ,男生增值为 6 .2 6~ 9.31mm ,女生增值为 5 .2 8~ 9.12mm ;男女各年龄组掌骨长度均值皆城市大于乡村 ,且男 14和 15岁 (15岁Ⅰ、Ⅴ掌骨除外 )、女 12岁掌骨长度均值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77.5 %的掌骨横径均值为乡村高于城市 ;除女 13岁组外 ,掌骨指数均值城市高于乡村 ,差异有显著性 ;城市比乡村少年的掌骨发育高峰年龄提前 1岁。结论 青春突增期少年掌骨发育迅速 ,且存在较明显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1993~1997年经CT检查为眶骨隐性骨折63例,其中20例伴有眼球突出。对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CT检查对此病诊断的准确性。1 材料与方法 63例中,男46例,女17例。年龄16~47岁,平均年龄37.4岁。青年占大多数。63例CT扫描见有眶骨骨折而X线片显示均为阴性。右眼39例,左眼24例。CT扫描方法,采用SIEMENS、SomATom CRT CT机,63例均作横断扫描,15例加冠状位扫描。范围为眼眶下壁至眶上缘连续扫描,层厚4mm,层距4mm,必要时加扫2mm薄层,同时拍骨窗和软组织窗进行观察。2 眶骨骨折的CT表现2.1 眼眶骨质曲度改变,29例虽无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但显示眶壁皮质僵硬,扭曲和塌陷等。此改变多见于眶内侧壁。  相似文献   

11.
于华  董玉奎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27-1928
目的研究7~18岁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趋势。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于1963、1973、1981、1985、2003年对沂蒙山区7~18岁城乡儿童少年的身高、体重、胸围、坐高准确测量。结果 40年来,城市男女儿童少年平均每10年的身高分别增加3.81和3.16 cm,体重分别增加3.30和2.32 kg;乡村男女儿童少年平均每10年的身高分别增加3.61和3.12 cm,体重分别增加2.67和2.24 kg。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男、女儿童少年各项形态指标的两次交叉年龄提前二三年;突增高峰年龄:城市男女儿童少年提前二三年,乡村男女儿童少年提前一二年。结论该地区4项形态指标发育水平有逐年提高的趋势,为今后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磊 《家庭医学》2004,(13):13-13
一般女性12~13岁,男性14~15岁开始青春期,如果青春期过早出现称为性早熟。性早熟有以下特征:①8岁以前乳房增大;②10岁以前即有月经;③9岁以前即有阴毛、腋毛;④阴蒂或阴茎的增大超过正常水平;⑤其它与性发育有关现象,如须毛、变音、痤疮等提早出现。倘若儿童不仅第二性征早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7~15岁体重正常儿童身体成分及其随年龄变化的特点和性别差异,为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北京市选择2所中小学7~15岁体重正常儿童180名,每性别、年龄组约10名,采用DEXA测定身体成分。结果7~13岁儿童机体脂肪组织(FM)及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3岁以后有所下降,女生高于男生,去脂肪组织(FFM)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四肢和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接近,男生7~13岁、女生7~12岁四肢脂肪组织占全身脂肪组织百分比大于躯干,但男生14~15岁、女生13~15岁小于躯干。结论青春期前后儿童脂肪组织含量及分布随年龄而变化,且男女差异明显;男性脂肪向心性分布加速期在12岁,女性在10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群体儿童掌指骨发育期间干骺融合进程是否存在城乡差异。方法 在哈尔滨市和黑龙江省海伦县长发乡等选择10-18岁健康中小学生,基本整周岁,每个性别年龄组35人,共1260人。被检者均拍左手腕部X线片,按5等级判定掌指骨干骺融合水平;拍片同时调查性发育状况。结果 城男14岁、乡男15岁,城女12岁、乡女13岁可见极少数被检者全部掌指骨干骺融合;观察对象半数融合所在年龄为城男15-16岁、乡男16-17岁、城女13-14岁,乡女14-15岁;城男17岁、乡男18岁以上、城女16岁、乡女17岁全部观察对象各掌指骨完全干骺融合。性发育同骨发育有密切时间联系。结论 男女儿童的掌指骨干骺融合进程存在城乡差异,城市比乡村领先大约1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济南、威海和淄博的1个月至19岁正常人群的头围、胸围、身高和体重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情况。[方法]按整群抽样法随机抽样。专业人员检查,数据输入微机处理。[结果]男女头围在1岁内增大幅度最大,男16岁后,女14岁后增幅较小,17岁后男头围均值为56.7 cm,女为55.0 cm。男女胸围在1岁内增幅最大,男女17岁后增幅很小,19岁男胸围均值为86.0 cm,女为78.9 cm。男女身高1岁内增幅最大,男16岁后,女15岁后增幅较小,19岁男身高均值为171.4 cm,女为161.3 cm。男女体重1岁内增重幅度最大,男16岁后,女15岁后增幅较小,19岁男体重均值为62.7 kg,女为52.4 kg。7~12岁女性身高、体重稍高于男性。女9~12岁男11~14岁有个相对较快增长期。[结论]男女头围1岁内的增幅最大,1岁后幅度较小。男女的胸围从1个月一直增大到19岁,各年龄组男的胸围比女的大。6岁前男身高比女高,7~12岁女高于男,13岁后男高于女。9岁前男体重高于女,10~13岁女高于男,14~19岁男高于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儿童少年闲暇时间静态活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国儿童少年闲暇时间静态活动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1a回顾性身体活动调查表”收集的数据,对我国12278名6~17岁儿童少年闲暇时间看电视、使用计算机以及玩电子游戏等静态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4.2%的儿童少年闲暇时间参加静态活动,城市(96.5%)高于农村(93.5%);男女分别为94.1%和94.4%;6-12岁儿童高于13-17岁儿童.分别为95.3%和92.7%。儿童少年平均每天静态活动时间是2.2h,城市(2.5h)高于农村(2.1h):男女间差别不大.分别为2.2h和2.1h;6-12岁儿童低于13-17岁儿童.分别为2.0h和2.3h,平均每天静态活动时间小于1h,1-2h,2—3h.3h及以上的儿童少年所占比例依次为12.3%.29.8%.28.5%和29.4%。结论我国儿童少年闲暇时静态活动时间2h及以上的比例比较高.不同年龄和城乡儿童少年静态活动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据WHO数据显示,2014年全世界超重成人(≥18周岁)超过19亿,其中肥胖的有6亿多人,占成年人总数的13%,其中男性占11%,女性占15%;超重或肥胖的5岁以下儿童达到4 100万,全球肥胖率在1980-2014年之间增长了一倍以上。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  相似文献   

18.
儿童肥胖症与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的血压情况,以及几种肥胖评价方法(体块指数、皮脂厚度,肥胖度)与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对494名7-13岁学生的体检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肥胖儿童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男女肥胖儿童血压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体块指数。皮脂厚度,肥胖度与血压均有相关性(P<0.001),r在0.3-0.5范围,为低、中度正相关,收缩压相关性高于舒张压,女性高于男性,结论:肥胖儿童血压虽在正常范围,但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且肥胖越严重儿童血压值越高提示预防成人高血压应从预防儿童肥胖抓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12岁儿童足弓发育情况.[方法]采用足印法对沧州市某幼儿园和小学的1001名3~12岁男女儿童足弓进行观测并分型,以性别和年龄分组,统计扁平足的发生率.[结果]2002个单足足印扁平足发生率在男性为56.6%,在女性为44.8%,两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1);左右足型相同者283人(占28.3%),左足型右足型273人(占27.3%),右足型左足型545人(占54.5%);在各年龄段的分组中,扁平足的发生率男女两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性组、女性组其扁平足发生率皆以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其突减低峰在男性为11岁,在女性为9岁.[结论]3~12岁儿童足弓发育随年龄增长而足弓增高,其突增高峰在男性为11岁,在女性为9岁.  相似文献   

20.
儿童少年肥胖评价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作者以淄博市四所中小学4314名男女学生身体及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为基础,用体块指数、皮下脂肪厚度两项指标评价肥胖,并分析。确定以(?)+1.645Sy·x为各年龄组,性别肥胖的界值,提出了评价标准建议值。通过与国外有关标准比较,肥胖患者的肱三头肌与肩胛部处的符合率分别为76.87%和51.7%,二项之和法在15~18岁男女年龄组之中符合率达100%。根据现行评价标准得出了儿童少年肥胖发生率男性2.86%,女性4.0%,女性高于男性(P<0.05),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