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采取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联合固尔舒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68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固尔舒治疗,观...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比较鼻塞式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N-BiPAP) 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 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9月收治住院的51例 NRDS 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
察组给予N-BiPAP,对照组给予nCPAP治疗。 两组患儿治疗前(Ta)、治疗后 2 h(Tb)、12 h(Tc)、36 h(Td)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
较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pH、血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指标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
总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及病死
率。 结果:两组患儿Ta时 PaCO2、PaO2、p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 Tb、Tc、Td 时间点 pH、PaO2 高
于对照组,Tb、Tc、Td 时间点的 PaCO2、FiO2 低于对照组,但 Tb 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d 时间点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总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BPD 发生率、IVH 发生率及 NEC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总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BPD 发生率、IVH 发生
率及 NEC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 结论:N-BiPAP治疗NRDS较nCPAP可更有效地缓
解临床症状及缩短用氧时间,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率,且安全性优于 nCPA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气管插管同步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RDS且需要呼吸支持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气管插管同步间歇正压通气组( SIPPV+VG组)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组( NIPPV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替代治疗,并记录呼吸支持0 h、12 h、24 h、72 h吸入氧浓度( 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平均气道压(MAP)、血氧饱和度(SaO2),计算P/F(PaO2/Fi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 a/APO2),并分析两组间治疗后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间0 h、12 h、24 h、72 h后MAP、FiO2和P/F( PaO2/Fi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53.247、187.385、376.587、128.509、430.276、259.507,均P<0.05),且0 h分别与12 h、24 h、72 h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aO2、SaO2、a/APO2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2.756、987.835、796.37、683.508、735.375、679.509,均P<0.05),且0 h分别与12 h、24 h、72 h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AP和气漏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9,0.021)。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提高NRDS患儿氧合状态、促进气体交换功能,NIPPV法可进一步减少VAP、气漏的发生率,是临床上首选的无创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及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将52例给予NCPAP的患儿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单用NCPAP组26例为对照组,NCPAP联用盐酸氨溴索组26例为治疗组,盐酸氨溴索剂量为30 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 mL稀释后用微量输液泵静脉滴入,时间>5 min,每6 h一次,连用3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呼吸指标、X线胸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应用盐酸氨溴索24 h后,呼吸指标、X线胸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住院天数(t=3.45,P<0.05)及用氧时间(t=4.35,P<0.01)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CPAP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NRDS能快速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减少机械通气使用率,缩短用氧时间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给30例诊断NRDS患儿行气管插管,经气管插管相对快速地将猪肺磷脂注射液气管内注入,每次100-200mg/kg,呼吸囊辅助呼吸5min,然后拔出气管插管,连接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支持。结果 28例患儿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及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后呼吸窘迫症状明显缓解。2例转院及放弃治疗。结论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能迅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抢救成活率,减少机械通气、肺部感染与气漏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医药指南》2018,(7)
目的探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单纯NCPAP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O_2、PaCO_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儿身体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覃惠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36-37
目的探讨小儿CPAP-B型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道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RDS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头罩吸氧,治疗组采用CPAP-B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和疗效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血气情况都有所改善,但是治疗组经过CPAP-B型治疗后血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73.53%为明显高于对照的58.82%,两组差异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PAP-B型治疗RDS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提高疗效,值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入院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36例,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用药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PO2 、PCO2 、pH、FiO2、PEEP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便于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NRDS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珂立苏、固尔舒配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a/APO2、PaO2/FiO2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氧合功能好转;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4%、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NRDS均有显著疗效,但进口PS制剂固尔舒价格相对国产PS制剂珂立苏昂贵,在临床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评估无创间歇正压通气模式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3例符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新生儿,随机分为NIPPV组(n=41)与NCPAP组(n=42).比较两组患儿无创呼吸通气支持治疗1小时、12小时的PaCO2、氧合指数(OI)、无创通气失败而改为有创通气的例数、氧疗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无创呼吸机通气1h及12h时,NIPPV组PaCO2明显低于NCPAP组(P<0.05),pH值、OI明显高于NCPAP组(P<0.05);NIPPV组氧疗时间低于NCPAP组(P<0.05);NIPPV组呼吸暂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和无创通气失败而改成有创通气率明显低于NCPAP组(P<0.05).结论 NIPPV对于无明显无创通气禁忌症的NRDS早产儿,其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的NCPAP,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邝绍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8):2745-2747
目的 分析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血气、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优,血气指标数值逐步得到恢复并接近正常水平,同时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值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NRDS的极低出生体重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鼻塞式CPAP治疗,观察组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CPA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需有创机械通气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单纯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SIMV辅以压力支持(PS)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治疗效果,探讨SIMV+PS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采用SIMV+ PS通气模式的39例RDS患儿为观察组,以单纯SIMV通气的39例RDS患儿为对照组,评估两组患儿出生后28 d内及出院或死亡时的结局.结果 观察组第28天时补氧率为41.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8% (P <0.05);观察组RDS患儿出生起至死亡或出院的最终脱机日龄为20(12 ~38)d、机械通气时间为19(10~31)d及补氧时间为20(14 ~33)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出生后28 d内肺动脉高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分别为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出生后28 d内死亡率及间质性肺气肿、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和Ⅳ级脑室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辅以PS可在不增加呼吸做功的前提下,降低RDS的氧依赖,减少补氧时间,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对新生儿机械通气早期阶段实施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70例NRDS早产儿随机分为Bi PAP组(n=35)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n=35),比较两组的氧合指数、Pa CO2、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用氧总时间及呼吸暂停、气胸、腹胀发生率。结果 Bi PAP组在无创呼吸支持1、12、24 h时,OI高于NCPAP组,Pa CO2低于NCPAP组(P〈0.05);Bi PAP组的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低于NCPAP组,用氧总时间短于NCPAP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均低于NCPAP组(P〈0.05),两组的气胸及腹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Bi PAP与NCPAP相比,可明显降低NRDS患儿插管有创呼吸支持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无创正压通气模式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商品名: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50例。治疗A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治疗B组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无创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A组的PaO2(59.0±5.4)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治疗B组的(64.7±5.2)mm Hg,PaCO2(44.2±5.0)mm Hg高于治疗B组的(36.4±4.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无创通气时间(7.3±3.1)d、氧疗时间(12.4±6.2)d、临床症状缓解时间(3.8±0.6)d、住院时间(16.9±7.1)d均长于治疗B组的(4.5±2.6)、(7.7±3.3)、(1.8±0.4)、(12.7±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72.0%低于治疗B组的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5)。结论BiPAP通气模式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PaO2水平改善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了临床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观察组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2~3h皮肤颜色转红,经皮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6 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a/A PO2)明显上升,氧合指数(OI)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PaO2、a/A PO2、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吸入氧浓度(FiO2)及呼气末正压(PEEP)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对早产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114例产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分娩顺序分为常规头罩吸氧组(A组,n=49)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组(B组,n=65)。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泡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等呼吸指标的变化差异,记录其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通气72 h后,PaO2及OI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aCO2显著降低(P<0.05);其中B组变化幅度大于A组(P<0.05)。两组患儿的死亡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通气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中途转有创通气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给予早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方案,疗效确切,可降低其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救治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临床观察研究的方法,对太原地区五所三级综合医院2003年3月至2003年5月所收治的临床确诊的304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NIPPV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04例SARS患者中接受NIPPV治疗的有44例(14.5%),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46±14)岁。有基础疾病者11例(25%)。应用NIPPV的平均时间(20±5)d。其中34例(77%)患者成功撤机,康复出院;3例患者(7%)因病情加重转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7例(16%)患者死亡。死亡组患者与存活组患者相比,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者和并发症人数的比例增高(P<0.05)。应用NIPPV通气治疗后,患者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改善,呼吸频率(RR)、心率(HR)减慢,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回升,与通气前比较各指标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pH值变化不明显。13例患者出现恐惧、配合差、鼻咽部干燥及胃胀气,未发现气压伤及医务人员在应用NIPPV过程中感染SARS。结论应用NIPPV辅助通气可明显改善SARS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纠正低氧血症,显著降低对气管插管的需求。NIPPV应用的时机、患者的年龄、既往健康状况可能是影响NIPPV预后的主要危险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