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婴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X线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腹部平片对婴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经手术证实的婴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共16例,结合手术=病理回顾性分析其腹部平片表现。结果:(1)十二指肠完全性梗阻16例,呈双球征13例,三球征3例。(2)管状充 、狭细短跨度伴肠壁增厚肠段15例。局限于右中上腹9例,中上腹5例,左上腹1例。(3)广泛充气扩张管形壁厚肠段,腔内有浅液面,类似小肠低位梗阻1例,结论:腹部平片简  相似文献   

2.
例1 男,77岁. 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2 d入院. 查体:心肺(-),腹稍隆起,肠鸣音亢进,未见明显包块,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示:胆囊变形缩小,胆囊壁增厚,胆囊腔内少量积气影.回肠内见一约4 cm×3.5 cm大小环形高密度病灶,近端小肠明显扩张积液增多.手术结果:探查腹腔距回盲部约10 cm回肠内见4 cm×3 cm×3.5 cm大小结石,近端小肠明显扩张,胆囊明显缩小,与十二指肠、胆总管及肝脏广泛致密粘连,胆囊体部与十二指肠球部上缘形成内瘘,瘘口直径约3 cm(图1).  相似文献   

3.
吕亚萍  马雪梅  孙嗣麒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888-1889,1893
目的 探讨小肠坏死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对16例小肠坏死的平扫CT图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小肠坏死的CT特征.结果 16例小肠坏死CT平扫表现为肠腔不同程度扩张、积气及肠间、肠壁积气,同时伴肝内胆管和血管积气9例;小肠肠腔扩张、积液7例,其中1例伴有漩涡征,2例扩张肠腔内伴有气-液平;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或肠间隙积液及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结论 小肠坏死CT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4 4岁。入院前 12h无诱因突发中上腹持续性剧痛及阵发性绞痛 ,身体蜷曲可略缓解 ,伴恶心、呕吐。体检 :腹略膨隆 ,未见肠形及蠕动波。中上腹压痛 ( ) ,可触及10cm× 8.0cm肿块 ,边界欠清 ,肠鸣音消失。B超诊断 :中上腹部实质性占位。X线腹部立、卧位平片示 :中上腹部中部均匀性密度增高 ,其周围肠管内少量散在之片状积气影 ,未见扩张之肠襻及液 平面 ,两侧腹脂线清晰 (图 1)。腹部CT平扫 :胃高度扩张 ,髂嵴平面以上小肠扩张伴积液 ,脐平面正中线左侧小肠扩张 ,多个平面见肠腔内壁有乳头状壁结节与之相连。近端小肠见局限性肿块…  相似文献   

5.
1一般临床资料某女,79岁,已婚并生育,1973年行“子宫切除术”,本次因右中腹肿物两个月,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5d入院。体检:板状腹,腹部压痛明显,右中腹触及一约7cm×6cm×6cm之肿物,边界清楚,质韧,活动度可。2腹部立位平片右中腹及中上腹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气液平面结肠内无气。见图1。3MRI表现下腹壁皮下偏右侧可见一类圆形占位性病灶,大小约7.6cm×5.9cm×6.0cm,有包膜,边界清晰,病灶以狭蒂与腹腔组织相通,见图2。基本呈短T1长T1短T2混杂信号,并可见胃及肠管明显扩张充气及气液平面。…  相似文献   

6.
回肠巨大憩室恶变一例黄涌,赵汝庸患者女,35岁。发现腹部包块2年,发热1周入院。图1仰卧腹平片示:腹中下部见一拳头大小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其密度均匀,无钙化及骨胳组织,小肠及结肠内含气体,并被肿块推移至上腹及两侧。图2CT表现:下腹部见一混合密度囊状影...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12岁。摔倒后腹痛1小时。跑步时不慎跌倒,自行站起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钝痛。查体:右上腹部轻压痛,右肾区叩击痛阳性。急诊B超:右上腹有16cmX2Ocm囊性包块,壁薄,内见分隔,诊断为腹腔包裹性积液,系膜血管破裂可能(图1)。行保守治疗。当日下午,患儿诉腹痛加重,复查B超示右上腹包裹性液性暗区较前增大,约州20cmX30cm。腹部立卧位平片报告:右上腹囊性占位,结合病史符合血肿(图2)。腹腔穿刺抽出淡红色液体5ml。即行剖腹探查,见腹腔内仅有80ml淡红色渗液,右腹膜后有15cmX2OcmX35cm的巨大肿物,右半结肠及小肠受压移…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5 7岁。因反复上腹疼痛 10d ,复发加重 8h急症入院。既往有 5 0年间歇腹痛病史。入院查体 :急性痛苦病容 ,脱水貌 ,中上腹部稍隆起 ,以左侧明显 ,肌张力稍高 ,压痛、反跳痛明显。右上腹局限性振水音 ( ) ,移浊 ( ) ,肠鸣 9~ 12次 /min ,音调稍高 ,有气过水声。腹部平片示 :大量腹水 ,中腹部假肿块征 ,固定。小肠肠管内积气 ,但以积液为甚 ;局部肠管血运障碍可能性大。提示绞窄性肠梗阻。中下腹CT表现 :腹腔内见小肠扩张 ,扩张肠管内见大量液体 ;肠系膜血管明显增粗、扭曲、聚集 ,回肠远段及结肠均空虚 ,腹腔积液 (图 1,2 )。…  相似文献   

9.
例 1 男 ,5 2岁。无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 ,伴恶心、呕吐 ,15d后出现阵发性左上腹绞痛 ,大便次数减少、质干。B超、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立位腹部平片 :见小肠多个液气平面。临床诊断 :不完全性肠梗阻。小肠造影 :回肠远段肠腔内可见一 6 0cm× 5 0cm大小的类圆形充盈缺损 ,表面较光滑 ,略有分叶 ,肠腔局部扩张 ,肠黏膜皱襞撑开 ,但未见破坏及龛影 (图 1)。印象 :回肠远段良性肿瘤。手术所见 :肠管无扩张 ,全部小肠未触及肿物 ,但在乙状结肠触及到腔内 4 0cm× 3 0cm大小的硬性团块 ,而结肠结构正常 ,术中考虑为小肠粪石脱入 ,术…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子宫阴道积液一例李欣,李明林,杨志勇患者女,1岁。因发现下腹部肿物半年就诊。图1增强CT示:下腹部巨大单房囊性肿块,囊壁厚度均一、光滑,翼内均匀液体密度,CT值4HU。右肾小且形态不规则,肾实质菲薄,造影剂进入形成小液平(箭头示)。图2向下连续...  相似文献   

11.
1病例简介女,68岁,因腹部用力突发腹痛、呕吐胃内容物1 d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82/96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晰,心肺未见异常,中下腹部膨隆明显,上腹部空虚,压痛、肌紧张明显,无明显反跳痛;腹腔诊断性穿刺抽出血性液体。既往有肝炎病史。外院CT提示盆腔内见环形高密度影,腹部部分肠管扩张积液,盆腔少量积液,考虑节育环移位,粘连性肠梗阻可能。我院急诊CT定位相S1~2平面见环形节育器(图1A),横断位示中下腹部小肠明显扩张积液,少量积气,肠壁肿胀、密度增高,并可见肠系膜穿过节育环,肠袢及肠系膜呈放射状排列(图1B);腹盆腔积液(图1C),考虑节育环移位,合并粘连性肠梗阻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59×109/L,中性粒细胞9.89×109/L,血红蛋白97.00 g/L。考虑小肠急性绞窄性梗阻,行急诊全麻下剖腹术+肠切肠吻合术,术中见腹腔血性腹水约750 ml,宫内节育器穿透子宫,距回盲部约1 m处一段长约1.2 m的小肠穿过环形节育器形成内疝,嵌顿肠管缺血坏死,术中切除坏死肠管,断端行端端吻合,术中顺利。术中切除标本病理诊断为小肠肠壁呈出血性梗死改变。  相似文献   

12.
本期读片窗答案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张为钊钡餐检查见消化道并无梗阻,钡剂进入胃腔后未与胃区长液平面内液体混合。旋转病员作侧位观察,见胃被向前方推移,大量液、气体位于胃后(如图2)。于是确定为网膜囊内大量积液积气,结合病史诊断:小网膜囊脓肿。钡餐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及CT联合应用对胆石性肠梗的阻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X线及CT表现。结果:10例患者中2例胆结石位于十二指肠,4例胆结石位于空肠,3例胆结石位于回肠,1例胆结石位于横结肠,结石直径2.5~6.5cn2,平均3.5cm;4例出现胆囊一十二指肠瘘,1例出现胆囊一结肠瘘,1例出现胆囊一十二指肠一结肠复合瘘,瘘口平均直径约1.5cm,其影像学表现包括肠管扩张积气积液、梗阻段肠腔内环形高密度结石影、胆囊积气及消化道造影剂外漏。结论:X线及CT联合应用可明确诊断胆石性肠梗阻,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 ,44岁。间断性上腹痛 2个月 ,呈阵发性 ,伴恶心、呕吐。查体 :左上腹轻压痛 ,伴肌紧张 ,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9.2× 10 9 L ,中性 0 .75 ,淋巴 0 .18。腹部立位平片示 :左上腹小肠积气 ,有液平。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小肠动脉血管分支上移、聚拢 (图 1)。CT平扫 :左中上腹可见团状或“C”形纠集蜷曲的小肠肠袢 ,肠管间分界不清。肠系膜血管增粗、扭曲 ,分支呈放射状分布 (图 2、3)。CT延时扫描 :蜷曲的肠袢内对比剂充盈明显 ,排空延迟。手术所见 :上腹部分小肠肠管轻度扩张 ,屈氏韧带处有一裂孔 ,直径 4cm ,边缘…  相似文献   

15.
1病历简介 患者,女,72岁。阵发性腹痛伴呕吐2个月,近20天加重。病史中无呕血、黑便、发热及黄疸史。体检:左上腹可触及大小约 8.0cm×5.0cm×7.0cm的包块,有压痛。 X线钡餐检查:于空肠近端肠腔内见一 5.0cm×6.0cm类圆形充盈缺损,略呈分叶状,边缘毛糙,钡剂通过受阻(附图),近端肠管扩张,仅少量钡剂进入梗阻远端肠管。十二指肠降段内侧见大小约 0.3cm×0.5cm的慈室影,突出脏外。 X线诊断:(1)空肠占位性病变伴不全梗阻,以小肠癌可能性大;(2)十二指肠降段憩室。 手术所见:…  相似文献   

16.
小肠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小肠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收集本院19例最终诊断为小肠缺血性肠病并行CT检查的患者,分析其CT表现及病因。除4例急诊检查外,其余15例检查前均口服2.5%等渗甘露醇1000—1500ml作为肠道对比剂,每一例均行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15例行冠状面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结果:CT表现为肠壁增厚16例(84%),分层强化呈靶征14例(占增厚肠壁87.5%),肠壁菲薄、无强化2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14例(73.7%),肠系膜浑浊15例(78.9%),腹水13例,肠壁积气3例,门静脉积气、肠系膜上动脉(SMA)充盈缺损、僵硬狭窄及肠系膜上静脉(SMV)闭塞各1例,肠系膜小血管充血(增粗、密集呈“梳征”)16例,缺血(变细、稀疏、强化减弱)3例。病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引起的血管炎7例,肠梗阻4例,SMA栓塞(均为房颤患者)、肠系膜扭转和外伤分别为2例,动脉粥样硬化、SMV血栓形成各1例。7例SLE均广泛累及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其中5例同时累及结肠。结论:小肠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为:①肠壁和肠系膜缺血:肠壁水肿、增厚、分层强化呈靶征,肠系膜浑浊,血管炎所致缺血性肠病常累及整个小肠及结肠;②肠系膜血管异常:SMA及SMV狭窄或闭塞,肠系膜小血管充血或缺血。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78岁.上腹部疼痛4天,伴恶心、呕吐,症状逐渐加重就诊.体检:腹部膨隆、压痛,以上腹为甚,无反跳痛,奠菲氏征阳性,麦氏点压痛阴性,肠鸣音活跃,排便排气减少.余未见异常.患者自诉有胆囊结石病史10余年.CT平扫并多平面重组示:胆囊增大,内见直径2.2 cm同心圆状混杂高密度影,伴气体影,无液体密度影,壁明显增厚、毛糙,与相邻器官分界不清.前缘与膈肌角粘连(图1),小肠内见同心圆状混杂高密度影梗阻,近段肠管扩张积液(图2),胆囊底部与结肠肝曲粘连(图3),胆囊体部与十二指肠降部粘连,粘连处肠管壁增厚,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图4).小肠管腔内见一约3.0 cm混杂略高密度团块影,近侧肠管明显扩张、积液,远段肠管无扩张(图4);腹腔内无明显积液.CT诊断:(1)胆囊结石并胆囊炎;(2)考虑合并胆囊-结肠及十二指肠瘘形成;(3)小肠梗阻.  相似文献   

18.
与《小肠粪石误诊二例分析》作者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读《小肠粪石误诊二例分析》和阅读文中所附照片 ,(原载于中华放射学杂志 2 0 0 1年第 4期第 2 98页 ) ,提出如下异议与作者商榷。原文 :“例 1 男 ,5 2岁。立位腹部平片 :见小肠多个液气平面。临床诊断 :不完全性肠梗阻。小肠造影 :回肠远段肠腔内可见一 6 0cm× 5 0cm大小的类圆形充盈缺损 ,表面较光滑 ,略有分叶 ,肠腔局部扩张 ,肠黏膜皱襞撑开 ,但未见破坏及龛影 (原文图 1)。印象 :回肠远段良性肿瘤”。至此 ,影像诊断、临床诊断无可非议。但笔者提出如下不同意见 :其一 ,立位腹部平片 :见小肠多个液气平面且临床诊断为不完全…  相似文献   

19.
小肠禁锢症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29岁。反复发作性腹痛半年,加重3天。体检:全腹压痛、反跳痛,可闻及气过水声。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和CT均无异常表现。手术发现小肠被一层薄膜包绕,回肠有粘连,大网膜缺如。最后诊断:①小肠禁锢症;②不全性小肠梗阻;③肠粘连。例2男,45岁。上腹部隐...  相似文献   

20.
病例资料病例1,男,58岁,腹部疼痛就诊。查体:肝区压痛和叩击痛,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有腹膜炎体征,体温38.5℃,白细胞1.3×10^9/1,无消化道溃疡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正位胸片见膈面稍升高,右侧膈下肝区气体密度影(图1a),立位腹部平片见气液平(图1b),见膈下游离气体。CT表现:肝右叶多发1~3cm低密度影及多发气体密度影和气液平(图1c),肝右叶前缘与腹壁间见二新月形游离气体(黑箭),肝缘腹膜腔积液(白箭)。腹穿抽出黄色液体,经皮肝穿刺脓液培养证实为产气荚膜杆菌所致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