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的疗效及对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并借以探讨该疗法对CRF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5/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组、灌胃组、灌肠组、针刺组及综合疗法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一般状况、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及肾组织匀浆SOD、MDA含量。结果:排毒双调综合疗法组与病理组及单纯的灌胃组、灌肠组、针刺组比较,可显著提高肾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在改善大鼠一般状况及肾功能(BUN、Scr)方面,排毒双调综合疗法组均较单纯灌胃组、灌肠组及针刺组为优。结论:“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大鼠有减轻并延缓其病理进展的作用,且较单一疗法疗效为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5/6肾切赊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的疗效,并从血管活性物质角度探讨该疗法对CRF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5/6肾切除大鼠肾衰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组、单一疗法组及排毒双调综合疗法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况、血红蛋白(HGB)、肾功能(BUN、Scr)、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排毒双调综合疗法组在阻抑体重下降、升高HGB和NO含量、降低血BuN、Scr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单一疗法组(P〈0.01或P〈0.05)。结论“排毒双调综合疗法”能减轻并延缓慢性肾衰竭的病理进展,且较单纯灌胃、灌肠、针刺疗效为佳,其机理可能与升高血清NO水平,减少系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的疗效,并从血管活性物质角度探讨该疗法对CRF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5/6肾切除大鼠肾衰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病理组、单一疗法组及排毒双调综合疗法组.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况、血红蛋白(HGB)、肾功能(BUN、Scr)、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排毒双调综合疗法组在阻抑体重下降、升高HGB和NO含量、降低血BUN、Scr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单一疗法组(P< 0.01或P<0.05).结论 "排毒双调综合疗法"能减轻并延缓慢性肾衰竭的病理进展,且较单纯灌胃、灌肠、针刺疗效为佳,其机理可能与升高血清NO水平,减少系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除动物模型,分为正常组、病理组、灌胃组、灌胃加灌肠组及综合疗法组,以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一般状况、肾功能、肾脏细胞凋亡等作为检测指标,来观察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实验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并与单纯灌胃、灌胃加灌肠疗法比较。结果综合疗法组较病理组、单纯灌胃组、灌胃加灌肠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数明显减少(p<0.01,p<0.05,p<0.05),肾功能(BUN,Scr)亦较前述三组明显改善(p<0.01,p<0.05,p<0.05),一般状况等也好于前述三组。结论排毒双调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减轻并延缓其进展的作用,且较单纯灌胃、灌胃加灌肠疗效为佳,其作用机理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肾脏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肾衰胶囊延缓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衰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肾组织及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Wistar大鼠灌服腺嘌呤造模,分高、低剂量组及尿毒清组治疗,检测肾功能指标,观察肾脏病理及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肾内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高剂量组肾功能指标改善与尿毒清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时能抑制CRF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及基质增生,改善病理状态,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抑制肾内TGF-β1的表达水平。结论:肾衰胶囊能明显改善CRF大鼠病理状态,明显抑制TGF-β1表达,提示这可能是其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主要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正>补肾祛毒汤是本院肾内科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方,全方以健脾益肾、祛湿泄浊、活血化瘀为法,临床治疗效验颇丰。在临床观察及前期实验中发现其具有明显改善肾功能,抑制TGF-β1表达,促进肾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抗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脏病进展的作用[1]。本实验运用本方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观察补肾祛毒汤对大鼠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机制。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结肠组织TGF-β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隔药灸防治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的相关机制。方法:在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剖取大鼠结肠组织,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动物结肠组织中TGF-β1及其TGF-βRⅠ、TGF-βRⅡ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动物相比较,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TGF-β1及其TGF-βRⅠ、TGF-βRⅡmRNA表达均有显著的上升,经隔药灸治疗则可明显改善这种异常状况,结论:隔灸防治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可能与调节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纤维化结肠TGF-β1及其受体TGF-βRⅠ、TGF-βRⅡmRNA表达,减少炎症组织TGF-β1的产生,并抑制其受体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健肾冲剂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残肾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CRF模型,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病理对照组、保肾康组、洛汀新组、健肾冲剂组、正常组,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残肾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肾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最弱(P<0.01),病理对照组肾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最明显(P<0.01),健肾冲剂组肾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较保肾康组及洛汀新组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健肾冲剂可能是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TGF-β1、ET-1mRNA表达而改善CRF大鼠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丙丁酚加维生素E对高脂饮食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抗氧化治疗(丙丁酚 VitE)对高脂饮食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其所引起的肾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单肾切除大鼠分为对照组(10只,正常大鼠饲料)、高脂饮食组(10只,大鼠饲料含质量分数1.5%胆固醇、0.5%胆酸、5%动物油)、治疗组(10只,高脂饮食加丙丁酚500mg/d、VitE50 IU/d)。治疗12周后测定肾功能、肾组织MDA含量,观察肾脏病理切片中间质病变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胶原I和TGF-β1的表达。结果:与高脂饮食组相比,治疗组肾功能改善,肾组织MDA含量降低,肾间质病变减轻,肾组织胶原I和TGF-β1的表达减弱。结论:抗氧化剂可减轻高脂饮食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同时抑制肾间质TGF—-β1的表达。提示抗氧化剂可能通过此下调作用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对CsA肾毒性模型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予30mg/kg剂量的CsA灌胃制作大鼠CsA肾毒性模型,同时分别予10mg/kg贝那普利、2g/mL中药药液大鼠灌胃以预防肾毒性。予4周末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血肌酐降低(28.3±3.8 VS 33.1±5.2,P=0.052),病理显示中药组大鼠肾组织空泡变性较模型组改善[变性范围(8.2±2.2)%VS(15.6±3.7)%,P<0.05],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亦减轻;免疫组化显示,中药组大鼠肾组织TGFβ1的表达降低。结论:知柏地黄汤合桃红四物汤具有保护和改善CsA慢性肾毒性大鼠肾功能的作用。其机制有可能与降低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CT鉴别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RAML)与肾细胞癌 (RCC)的 CT鉴别征象 ,以提高不典型 RAML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期增强 CT扫描的 RAML 36例 (5 7个病灶 ) ,RCC4 6例。运用 χ2检验确定有显著性差异的 CT观察指标进行判别分析 ,得到各指标在鉴别诊断中的权重。结果 单发或多发、边缘、分叶征、病灶突出比、与实质的分界、与皮质的交角、皮质掀起征、肿瘤内血管影、钙化等 9项 CT观察指标对 RAML与 RCC的鉴别有统计学意义 ,利用最大似然法判别分析对二者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 :RAML组 93.0 % ,RCC组 89.1%。结论 病灶突出比、与皮质的交角、皮质掀起征及肿瘤内血管影特征对二者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放性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肾盂加肾后唇肾实质联合切开的方法治疗复杂性肾结石42例,其中11例采用低温下肾动脉阻断法;26例采用两排扣锁式肾实质全层缝合法切开肾实质;5例直接切开肾实质,然后从肾中下1/3交接处向肾下盏作一斜形切口,即可在直视下探查各肾盏取出结石,肾盂肾实质分层缝合。结果36例结石一次完全取净,6例有1~3粒不等的残留小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愈。结论肾盂加肾后唇肾实质联合切开术具有结石取净率高,肾功能损害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肾间质肾小管严重病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的病例,其病因不同,但肾活检结果均有严重的肾间质及肾小管病变,主要病理改变是:肾间质水肿、肾间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不同程度的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空泡变性、坏死、脱落及再生等现象。结果表明:肾小管、肾间质的严重病变是引起急性肾衰的主要病理基础。其病变严重程度与疾病的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功能和肾内氧耗的影响。方法:通过5/6肾切除复制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根据血清肌酐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多酚酸盐组、科素亚加蒙诺对照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干预60 d后,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肾血流量,肾动脉和肾静脉血气,计算残余肾内氧耗量。结果:①与假手术组比较,治疗前各组血清BUN、Scr明显升高(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治疗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较治疗前血清BUN、Scr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组大鼠血清BUN、Scr水平下降(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上升(P<0.05),肾内氧耗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肾静脉血流量升高(P<0.05),血红蛋白升高(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与科素亚加蒙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通过提高残余肾组织的肾血流量、降低残余肾内氧耗、改善残余肾组织能量代谢以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脏功能减退与肾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DRD简化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B组:血压正常,GFR>90 mL/min;C组:血压正常,GFR 30~90 mL/min;D组:高血压,GFR 30~90 mL/min.将四组患者的肾活检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观察肾血管病变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血管病变无明显增加(6.7% vs. 11.1%);C组血管病变程度(34.3%)较B组明显加重(P<0.05); D组血管病变程度在各组中最为严重(45.0%),但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即使无高血压的存在,血管病变也逐渐增加.肾脏血管病变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肾脏功能减退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肾脏功能减退与肾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脏功能减退与肾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DRD简化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并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对照组;B组:血压正常,GFR>90mL/min;C组:血压正常,GFR30~90mL/min;D组:高血压,GFR30~90mL/min。将四组患者的肾活检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观察肾血管病变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患者血管病变无明显增加(6.7%vs.11.1%);C组血管病变程度(34.3%)较B组明显加重(P<0.05);D组血管病变程度在各组中最为严重(45.0%),但与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即使无高血压的存在,血管病变也逐渐增加。肾脏血管病变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肾脏功能减退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韦瑞斌  冯颖青 《循证医学》2012,12(6):337-341
1文献来源 Mahfoud F, Cremers B, Janker J, et al. Renal hemodynamics and renal function after catheter-based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 [ J ]- Hypertension, 2012,60 ( 2 ) : 419- 424.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活检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快速进展性肾功能衰竭(RPRF)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992~2005年13年中ARF和RPRF患者,肾活检67例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ARF患者,肾活检21例,以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小管间质病多见;55例RPRF患者,肾活检46例;以肾小球病、小管间质病多见。结论:对病因不明,诊治困难的ARF、RPRF患者进行肾活检,对正确诊断、制定治疗措施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