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浩林 《广西医学》2007,29(7):1044-1047
口腔颌面外科在我国仅有40余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目前国内诸如颅颌面联合切除治疗口腔颌面恶性肿瘤、使用显微技术对切除后缺损进行游离组织移植整复、唇腭裂畸形和颞下颌关节疾病治疗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些发展对麻醉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相关麻醉学科的发展.本文就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有其明显的特殊性和一定的危险性.现将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782例麻醉处理报告于后。一、性别与年龄:782例中男性490例,女性292例,其中14岁以下儿童362例占46.2%。年龄1岁以下20例,1~3岁52例,4~6岁103例,7~9岁101例,10~14岁86例。4~9岁为最多。二、手术分类:唇裂修补术63例,腭裂修改术135例,腮腺肿瘤切除术80例,舌肿瘤切除术61例,口唇肿瘤切除术22例,鼻咽肿瘤切除术64例,颊软腭肿瘤切除术36例,  相似文献   

3.
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是观察麻醉患者苏醒的场所,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作用尚未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常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需要医护人员精心观察,防止患者出现意外,提高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我院2007—2009年观察护理麻醉后恢复室患者760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甘丽霞 《广西医学》1999,21(4):729-731
患儿年幼,恐惧心理强,配合能力差,此外,由于其张口受阻,甚至牙关紧闭增加了麻醉处理的难度。本文将24例患儿的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儿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3~14岁,平均9.07±3.13岁,体重12~31kg...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口腔护理经验.方法 选用2%的碳酸氢钠或1.5%的双氧水、0.05%甲硝唑液、口泰、生理盐水含漱、擦洗、冲洗清洁口腔.结果 促进了口腔生理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良好的治疗护理作用.  相似文献   

6.
颌面外科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口腔颌面外科急症手术病人麻醉选择及处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保障麻醉恢复期患者的安全,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探讨创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00例ASAI或Ⅱ级、全麻下拟行耳鼻咽喉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组(A组)和单纯护理模式组(B组),每组50例。两组分别对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治疗。结果:与B组相比,A组意外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A组意外事件处理及时率和并发症好转率提高(P〈0.05)。结论: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用于麻醉后恢复室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丁媛 《吉林医学》2011,32(27):5829-5829
为了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减少和预防麻醉期出现的意外和并发症,并节约连台手术患者的时间,自正式启用麻醉恢复室,设有床位6张,呼吸机2台,医护人员各1名,从科室成立至今共收治2 006例全身麻醉患者,成功抢救患者8例,效果比较满意。经过不断的总结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规范的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模式,不仅降低了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危险性,同时提高了手术期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对患者口腔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245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口腔冲洗的效果,评价冲洗清洁度、患者舒适度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245例患者采用冲洗技术进行口腔护理后观察,90%的患者自觉口腔清洁度好,舒适度增加,无术后创口感染,创口愈合良好没有引起并发症。10%的患者反映有不适感,基本上是因为护士操作不熟练、动作不规范引起的口角拉伤、创口开裂、误吞误吸等。结论:采用冲洗的护理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口腔清洗方法,清洁彻底,对张口困难、吐水受限、颌间牵引、颅颌间绷带固定的病人尤为适用,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预防患者口腔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麻醉恢复室加速康复外科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8~12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择期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复苏的患者206例,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术后疼痛、肠功能恢复及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提高,再入院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在麻醉恢复室可明显改善加速康复外科(ERAS)患者术后疼痛、肛肠功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护理工作程序化管理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摸索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程序化管理模式。方法自行设计护理工作程序化管理方案,包括入科交接程序、监测护理程序、出科护理程序和管理评价机制。结果通过程序的应用,麻醉复苏成功率达97%,及时发现并发症。结论程序化管理可以保证患者尽早接受专科系统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护士病情观察能力和护理水平,管理评价机制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管理更加有序。  相似文献   

13.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消毒范围一般包括上至发际,下至颈胸上部,体位多为头低仰卧位,肩部垫高。手术时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大部分病人眼睑闭合不全,消毒时消毒液流人眼内易引起眼睑肿胀、结膜水肿、角膜擦伤等并发症,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我院手术室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220例口腔手术病人加强术中眼部护理,预防并发症,效果甚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秦文琳 《新疆医学》2021,(3):352-355
目的 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麻醉恢复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麻醉手术治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选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平均...  相似文献   

15.
朱海娟  吕娜  黄丽华  马秀梅 《海南医学》2016,(23):3950-3952
目的 探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且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的58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另外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接受手术且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出室和入室血压、呼吸、意识和活动力得分、两组平均交接时间、每月差错事件及护理满意评分,以及出室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室时血压、呼吸、意识和活动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室时,干预组患者的血压、呼吸、意识和活动力得分分别为(1.8±0.5)分、(1.7±0.6)分、(1.8±0.6)分和(1.7±0.4)分,对照组分别为(1.3±0.2)分、(1.3±0.3)分、(1.3±0.4)分和(1.1±0.4)分,两组比较,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交接时间、差错事件分别为(2.2±0.5)min、(4.5±0.4)次,低于对照组的(4.5±1.3)min、(12.5±3.6)次,而护理满意评分为(92.6±4.9)分,高于对照组的(79.5±4.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率为5.2%(3/5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1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利于PACU麻醉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PACU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干预效果。方法 在2020年4月—10月于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进行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出82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7.32%<34.16%);观察组苏醒时间、留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主观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针对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阶段,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有效加快患者苏醒,减少其留室时间,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机体舒适度,满意度较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护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方法:对麻醉恢复室容易出现的护理差错风险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处理有利于做好风险管理,更好地提出防范措施,以保证病人得到安全高质量的护理。结论: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口腔颌面外科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是转变服务观念,人性化服务的具体体现。认为运用全程护理,可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吴惠霞  刘丽风 《吉林医学》2014,(36):8199-8200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的设立和护理工作模式。方法:麻醉恢复室设置8张床位,配备水毯式控温仪、温热机、加温加压输血、输液治疗仪和监护设备,建立合理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护理工作流程。结果:自2012年5月份以来麻醉恢复室共收治3 000余例患者,使得绝大多数患者均平稳度过了麻醉恢复期。结论:功能完善的麻醉恢复室的设立以及合理规范化的护理工作制度可保障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