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内分泌药物治疗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9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39例,按照内分泌治疗药物不同分为A组(采用他莫昔芬治疗,75例)、B组(采用氟维司群治疗,83例)和C组(采用依西美坦治疗,81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降钙素(CT)、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同时检测各组腰椎骨密度(BMP)并比较。结果 治疗前,三组CT、BGP、BAP、PTH和BMP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CT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C组升幅最大,A组升幅最小,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三组BGP均不同程度升高,其中A组升幅最大,B组升幅最小,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三组BAP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B组降幅最大,A组降幅最小,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三组PTH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C组降幅最大,A组降幅最小,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治疗后,A组腰椎BMP未见明显降低,但C组腰椎BMP下降较明显,三组间BMP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不同内分泌治疗药物均可导致乳腺癌患者BMP降低,但他莫昔芬对患者骨代谢水平影响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80例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那曲唑组和他莫昔芬组,各40例。阿那曲唑组患者在乳腺癌术后服用阿那曲唑治疗。他莫昔芬组患者在乳腺癌术后服用他莫昔芬治疗。在患者术后、治疗6个月以及疗程结束时使用阴道超声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结果阿那曲唑组手术后、治疗6个月以及治疗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6.2±1.7)、(5.8±1.1)、(5.2±0.8)mm,他莫昔芬组手术后、治疗6个月以及治疗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6.3±1.6)、(6.5±1.2)、(6.7±0.9)mm,两组手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以及治疗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那曲唑组和他莫昔芬组治疗结束时子宫内膜活检阳性分别为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服用阿那曲唑不仅能抑制子宫内膜的增厚,还能减少术后肿瘤的复发,效果优于他莫昔芬。  相似文献   

3.
陈国章 《海峡药学》2010,22(4):71-73
目的观察阿那曲唑对绝经后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在外科手术前12周开始分别接受阿那曲唑1mg 1mg·d^-1及他莫昔芬20mg·d^-1,于治疗前、治疗后每4周及外科手术前分别对所有患者记录基线测量(二维、使用测量器)和乳腺B超测量(二维)结果并采集血标本检测血雌二醇水平及各项生化指标。结果阿那曲唑组可评价疗效31例,CR0例,PR 11例。总有效率35.5%。SD17例。PD3例。占9.8%。他莫昔芬组可评价疗效27例,CR0例。PR8例,总有效率29.6%.SD14例,PD5例.占18.5%。所有患者辅助治疗结束后均可予行改良根治术。E2的平均抑制率两组分别为77.6%和76.6%。所有病例药物耐受均较好,不良反应轻微。结论阿那曲唑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耐受良好;且疗效和耐受性均稍好于他莫昔芬。  相似文献   

4.
盘点2007年乳腺癌内科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一线新方案、多靶点治疗方法的合理运用,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价及其所致骨矿物质密度(BMD)下降的预防和治疗,以及对新药不良反应的客观认识和辅助化疗新方案的涌现,乳腺癌内科治疗将给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处方药》2004,(4):5-5
阿斯利康公司近日宣布,欧盟批准了Faslodex(fulvestrant,氟维司群) 用于接受过抗雌激素治疗的绝经后妇女的晚期乳腺癌治疗。Faslodex是一类新型的雌激素受体阻断剂,用于抗雌激素疗法治疗无效、雌激素受体呈阳性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与芳香酶抑制剂不同,芳香酶抑制剂是减少妇女体内雌激素的浓度,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阻断雌激素与受体结合。芳香酶抑制剂和他莫昔芬(tamoxifen)都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标准疗法,且耐受性良好,但是肿瘤细胞有时能够产生对芳香酶抑制剂和他莫昔芬的耐药性。Faslodex的上市为患有乳腺癌的绝经后妇女…  相似文献   

6.
氟维司群是一种新型的竞争性、“纯粹的”雌激素受体抗拮剂,具有如下特点:⑴与TAM不同,不具有部分雌激素受体激动作用,和ER高结合力结合后可以阻断ER信号传导通路,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放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其中内分泌治疗已成为了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现阶段,已证实了乳腺癌术后给予内分泌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但是,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性较多,如抗雌激素类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不同的药物药理机制、疗效、用药安全性不同。本文对乳腺癌术后内分泌用药进行综述,建议临床用药方面应当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方案,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英国NICE公布了采用芳香酶(aromatase)抑制剂阿那曲唑(anastrozole)、依西美坦(exemestane)及来曲唑(letrozole)治疗妇女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崇亮 《中国医药》2007,2(1):60-63
1895年,苏格兰外科医生George Beatso率先给1例33岁晚期乳腺癌妇女实施双侧卵巢切除术,使其生存了4年,揭开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相继有肾上腺和垂体切除或放射治疗及放射性卵巢去势(ovarian ablation,OA)治疗问世。1966年,Jensen等在乳腺肿瘤中分离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使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更具针对性,疗效明显提高。1971年引入临床治疗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tamoxifen,TAM),被誉为内分泌治疗的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Ms)和诺雷德(zoladex)等药物性卵巢切除术(medical oophoreetomy)制剂先后研制成功,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并已成为21世纪各期乳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认为,只要有10%的肿瘤细胞雌激素受缈孕激素受体阳性,内分泌治疗就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类型内分泌药物治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月江西省贵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60例,按照内分泌药物不同分为他莫昔芬组、氟维司群组、依西美坦组,每组20例。他莫昔芬组患者应用他莫昔芬治疗,氟维司群组患者应用氟维司群治疗,依西美坦组患者应用依西美坦治疗,3组均治疗12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降钙素(CT)、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及腰椎骨密度。结果 治疗12个月后,3组患者BG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他莫昔芬组高于依西美坦组、氟维司群组,依西美坦组高于氟维司群组(P <0.05); 3组患者B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他莫昔芬组高于氟维司群组及依西美坦组,依西美坦组高于氟维司群组(P <0.05); 3组患者C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依西美坦组上升幅度最大,他莫昔芬组上升幅度最小(P <0.05); 3组患者PTH水平均下降,但他莫昔芬组高于依西美坦组和氟维司群组,氟维司群组高于依西美坦组(P <0.05),他莫昔芬组患者骨腰椎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那曲唑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血脂、肝功能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0年3月武汉市第十一医院收治的122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案加他莫昔芬进行内分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加阿那曲唑进行内分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升高,持续至治疗后第5年,尤其是第5年,观察组TG、TC、LDL-C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2、3、4、5年,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丙氨酸转氨酶( ALT)、总胆红素( TBIL)及谷氨酰转肽酶( GGT)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是治疗后第5年,观察组AST、ALT、TBIL及GG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5年,观察组总缓解率和总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取阿那曲唑进行内分泌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王孟丽 《河北医药》2012,34(21):3236-3237
目的研究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对绝经期后乳腺癌(BC)术后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绝经期后BC雌激素阳性患者80例,他莫昔芬口服,20mg/d治疗,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mm,且排除癌变可能后,改用阿那曲唑治疗,1mg/d。结果阿那曲唑治疗期间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内膜病变发生率均较他莫昔芬治疗时降低;他莫昔芬治疗时,子宫内膜厚度与用药时间无相关性(r=0.071,P>0.05);换用阿那曲唑后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幅度与用药时间呈正相关(r=0.968,P<0.05)。结论阿那曲唑替代他莫昔芬治疗绝经期后BC术后患者,可以逆转他莫昔芬诱导的子宫内膜增厚,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及其药物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给予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希罗达1250mg/m2,餐后口服,2次/d,连续服用14d,治疗周期为21d,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4例,稳定(SD)7例,疾病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56.7%,肿瘤控制率为80.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皮肤色素沉着等,对症处理均可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作为二线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轻,可以作为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对象均为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对照组仅给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组给予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1.4%(15/21),对照组为31.8%(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是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氟维司群是一种新型甾体雌激素受体拮抗药,可在细胞水平下调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数量,且无激动效应。氟维司群对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疗效确切,耐受性好,是一种新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本文回顾氟维司群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讨论若干临床应用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18.
摘 要 目的:探讨阿那曲唑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对人乳腺癌细胞(MCF 7)的抑制作用。方法: 收集80例女性乳腺癌病例,将接受常规管理与他莫昔芬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接受常规管理与阿那曲唑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性激素水平变化、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两种药物对MCF 7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睾酮水平则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他莫昔芬组患者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均高于阿那曲唑组,睾酮水平低于阿那曲唑组(P<0.01)。两种药物作用72 h的MCF 7细胞抑制率均高于作用48 h(P<0.05);阿那曲唑不同时点的MCF 7细胞抑制率均优于他莫昔芬(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5.0%)低于观察组(70.0%)(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阿那曲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对MCF 7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有效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减少乳腺癌复发及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阿那曲唑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4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化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行常规化疗+他莫昔芬治疗,实验组行常规化疗+阿那曲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1年1月对30例转移性乳腺癌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静点,卡培他滨1000mg/m2,2次/d口服,第1~14天,21d为一周期,应用2周期后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30例中29例完成化疗,其中CR1例,PR14例,SD10例,PD4例,有效率(CR+PR)为51.17%。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82.76%),其他毒副反应包括手足综合征(48.28%),胃肠道反应(41.38%),乏力(20.69%)。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满意,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