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据国内外报道。肺灌洗术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最有效的方法,其它如痰易净、激素、胰蛋白酶雾化吸入等效果均不理想。但灌洗术时极易发生的低氧血症是麻醉医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我院1998年在单肺通气麻醉下用肺灌洗术成功地治疗了一例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尘肺病是我国的职业病之一,常因职业接触粉尘、煤尘导致肺部慢性炎症、进行性纤维化病变,最终严重危害健康。我中心2010-10—11—21在静脉复合麻醉单肺通气下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LL)10例,获得满意疗效。我们在行肺灌洗术的麻醉处理上进行了探索,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肺灌洗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6例尘肺患者在全麻下双腔气管插管双侧肺行肺灌洗术,先行左肺灌洗术,1周后再行右肺灌冼术。结果全肺灌洗术中双肺隔离满意,患者生命征平稳,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单肺通气至灌洗结束时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所有患者在肺灌洗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顺利出院。结论全麻加单肺通气是尘肺患者肺灌洗术一种安全、有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全肺灌洗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静脉复合全麻在支气管肺泡灌洗中的应用。方法:21例患者行肺灌洗术。术前检查PetCO2在正常范围,肺功能测定均为重度混合性功能障碍。全部采用静脉复合全麻,插入双腔气管导管,术中单肺通气,非通气侧用温生理盐水(37℃)灌洗,灌洗液量为8~12L,直至引流液清亮为止。灌洗1h后静脉推注速尿20mg。结果:全组患者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成功,术中双肺隔离良好,血流动力学平稳,15例在灌洗过程中能全程耐受单肺通气,SaO2维护在93%~100%;6例在单肺通气15~30min后出现低氧,经双肺通气后改善,手术时间平均2h左右。灌洗完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回病房后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h后拔除气管导管,愈后良好。结论:全麻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麻醉管理完善,处理正确,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的麻醉处理方案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尘肺患者20例,行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以咪唑安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等联合麻醉,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计算灌洗量、引流量及残留量,判断手术和麻醉效果。结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出现渗漏、低氧血症及支气管痉挛,引流顺利,残留量少。结论:该麻醉方法在双肺同期大容量灌洗术中切实可行,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超重及肥胖尘肺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massive whole lung lavage,MWLL)的治疗体会.方法:156例超重及肥胖的尘肺患者,根据体重指数进行分组,超重组74例,肥胖组82例,另选取同期行MWLL体重指数正常的90例尘肺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术前肺功能、术中气道峰压、灌洗液残余量、双肺通气时间、术中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3组肺灌洗方式.结果:术前3组的弥散功能基本正常,通气功能轻度下降,肥胖组与超重组小气道阻力比对照组高(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肥胖组、超重组气道峰压高、灌洗残余量大、通气时间长(P<0.05~0.01).超重组及肥胖组双肺同期灌洗率低于对照组,单肺分期灌洗率高于对照组,肥胖组单肺分期灌洗率高于超重组 (P<0.05~0.01).超重组及肥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1).结论:超重及肥胖患者肥胖、超重组小气道阻力增加,大容量肺灌洗术中不良反应较多,为确保肺灌洗安全,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宋岩 《中国疗养医学》2006,15(3):228-229
我院自1991~2005年采用全麻下大容量全肺灌洗术(Massive whole-lung lavege,MWLL)治疗尘肺病已近2900例,收到满意疗效。因肺灌洗是全身麻醉单肺通气下实施的,血气分析的结果是否准确至关重要,因此标准的采集动脉血和准确的结果分析,可以提示麻醉机械通气管理,与此有直接的关系。本文现介绍几点采集动脉血时如何保证标本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肺泡蛋白沉积症大容量肺灌洗的麻醉处理5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肺灌洗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5例PAP患者在双腔支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行双侧肺灌洗术.[结果]全肺灌洗术中双肺隔离满意,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毕比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是PAP患者肺灌洗术的一种安全、有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自体肺移植的麻醉处理.方法 5例做双袖状左上肺切除,将下肺静脉移植在上肺静脉残端.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均插入双腔支气管,术中采用加长支气管导管,尽量减少单肺通气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度过围术期,2例患者术中出现低氧血症,经积极处理后得到纠正.结论 进行有效的麻醉处理能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0.
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60例普胸手术病人均选择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麻醉。结果全部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无气道损伤并发症。听诊法1次插管成功38例,成功率65.5%,2次成功20例。插管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导管到位率为30例(51.7%);改变体位后14例听诊肺隔离不满意。结论使用双腔管的优点:在胸外科手术时,能使术侧肺(或患肺)与健侧肺的通气完全分开,在胸外科麻醉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