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恩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9003-900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对原发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输尿管癌患者11例。所有患者常规行全尿路CT平扫及增强扫描,延迟8~120min行多次全尿路扫描,薄层重建数据应用AW4.3软件进行MPR、CPR、MIP及VR重建及三维成像,CPR选取动脉期、MIP及VR选取延迟期效果较好。结果 CT全部检出病灶。平扫显示病灶为输尿管腔内软组织肿块、管壁增厚及不同程度的扩张积水,增强扫描动、静脉期可见病灶呈不同程度强化。MPR从不同角度显示病变本身及病变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CPR通过动脉期重建对输尿管完整显示使病变整体形态范围变得更清晰。MIP、VR在延迟期能立体多方位显示输尿管充盈情况、局部梗阻形态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基本上对原发输尿管癌做出正确诊断,提高小病灶检出率,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是很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对输尿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输尿管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的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输尿管癌的MSCTU表现。18例均行MSCT平扫、增强动、静脉期扫描、多次排泄期扫描及薄层重建,且均行MPR、CPR、VR、MIP重组。结果:增强动、静脉期轴位图像及MPR、CPR重组能够清晰显示肿块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CPR通过尿液或造影剂对比,可连续显示整条输尿管及肿块;VR及MIP重组对充盈造影剂的输尿管管腔能很好显示肿块引起的不规则狭窄或截断。结论:MSCTU能够多平面、多方位、立体显示输尿管癌,并能客观评判双侧肾脏排泄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全面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各种后处理方法对输尿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SCT对59例患者共64处输尿管病变做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 ,并作多平面和曲面(MPR、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三维重建后处理 ,观察MSCT各种成像方法显示和诊断病变的能力.[结果]62例病变MSCT横断面结合MPR、CPR、MIP、VR能很好地显示输尿管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分布范围及尿路梗阻的情况 ,其中 31 例手术患者 ,输尿管病变在CT图像上的表现与手术所见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MSCT及后处理对输尿管病变的显示和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正常肾10例,正常输尿管7例,泌尿系疾病29例)泌尿系病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横断面图像进行重建.结果根据疾病和诊断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重建.MIP图像对肾动脉狭窄及全尿路显示有很好效果,MPR图像可用于显示各种占位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等,SSD和VRT图像适用于显示肾脏畸形、肾脏肿块、肾结石和输尿管变异等.结论对于不同的泌尿系疾病,采用不同的三维重建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央型肺癌MS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及其病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央型肺癌(CLC)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支气管镜及其病理组织学表现,并对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方法82例CLC患者,经MSCT平扫、增强动静脉期扫描、二维多平面及曲面重建(MPR及CPR)、三维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仿真内镜重建(CTVE)检查后,经支气管镜及其病理检查证实,52例又经术后病理证实。并将MSCT诊断结果与支气管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82例CLC的手术分型:腔内结节型7例,环状狭窄型27例,偏心狭窄截断型48例。MPR及CPR、MIP、CTVE诊断结果与横断扫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VR差异则有显著性。MS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与支气管镜及其病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SCT三维重建能准确分型诊断CLC,评价气管、支气管树肿瘤侵犯程度与范围,同支气管镜具有相同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对泌尿系结核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MSCT)在泌尿系结核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及临床确诊的56例泌尿系结核,56例均行CT平扫检查,46例加做CT增强扫描,即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所有资料传至工作站行三维图像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结果双侧肾、输尿管同时受累者7例,其中同时累及膀胱者3例;一侧肾及输尿管均受累者41例,包括左侧23例,右侧18例,其中同时累及膀胱者8例;单纯一侧肾受累者8例。MSCT表现为肾髓质多发囊状低密影并围绕肾盂似"花瓣状"排列,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壁增厚,管腔狭窄或扩张,肾皮质局部或普遍萎缩变薄,自病灶内逐渐出现的沙砾状、弧线状、斑片或结节样钙化,此外肾的体积增大或缩小、外形波浪状、积水或积脓及肾功能损害也是常见的继发改变。全尿路MPR及CPR图像均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结核的部位、范围、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病灶能力优于MIP、VR图像。结论 MSCT多期动态扫描及三维后处理图像很适合检查泌尿系结核,对泌尿系结核的诊断及手术指导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有条件的医院及临床诊断需要时可同时取代静脉肾盂造影(IV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4例肋骨骨折病人进行螺旋CT轴位扫描,并做三维表面遮盖成像法(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T)及三维重建图像,对比各组图像结果。结果:胸部多排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对诊断肋骨骨折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胸部外伤患者的检查价值大于常规X线。结论:常规CT轴位扫描后通过不同的重建方法,能清楚的显示骨折形态、位置,立体感强。但三维重建图像容积资料丢失较多,细节显示不够,诊断时需与其它重建方法对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重建技术在急腹症临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患有急腹症患者共185例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主要利用MPR技术,必要时应用MIP、CPR、VRT,对图像进行二维或三维重建,并与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对比。结果:本组共185例,CT诊断符合173例,诊断符合率93.5%,漏诊5例,误诊7例,漏误诊率6.48%。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方便、快捷,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能直观显示急腹症病变部位、原因、程度、范围,为临床医生及时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7月间,对46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三维图像.结果 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和容积再现三维成像技术(vo1ume rendermg technique,VRT)令人满意地显示出三维重建图像,CT发现9例X线平片上漏诊的多骨骨折,18例表面阴影显示法(shacled surface display,SSD)和VRT显示骨折线的长短、形态及走向.结论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能直观地显示骨折的立体形态,对骨折的诊断、分类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不同三维重建方法在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以MPR、SSD、MIP、Min-IP等技术进行重建,观察四种重建方法对结节的边缘形态、内部结构、灶周血管、灶周支气管及邻近胸膜改变等的显示,并评分比较.结果四种重建方法显示病变各有优点.MPR可从多平面多角度显示病变;SSD可以立体显示结节及其周围的改变,以显示胸膜改变效果最佳;MIP在显示灶周血管病变上优于其他方法;Min-IP显示外周支气管效果欠佳.结论MSCT三维重建图像可直观显示病变,有利于全面观察孤立性肺结节,结合横断面可对病变作出较完善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6例经过手术证实的结直肠癌病例,术前均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均行多平面重建和沿病变长径的曲面重建。将CT显示的影像特征与手术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浆膜层浸润准确率93.1%(27/29),淋巴结转移准确率83.3%(5/6),远处脏器转移准确率60.0%(3/5),显示肿块准确率100.0%(36/36),显示肿瘤供血准确率100.0%(23/23)。结论:采用MSCT多平面和曲面重建可以更好的显示病灶及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独特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源CT尿路成像(CTU)在上尿路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拟诊断为上尿路肿瘤的患者行双源螺旋CT尿路成像重建,三维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T)、曲面重建(CPR)等。结果 21例患者经双源CT尿路成像诊断为尿路肿瘤(17例输尿管癌、4例肾盂移行上皮癌),17例输尿管癌患者肿瘤位于右侧输尿管8例,左侧输尿管的9例;输尿管上段6例,中段5例,下段6例。21例患者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弥漫性狭窄5例,管腔偏心性肿块2例,输尿管呈软组织密度影、管腔消失14例。全部病例均行肾、输尿管加袖套状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上尿路上皮肿瘤。双源CT尿路成像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 双源CT上尿路成像能多平面、多方位地显示肿瘤,再结合轴位动态增强图像,对于原发性输尿管癌及肾盂移行上皮癌的诊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MSCT曲面重建肠管成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曲面重建(CPR)肠管成像技术在肠道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肠道病变患者,十二指肠腺癌3例,空肠脂肪瘤1例,回肠淋巴瘤1例,回肠平滑肌肉瘤1例,回肠腺癌4例,回肠及结肠Crohn病1例,结肠腺癌19例,结肠淋巴瘤1例,直肠腺癌11例。采用10mm层厚层距行全腹部MSCT容积扫描,获得原始数据,用2.5mm层厚、1.25mm间隔重叠50%重建轴面源像(ASI),传输至AW4.0诊断工作站,用reformat软件行局部肠管多平面重建(MPR),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斜面肠管图像,再沿肠管走行划曲线进行CPR成像。结果:CPR肠管成像成功率为100%,图像清晰,均清楚地显示肠道病变。结论:CPR技术可获得良好的肠管图像,CPR肠管成像可直观地显示肠道病变,是对轴位CT图像一种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及主动脉瘤和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疑有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6层螺旋CT主动脉增强血管成像扫描,然后将数据送工作站作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RP)、容积再现(VRT)、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仿真内窥镜重建(VE)。结果:63例病人中,正常者7例,异常者56例。异常病例中单纯主动脉钙化4例,主动脉粥样硬化52例,并发主动脉瘤5例,并发主动脉夹层7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主动脉血管成像对诊断主动脉粥样硬化及主动脉瘤和夹层诊断具有快速、准确、创伤小等优点,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局灶性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多层螺旋CT扫描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肺炎35例,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技术(VRT)对局灶性肺炎征象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35例病灶均位于肺野周边部,病变以宽基底与胸膜相连26例,病变边缘呈锯齿状或有粗长毛刺28例,具有周围血管充血聚拢25例,多层螺旋CT薄层重建、MPR及VRT在显示局灶性肺炎的形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及与胸膜的关系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结论多层螺旋CT通过薄层重建配合MPR、VRT能够克服横断扫描限制,在不增加病人辐射剂量的情况下,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显示局灶性肺炎的基本征象,为局灶性肺炎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SCT小肠造影及重建技术在诊断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42例怀疑小肠疾病病例进行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小肠CT造影,并与临床/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采用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40层螺旋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上进行小肠重建,由两位影像科医师共同分析,对照临床和病理诊断,评估CT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42例均经临床/或病理证实,正常27例,良性病变12例,恶性病变3例.MSCT小肠造影多种成像方法中MPR像和MIP像价值最大,可以完整直观地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和特征;对于肠腔内的实质性占位,轴位像结合MPR和MIP像观察则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MIP、CPR和VRT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系膜血管.结论 MSCT小肠造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对小肠疾病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螺旋CT表现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方法300例诊断为腰椎退行性变的老年患者经MSCT扫描,分别行MPR、VRT、SSD三维重建图像,分析图像表现及不同重建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老年腰椎退行性改变表现为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真空现象”、椎小关节病变、周围型的侧隐窝狭窄、退变性脊椎滑脱等。MPR可从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角度的斜位重建同样高质量图像,较好地观察脊柱曲度、椎间盘病变、椎小关节、椎管内及椎间孔改变及椎体边缘性骨质增生;VRT及MPR可从不同角度观察腰椎弓峡部骨质状况、椎体边缘骨质增生;SSD在显示脊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方面效果好,与VRT效果相当;并可以进行三维测量。结论MSCT容积扫描所得薄层轴位图像结合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所得的三维重建图像能明确反映腰椎退行性病变各种影像变化,综合应用以上各种重建方法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诊断及评价脊柱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肝癌供血动脉的显示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173例肝癌患者,男131例,女42例,年龄33~82岁,采用多层螺旋CT机进行增强扫描。将动脉期图像数据以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T)等模式对血管进行显示分析。同时应用曲面重组和曲面最大密度投影技术进行处理。结果发现肝动脉变异41例,其中迷走肝右动脉直接起源于腹腔动脉12例,迷走肝右动脉或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9例,迷走肝右动脉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3例,迷走肝左动脉起源于胃左动脉5例,肝右动脉起源于右肾动脉2例。肿瘤血管畸形或破坏131例。病灶内滋生血管61例,病灶内肿瘤染色142例。在发现肝动脉变异方面,VRT与MI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T与MIP均优于MPR(P〈0.05);在发现肿瘤血管的畸形与破坏、病灶内滋生血管、病灶肿瘤染色等方面,MIP优于VRT和MPR(P〈0.001);在发现肿瘤血管的畸形与破坏方面,VRT优于MPR(P〈0.05);但在肿瘤病灶染色及病灶内滋生血管方面,MPR优于VRT(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是评价肝癌供血动脉的一种重要的方法。MIP为评价肝脏血管的最佳模式,有助于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