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亮  魏妤 《中国医刊》1999,34(8):12-13
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药物溶栓和急诊PTCA治疗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使AMI的病死率显著地下降。我院自1994年以来也逐步开展了对AMI患者的药物溶栓和急诊PTCA治疗,现将4年中接受不同治疗的AMI患者的死亡资料进行如下分析。1 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r-SK静脉溶栓治疗20例AMI患者,观察其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r-SK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为75%;轻度出血发生率为5%,低血压(可在短期内纠正)发生率为15%;5周内住院病死率为10%。结论:r-SK静脉溶栓治疗AMI疗效明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自80年代初开展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疗法以来,从根本上改变了AMI的治疗手段。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AMI病例有所增多[1]。对于年龄65岁以下的患者溶栓效果已被肯定,而对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溶栓效果和安全性如何,近年来许多资料研究认为溶栓治疗能使老年AMI患者病死率降低[2]。笔者收集了本院1995~1998年收治的264例AMI患者中给予溶栓治疗的61例进行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61例患者均符合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其中男57岁,女4例,根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现状谭志元(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心内科柳州市545005)溶栓治疗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的重要进展,并已成为治疗AMI的主要手段之一。8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0年在温州市召开AMI溶栓会议后,我国AMI溶栓治疗已...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塞 (AMI)是冠心病中发病率高、危害性最大的病症之一 ,其病死率可达 2 0 %~ 30 % [1] 。从80年代早期开展静脉溶栓疗法之后 ,大量资料表明早期溶栓可使闭塞的冠脉再通 ,救治濒死的心肌 ,缩小梗死的面积 ,改善心功能 ,减少并发症 ,降低AMI的总病死率。我科CCU病房从 1994年 5月至 2 0 0 1年 6月对 4 2例AMI病人应用了溶栓疗法。现将我们在治疗护理中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选择对象选择我院 1994年 5月至 2 0 0 1年 6月符合AMI溶栓疗法参考方案适应症而无禁忌症的AMI病人 4 2例[1] 。其中 ,男 30例 ,…  相似文献   

6.
对 6例AMI早期病人给水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组对比。结果溶栓组无1例死亡,常规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9.05%。且提示AMI溶栓治疗开始越早,疗效越好;尿激酶用量以中等剂量为宜;溶栓治疗组抢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7.
韦红卫  张林潮  蒋芳勇 《四川医学》2000,21(11):984-98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168例AMI患者分为Ⅰ、Ⅱ两组,分别给予100万IU UK及150万IU UK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必期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溶栓再通率Ⅰ组为61.90%,Ⅱ组为71.6%;急性期病死率分别为7.0%和6.2%;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万IU UK轻度出血2.4%,上消化道出血2.4%,脑出血1.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最大ST段抬高导联ST段下降≥50%的预后意义。方法:选择87例第1次AMI发病后12h内接受尿激酶溶栓的患者,溶栓开始后0,30,60,90,120,150和180min记录标准12导联心电图,分析抬高ST段下降≥50%与AMI后30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AMI患者最大抬高的ST段下降≥50%均发生在溶栓后120min以内,其中大多数发生在溶栓后60min内  相似文献   

9.
程文伟  孟庆义 《河北医学》1996,2(6):646-648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进展(277102)山东省庄市立医院急诊科程文伟,吕祥龙(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孟庆义1历史回顾在60年代前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治疗多为对症处理,住院病死率高达20~30%以上。60年代后期随着冠心病监护病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溶栓治疗对于降低高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病死率,延长寿命的作用。方法:观察和分析10例高龄(≥70岁)患者溶栓(尿激酶)和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总的再通率为90%,死亡1例(心源性休克,溶栓无效),臀部出血1例。结论:对7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也可酌情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静脉溶栓与延迟静脉溶栓的再通情况,该文将29例AMI静脉溶栓治疗病例,根据发病距溶栓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溶栓组和延迟溶栓组,进行再通率的对照观察,结果:早期溶栓组的再通率高于延迟溶栓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另外,为探讨AMI的延迟溶栓治疗与不溶栓的传统治疗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差异,该文将这两组病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延迟溶栓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梗死后心绞痛),病死率均大大低于不溶栓组,且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经验。方法:对82例老年人AMI的临床资料及其中75例的溶栓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AMI时,无胸痛史达54.9%,入院心电图ST-T缺乏典型改变占45.3%。经静脉溶栓治疗,梗塞动脉开通率为62.9%,与70岁以下AMI组溶栓开通率比较(6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人AMI发病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常不典型,应引起重视。在本文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
吴定 《广西医学》2000,22(4):715-717
目的:观察溶栓疗法对70岁以上高龄人急性心肌梗塞(AMI)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高龄AMI患者予尿激酶(UK)溶栓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35天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组再通率为71.87%,急性期病死率9.37%,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出血6.25%,无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45例未溶栓组再通率为22.22%,急性期病死率为33.33%,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出血4.44%,结  相似文献   

14.
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溶栓治疗能使急性心肌梗塞(AMI)相关的血管再通,从而改善预后。业已证实,85%以上的AMI冠脉内有新鲜血栓形成,凡疑为AMI者只要无禁忌证均应考虑溶栓治疗,一旦确诊为AMI(包括Q波未出现之前)应立即进行溶栓治疗[1]。基层医院面...  相似文献   

15.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溶栓治疗已成为确定的减少梗死面积和降低病死率的方法。但对于实施心肺复苏 (CPR)的AMI患者的溶栓治疗一直未得到肯定和重视。我们在对 2例经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确诊AMI,分别出现顽固性室颤及心电机械分离的AMI患者在CPR过程中及CPR后行静脉溶栓治疗。 2例患者均成功复苏 ,且未出现出血及其他并发症。溶栓治疗对AMI患者有肯定疗效 ,但CPR通常被引证为溶栓治疗的禁忌证。临床研究发现 ,AMI需要CPR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本文病例在大面积心肌梗死 ,经历长时间的CPR后 ,并发有心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静脉溶栓以及延迟用药的疗效。方法 对36例AMI患者,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检查治疗后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开放率。结果 24例AMI患者发病后6h内溶栓,冠状动脉开放率为70.83%,12例发病后6 ̄12h时溶栓,冠脉开放率为33.33%,结论 溶栓疗法能使AMI的预后完全改观。  相似文献   

17.
对12便生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尿激酶静脉溶栓后的再通率为66.7%,示其确有提高生心肌梗塞(AMI)疗效、降低了病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新进展郑华彬,罗仁荣,方文胜溶栓药物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方面的应用,带来了AMI治疗史上的一次革命,早在50年代,溶栓治疗就被用于临床[1],但由于血栓形成与AMI因果关系的争论使其受到了限制。随着心血管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溶栓治疗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的病死率已得到普遍的承认。溶栓疗效如何?由于条件所限不是都可以通过导管检查来分析的。因此,通过体表心电图判断溶栓治疗成功与否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方法。然而,在AMI溶栓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再通在心电图的表现上人...  相似文献   

20.
李涤病 《浙江医学》2002,24(7):418-419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目前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也是临床研究的重点。AMI患者应尽快溶栓治疗 ,这已无争议 ,但对于适宜溶栓治疗的年龄窗 ,国内外学者尚有不同看法。我们对1997年6月~2001年10月所收治的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67例AMI患者,观察其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溶栓并发症及病死率 ,以探讨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AMI患者的近期疗效。1.1一般资料67例患者均符合溶栓治疗适应证 ,无禁忌证[1],按年龄分为两组 ,A组24例 ,年龄66~76岁 ;B组43例 ,年龄54~65岁。两组患者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