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因子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超短波联合低中频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手术治疗的患75例,随机分为超短波并低中频电疗组(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训练方案一致。结果 两组患坐骨神经痛症状均有所减轻,治疗组完全缓解39例,部分缓解5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和10例,两组对比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两组胫前肌、拇长伸肌、拇长屈肌肌力均较术前有所恢复,胫前肌、拇长屈肌肌力恢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而拇长伸肌两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 早期应用超短波联合低中频电疗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物理因子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超短波联合低中频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超短波并低中频电疗组(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训练方案一致。结果两组患者坐骨神经痛症状均有所减轻,治疗组完全缓解39例,部分缓解5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和10例,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胫前肌、拇长伸肌、拇长屈肌肌力均较术前有所恢复,胫前肌、拇长屈肌肌力恢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拇长伸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超短波联合低中频电疗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寄狭窄症患者实施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术,并对病人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信件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2.3个月。术后功能按Macnab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优64例,良20例,可6例,优良率达95.6%。2例术后6个月、12个月症状复发行二次手术。结论 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加神经根管减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等优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步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提高疗效和减少手术创伤,采用小切口开窗减压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 41例患采用小切口开窗减压髓核除后植入人工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41例患术后下肢主诉症状完全缓解;6例患仍有轻微的感觉异常;8例患伸拇肌力以及4例患腓骨长短肌肌力由Ⅳ级恢复至Ⅴ级,4例患伸拇肌力由Ⅲ级恢复至Ⅳ级;6例患残存轻微腰痛,1例患出现中度腰痛,通过固定、服用消炎镇痛药后症状缓解。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不增加患痛苦,疗效确切,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症以探讨该手术技术要点和临床早期效果。方法:对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症病人,应用MED手术治疗,并对病人术前表现,CT所见和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该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d,除1例术后两周发生椎间隙感染外所有病人无手术并发症。全部病人获得随访,平均随访4个月,临床疗效优良率91%。术后CT检查显示突出间盘得以摘除,脊髓及神经根已充分减压。结论: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狭窄症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探讨恢复脊柱运动功能和载荷能力的规律性。方法 1998-04/2000-04,应用改良型SB ChafiteⅢ型人工腰椎间盘行腰椎间盘置换术共3l例37个间隙,其中腰椎间盘退变16例18个间隙、合并椎间隙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17间隙、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术后指导进行康复训练。结果随访率100%,截止至2001-09,随访17—41个月(平均26个月)。临床评价优23例,良6例,尚可2例。术后腰椎节段平均可前屈4.0&;#176;和后伸5.1&;#176;,活动度共9.1&;#176;。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4.2mm。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和康复训练可恢复脊柱的运动和载荷能力,为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疾病和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瑞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884-2884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训练可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下肢肌肉萎缩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有效的减轻手术后的不良反应。本组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配合系统的下肢及腰背肌力训练,随访3—28个月,优良率为97.9%(94/97)。  相似文献   

8.
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步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提高疗效和减少手术创伤,采用小切口开窗减压人工髓核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观察临床效果。方法41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开窗减压髓核摘除后植入人工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41例患者术后下肢主诉症状完全缓解;6例患者仍有轻微的感觉异常;8例患者伸拇肌力以及4例患者腓骨长短肌肌力由Ⅳ级恢复至Ⅴ级,4例患者伸拇肌力由Ⅲ级恢复至Ⅳ级;6例患者残存轻微腰痛,1例患者出现中度腰痛,通过固定、服用消炎镇痛药后症状缓解。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不增加患者痛苦,疗效确切,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9.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60例经临床表现及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CT引导下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病变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术.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采用改良的MacNab法评价术后七天、术后六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七天、六个月显效率分别为61.7%、65%,总有效率分别为93.3%、91.7%,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臭氧盘内外注射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有限椎板切除术对腰椎管狭窄症以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随访的采用有限椎板切除术治疗的137例腰椎管狭窄症和(或)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调查评价。结果:本组病例总数137例,其中男78例,女59例,平均年龄45.6岁,随访时间最长15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腰痛改善总有效率83%,腿痛改善总有效率96%,仅1例病人由于椎间盘复发行再手术椎间融合治疗。结论:有限椎板切除术能够有效地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以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而且能够更好地保存脊椎稳定结构而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腰椎棘突截骨再植、椎板弓形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36例,术中解决了暴露椎管与维持脊椎稳定性的矛盾,术后32例随访1年以上,优良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6年2月至2(109年6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120例。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本组随访结果:优72例,良26例,可20例,差2例,优良率为92%。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腰椎间盘再突出患者3例,椎管内血肿患者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应准备充分;术中防止损伤硬膜囊和神经根;彻底切除增厚的黄韧带;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做好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管狭窄98例远期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浙江省中医院10年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管狭窄改善腰部功能恢复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临床资料,并经1~7年抽样随访。结果 在随访期间,本组的优良率达85.08%。结论 伴腰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应彻底摘除突出的髓核,并彻底作相应节段腰椎管减压,对伴有腰椎不稳或有腰椎不稳趋势者,应加做椎间植骨和/或椎弓根螺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内窥镜手术系统微创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本组169例均行经后路椎间盘镜下突出间盘摘除手术.术后随访病人。结果: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优良率达96%.合并局限性椎管狭窄病人术后优良率达88%。结论;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但要掌握其适应征。  相似文献   

15.
钟伯利 《护理与康复》2012,11(4):391-392
目的探讨阶段性功能锻炼督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开窗髓核摘除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分阶段进行功能锻炼督导,分别于手术后次日、功能锻炼3周和功能锻炼3个月后进行功能恢复评分。结果功能锻炼3周后、3个月后,腰腿痛、直腿抬高角度和肌力等均有改善。结论阶段性功能锻炼督导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497-3498
分析腰腹肌肌力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我院收治的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在院自愿接受常规腰部防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腰腹肌肌力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功能JOA评分较对照组增加,治疗后2个月、6个月腰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腰背肌、腹肌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腰腹肌肌力训练,能促进患者腰部功能更好恢复,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飞燕式背伸肌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防治的机制及疗效。方法:本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380例,均为L4/5或L5/S1椎间盘突出症,行单节段或双节段的单侧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3d开始坚持进行飞燕式功能锻炼。结果:观察随访3年,其中优200例,良142例,优良率90%。结论:背伸肌功能锻炼对提高肌力,增强脊柱的稳定性,达成新的脊柱平衡,对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的发生及复发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脊柱手术204例出院后随访与健康指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3年10月~2006年9月,我们对204例脊柱手术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与健康教育指导,并根据反馈信息完善出院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4例,男126例,女78例,12~72岁,平均40.3岁。干部48例,工人78例,农民55例,其它职业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44例,腰椎管狭窄症术后29例,胸腰椎骨折术后83例,颈椎管狭窄症术后22例,颈椎骨折术后18例,脊柱侧弯术后8例。1.2方法随访采用电话随访与门诊复诊,时间为周六下午1:00~5:00时,分为近期与远期随访。近期指术后3个月内,每半月随访1次;远期指术后3~6个月,每月随访1次。对患者反…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镜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及其意义。方法:1999-02/2002-02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434例,男248例,女186例;年龄14-82岁。康复训练方法为:仰卧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下肢骑车训练,仰卧腰肌训练和俯卧腰肌训练等。通过术前讲解、术后指导、示范及辅助训练,使患尽可能的完成本套康复训练计划。结果:全组共手术491个椎间隙,术后无椎间隙感染及死亡。随访387例,随访时间平均27个月,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分级,优191例;良154例;可26例;差16例。结论:本套术后康复训练计划简单易行,有助于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的恢复,较为实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在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减压、GSS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其中多节段腰椎管狭窄11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5例;L4滑脱9例,L5滑脱7例;Meyerding分类Ⅰ度滑脱14例,Ⅱ度滑脱2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Stauffer—Coventry下腰椎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88%,植骨融合率为100%,GSS无松动退出及断裂现象。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后路全椎板减压术中,GSS系统可提供滑脱复位,恢复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术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