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与常见的肥厚型心肌病比较,一般不会伴有左心室动力性阻梗[1]。目前临床中通常采用心电图、心血管造影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本研究通过心脏彩超、X线、CT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探讨彩超用于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2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特征.结果 2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有心电图异常,其中25例呈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特殊心电图改变,8例ST-T动态改变.心脏超声提示心尖肥厚者22例.冠脉造影25例正常,前降支中段肌桥2例,回旋支狭窄20%1例.左室造影提示黑桃A样改变23例,5例表现心尖部心腔狭小.12例误诊为冠心病,其中4例为非ST段抬高心梗.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较易误诊为冠心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尤其是左心室及冠脉造影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6例AHCM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室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特征。结果:28例窦性心律患者有14例巨T波改变。35例AHCM患者通过心脏超声诊断明确,29例通过左心室造影确诊AHCM,无1例合并冠心病。结论:心电图显示胸导联为主导联上出现对称性T波倒置、ST段压低及R波增高,超声心动图是诊断AHCM的主要方法。左室造影是诊断AHCM的重要方法,AHCM几乎不合并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王倩  黄进  丁畅 《中国医学创新》2012,(30):111-112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AHCM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0例AHCM均伴有心电图异常。心脏超声提示心尖部心肌肥厚24例,占约80%,左心室造影22例,20例见特征性改变,阳性率约90.9%。结论: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造影均对AHCM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心肌病,目前国内有的学者把它分为两类:原发性或原因不明和继发性或特异性,四型。扩张型、肥厚型,限制型及未定型。欧洲学者又把肥厚型心肌病分型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以探求合理的诊断方法。方法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6年4月住院的24例AHCM病人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磁共振、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MSCT)以及冠状动脉和左室造影术特点。结果所有病人心电图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增高伴V2-V6导联对称性明显倒置T波;13例通过UCG检查发现心尖部室间隔及其左室后下壁增厚;4例核素心肌断层显像检查发现心尖部核素分布异常;左心室造影显示心尖部肌肉肥厚,5例呈“桃形”改变;5例磁共振及10例冠脉MSCT检查均发现心尖部肥厚为主表现,其中MSCT明确冠脉情况。结论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首要诊断依据,进一步UCG常规检查可以明确,要注意心尖部位观察。其它影像学检查方法均可采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需根据病情来决定选择。近年来冠脉MSCT为临床AHCM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又一种方法,特别对AHCM与冠心病的诊断有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并评价左室造影在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同时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左室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比较超声心动图和左室造影对其诊断的价值;进一步对该类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预后。结果:共纳入105例AHCM患者,男性占61%,平均年龄58岁;主诉多为胸闷胸痛;59.0%患者合并高血压;34.3%的患者被诊断合并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合并心律失常室早、房早、房速;84.8%的患者的心电图可见多导联T波倒置。以左室造影为诊断标准,经胸超声心动图在AHCM的诊断符合率仅为36.9%。有随访数据的89例(84.8%)患者,平均随访(4.1 ± 2.2)年,有2例患者发生心血管源性死亡,另有29例(32.6%)患者在随访期间因心血管原因再入院。结论:AHCM在临床上有一定发病率,但预后通常良好。AHCM常以胸闷胸痛为主要症状,可合并高血压、冠状动脉狭窄及各类房、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多有典型的V3~V5导联T波深倒;超声心动图诊断AHCM易漏诊,左室造影对诊断AHCM较超声心动图更可靠,同时又能调查冠脉情况,故对于冠脉造影阴性的T波异常患者应常规加做左室造影以排查有无AHCM可能。  相似文献   

8.
夏丽萍  张书宁 《上海医学》2012,35(3):224-227
目的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4例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室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HCM的患者分为梗阻型HCM组(HOCM组,44例)及非梗阻型HCM组(HNCM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测量并比较冠状动脉各分支的内径。结果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中,两组间仅年龄及糖尿病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两组间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的构成比、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室间隔厚度、左心房直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两组间冠状动脉狭窄、左前降支肌桥的发生率及左侧冠状动脉优势型患者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左间隔支肌桥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HOCM组的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左间隔支内径均显著大于HNCM组(P值均<0.01)。结论 HOCM患者的左间隔支肌桥发生率较HNCM患者高,且冠状动脉内径较粗大,尤其是左间隔支粗大,对临床上经皮导管化学消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发病率低 ,常易误诊。本文总结我们遇到的 15例及近几年公开发表的部分AHCM的临床资料 ,以期对AHCM的诊断及误诊原因予以探讨。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本组 15例为作者在省立医院进修期间收集该院1995— 2 0 0 1年及本院住院的患者 ,其中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35~ 6 7岁 ,平均 (44 .2± 7.8)岁。1.2. 诊断方法  15例患者均经体检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X线胸片检查 ,其中 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3例核磁共振检查 ,10例做蹬车试验。2 结果2 .1 临床表现 …  相似文献   

10.
11.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39岁 ,间断胸闷憋气 3个月入院。既往体健。查体 :体温 :36 5℃ ,脉搏 :72次 /min ,血压 :130 /70mmHg ,心率 :72次 /min。神清 ,精神可。两肺呼吸音清 ,心界不大 ,心率 72次 /min ,律齐 ,P2 <A2 ,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入院后做心电图示 :左室高电压 ,无T波倒置。运动试验阳性 :ST段明显下移 ,T波倒置。B超示 :各房室内径大小正常 ,室间隔厚度为 0 9cm ,左室后侧壁自乳头肌水平以下增厚 ,最厚约 1 9cm ,结论 :后侧壁心尖段心肌肥厚。冠状动脉造影示 :冠脉未见明显狭窄 ,左室造影…  相似文献   

12.
卢平 《浙江医学》1996,18(6):333-333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陶前区不适伴心悸入院。既往无高血压及典型心绞痛病史。入院体检正常。BP15.6/10.5kPa。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清心肌酶和血电解质测定均正常。胸片示心脏阴影正常。心电监护示偶发室性早搏。ECG示窦性心律,心率60次/分,律齐,心前区导联电压增高,R_(v5)3.2 mV,R_(v5) S_(v1)4.1 mV,ST_(Ⅰ、Ⅱ、v5、v6)压低0.05,mV,QRS 0.11 s,T_(Ⅰ、Ⅱ)浅倒,T_(v4.v5、v6)倒置较深,T_(vs)深达9 mm。Q—T间期为0.42s。ECG诊断:左室肥厚伴劳损?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钙拮抗剂口服及综合治疗,反复查ECG均无明显改变,而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舒张期左室后壁厚9mm,室间隔厚9mm,靠近心尖部室间隔厚17mm,心尖部厚19.3mm,心尖部厚度/左室后壁厚度=2.15,各瓣膜关启正常,Doppler示A峰>E峰。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随访1年,一般情况良好,ECG多次复查与住院时相同。 讨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非梗阻型心肌病的一种,国内报告较少,而日本稍多,临床和ECG较易误诊为冠心病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虽然超声心动图有确诊价值,但由于缺乏认识往往漏诊。我们从ECG角度看,通过复习文献和本例分析,认为下列几点可作为诊断线索:(1)心前区巨大倒置T波,以V_4~V_6显著,也可在V_3出现.倒  相似文献   

1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经辅助检查不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心电网符合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柞。现报道我院自1987年以来所见7例患者.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心电图认识。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对2000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住的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住院患者30例,分析其心电图特点.结果 心失肥厚型心肌病均并有心电图异常和超声心动图异常,其中伴胸前导联巨大倒王T,倒置程度Tv4>Tv5>Tv3,以V3~V5导联最明显22例;左胸V4~V6导联R波电压增高,且Rv4>Rv5>Rv3者19例;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以V3~V5最明显者22例.结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具有特征性改变,心电图时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早期诊断和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造影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评价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左心声学造影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检出率,并对此类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用心肌声学造影进行评价。结果:左心声学造影和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左心声学造影诊断检出率均高于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结论: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临床检查中应用左心声学造影方式,其诊断准确率更高,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群英  邬伟明  韩君勇 《中外医疗》2009,28(28):169-170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作用。方法观察15侧(AHCM)及40例左室造影正常者心电图变化。结果AHCM组较对照组胸导ST显著压低,巨大倒置T波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纽。结论心电图胸导联sT压低伴巨大饲置T波对于诊断AHCM特异性较低,但敏感性高,可作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及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经辅助检查不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符合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现报道我院自1987年以来所见7例患者,旨在提高对本病的心电图认识。  相似文献   

19.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ioperthy,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ioperthy,HCM)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回顾分析了28例AHCM病人的心脏结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准确、及客观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2例临床分析黄蕾林佑善蔡绳(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心内科200032)自从1979年Yamaguchi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首次描述以来,已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1~3]。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属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较少见,但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