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Q-T离散度(Q—Td)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Q—Tmax)和最小Q—T间期(Q-Tmin)之差,它代表心室肌复极不同步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用6511型心电图机以25mm/s速度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由同一医师测定Q-T间期、QRS波群、R—R间期,选T波清楚的导联,各导联连续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均值,并按以下公式计算:Q-Td=Q-Tmax-Q-Tmin。Q-Td正常值为10  相似文献   

2.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体表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异。它反映心室肌复极的非同步性,不均一性,而非同步复极是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猝死的危险因子,通过心电图测算Q—T离散度,可评价心脏病发生猝死的危险性,有学者认为Q—Td与冠脉支架术有关。本文总结了3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冠脉支架术(PCI)治疗后QTd以及经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变化,旨在探讨冠脉支架术对Q—Td和Q-Tcd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最长Q—T间期与明短Q—T间期之差。自Campbell等1985年提出以来,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来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治疗前后心电图的Q—Td,旨在探索溶栓成功与Q—Td之关系,现报告如下。1 对象选择 63例均为1995年1月至1998年7月住院的AMI患者。溶栓成功组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55±12岁;其中前间壁12例,广泛前壁5例,下壁18例,高侧壁3例;溶栓失败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58±9岁;共中前间壁6例,下壁14例,广泛前壁3例,高侧壁2例。所有入选病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正常值范围及阈值,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0名(100耳)男女各半的听力正常成人进行ABR检测,建立ABR正常值范围,讨论性别、耳别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及阈值测定的临床应用。结果成人正常ABR波Ⅰ、Ⅲ、Ⅴ潜伏期的正常值范围分别是:(1.29±0.17)ms(、3.46±0.22)ms(、5.41±0.17)ms;女性潜伏期(PL)和波间期(IPL)短于男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左右耳差异(P>0.05);正常成人ABR阈值(100耳)比主观纯音听阈高(15.1±0.9)dBnHL。结论建立成人正常ABR潜伏期及阈值正常值标准,为听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随访监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税全  李毅  郭勇 《安徽医药》2019,23(1):99-102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与临床特征。方法 前瞻性收集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病人147例,根据病人入院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病人分为观察组63例(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10 mmol/L)和对照组84例(同型半胱氨酸<10 mmol/L)。观察两组病人24 h心率变异性,同时分析心率变异性与病人靶器官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24 h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显著降低[(89.75±18.28)比(104.38±22.71) ms,P=0.000];每5分钟窦性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显著降低[(92.47±13.47)比(101.72±15.28) ms,P=0.000];24 h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ndex)显著降低[(33.29±8.73)比(40.67±10.38) ms,P=0.000];所有临近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显著降低[(27.48±9.12)比(31.84±10.55) ms,P=0.010];所有相邻两个窦性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全部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显著降低[(9.21±5.38)比(15.38±8.91)%,P=0.000];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增加[(0.97±0.12)比(0.89±0.14)mm,P=0.000];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加[(132.48±21.48)比(122.48±22.72) g/m2,P=0.008]。SDNN、SDNN-Index和PNN50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显著负相关(P<0.05),SDNN、SDANN、SDNN-Index、rMSSD和PNN50与左室质量指数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H型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与靶器官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康老年人伴随老龄化QT间期和离散度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区退休老年人4年前后的常规体检,选择健康老年人112例,年龄70~81岁,平均(75.2±3.6)岁;其中,男性47例,女性56例。12导联心电图记录采用50mm/s,增益10mm/mV。分别测量基年和第四年的R-R间期,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并计算QTd=QTmax-QTmin,QTcd=QTcmax-QTcmin。结果基年与第四年心电图的QT间期、校正QT间期、QT离散度和校正QT离散度,分别为(369±18)ms、(412.2±22)ms、(33.2±12.5)ms、(34.6±13.2)ms和(372±21)ms、(420±16)ms、(45.1±11.1)ms、(45.8±13.7)ms。二者比较,最大QT间期无显著变化(>0.05),而最大校正QT间期,QT离散度和校正QT离散度有显著变化(<0.05)。结论健康老年人4年的跟踪观察结果显示QT离散度、校正QT离散度存在显著的纵向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通后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方法 :急性心肌梗塞54例 ,其中38例溶栓成功。我们对溶栓成功的38例均采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Q—T间期的变化。结果 :38例溶栓成功的病例 ,溶栓前QTd为79 13±34 58ms ,溶栓成功后为30 26±18 26ms ,溶栓前后QTd比较P<0 05。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成功后 ,QTd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患者,穆××,男性,60岁。因发作性心悸、胸闷于1987年10月14日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入院后给以乙胺碘呋酮,利多卡因治疗,短阵性室速未再出现。于10月17日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4次/分,P—P间距规则,P—R间期0.13秒,Q—T间期0.42秒,QRS间期0.14秒,V_1呈rS型,V_5呈R型,波顶切迹,符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图A)。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①一般情况:57例急性心肌梗塞(AM全部为住院病人,60岁以上为老年组,59岁以下为成年组。AMI按WHO诊断标准。心电图Q—T间期取前三份均值,Q—Tc≥440ms为延长。②AMI猝死与年龄、性别关系:老年组41例,男18例,女23例;成年组16例,男14例,女2例;老年组女性多,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③AMI病人猝死的先兆症状与诱发因素,老年组有心绞痛者20例,占4.8%,心悸、气短14例,  相似文献   

10.
刘侠  吴良金 《江苏医药》1997,23(10):731-731
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差异即Q-T间期离散度(Q-Td)与心肌复极时程差异度密切相关,而由运动负荷试验导致Q-Td变化目前尚缺少报道。本文总结次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时Q-Td测定结果,旨在探讨冠心病运动负荷试验阳性者Q-T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我院心功能引台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60例为冠心病(A组)、年龄34~78岁.平均56.4岁.男38例,女22例。全组除外电解质紊乱、房颤、束支传导阻滞和服用影响心肌复极药物的患并。另以体检正常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秆60例为对照组(H组),年龄37~68岁.平均54.…  相似文献   

11.
郭萍  周秀娟  郭艳如  张斌  杨兵  单其俊 《安徽医药》2017,21(11):1979-1982
目的 观察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对小鼠体表心电图(ECG)指标,包括心率、PR间期、QRS波宽度和QT间期随麻醉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方法 6只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75 mg·kg-1后,每10 min记录ECG一次,直至90 min,分析ECG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所有6只小鼠均顺利完成实验.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后10~60 min时随给药时间延长,测得的心率显著减慢[(353.0±31.3)、(287.5±34.8)、(234.9±38)、(207.9±37.3)、(190.8±32.9)和(175.8±25.5)次/分钟,P<0.01],QRS波宽度显著增宽[(11.3±0.5)、(12.3±0.5)、(13.3±0.7)、(13.9±0.8)、(14.1±0.9)和(14.3±1.0)ms,P<0.05],QT间期显著延长[(18.8±0.5)、(20.9±0.9)、(23.0±1.1)、(24.5±1.3)、(25.7±2.0)和(26.4±2.2)ms,P<0.05].给药后60~90 min内测得的心率、QRS波宽度及QT间期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改变轻微,趋于平稳.而PR间期在注射后10~90 min的相邻两个测量采集点比较,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显著延长.结论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可致小鼠心率显著减慢,PR间期、QRS波宽度和QT间期等ECG指标随麻醉时间延长而明显延长,在研究心律失常模式动物心电学表型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尼群地平微囊的研制及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明胶单凝聚法将尼群地平包成微囊,并对其包囊率、主药含量、稳定性、溶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包囊率为81.43±2.08m为1.03±0.11,T50为41.90±2.03min,Td为59.7±z.12min,并与尼群地平片的溶出度进行比较,得出其片剂的m为0.95±0.23,T50为14.9±1.3min,Td为21.9±0.98min,将两者进行T检验,P<0.001,有显著差异,表明尼群地平制成微囊后具有缓释,长效和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燕华  熊晶  尹林  胡春林 《江西医药》2005,40(12):820-821
目的研究QRS间期和QRS间期离散度对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90例继发于缺血性心脏病或扩张型心肌病的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病人分成3组:存活组50例,心脏性死亡非猝死组25例,猝死组15例。所有病人均有标准12导心电图记录,均测量QRS间期、QT间期,计算QRS离散度、QT离散度、辨别左束支传导阻滞。结果心脏性死亡非猝死组QTd、QRSD、QRSd(单位毫秒ms)与存活组比分别为95±48ms:78±31ms、127±34ms:113±32ms、54±17ms:46±16ms,P<0.05。猝死组QRSD、QRSd与存活组相比分别为132±36ms:113±32ms、56±13ms:46±16ms,P<0.05。此外猝死组LBBB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χ2=7.44,P<0.01。结论QRSD、QRSd对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预后有预测价值并有可能预测死亡方式,伴有LBBB的病人猝死的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49岁。患风心病二尖瓣双病变30年。1994年3月4日出现快速型心房纤颤。其后住院数次药物治疗均未能转复律,用地戈辛或加美多心胺强心及控制心室律。1994年11月患者入院要求作电击复律术。12月7日给予电击复律术前用药奎尼丁片。用药前心电图示普通型房颤,心室率84次/分。Q—T0.34秒,Q—Tc0.37秒。上午8时口服奎尼丁片200mg,10时43分心室率96次/分,Q—T0.36秒,Q—Tc0.37秒。下午2时零5分,心室率102次/分,Q—T0.36秒,Q—Tc0.47秒。4时口服奎尼丁片  相似文献   

15.
Q—T间期综合征除Q—T间期延长外,还表现为心律失常,发作性昏厥、猝死。伴有耳聋者称Jervell或Lange—Nielsen综合征,不伴耳聋者称Romano—Ward综合征。本文就张姓一家三例Romano—Ward综合征作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例一:男、父、47岁。12—13岁时曾有两次昏到。1969年后常感阵发性心悸。多次复查心电图,P—R间期0.10—0.14秒,有房性早搏,偶有阵发性房颤,Q—T间期0.44—0.56秒。77年10月8日,开会时突然昏厥,小便失禁,一小时后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缓(44次/分),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肠溶衣片的溶出度及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厂家阿司匹林肠溶衣片的溶出度及释放度。方法 :本文采用转篮法对国内 4个厂家的阿司匹林肠溶衣片进行体外溶出度、释放度测定。结果 :4个厂家的某一批号产品的溶出参数分别为 :980 2 2 2 (T50 1 9 3± 0 8,Td2 2 7± 1 1 ,m 2 0± 0 2 ) ;980 40 7(T50 1 3 2± 0 5 ,Td1 7 5± 0 6 ,m3 2± 0 1 ) ;981 0 0 5 (T50 2 6 3± 0 2 ,Td32 0± 0 2 ,m 1 5± 0 1 ) ;981 2 2 5 (T50 1 9 4± 0 3Td2 5 2± 0 1 ,m1 8± 0 1 )。结论 :不同厂家片剂之间 ,其溶出参数 (T50 ,Td,m)有显著差别 (P <0 0 0 1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剂型差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平片组和缓释片组,每组44例.在常规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平片组患者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缓释片组患者给予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差异.结果 治疗30 d后,缓释片组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分别为(127.26±31.81) ms、(120.92±34.04) ms、(52.33±10.56) ms、(19.21±3.30)%,明显高于平片组的(111.64±27.29) ms、(107.17±28.54)ms、(42.15±7.42) ms、(13.78±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缓释片组患者QTd、QTcd分别为(38.46±11.02) ms、(34.43±10.17) ms,明显低于平片组的(53.55±15.36)ms、(43.07±12.23) 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缓释片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36%、90.91%,明显高于平片组的13.64%、7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均明显优于美托洛尔平片,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峨嵋唐松草碱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峨嵋唐松草碱10mg/kg,可以显著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及哇巴因诱发豚鼠致心律失常用量;能明显地预防氯仿所致小鼠心室纤颤的发生;能显著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复灌引起的心律失常。峨嵋唐松草碱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表现为显著的减慢大鼠心率,延长P—R及Q—Tc间期。  相似文献   

19.
胡飞  吴继雄 《安徽医药》2019,23(7):1357-136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病人的静息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特点。方法 选择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高血压病人141例,采用酶循环法测定其血液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借此分为A组(Hcy<10 μmol/L)20例、B组(10 μmol/L≤Hcy<15 μmol/L)69例和C组(Hcy>15 μmol/L)52例,记录各组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比较各组静息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区别。结果(1)A、B、C组在静息心率(67.2±8.0)、(68.1±7.6)、(75.3±10.1)次/分、SDNN(123.9±37.6)、(117.6±29.9)、(94.7±27.6)ms、SDNN index(54.2±17.6)、(52.3±21.9)、(39.8±17.6)ms 、pNN50(12.9±10.3)%、(9.6±7.3)%、(5.6±6.8)%、HF(284.2±211.2)、(234.3±252.9)、(133.1±104.2)ms2及LF(387.0±209.8)、(343.6±187.8)、(212.3±180.0)ms2等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rMSSD(36.8±14.5)、(32.8±10.3)、(29.1±17.4)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Hcy浓度与静息心率呈正相关(r=0.245,P=0.003),与SDNN、SDNN index、rMSSD、pNN50、HF及LF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随着Hcy的升高,H型高血压病人的静息心率增加,心率变异性下降,且当血Hcy浓度在15 μmol/L以上时,这种变化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2 8岁。因顿服安非拉酮片 5 0 0 m g,两周后感觉胸闷、恶心、厌食、乏力。来门诊检查 ,体检 :BP13.3/ 7.9k Pa,心率 10 0次 / min,心率齐 ,心音低钝。临床诊断 :可疑安非拉酮中毒。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 ,心率 12 3次 /分 ,P— R间期 0 .2 2 s,V1呈 R型 ,QRS时间 0 .12 s,TV1— V2倒置 ,Q— T间期 0 .32 s,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 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伴有血清钾偏低 ,测血清钾 2 .1m mol/ L,肝肾功能正常。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5 0 m g并静脉注射极化液加硫酸镁 ,大剂量维生素 C营养心肌等治疗一周 ,血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