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桐油是由桐树Aleurites Fordii的果实提出来的油,系一种不饱和酸的甘油酯。其成分含有饱和脂酸4%,油酸5%,亚麻油酸1%,桐油90%。其毒性较大,误食含0.3—0.5%的桐油时,即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中毒症状。中毒后所发生的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将误食的大部分桐油排出体外,仅少部吸收。由于桐油广布于我国各地,如管理不当极易发生误食造成中毒事故,以往临床报告材料较少,我院最近曾发生一起289例纯桐油中毒事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已全部治愈,现将其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桐油是从油桐子中榨出的一种工业用油,对人体有毒性,其外观与一般食用植物油相似,稍有异味。有关桐油中毒的报道较少见,中毒病人如得不到及时救护,可发生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我院1990年~1999年共收治5例桐油中毒病人,经积极抢救治疗,均痊愈出院。1 临床资料 5例病人中男4例,女1例,年龄10—60岁。中毒原因均因误将桐油当成食用油烹调食物,病人食后发生中毒,食后半小时左右病人剧烈腹痛,送入我院急救处理。2 急救与护理2.1 迅速采集病史:5例病人入院时神志均清楚,大汗淋漓,表情痛苦。护士简短地…  相似文献   

3.
李玉珍 《淮海医药》2005,23(3):250-250
20 0 2年 9月 16日下午 2时许 ,怀远县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称某中学有部分学生午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疑似食物中毒。县卫生防疫站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查明这是一起由食用剩米饭引起的蜡样芽胞杆菌中毒 ,所有中毒学生均食用了这略感发粘的剩米饭。本次中  相似文献   

4.
1992年3月11日,广东省新会县七名四川民工进食“蘑菇汤”后10至13小时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假愈期),第3天后病情加重,四例病人先后出现肝脑综合症,肝昏迷而死亡。根据病人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取样、蕈株分类鉴定和试验结果,认为本次中毒为误食毒蕈—白毒伞引起。现将报告如  相似文献   

5.
唐筱涛 《淮海医药》2003,21(4):322-322
桐油中毒 ,在桐油产地并不少见 ,常因误食或把桐油作为其他中毒 (如耗子药 )的催吐剂导致中毒就诊。在 2 0 0 1年间我院收治 2批桐油中毒患者 ,计 5 7例。现将急救及护理配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 2批患者中 ,一批为因结婚办酒席食后 1h左右出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经抢救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缓解,部分病人病情可出现急剧恶化,甚至引起死亡而导致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病人抢救的失败。笔者对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18例有机磷中毒病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婴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曾统称为消化不良,临床表现为轻度腹泻和呕吐者称为单纯性消化不良;严重者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中毒症状者称中毒性消化不良。夏秋季发病数  相似文献   

8.
夏小健 《北方药学》2012,9(4):12-13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属于中医学"肠僻"、"滞下"等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该病呈常年散发,  相似文献   

9.
乙酰胺是氟化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氟乙酰胺鼠药是一种高效、剧毒、高残留的鼠药。我院自 1 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收治氟乙酰胺鼠药中毒病人 54例。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4例中男 33例 ,女 2 1例 ;年龄 3~ 59岁。自服 38例 ,误服 1 6例。鼠药为市场上小贩出售的含氟乙酰胺红色或黄色有香味的液体。服用量为 0 5~ 1 0ml。就诊时间 2 0min至 6h。1 2 临床表现 按中毒症状分为轻、中、重度中毒。轻度中毒 (2 9例 )仅出现胃肠症状 :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和腹泻。中度中毒 (2 0例 )除胃肠症状外 ,出现口…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9例桐油中毒患者的急救,探索群体性食物中毒的抢救方法。方法对29例桐油中毒治疗及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救治,29例桐油中毒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建立规范完善的急救措施是群体性中毒的有力保障。早期迅速,彻底地洗胃,加强支持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抢救桐油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根据毒血症及肠道症状轻重,可分为4型:普通型、轻型、重型、中毒型菌痢[1];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广泛应用,痢疾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已较少见,但普通型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终年均有发生,但多流行于夏秋季节。人群对本病有普遍易感性,幼儿及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中毒性痢疾比较集中发生于儿童。  相似文献   

13.
1999年4月28日,云霄县城关地区居民吴某一家三人因进食鱼片引起中毒,经调查证实为河豚毒素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及临床表现 4月28日早上,城关地区吴某及妻儿早餐主要食物为稀饭和鱼片,食后30~50分钟,三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恶心、呕吐,口、舌麻木等症状。其子食后30分钟最早出现症状,先是口唇、舌头麻木,随后四肢、头面部麻木,并伴有全身乏力,视物模糊,步态不稳,恶心、呕吐,但无腹泻,无发热;尚能言语,无呼吸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芽浸液可引起兔中毒,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主要表现为全身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广泛性的出血;并引起脑出血,出现神经症状;还可引起溶血和类似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5.
蔬菜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有些蔬菜食后会引起中毒。常见的有: 鲜黄花菜 菜中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后经氧化产生有毒物质,使人中毒,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但秋水仙碱易溶于水,因此,鲜黄花菜在加工时只要用清水充分浸泡、晒干,菜中的秋水仙碱就会消失,食用后一般不会中毒。  相似文献   

16.
2001年3月9日平房区某居民点5人因食用个体加工店购买的鸡翅、鸡腿、鸡爪、鸡骨架等而引起头晕、头痛、乏 力、胸闷、恶心、呕吐、口唇青紫等中毒症状。食用者5人全部发病,其中1名儿童症状较重。根据症状及食物特征疑似亚硝酸盐中毒。即按其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地西泮中毒救治过程中出现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并发症目前尚未见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在抢救老年人地西泮中毒的病例中发现,部分病人在意识障碍缓解后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性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为明确原因,作者对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地西泮中毒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相关分析,并就发病机制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多,对麻疹病毒无免疫力的成人如患麻疹全身中毒症状多较小儿重,以发热、咳嗽、流涕、麻疹黏膜斑、眼结膜充血、呕吐、腹泻等为特征。并发症较多。笔者所在医院2007-01~2007-12收治成人麻疹25例,其中全部出现并发症。现就其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儿中毒性痢疾是威胁儿童健康,造成死亡率较高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往往在抗菌素治疗尚未发挥作用以前,患儿即因中毒过深引起呼吸及循环障碍而致死亡。北京中苏友谊医院于1957年7月开始采用人工冬眠综合疗法治疗中毒性痢疾,取得良好效果,大大降低了死亡率。这病的特点是:起病骤然,肠道症状在发病初期并不明显,很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如突然高热、惊厥、嗜睡、呈半昏迷或完全昏迷状态,继之循环及呼吸中枢机能障碍。腹泻并不经  相似文献   

20.
十复生胶囊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中药十复生胶囊控制海洛因依赖者戒断症状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开放实验对 71例海洛因依赖者使用十复生胶囊。结果 :在用药 4日后 ,出现戒断症状的病人明显减少 (占 84.51 % ) ,用药 1 0日后 ,戒断分 <1 0的有 70例 (占 98.59% ) ,在整个用药过程中 ,戒断症状减分率为 0 .50± s0 .1 7;用药期间病人因脱毒引起的焦虑明显降低 ;用药后出现口干、腹泻等不良症状的病人所占的百分率分别为 9.9%和 8.5% ,而其它的不良症状没有出现。结论 :十复生胶囊控制海洛因依赖者的戒断症状 ,其疗效明显 ,比较安全可靠 ,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