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我院ICU 9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CRAB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17日—4月12日我院ICU收治的9例CRAB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及流行病学史,应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ERIC-PCR)分析其同源性,监测ICU环境卫生学情况。结果?我院ICU A4、A6、B3及C2床患者临床样本检出的CRAB为同一疑似克隆株;B5、C1床患者样本检出的CRAB为同一疑似克隆株;B2、B2加床患者临床样本检出的CRAB为同一疑似克隆株。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分别从病房的空气滤网、床栏、呼吸机按钮和护士手等部位分离出50株CRAB,其中23份样本检出与患者有相同耐药谱的CRAB。ERIC-PCR结果显示,9例临床分离菌株与25例环境菌株为克隆株。手术、气管插管和前期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是CRA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ICU患者、工作人员感控管理不到位以及空气、环境和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清洁消毒措施不严格可能是此次CRAB感染传播的原因,为了减少此类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建议加强对ICU患者与工作人员管理、加强环境及物体表面的彻底消毒、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cter baumannii, CRAB)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为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2年12月—2023年1月某医院神经内科ICU的5例CRAB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并采取针对性防控策略。结果 5例CRAB患者中,1例为医院感染,4例为社区感染。病例1、2、3、4的药敏结果一致,除对多粘菌素敏感外,其他测试抗菌药物全耐药。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神经内科ICU环境中CRAB检出率为18.52%(5/27),分别从床尾摇柄、医务人员及医工手中检出。通过接触隔离措施落实、监护室物体表面环境彻底清洁消毒、医护人员及医工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的培训及督查等针对性干预措施,至2023年2月5日,无新发CRAB感染患者。结论 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及重症高峰的到来,医疗工作负荷量显著增加,危重患者增多,保洁人员人手紧缺,手卫生及消毒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是导致此次疑似CRAB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下呼吸道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与控制。方法对2013年10月27日—12月27日该院ICU5例XDRAB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传播途径,采取干预措施。结果 5例患者痰标本和环境物体表面采样均分离出XDRAB,分离的菌株及其耐药谱基本一致,推断为同一病原体污染环境导致的XDRAB医院感染暴发。消毒前采集标本54份,26份阳性,ICU门把手、床单、电话等均检出XDRAB。通过调查,确定室内环境及仪器设备的污染、清洁消毒措施执行不力、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足等是造成此次XDRAB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针对感染环节,积极落实防控措施,之后多次采样均无XDRAB检出,亦无新发感染病例。结论 ICU内环境污染是此次XDRAB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防控措施能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某院重症监护室(ICU)一起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感染暴发的原因。方法调查2014年1月30日-2月9日入住该院ICU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对其周围环境进行流行病学采样;观察医务人员无菌操作及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5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液中均检出XDRAB,且XDRAB耐药谱一致,均仅对多粘菌素E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环境细菌学调查结果显示,病房台面、心电监护仪、吸引装置、工作人员手、设备塔台面菌落数超标,总阳性率为88.00%(44/50);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12株,其中XDRAB 9株。经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后,2月10日-3月10日,ICU再无新发XDRAB医院感染病例。结论ICU环境消毒不彻底、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无菌操作不规范是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查找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ICU2018年1—2月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ICU环境卫生学监测,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暴发流行。结果该院ICU短时间内10例患者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其中B08、C08、A02床患者标本检出的AB药敏结果相同,为一疑似克隆株;C09、B09、A03床患者标本检出的AB药敏结果相同,为另一疑似克隆株。通过环境卫生学监测,分别从输液泵、床头桌、床栏、输液塔、护理桌、监护仪、手消架、设备塔、床尾手摇、医务人员随身用品的标本中检出了类似的AB克隆株,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后,未再出现新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于3月5日从环境及医务人员手的标本中未再分离出耐药AB。结论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差及环境消毒不彻底是导致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医院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污染情况及感染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ICU患者CRAB医院感染提供环境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对ICU环境进行大面积卫生学采样监测,并随机抽取10株菌与临床分离的23株CRAB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采集的环境标本共145份,检出CRAB73份,检出率50.3%,其中患者床单位及周围物品,检出率为100.0%;所有检测出的CRAB均为泛耐药菌株;DNA图谱显示与患者医院感染的CRAB为同一克隆菌株.结论 ICU环境中CRAB污染情况严重,加强ICU环境的清洁、消毒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是防止CRAB在ICU暴发流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藏区某院新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首例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患者相关环境污染及患者感染情况,分析传播风险。方法 从2021年11月15日检出的首例CRAB患者入住ICU开始至第60天期间,对入住ICU>48 h的所有患者进行CRAB主动筛查;在首例CRAB感染患者入住ICU第30天高频开展诊疗活动2 h后未消毒前、第60天消毒后未开展医疗活动前的环境分别采样,CRAB显色培养基培养。结果 主动筛查的13例患者中1例CRAB阳性,该病例于11月19日由三级医院ICU转入该院ICU,入住ICU第40天出现发热、吸痰需求增加并检出CRAB,药敏谱与首例病例相似,且安置于首例病例邻床。采样环境标本64份,CRAB阳性9份,阳性率14.06%,其中高频诊疗活动后洗手池、门把手、床栏等8个采样位点CRAB阳性,常规消毒后洗手池水槽检出CRAB。结论 在民族地区基层ICU CRAB防控工作中,对入科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高风险患者入科即采取集束化防控措施是可行的;应重点关注洗手池、门把手、床栏等区域污染及洗手池水槽消毒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了解我国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点,为CRAB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法和判定标准,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全国12省市46所综合医院ICU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病原学检测采用API鉴定系统或自动化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微量肉汤稀释法,所有资料采用STATA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46所医院59个ICU的住院患者32 077例,总住院日数276 909d,共发生CRAB医院感染683例,CRAB千日医院感染率2.47‰;CRAB医院感染以东北地区最高,综合ICU最常见;CRAB医院感染送检标本主要为痰液,占77.75%,CRAB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79.36%。结论我国医院ICU住院患者CRAB医院感染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应根据CRAB医院感染流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并落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为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1年11月某三级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5例CRAB感染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检测,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例CRAB医院感染的住院时间和床位存在重叠或相邻,护理人员存在交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较高;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CRAB检出率为5.97%(4/67),检出部位为监护仪面板、吸氧仪、床头柜和加压袋;5株患者检出的CRAB菌株和4株环境检出的CRAB菌株药敏结果基本一致。采取加强接触隔离措施落实,规范手卫生的正确执行,定时对环境物表采取有效的清洁消毒措施并进行主动监测评价,以及联合多部门规范医生抗菌药物的使用等针对性干预措施后,此次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内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不及时不彻底,医务人员接触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过高可能是导致此次疑似CRAB医院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及时识别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流感染患者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同源性。方法收集该院ICU2012年1—12月血流感染患者血液、下呼吸道和静脉导管尖端分离的CRAB,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及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50株CRAB分离自患者血液26株、下呼吸道20株、静脉导管4株;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对分离自患者血液(26株)、呼吸道(6株)和静脉导管尖端(4株)的36株CRAB进行PFGE,结果表明主要为7个PFGE型(A~G),其中A克隆5株,B克隆2株,C克隆3株,D克隆4株,E克隆3株,F克隆8株,G克隆3株;其余8株菌为散发。该ICU分为Ⅰ、Ⅱ区,其中A、B、F克隆在两个病区间均存在。3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CRAB为同一克隆,其中2例血液、下呼吸道、静脉导管尖端为同一克隆,另1例血液和下呼吸道为同一克隆。对其中6例患者下呼吸道分离的CRAB进行PFGE分型,3例同属D克隆。对12例血流感染患者静脉导管尖端进行培养,4例患者培养阳性,且为CRAB,分别与各自血液分离株为同一克隆。结论 ICU存在CRAB血流感染流行,患者间交叉传播是医院流行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并采取有效控制感染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1月ICU住院的32例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区内环境卫生学检测分析;采取环境消毒、隔离防护、加强手卫生等一系列感染控制措施控制感染暴发。结果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或定植10例,患者罹患率达31.25%,例次感染率为50.00%,日感染率28.74‰;患者基础疾病严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呼吸机辅助呼吸、住院时间长等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病房空气、地面、部分公用医疗器械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50.00%,医务人员手和工作服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30.00%。结论病房环境鲍氏不动杆菌污染严重、医务人员接触传播可能是造成此次鲍氏不动杆菌流行的重要原因;彻底病房环境消毒、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等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的长期执行,在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暴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耐药机制,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2 年5月临床分离的32株CRAB,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通过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对碳青霉烯酶进行表型分析;检测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氯苯腙(CCCP)对美罗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影响,筛选外排泵表型阳性菌株。结果32株CRAB检测出9种基因型,其中以A(10株)、H(7株)两种基因型为主,其次为I型(4株),B和E基因型各3株,其他基因型各有1或2株。2012年3-5月分离11株CRAB,10株为H(7株)和I(3株)两种基因型,1株为A型。21株(65.63%)CRAB检测到OXA 23特异性条带,且其在改良Hodge试验中均为阳性(包括2012年3-5月分离的11株CRAB);除1株CRAB检测到NDM 1外,其余金属β 内酰胺酶基因检测均为阴性;CRAB在CCCP存在的条件下对美罗培南MIC仅有轻微改变,均为外排泵表型阴性。CRAB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13株)和神经外科(7株)。结论该院2012年3-5月间暴发了CRAB同一基因型克隆株的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是表达OXA 23;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与外排泵无关,产NDM 1菌株已在该院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与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的差异,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防控的认识。方法以某三甲医院2012年10月—2018年9月重症医学科(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结果分为CRAB组和碳青霉烯类敏感鲍曼不动杆菌(CSAB)组,将两组患者按照配对标准1∶1配对,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最终匹配成功46对,CRAB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79 192元,CSAB组为82 314元,两组差值为96 878元;CRAB组住院日数中位数为49 d,CSAB组为27 d,两组差值为22 d;两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日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AB医院感染患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西药费(29 246元)、材料费(19 465元)和治疗费(12 872元),占直接经济损失费用的63.6%。结论 CRAB医院感染导致患者住院日数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因此降低CRAB医院感染发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某院发生的一起疑似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暴发事件,并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2022年2月9-14日该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院感监测软件预警的6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可能污染的环境样本进行微生物采样、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持续监测干预后患者及环境CRAB检出情况。结果 6例检出CRAB的患者,其中医院感染4例,定植2例。病例1、3、4、5来源CRAB,除对替加环素和左氧氟沙星中介外,其他全耐药,耐药谱一致。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暴发时CRAB检出率为20.00%(40/200),分别从床单元、设备仪器、医务人员及保洁员手中检出CRAB,且药敏结果与患者来源菌株一致。采用提高接触隔离落实率,严格执行手卫生,采取全院多科室联合的感染防控培训及督导等针对性干预措施,持续3个月对该科室进行CRAB目标监测,结果发现3-5月CRAB感染率分别为25.00%(12/48)、18.75%(9/48)、12.50%(6/48),呈下降趋势(χ趋势2=56.00,P<0.05);连续环境卫生学采样,均未分离出CRAB,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接触隔离落实不足、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手卫生执行不到位,以及环境清洁不彻底可能是导致此次CRAB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及时识别,调查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是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某院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污染情况及其同源性。方法对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血液透析室、手术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对ICU、EICU环境中污染的条件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进行扩增分型。结果除EICU医务人员手卫生结果达标外,ICU及EICU各检测项目细菌计数均不达标;血液透析室及手术室采样标本均合格。ICU、EICU物体表面共采集标本53份,检出鲍曼不动杆菌7株,检出率为13.21%;此7株菌均为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其中6株基因型相同,与患者痰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相同。结论该院重点部门环境中物体表面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同源性,应加强其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mNGS及传统病原学培养方法对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2023年6月8—22日5例检出CRAB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微生物采样及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同时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mNGS结果回报所需时间短于培养所需时间[(3.92±1.05)d VS (6.24±0.25)d,P<0.001]。5例患者的标本培养分离出CRAB,mNGS检测结果显示均检出OXA-23耐药基因,经专家综合判断4例患者为医院感染,1例患者为标本污染。依据《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中的医院感染暴发定义,此事件考虑为医院感染暴发。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显示,暴发时环境中CRAB检出率为51.30%(59/115),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手与呼吸机表面,实施多学科联合感染控制措施后,医生手卫生依从率及呼吸机消毒落实率分别由40.83%(49/120)、33.33%(16/48)提高至82.61%(95/115)、83.33%(30/36)。患者预后良好,后续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克隆相关性,明确其基因分型,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7所医院ICU环境中分离的39株CRAB,采用K-B法测定其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的OXA基因,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CRAB菌株进行克隆多态性分析。结果 39株CRAB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为56.4%,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90%。PCR扩增结果显示,39株(100%)CRAB均携带OXA-51基因,37株(94.9%)携带OXA-23基因,OXA-24和OXA-58基因未检出。PFGE技术显示,其中38株CRAB分为5个克隆群,A群为主要流行克隆;MLST分析结果显示,CRAB的主要流行克隆型为ST195。结论广州市ICU环境中存在携带OXA-23基因的CRAB克隆传播,应加强ICU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减少由CRAB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