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用于规范医学影像科感染控制制度和流程,以不断提高感染控制效果。方法应用3次PDCA循环管理对80名医学影像科工作人员(其中有5名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室内空气消毒考核和问卷调查,静脉穿刺无菌操作(仅对护士)的考核和问卷调查,并比较实施PDCA前后在上述几个方面的考核效果。结果实施PDCA前后医务人员对洗手指征掌握、洗手步骤实施以及手细菌培养的合格率分别为38.75%和87.50%、50.00%和93.75%、76.25%和97.50%,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PDCA前后医务人员对常见医疗废物分类和医疗废物收集要求掌握的合格率分别为20.00%和86.25%、46.25%和88.75%,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科室室内空气消毒合格率由实施PDCA前的68.18%提高到实施PDCA后的95.4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护士静脉穿刺无菌操作合格率由实施PDCA前的80.00%提高到实施PDCA后的9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医学影像科感染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使用一次性鞋套对重症医学科(ICU)空气细菌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规定的方法,连续15 d对ICU使用一次性鞋套和未使用一次性鞋套时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对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一次性鞋套与未使用一次性鞋套ICU患者数量、探视人员数量及温/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一次性鞋套时ICU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为[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20±2.20)CFU/15 min·Φ9 cm平皿],高于未使用一次性鞋套时[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0.60±1.10)CFU/15 min·Φ9 cm平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使用一次性鞋套时空气细菌培养合格率高于使用一次性鞋套时(96.67%vs 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鞋套不能改善ICU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西安市地铁1号线运营前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为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营前和运营后对地铁1号线19个站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进行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送风口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结果运营前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合格率(96.11%、100.00%)、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检测值中位数(0.89 g/m^2、1.27 g/m^2)、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检测值中位数(2 CFU/cm^2、1 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营前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口PM10合格率(97.35%、54.25%),细菌总数合格率(94.05%、99.10%),真菌总数合格率(65.95%、90.09%),送风口PM10检测值中位数(0.097 mg/m^3、0.242 mg/m^3),真菌总数检测值中位数(370 CFU/cm^3、230 CFU/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营前后均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结论西安市地铁1号线运营前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应加强卫生管理并定期清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法提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控制措施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分别抽取2014年1-12月(对照组)和2015年1-12月(试验组)入住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并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各100例,试验组采取品管圈管理法,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ICU医务人员VAP控制措施和手卫生依从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医务人员各项VAP控制措施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照组所有措施全部执行的依从率为32.00%,试验组为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29.14%,合格率为42.50%,患者VAP发生率为10.00%;试验组分别为83.64%、82.50%、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结论品管圈管理法在提高医务人员VAP集束化预防策略和手卫生依从性方面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用于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
方法 2015年10月成立品管圈小组, 在消毒供应室开展品管圈活动, 对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 抽取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前、1年后各300个手术器械包进行调查, 对比两个时间段的手术器械管理效果, 并抽取活动开展前后各2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手术器械包的缺陷发生率为14.67%, 高于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的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前的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和消毒灭菌合格率分别为87.33%、89.67%, 均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1年后的98.33%、99.0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 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管理质量, 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也可能有一定效果, 故值得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开展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目视化标识管理在综合医院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某综合医院中医科,2016年5—8月为干预前,采取传统管理方法,2016年9月—12月为干预后,运用颜色、标识、流程图等目视化标识管理模式对中医科实施管理。比较干预前后医院感染防控质量检查结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结果目视化标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相关理论知识测试总分分别为(71.90±10.89)分、(88.47±5.8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实施目视化标识管理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检查的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及职业暴露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目视化标识管理后,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82.43%)高于干预前(4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9,P=0.000),其中干预后物体表面、医生和保洁人员卫生手合格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卫生手合格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目视化标识管理方法能够提高中医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增强医务人员感控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是指圈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与品管手法,达成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使护理质量达到期望水平。本研究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构建肿瘤专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02-01-2019-01-31长沙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2个病区8名护士成立"知了圈",依据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操作步骤,构建肿瘤专科护理质量信息化评价体系;比较应用评价体系前后,护士专科服务质量、专科核心能力、质控护士满意度和圈能力的得分情况。结果品管圈历时10个月完成。实施后护理服务质量得分为(75.21±7.26)分,高于实施前的(63.23±3.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6,P<0.001;实施后护士专科核心能力得分为(167.97±32.64)分,高于实施前的(141.80±3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4,P=0.005;实施后病区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45.25±4.65)分,高于实施前的(34.00±7.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0,P=0.006;圈员自评结果显示,活动成长值由活动前的(25.88±6.55)分提高到活动后的(67.75±5.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76,P<0.001。结论通过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构建的肿瘤专科护理质量信息化评价体系科学、系统、高效,可实现对肿瘤专科护理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居民家庭HEPA型空气净化器的基本情况、过滤膜细菌污染状况和空气细菌净化效果,为指导居民合理使用空气净化器提供依据。方法问卷法调查空气净化器的基本情况和使用习惯;拭子涂抹法采集过滤膜前后的细菌并进行检测,全自动微生物生化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空气沉降法采集空气微生物并进行检测。结果本次研究共调查65台HEPA型空气净化器。过滤膜上的细菌鉴定出56种,17个属别。过滤膜前细菌总数中位数为8.8 CFU/cm2,膜后为0.4 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64,P0.001),且两者呈正相关(r=0.357,P=0.004)。空气净化器开启前室内空气细菌总数中位数为5.5CFU/皿,开启后为3.0CFU/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26,P0.001)且两者呈正相关(r=0.590,P0.001)。经偏相关分析,过滤膜前细菌总数与空气细菌总数正相关(r=0.501,P0.001)。结论过滤膜上细菌种类繁多,膜前细菌污染情况严重于膜后;78.3%的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但二次污染问题不容忽视;过滤膜前表面细菌数量与空气细菌总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天津市盐碘含量调整前后人群碘营养状况,为适时调整碘缺乏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分别在食盐碘含量调整前(2005、2011年)和调整后(2014、2017年)抽检了8~10岁儿童家庭食用盐样、尿碘和甲状腺肿大情况及孕妇尿碘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盐碘含量调整前后碘盐中位数由30.20 mg/kg下降至26.05 mg/kg,调整前后碘盐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867,P<0.001)。调整后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78.68%、81.01%、63.74%,与调整前(92.44%、96.78%、89.4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1.916、309.405、540.148,P均<0.001)。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由210.10μg/L下降至172.08μg/L,调整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51,P<0.001)。儿童甲肿率由2.21%下降为2.05%,调整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P=0.658)。按盐碘浓度分层分析后发现,在吃碘盐和合格碘盐的儿童中,调整后的尿碘中位数均低于调整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726、2.742,P均<0.001),但尿碘处于适宜水平的比例均高于调整前。孕妇尿碘中位数由145.20μg/L上升至147.17μg/L,调整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1,P=0.162),调整后孕妇尿碘中位数150~250μg/L的比例(31.02%)明显大于调整前(24.53%,χ2=4.769,P=0.029)。结论天津市盐碘含量调整后,儿童碘营养由高于适宜水平优化至适宜水平,甲肿率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孕妇碘营养略低于适宜水平,但处于适宜范围的孕妇比例有所提升。新的盐碘含量标准适宜,对天津市人群的健康更为有利,但儿童尿碘<100μg/L的比例增大,需引起重视。同时碘盐覆盖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均未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应加大对盐业市场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0.
探究基于品管圈建立的护理干预对患者健康行为及护理人员技能素质的影响。2017年1月南京市江宁区中医医院护理部实施基于品管圈建立的护理干预,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均50人,对比实施前后患者健康行为及护理人员技能素质等情况。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住院时间、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1、6.354、5.412、4.541,均P=0.000)。实施后,护理人员责任感、仪表文明、沟通配合、服务态度、质控管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5、8.541、6.523、4.587、7.541,均P=0.000)。基于品管圈建立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提高护理人员技能素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