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综合性能及运行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洁净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作为监测和判断标准,于2017年2-5月对云南省34家医院共81间洁净手术室静态条件下的洁净度及微小气候等进行了现场监测。结果不同级别医院手术室内微粒直径≥0.5μm和≥5.0μm两类尘埃粒子数均合格的概率分别为三级医院0.00%、二级医院2.38%;浮游菌合格率分别为三级医院79.49%、二级医院100.00%。相关技术指标的合格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相对湿度85.19%(69/81)、温度72.84%(59/81)、噪声71.60%(58/81)、照度51.85%(42/81)和静压差45.68%(37/81)。I级洁净手术室截面风速及风速不均匀度β的合格率分别为13.33%(4/30)、33.33%(10/30);II级、III级洁净手术室的换气次数、风速无盲区的合格率分别为72.55%(37/51)、78.43%(40/51)。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洁净手术室之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云南省医院洁净手术室洁净度指标和其余技术指标均未全部合格,特别是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偏低。应尽快加强各级各类医院相关人员对洁净手术室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加强手术室的日常监督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综合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综合性能,为保障手术室洁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云南省22家医院共125间洁净手术室的尘埃粒子数、温度、相对湿度、静压差、截面风速、换气次数、噪声、照度、沉降菌进行静态检测。采用卡方检验,分别比较分析不同洁净等级、新改建和投入使用≥1年的手术室中各检测指标的合格率。结果 125间洁净手术室尘埃粒子数、温度、相对湿度、静压差、截面风速、换气次数、噪声、照度、沉降菌的合格率分别为92.00%、91.20%、86.40%、83.20%、92.59%、90.82%、86.40%、89.60%、96.00%。Ⅲ级和Ⅱ级洁净手术室悬浮粒子合格率高于Ⅰ级洁净手术室(P0.05),Ⅲ级洁净手术室噪声合格率高于Ⅱ级和Ⅰ级洁净手术室(P0.05)。新建或改建手术室的悬浮粒子、温度、相对湿度、静压差、截面风速、换气次数、噪声、照度和沉降菌的合格率高于投入使用≥1 a的手术室(P0.05)。结论云南省新建或改建洁净手术室合格率较高,但投入使用≥1 a的手术室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不容乐观,需加强管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南省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综合性能和管理现状,发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保障洁净手术室有效运行。方法依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采用现场监测方法对15家医院(其中省级8家、地县级7家)共170间洁净手术室的洁净度及相关技术指标进行现场静态监测。结果洁净度指标中的沉降菌合格率分别为Ⅰ级90.5%、Ⅱ级88.0%、Ⅲ级90.9%、Ⅳ级93.1%,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Ⅰ级100%、Ⅱ级100%、Ⅲ级93.9%、Ⅳ级100%。两项主要参数尘埃粒子与沉降菌菌落数总合格率分别为97.6%和91.8%,尘埃粒子数与沉降菌菌落数结果呈正相关(r=0.9849)。省级沉降菌菌落数量和尘埃粒子合格率分别为92.2%和100%,地县级两项主要参数均为90.2%,省级的沉降菌菌落数和尘埃粒子合格率均高于地县级医院(P0.05)。截面平均风速、新风量、换气次数、静压差、相对湿度合格率均为100%,温度为91.2%,噪声97.1%、照度99.4%。结论医院洁净手术室主要参数尘埃粒子和沉降菌菌落数未全部合格,还有部分相关技术指标也未合格,说明洁净手术室在建设和使用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加强洁净手术室的合理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徽省各级医疗机构洁净手术部的综合性能达标状况。方法于2009~2011年对安徽省27家医院的191间洁净手术室和391间辅助用房进行尘埃粒子、沉降菌和相关技术指标的现场静态监测。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02监测并评价。结果Ⅰ级手术室的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数、压差、温度、相对湿度、噪声、照度、风速等技术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96.4%、100.0%、92.9%、96.4%、89.3%、75.0%、64.3%、92.9%。所有洁净手术室的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数、压差、温度、相对湿度、噪声、照度、风速、换气次数等技术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98.4%、100.0%、94.2%、96.9%、93.7%、83.2%、72.5%、92.9%、82.2%。结论安徽省部分医院的洁净手术室的主要洁净指标合格率较高;但Ⅰ级手术室的噪声、照度,其他手术室及辅房的照度、换气次数的合格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质量控制对策,以重视洁净手术室的管理,确保手术安全.方法 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对徐州市11所医院洁净手术室综合性能进行每年1次定期监测;并对尘埃粒子数超标的洁净手术间整改干预.结果 监测2006-2011年共216间洁净手术室的尘埃粒子、沉降菌、压差、温度、相对湿度、噪声和照度,合格率分别为56.48%、95.83%、55.56%、63.89%、51.85%、66.67%、72.69%,其中Ⅰ级57间,工作区截面平均风速合格率为45.83%;Ⅱ、Ⅲ级159间,换气次数合格率为62.04%;启用1年洁净手术室共42间,其尘埃粒子、沉降菌和压差3项指标的合格率分别是85.71%、97.62%、90.48%,与启用2~3年共78间的对应合格率57.69%、94.87%、51.28%比较,尘埃粒子和压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沉降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65间次尘埃粒子超标洁净手术间整改前、后尘埃粒子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洁净手术室使用不可能一劳永逸,应进行有效维护和严格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应做好全面监测,不能仅用沉降菌单一指标作为可以安全使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现状,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管理。方法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无锡市15所医疗机构的96间洁净手术室进行综合性能测试。结果新建洁净手术室的尘埃粒子数、沉降菌、风速或换气次数、静压差、噪声、最低照度、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合格率分别为98.53%、100.00%、89.71%、97.06%、98.53%、100.00%、89.71%和88.24%;使用中洁净手术室上述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67.86%、85.71%、42.86%、57.14%、92.86%、78.57%、75%和82.14%。结论除新建的Ⅰ、Ⅱ、Ⅲ、Ⅳ类洁净手术室沉降菌浓度和照度合格率达到100.00%外,其余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合格现象,尤其是使用中洁净手术室的尘埃粒子数、换气次数、静压差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对洁净手术室的监测及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状况和存在问题.方法 于2006年1-10月抽取广州市5家大中型医院的18间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和相关技术指标现场静态检测.按GB/T 16292-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GB/T 16293-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方法》进行采样,按GB 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8间洁净手术室其静态悬浮粒子、浮游菌指标合格率为100%;其中空气悬浮粒子数与浮游菌浓度具有相关性,0.5和5.0μm粒径悬浮粒子数与浮游菌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6(P<0.01)和0.074(P<0.01).相关技术指标中静压差、照度、相对湿度、温度、噪声、风速、换气次数等技术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94.4%,88.9%,83.3%,83.3%,33.3%,38.5%.结论 广州市大中型医院的洁净手术室的主要洁净指标合格率较高.但在建设洁净手术室和日常使用维护中存在忽视相关技术指标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潍坊市综合性医院洁净手术室的洁净效果,指导其持续改进,预防院内感染。方法采用现场检测方法,对22处综合性医院正在使用的148间洁净手术室及其68间辅助用房空气质量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2002)进行了现场检测。结果所检测的洁净手术室主要控制参数空气沉降菌平均浓度合格率为95.56%~100.00%、尘埃粒子数合格率分别为96.15%~100.00%,换气次数合格率在78.95%~91.43%之间;洁净辅助用房的主要控制参数尘埃粒子数合格率为100.00%,但静压差和照度合格率也偏低,仅为63.15%和80.10%。手术床及加药台表面细菌总数合格率86.67%~97.14%,无影灯表面合格率在各级别检测中均为100.00%。结论综合性医院洁净手术室主要控制参数空气沉降菌浓度、尘埃粒子数合格率较高,但低级别手术室和辅助间个别指标如静压差、照度和台面细菌总数合格率未达到100.00%,洁净手术室的日常运转和管理仍需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空气净化状况。方法抽取广州市5家大中型医院的18间洁净手术室,进行空气悬浮粒子、浮游菌和相关技术指标现场静态检测,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和《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方法》进行检测,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的等级标准进行分级评价。结果18间洁净手术室中其静态悬浮粒子、浮游菌指标合格率为1005;空气中悬浮粒子数与浮游菌浓度具有相关性,与0.5μm悬浮粒子数的相关系数为0.306(P〈0.01),与5.0μm悬浮粒子数的相关系数为0.074(P〈0.01)。静压差、照度、相对湿度、温度、噪声、风速、换气次数等技术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94.4%、88.9%、83.3%、83.3%、66.7%、38.5%。结论①悬浮粒子与浮游菌浓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②人们在建设洁净手术室时存在重视洁净级别的主要指标而忽视相关指标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手术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I、Ⅱ、Ⅲ级洁净手术室共214台手术过程,分别于静态、手术切皮时、手术进行30min、手术进行60min以及切口缝合不同时点进行沉降菌、浮游菌和尘埃粒子数监测。同时收集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数量、开门次数、系统自净时间等可能相关影响因素情况。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SAS9.1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结果静态条件下,沉降菌监测结果均合格;动态条件下,尘埃粒子数、浮游菌密度总合格率仅70.10%,Ⅲ级洁净手术室合格率不足50%;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室内活动人员数量、台次、术前系统自净时间、开门次数、着装5个因素的偏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条件下,空气质量较差。室内活动人员数量、台次、术前系统自净时间、开门次数、着装等是影响手术过程动态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动态空气质量,应加强洁净手术室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省洁净手术室建设管理现状及洁净手术室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范洁净手术室建设和使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135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洁净手术室全面综合性能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135所医院中有80.00%建设了洁净手术室,不同级别、不同开放床位数医院的洁净手术室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设洁净手术室的医院中有81.48%设专人负责净化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部分医院未按规范更换粗、中、高效过滤器,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在净化空调系统维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45%的医院开展了沉降菌监测,37.96%的医院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了洁净手术室全面综合监测。34所医院的81间洁净手术室全面综合监测结果显示,8项检测指标全部合格的手术间数为0,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更换过滤器组与未更换过滤器组的尘埃粒子计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洁净手术室存在建设数量、洁净级别与医院规模及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已建成的洁净手术室普遍存在维护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需要医院和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管理和监督,规范洁净手术室建设、维护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综合性监测后评估反馈对洁净手术室运行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为监测和判断标准,于2017年2—5月对云南省34所医院共81间洁净手术室进行基线综合性监测,将监测结果及评估后整改建议以纸质报告形式反馈给各医院,并于2017年11月—2018年3月再次进行综合性监测,将基线与评估反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西安市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现状,为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和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2—2014年西安市属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中心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法对其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共监测西安市135所医疗机构,包括40所三级医疗机构和95所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共收集样本540份,合格样本454份,总合格率为84.07%。其中三级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监测合格率为93.13%,高于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8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1,P0.01)。化学PCD和生物标准测试包的合格率:三级医疗机构为100%,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90%。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记录表格中的温度合格率为88.42%,但实测温度合格率仅为38.95%,实测温度合格率远低于三级医疗机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8,P0.01)。各年度压力蒸汽灭菌器实测温度134℃的比率均较低,而132℃的比率维持在50.00%左右,实测温度与记录温度相差-4~1℃,温度差为-2.5~0.5℃的占80.00%,主要不合格温度集中在130~131℃,占82.61%。结论西安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差异较大,物理监测措施不规范,应加强重点部门的物理参数监督,保证医疗机构灭菌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西安市市管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方法对西安市市管所有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随机现场采样监测。结果 2015年共采集西安市80所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标本240份,合格127份,合格率为52.92%。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市立直属医院为62.67%,职工医院为55.95%,私立医院为40.74%;综合医疗机构为67.68%,专科医疗机构为42.55%;三级医疗机构为79.63%(43份),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为45.16%(84份),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卫生不同项目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0.83%、8.33%。各年龄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3,P0.05),≥50岁年龄组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最高(71.43%),其次为30岁年龄组(67.82%),40~岁组合格率最低(39.66%)。结论西安市市管医疗机构检验科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整体水平偏低,应提高检验科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加强手卫生质量监控,严格掌握并执行标准洗手操作规程,进一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实施空气细菌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的意义。方法 对某院洁净手术部的45间手术间进行沉降菌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设计规范》GB 50333进行静态空气监测,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DB/11408—2007要求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其中动态空气监测选择第一台手术不同时间段(手术切皮时、手术2 h或缝合结束、接台-麻醉-皮肤消毒时)进行采样,记录手术过程中可能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相关因素。遇动态、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较低时即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管理措施。结果 2010年5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采样共782间次,合格763间次,合格率97.57%。其中2018年6月静态空气采样6间,合格率为33.33%,针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整改措施, 2018年11月—2021年9月静态空气监测合格率为99.48%。动态空气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5月不同级别手术间动态空气监测结果均不合格, 2010年6月—2011年6月,共进行空气动态采样103台次,Ⅰ、Ⅱ、Ⅲ级手术间合格率分别为90.00%、89.80%、95.45%。Ⅱ、Ⅲ级手术间不同位置回风口菌落数比较,进门处回风口菌落数均高于内侧回风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Ⅱ、Ⅲ级手术间不同时段动态空气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且各级手术间菌落数均随手术进程而逐渐增加。结论 洁净手术室静态、动态空气监测对维护和管理洁净手术部空气质量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进行动态空气监测可及时掌握运行状态手术部细菌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区不同级别医院外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生情况。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法,结合查阅病例、询问主管医生、参加医生查房等调查方法,对某区47所医院2012年5月16日0∶00—24∶00外科手术后的住院患者进行SSI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5 977例外科术后患者,SSI现患率为1.76%。二级医院SSI现患率高于三级医院(χ2=9.337,P=0.002);二级医院的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的SSI现患率均高于三级医院(χ2值分别为4.315、8.129,均P0.05);SSI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结论该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切口类型、不同科室SSI现患率均存在差异,应根据相关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连台手术中可能导致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因素及与之相关控制管理的主要环节.方法 选择Ⅱ级层流洁净手术室手术后连续监测,术后0、10、20、30 min空气中尘粒含量、微生物浓度及物体表面染菌浓度.结果 手术室空气中尘粒浓度在手术结束后20 min、空气中微生物浓度在手术结束后10 min及手术室物体表面染菌浓度在10 min后合格数为25、16和20,合格率分别为83.3%、86.7%及93.3%,达到手术要求的标准.结论 Ⅱ级层流洁净手术室在物体表面消毒及手术室自闭、净化20 min后,手术室环境可达到继续下一台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洁净手术室使用前后主要卫生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找出改进措施。方法 2015年对成都市内部分洁净手术室进行检测,根据不同使用年限及维护情况将调查的手术室分为新建组、更换组与非更换组,分析3组洁净手术室指标合格率变化情况。结果共检测洁净手术室111间,包括新建组56间,使用超过1年手术室55间,其中更换组24间,非更换组31间。新建组、更换组、非更换组空气洁净度合格率分别为98.21%、100.00%、74.1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新建组、更换组空气洁净度合格率高于非更换组,新建组与更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3组洁净手术室空气细菌浓度、静压差、换气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洁净手术室使用1年后,空气洁净度会降低,静压差、换气次数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在空气细菌浓度指标合格时,仍需留意洁净度超标带来的感染风险,更换洁净手术室高效过滤器能明显改善手术室洁净度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