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响水县县、乡、村级医疗机构消毒卫生状况,查找存在的问题,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响水县县城医院9家,乡镇卫生院14家,村级医疗机构96家的消毒效果进行抽样监测。结果共采样1255份,平均总合格率为82.3%;县级医疗机构、乡级和村级医疗机构合格率分别为88.3%、87.9%和78.5%。结论响水县乡村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不高,县、乡级合格率无显著性差异,(X20.05(1)=0.011,P>0.05)村医疗机构和县乡级有显著性差异。应重点加强村卫生室消毒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村医护人员消毒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消毒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998年,我站对岳池县医疗机构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查县内的县级、区级、乡级、个体诊所以及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医疗卫生单位258户。1.2 材料与方法 根据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采样及检验方法进行操作。1.3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监督检查、采样,并按国家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评价。2 调查结果2.1 不同级别医疗单位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比较本次调查共监测医疗卫生单位258户,样品2103份,总合格率85%…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锡山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1年对锡山区15所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了现场调查。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l5982—1995的标准,对医院的空气、消毒剂、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及医疗用品等进行消毒质量调查。结果:抽检样品合格率为79.62%(422/530)。其中人民(专业)医院为77.18%(115/149),镇卫生院为80.58%(307/381)。结论:切实加强对医院消毒质量的领导刻不容缓,应从强化法制观念进一步健全组织着手,并进一步加强对消毒人员的业务培训,落实必要的检测设备,完善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索证、登记制度,做好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使用后的消毒、毁形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1年柳州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为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方法,对柳州市区二级以下主要医疗机构采集灭菌物品、使用中消毒剂、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表面和无菌保存液等反映消毒效果的相关标本,送实验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共采集61所医院的380份标本,合格365份,总合格率96.05%;不同类别样品中,无菌保存液的合格率最高(100%),灭菌物品合格率最低,仅为90.38%;不同类别医疗机构样品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8);不同科室检测样品中,普通门诊合格率最低(83.33%),其次是口腔科和供应室.不合格的15份样品中,灭菌物品占10份,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66.7%;不合格项目主要是灭菌物品的霉菌和需一厌氧菌,分别占40.00%和26.67%,手和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占33.33%.口腔科不合格样品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46.67%,其次是手术室占26.67%.私立医疗机构(含私立美容诊所和私立医院)不合格样品数占了46.67%.结论 柳州市二级以下医疗机构2011年总体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较高,但灭菌物品合格率较低,各医院的口腔科及私立医疗机构的合格率较低,应加强对这些方面消毒工作的监测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2001年沙井镇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方法是否合理、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手段,因而在医院消毒工作中至关重要。为评价沙井镇2001年医疗机构(主要村办、私人诊所)的消毒效果,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全镇共监测医疗单位69家,其中镇级(二甲)1家,院办院管社康中心8家,村办及私人60家。1.2材料对全镇69家医疗机构的灭菌医疗用品、使用中消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健康状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农民对健康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全面了解农村乡镇卫生院消毒工作现状,促进农村乡镇卫生院消毒工作的开展,我们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我省部分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消毒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宜兴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宜兴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加强医院消毒管理,降低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微生物检测方法,对辖区内49家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共采样817件,总合格率为96.1%,其中县级医疗机构为97.2%,乡镇级医疗机构为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检测项目中,内窥镜、透析液和污水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3.7%、85.7%和86.4%。结论:医院消毒工作仍须继续加强,尤其是应加强内窥镜、透析液和污水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平罗县乡村医序机构消毒效果情况,找出消毒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科学指导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的方法和要求,我所于2007~2009年对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共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紫外线灯、物体表面、灭菌物品等各类样品共计1 979份,合格1 581份,平均合格率79.9%。2007~2009年3年间监测各类样品数分别为650、648和681份,合格率分别为72.8%、79.5%和87.1%,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9.1%、76.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类样品中灭菌器具和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合格率较高,物体表面和紫外线灯合格率较低。村级医疗单位的紫外线灯合格率较低仅为69.9%。[结论]3年来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略有改观,消毒监督工作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市的市县级医院、社会办医院、个体诊所的消毒工作现状和效果,我们于2001~2003年对上述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辖区内各类医疗机构空气消毒效果,指导空气质量监控重点。方法:采用卡方分析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将各类医疗机构分为公立、企事业单位和个体3组,每组采集空气样本30宗,评价空气消毒各格率和细菌总数指标的意义。结果:公立、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医疗机构空气合格率分别为50·000%、56·667%、30·000%,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细菌总数方差分析显示组间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7,认为在分组不同的条件下测得的细菌总数不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前二者空气细菌总数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前二者分别与后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菌总数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空气消毒效果,个体医疗机构是空气质量监控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本国医疗机构环境消毒的实施情况,为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贯彻落实与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全国6个省份共168所医疗机构,由其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调查填写,并网络上报其普通病区和重点部门空气与物体表面消毒方式、频次及消毒效果监测情况。结果 共163所医疗机构参与调查,其中2所医疗机构未开设普通病区。75所(46.58%)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进行空气消毒,其中42所(56.00%)医疗机构采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消毒,31所(41.33%)医疗机构只在终末或必要时消毒;98所(60.87%)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物体表面定期进行消毒,其中 94所(95.92%)医疗机构每天消毒1~2次;73所(45.34%)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进行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其中47所(64.38%)医疗机构每季度至少监测1次。141所(86.50%)医疗机构对重点部门空气进行消毒,其中122所(86.52%)每天消毒2次;163所(100%)医疗机构均对重点部门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其中134所(82.21%)每天消毒≥2次;161所(98.77%)医疗机构定期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其中111所(68.94%)医疗机构为每季度监测1次。结论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的颁布促进了各级医疗机构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但医疗机构对普通病区存在消毒与监测过度与不足并存的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0)
目的了解甘肃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为制定宏观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1-12月选取甘肃省60所医疗机构(二级51所,三级9所)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二级和三级医疗机构有独立消毒供应室分别占35.29%和88.89%、洁污通道分开分别占15.69%和88.89%、医疗器械清洗操作流程合理分别占31.37%和88.89%、集中管理分别占9.80%和88.89%、手工清洗分别占94.12%和33.33%、有软水处理系统分别占7.84%和77.78%、湿包分别占72.55%和11.11%、器械生锈分别占92.16%和33.33%、包布破损及毛边分别占82.35%和11.11%、清洗器械时防护不到位分别占68.63%和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疗机构各项设施优于二级医疗机构。结论甘肃省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消毒供应中心建筑布局不合理,清洗相关设备配置率低,清洗包装质量不达标居多,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培训不足。应加强监管和培训,提高器械清洗及灭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积极探索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确保器械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苏州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内镜中心(室)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2015年7月对苏州市不同级别的28所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18所,二级医疗机构10所)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并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对清洗消毒后的消化内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被调查的28所医疗机构均设立了单独的内镜清洗消毒室,配置一体化内镜清洗工作站的占89.29%,配置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的占17.86%;配备专用多酶洗液、选择正确消毒剂、每日监测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达标的执行率均为100%。而多酶洗液做到一镜一换的仅占39.29%,清洗消毒人员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占78.57%。现场检测77条消化内镜,合格率为88.31%。结论苏州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工作比较规范,但在操作环节上仍存在问题,需严格按国家相关规范执行,进一步提高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
目的于2015年4-11月监督检查济南市辖区内3 655所医疗机构消毒隔离现状,发现其薄弱环节并及时改善,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和采样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效果进行检查,以感染科、血液透析室、口腔科、注射室等为重点,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构成比和χ2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结果 52.23%医疗机构对消毒隔离效果进行定期监测;感染科的检查合格率较低,尤其在个人防护等方面的合格率低至23.69%;血液透析室各项检查中合格率达80.00%以上;口腔科的车针灭菌为其薄弱环节;注射室开展消毒检测并整改登记的合格率为47.11%。结论各医疗机构基本能够按要求开展消毒隔离工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但一级医院以下医疗机构在消毒监测的某些环节存在缺陷,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掌握某省县级医疗机构胃镜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所县级二级综合医疗机构,采用问卷调查与现场询问的方法,填写调查问卷,实地观察清洗消毒操作,并针对可能的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胃镜清洗消毒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各采集胃镜样本45份,干预前胃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1.11%,干预后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是否合理配置清洗消毒设备(OR=23.813)、清洗消毒流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OR=13.223)、是否熟练掌握胃镜相关知识与技能(OR=9.265)、是否合理配置清洗消毒工具(OR=7.745)、清洗剂与消毒剂是否正确使用(OR=0.076)5项因素为影响胃镜消毒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县级医疗机构胃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低,应合理配置清洗消毒设备和工具,加强培训,规范清洗消毒流程和清洗剂消毒剂的使用,提高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国内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历史及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中国部分省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历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全国11个省市共278所医疗机构参与调查,其中1986、2005、2015年信息填写完整的医疗机构分别为78、175、278所。清洗人员由医生、护士和工人组成,其中护士和工人两者结合的医疗机构由1986年的2.56%上升至2015年的23.74%。1986年100%的医疗机构使用存储水进行消化内镜的清洗;2005、2015年均使用流动自来水清洗,且2005年有30.29%使用过滤水或纯化水清洗,2015年50.72%的医疗机构使用过滤水,17.63%使用纯化水进行消化内镜的清洗。1986年均未使用清洗酶,2015年已有98.92%的医疗机构使用酶液清洗消化内镜;1986年消化内镜孔道冲洗以简单冲洗为主(94.87%),2015年以强化冲洗(34.53%)和自动化冲洗(53.24%)为主。2005年及之前消化内镜清洗消毒90%不记录或采用人工记录,2015年采用信息化追溯系统的机构占36.33%。结论国内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人员配备、清洗用水质量、高效消毒剂的选用、监测及记录操作程序等方面较1986、2005年均有很大程度地提高,清洗消毒逐渐规范,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方法趋于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8)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现状,分析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医院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6月通过现场观察、检测和问卷方式,对18所医疗机构手卫生设施配备、手卫生用品消耗、手卫生知识、手卫生质量、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了调查。结果 18所医疗机构手卫生设施配置方便使用达87.5%;2015年1-6月手卫生消耗品总支出22.5万元,平均每人每日消耗洗手液7.42ml,手消液3.69ml,干手纸巾2.27张;手卫生依从率为26.3%,其中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高达32.4%,二级医院次之为24.2%,社区医院手卫生依从率仅为20.7%;手卫生知识答卷知晓率为52.5%,一级医院为52.1%,二级医院为49.2%,三级医院为56.6%。结论 18所医疗机构手卫生设施配备基本到位但还需完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欠缺,依从性较低,洗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手卫生用品消耗与实际要求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管理现况,为提高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水平,建立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效果长效监管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使用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医疗机构58家,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医疗机构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现况进行调查。【结果】58家医疗机构中,有5.17%存在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不健全,12.07%的医疗机构没有与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供应商签订协议。有7.90%的医疗机构未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人员开展培训,且培训形式和时间不统一,岗前、岗中或者两者兼有的分别占33.33%、9.26%、57.41%;1年培训1次、2次及以上和按需开展培训或仅开展上岗前培训的分别为42.59%、35.19%、11.11%。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交接方面,有8.62%的医疗机构没有落实专人负责交接,6.90%没有落实具体科室;有13.79%未按标准做到在术前日15时之前将器械送达CSSD。5.26%的医疗机构使用后未按规定进行清洗、消毒。【结论】上海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外来医疗器械与植入物的管理和清洗、消毒与灭菌未完全符合WS 310.1~3—201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个标准的有关规定,存在一定医疗安全隐患,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健全制度,规范操作,提升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