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康复护理早期即加强各种体位的良肢位摆放,对照组仅在护理后期才给予少次数的良肢位摆放,采用Fugl-Meyer评分在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肢体运动功能评价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好转情况明显优胜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早期良肢位摆放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人,入院后2组均接受相同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早期并全程采用床上良肢位摆放,对照组早期并全程采用自由体位摆放。4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肢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并全程进行良肢位摆放,可以大大降低肢体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2013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同步早期良肢位摆放。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减轻程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良肢位摆放可以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减低致残率,防止废用综合症,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5—10月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病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采用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分别于实施训练3周后,观察2组方法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效果。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改善脑卒中的并发症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脑卒中患者采用良肢位的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能有效地减少肢体的痉挛,预防肩关节脱位及患足跖屈、内翻,异常运动模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的意义。方法:对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按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42例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患者入院早期开始进行良肢位设计与摆放。结果:康复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良肢位摆放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从患者病情稳定开始进行良肢位摆放,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于入院后即在治疗过程中开始进行良肢位摆放,同时督促、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良肢位摆放及康复训练,对比分析4周后及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有效92例,无效68例,有效率为57.5%;对照组有效41例,无效79例,有效率为34.2%%,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及早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在入院早期即开始进行良肢位设计与摆放,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4周后分别进行运动功能改善程度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结果:实验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给予良肢位摆放,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急诊住院的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人,对照组患者在病情逐渐稳定之时对其进行良肢位摆放,并且让患者在其家属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其刚入院时,也就是治疗过程中时对其进行良肢位摆放,并且对患者家属加以督促指导,要求其对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与康复训练。接受治疗4周与出院3月后,对2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肢体功能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肢体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治疗早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及正确的治疗与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及出院前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评估,观察组从保持良肢位、被动活动、主动锻炼等方面进行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结果在护理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的差值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可达96%,对照组62%,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良肢位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良肢位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良肢位组采用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对照组采用偏瘫常规护理。结果经4周的康复护理,良肢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良肢位在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3月收治于我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良肢位摆放知识的口头讲解与良肢位摆放行为的观察督导等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加用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偏瘫观察对象干预后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正确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临床应用,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依从性与正确性,降低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标示牌的设计及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12月良肢位摆放标示牌使用前住院的46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6月良肢位摆放标示牌使用后住院的48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当日接受良肢位摆放的口头宣教、良肢位摆放视频播放、实际良肢位摆放的演示及良肢位摆放行为的督导与观察等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良肢位摆放标示牌的使用讲解及临床应用。评价并比较两组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依从率、正确率及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依从率与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良肢位摆放标示牌的设计及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依从率与正确率,降低偏瘫后肢体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常琴  仲艳茹  潘伟娜 《当代护士》2016,(12):121-122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入院即进行康复护理,给予患肢良肢位摆放。治疗两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评定和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两组肩关节前屈180°时有无疼痛并对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分级和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时,对照组肩痛发生率为76.70%,观察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疼痛的预防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良肢位摆放结合吸氧治疗在脑梗死偏瘫患者患侧肢体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9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收治的9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良肢位摆放结合吸氧治疗法;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康复效果[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Fugl-Meyer平衡评估量表(FMA)]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BI、FM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两组生活自理能力量表中进餐、穿衣、走路、上下楼梯得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采取早期良肢位摆放结合吸氧治疗能有效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因长期躺卧造成的痉挛,改善血氧供应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良肢位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早期应用良肢位摆放护理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一时间内仅在护理的后期使用良肢位摆放的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能力。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运动能力评分明显增高(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早期康复的意义。[方法]对60例病人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及床边康复训练,对照组30例为在康复治疗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里,由家属督促、指导良肢位摆放时间小于1周;而实验组30例为在康复治疗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里,由家属督促、指导良肢位摆放时间大于6周。[结果]满6周时实验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良肢位摆放,并贯穿全过程,重视病人家属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能明显改善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刘月伟  李海东  刘伟 《全科护理》2021,19(13):1778-178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良肢位摆放管理对脑卒中痉挛病人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0例脑卒中痉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良肢位摆放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良肢位摆放管理。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护理疗效、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患肢肢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肌力水平在3级以上的病人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0.950,P<0.05)。护理2周后、4周后两组病人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病人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护理4周后两组病人的Fugl-Meyer各项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病人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良肢位摆放管理有利于脑卒中痉挛病人的肌力恢复,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中风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且神志清醒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一般护理,脑水肿高峰期过后进行各项功能训练;干预组在病情稳定的前提下,发病48 h即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体位的管理,良肢位的摆放,协助肢体被动或主动运动,语言功能训练及心理康复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结果干预组治疗后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语言能力比较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偏瘫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患肢运动能力(Fugl-Meyer)、平衡功能、住院天数、生活自理能力(穿衣、上下楼梯、吃饭)、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患肢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患肢运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平衡功能、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稍低于对照组的13.3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卒中偏瘫患者采用良肢位摆放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的方法进行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改善,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良肢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100例)采用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早期肢体被动运动等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偏瘫常规护理和肢体被动运动方法.结果经4周的康复护理,康复组患者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为80例,88%以上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为78例,71%以上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结论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对预防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