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手消毒剂干洗手法在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索使用依从性高、临床效果好且方便快捷,更适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工作性质的洗手方法。方法ICU医护人员随机采用手消毒剂干洗手法与六步洗手法洗手,记录两者洗手依从性及所用时间,同时分别采样180名医护人员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手消毒剂干洗手法洗手合格率93.33%,效果显著优于六步洗手法(P<0.01);且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六步洗手法,仅为(38.53±4.72)s(P<0.01);在医务人员中依从性达76.67%,而六步洗手法4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消毒剂干洗手法洗手效果好、使用依从性高,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较好地解决ICU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措施执行情况,分析影响手卫生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手卫生干预措施。方法对498名医务工作者展开手卫生状况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现场督查和手卫生采样监测等方法,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498名参与调查的医院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知识和"六步洗手法"掌握较好。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2.8%,洗手正确率95.6%,卫生手监测合格率88.7%,外科手卫生状况监测合格率100%,但自主执行手卫生情况较差,洗手依从性合格率只有46.7%。结论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现状需要改进,特别是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亟待提高,应强化手卫生知识和重要性的培训,加强督导,改善手卫生设施,落实好手卫生的各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产妇手卫生意识及现状,为开展产妇手卫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对苏州某医院的208例住院产妇进行手卫生问卷调查。结果 66.8%的产妇知道正确的6步洗手法,46.4%能够严格执行。接触小孩前有洗手习惯的产妇占63.8%,其中洗手时间15s占32.0%,使用流动水洗手占92.8%,干手方式为使用一次性纸巾占45.6%。不洗手的原因主要为伤口疼(占39.4%),其次为无洗手意识(占32.4%)和认为坐月子不宜碰凉水(占21.1%)。结论应增强产妇的手卫生意识,提高洗手率,以防止新生儿及产妇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良好的手卫生习惯,规范手卫生行为,医院在各个醒目位置张贴六步洗手图,举办手卫生知识讲座及竞赛活动,也使来院就诊的患者及家属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管理举措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陪护家属手卫生培训对介入诊疗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降低患者感染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180例在医院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陪护家属,按日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名,对照组陪护家属只进行常规住院须知培训,观察组陪护家属接受常规住院须知培训和手卫生培训,比较两组陪护家属的手卫生知识、手部平均带菌量、洗手依从性及患者的医院感染率。结果对照组陪护家属洗手方法、洗手指征、洗手重要性及总分得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陪护家属的洗手次数和正确洗手次数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陪护家属的手部平均带菌量(22.85±6.24)CFU/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3.62±89.73)CFU/cm2,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陪护家属进行手卫生培训可以增加其手卫生知识、洗手依从性,降低手部平均带菌量,降低介入治疗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监测感染伤口换药后医护人员手污染的状况,分析手污染的原因和途径并提出有效的手卫生管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为患者的感染伤口换药的100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医护人员洗手前、常规洗手以及六步洗手法后分别采样,监测手部的病原菌种类和带菌量,对比不同维持手卫生方法的左右。结果 1医护人员为患者感染伤口换药后其带菌率为100%,平均带菌量为32.8 CFU/cm^2,病原菌种类和患者伤口分离出的菌种基本一致;常规洗手之后带菌率为31%,平均带菌量为13.7 CFU/cm^2;依据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手部带菌率为4%,平均带菌量为5.2 CFU/cm^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洗手后合格率为42%,六步洗手法洗手后的合格率为95%,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污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感染伤口换药后医护人员手污染率为100%,洗手可以有效减少手污染,因此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洗手意识和洗手条件,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污染,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影响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和手卫生现状,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对全市48所一、二、三级医院手卫生设施的配备情况、快速手消毒剂的提供情况进行现场实地察看;对143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对六步洗手法进行了现场操作考试;对96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操作前后手卫生情况的暗访。结果手卫生设施的配备不足,快速手消毒剂的提供不够,仅占18.75%;医师掌握六步洗手法仅占12.50%;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为23.96%、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为38.54%。结论完善医院手卫生设施,提供快速手消毒剂,加强手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手卫生管理力度,才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4月在ICU工作的46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同期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隐蔽性观察并记录ICU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操作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次数,随机抽样进行现场手部三磷酸腺苷(ATP)荧光检测观察洗手合格率,并采集手部标本进行微生物学鉴定。结果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6份,回收有效率为100%,ICU医护人员的总体认知率为84.58%,其中洗手揉搓时间与六步洗手法正确步骤的认知率最低。ICU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较差,尤以穿脱隔离衣后,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切口前、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转移至清洁部位时、直接接触患者前洗手依从性低于20%,现场抽查ICU医护人员进行ATP荧光检测,其中正确执行手卫生37次、合格率为94.59%,不正确执行手卫生24次、合格率仅为12.50%,共随机抽取采样标本234例,其中未洗手标本49例,卫生手标本185例,共检出病原菌158株,主要病原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42%、大肠埃希菌占22.78%。结论当前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应采取多项积极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认知度,强化洗手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重庆市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手卫生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4—6月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观察及手表面采样的方法,对24所市级医院的111名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所有被调查科室均设置有专门的洗手设施,且被调查者均采用流水洗手的方式进行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使用消毒剂的比例(82名,73.87%)高于采用六步洗手(42名,37.84%);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率为99.10%(110名),高于接触患者后的89.19%(99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23、9.88,均P0.01)。诊疗活动中手卫生前手最大菌落总数为475 CFU/cm~2,手卫生后手最大菌落总数为85 CFU/cm~2,洗手后手菌落计数低于洗手前(P0.01)。年龄、性别、科室和职业是影响手卫生的重要因素。洗手前,护士手卫生合格率高于非护士,女性、护士以及Ⅰ类环境中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分别低于男性、非护士以及其他类型环境,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洗手后各组手卫生合格率均有提高,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均有减少。结论重庆市市级医院洗手设施配置和手卫生效果均较好,但≥35岁年龄组、男性、Ⅲ和Ⅳ类环境科室的医务人员,以及非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医院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做好医院感控工作提供改进依据。方法对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表面进行现场采样,送实验室检测常规和致病菌;并对手术室、ICU、妇产科、透析室、口腔科、供应室、烧伤科119名医护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消毒灭菌定义、标准预防、接触隔离、六步洗手法、快速手消毒剂、手卫生指征等相关知识调查。结果医院物表Ⅰ、Ⅱ、Ⅲ类环境合格率分别为91.07%、83.87%和77.50%;Ⅰ、Ⅱ、Ⅲ类环境医护人员手表面合格率分别为76.00%、64.71%和54.24%,所有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普遍较低,洗手时机掌握程度不够。结论该医院物体表面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医护人员手细菌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监督监测力度,提高感控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手卫生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岗医务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近1个月手卫生实施情况及手卫生知识认知状况等。结果调查750名医务人员,共回收有效问卷652份。医务人员每天进行洗手及卫生手消毒的次数以10~19次居多,分别占46.62%和47.85%;每次洗手时间≥30 s者占30.52%,洗手后采用纸巾擦拭干手者占60.58%,日常工作中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者占57.21%。临床10种需实施手卫生的认知状况调查总体正确率为68.68%。医务人员主观认为的影响手卫生实施的因素有:洗手液、手消毒剂刺激皮肤(63.34%);工作环境中洗手池数量太少(41.10%);洗手液、手消毒剂、干手纸费用太高(38.96%)等。结论除加强手卫生宣教外,配置合理的手卫生设施和提高手卫生的规范性是综合医院进一步加强手卫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不同手卫生方式和干手措施对手卫生效果的影响,提高手卫生质量。方法 选择河南省8所哨点医院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方式及干手措施,比较不同手卫生方式及干手措施的手卫生微生物检测合格率。结果 共调查医护人员699人次,执行手卫生者572人次,手卫生依从率为81.83%。洗手是最常用的手卫生措施,占39.34%。监测结果显示,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的合格率最高,为97.92%,不同手卫生方式的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3,P<0.001)。干手措施以自然风干为主(79.37%),一次性纸巾、自动风干机和其他方式所占比率分别为14.69%、1.75%和4.20%。不同干手措施后的手卫生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洗手组和先洗手后卫生手消毒组别中,均为使用一次性纸巾干手后的合格率最高,分别为80.70%、96.30%。结论 涂抹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效果可靠,最佳干手措施应首选一次性干手纸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手卫生宣传活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正确率和依从率的效果。方法2014年5月8日开始开展手卫生宣传活动,分别于活动前及活动后第5阶段采用现场提问、理论考核和直接观察方法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六步洗手法正确率及依从率,并比较活动前后结果。结果开展手卫生宣传活动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知晓率、六步洗手法正确率及依从率分别由42.50%、35.45%、24.00%提高至87.12%、68.60%、4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开展手卫生宣传活动,强化了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规范了手卫生操作,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医务人员诊疗过程手卫生监测数据的评价体系.方法 2019年9月1—30日采用手卫生观察员现场调查方法获取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病区、骨科病区、感染科病区、儿科门急诊、血液透析室医生和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并统计同期调查科室工作量、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以及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数,计算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携带及药敏情况。 方法随机抽取某院168名医务人员,分别采集其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前后的手部皮肤拭子标本(共336份)进行MRS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医务人员手MRS携带率在洗手前高达66.67%,而洗手后仍有41.07%,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2.14,P<0.01)。所携带的MRS均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未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的MRCNS除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外,对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吩、头孢噻肟表现出高度耐药,耐药率为70.37%~100.00%;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达42.33%~80.42%;其耐药率显著高于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并表现出多重耐药。结论医务人员手MRS的高携带率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有助于减少MRS携带,减少医源性MRS的蔓延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十堰市区基层民营口腔诊所医务人员手卫生现况。方法 2019年9—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十堰市区民营口腔诊所医务人员手卫生现况进行隐蔽式调查,分析并比较不同岗位类别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结果 共调查民营口腔诊所26所,设有专用洗手设施的仅17所(占65.38%),配有快速手消毒剂的12所(46.15%)。隐蔽式观察102名医务人员,观察有效手卫生时机2 183次,医务人员实际执行572次,手卫生依从率26.20%,正确率25.52%(146次)。不同岗位类别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30.80%)、正确率(31.85%)较其他岗位人员高。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后的依从率(76.24%)和正确率(40.26%)较其他手卫生时刻高,接触患者前后的手卫生依从率最低,仅为15.38%、24.72%。医务人员不同手卫生时刻的依从率、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基层民营口腔诊所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均较低,急需相关部门加强对基层民营口腔诊所的手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护手霜对洗必泰类外科手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名手术室医护人员随机分成A、B、C三组。受试者均按六步洗手法洗手1 min,用无菌擦手纸擦干双手。 A组不使用护手霜,B、C组分别使用3M爱护佳9260护手霜(水包油乳化液)及某品牌凡士林护手霜(油包水乳化液)。分别采集各组洗手后、使用护手霜后30 min及外科手消毒后的手部样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结果洗手后各组间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擦护手霜后30 min,各组间[A组:(3.33±0.64)CFU/cm2;B组:(3.32±0.97)CFU/cm2;C组:(4.05±1.78)CFU/cm2]比较, 菌落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菌落计数显著高于A、B组(P<0.05);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消毒后,A、B两组受试者均达到外科手消毒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2人未达到外科手消毒要求,且菌落计数[(1.28±1.45)CFU/cm2]显著高于A组[(0.07±0.10)CFU/cm2]及B组[(0.06±0.12)CFU/cm2] (P<0.05)。结论使用与乳胶及洗必泰兼容的护手霜(水包油乳化液)可有效保护手部皮肤,同时对外科手消毒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门诊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现状及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因素,探讨干预对策,提升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用问卷设计后隐蔽式现场观察,对276名门诊医务人员的洗手方法及手卫生状况进行监测,比较不同科室、不同操作类型、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结果影响手卫生依从性较突出原因是工作忙,没有时间洗手(29.4%),担心医患关系受影响(27.5%);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护士、医师、工勤类人员洗手依从性分别为67.7%、38.0%、29.6%;不同洗手时刻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最高是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100%),其次为接触破损皮肤、伤口敷料后(85.7%);诊疗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51.65%)较诊疗操作前(23.42%)高,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高是普外科(71.43%)、骨科(65.63%)、检验科(52.78%)。结论全球高度关注手卫生,医院应改善管理意识,加强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促进管理模式的形成,确保医疗安全,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病区手卫生设施设置基本现状。方法2016年采用多中心研究方式,抽取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不同级别(省、地、县)医院及军队医院,对其病区的手卫生设施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比较2010、2016年不同病区不同区域手卫生设施配备情况。结果与2010年相比,2016年医院洗手池的总设置率从69.30%上升至77.20%(χ~2=37.68,P0.01);2016年医院病区水龙头开关以感应式为主(39.39%),其次为手拧式和脚踏式,分别占29.65%和17.67%;干手方式以纸巾为主,占77.30%。使用纸巾干手所占比率从2010年的38.45%上升至2016年的77.30%,自然晾干所占比率从18.65%降至8.04%。医院速干手消毒剂总配置率从2010年的50.47%上升至2016年的7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46,P0.01)。2016年不同病区不同区域速干手消毒剂配置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呼吸内科:χ~2=69.49,P0.01;普通外科:χ~2=66.97,P0.01;ICU:χ~2=88.52,P0.01)。速干手消毒剂的配置率以治疗室配置的比率最高(呼吸内科、普通外科、ICU的治疗室分别达89.50%、88.50%和88.54%),普通病区患者房间内和病区走廊配置率较低(60%左右)。除病区走廊配置率在56.25%外,ICU其他区域速干手消毒剂配置率均在80%以上。结论与2010年相比,2016年医院病区洗手池与速干手消毒剂的配置率有所提高,水龙头开关与干手方式有所改进,但各病区区域手卫生设施配置不均,与医院感染防控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仍应继续改进手卫生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