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主动再灌注活动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浮针配合主动再灌注活动治疗,对照组予单纯浮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VAS及MEPS评分变化、两组治疗1次起效的例数、治疗1个疗程及随访2个月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MEPS评分较治疗前均上升(P0.01),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治疗1次有效17例(62.96%),高于对照组的32.00%(P0.05);随访2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高于对照组的67.86%(P0.05)。结论:浮针配合主动再灌注活动可有效缓解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肘关节功能,具有起效快、疗效持久的优点,优于单纯浮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周氏"络穴止痛方"加地机、气冲穴针刺治疗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周氏"络穴止痛方"加地机、气冲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予应急止痛治疗。2组均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Ⅱ(CMSSⅡ)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2、3个疗程疼痛VAS评分、CMSSⅡ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治疗组治疗1、2、3个疗程疼痛VAS评分、CMSSⅡ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疗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1、2、3个疗程疼痛VAS评分、CMSSⅡ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疗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周氏"络穴止痛方"加地机、气冲穴针刺治疗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并能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疼痛时间,改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灌耳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妇产科门诊的9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穴位贴敷治疗,研究组联用穴位贴敷与灌耳疗法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肛门坠胀、肢体畏寒、腰骶酸痛、小腹冷痛),评估2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CM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CMS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8%(44/45),对照组为82.2%(37/4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灌耳疗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痛经程度,减轻中医症状。  相似文献   

4.
牟建蛟  王琼  李信明 《河北中医》2020,42(8):1186-1189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12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比较2组疼痛缓解时间及功能障碍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VAS及ODI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优良率100%(30/30),对照组优良率70%(21/30),治疗组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对照1组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对照2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随访3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时VAS评分、C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1,P0.05)。结论: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有效,能较为持久地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痛经伴随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配合经脉干支表达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传统针刺疗法,治疗组予就诊日期的干支表达配合子午流注取穴针刺疗法,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痛经时疼痛程度,采用COX痛经症状评估量表(CMSS)评估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比较即时疗效、远期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CMSS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CMSS评分显著较低(P0.01);对照组即时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即时有效率为94.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1.982,P=0.0470.05);对照组远期疗效率为82.00%,治疗组远期疗效率为92.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2.609,P=0.0090.01)。结论:子午流注配合经脉干支表达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治疗效应比较持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棍针拨筋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6月—2020年9月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门诊诊治的10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艾灸神阙、关元及三阴交治疗,观察组51例给予棍针拨筋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经期或经前下腹胀痛、得温痛减、肢冷畏寒、经有血块、经色紫黯)、痛经程度评分(VAS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变化,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经期或经前下腹胀痛、得温痛减、肢冷畏寒、经有血块、经色紫黯积分,VAS评分、CMSS评分中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51/51),明显高于对照组90.2%(4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艾灸及棍针拨筋疗法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棍针拨筋疗法能够显著缓解痛经疼痛程度,缩短痛经持续时间,且安全,较艾灸疗法效果更好,是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基于"未病先防"模式利用脐针配合痛经膏干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医院接受治疗的寒凝血瘀性原发性痛经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使用温经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利用脐针配合痛经膏干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利用痛经症状量表(CMSS)对两组痛经状况进行比较;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治疗期间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对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42%(4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32/48)(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严重程度、症状频率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比对照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比对照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基于"未病先防"模式利用脐针配合痛经膏对寒凝血瘀型PD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痛经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赵然  乔林静 《河北中医》2022,(10):1694-1697+170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灌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予针刺联合灌耳疗法治疗,对照组42例予《金匮要略》温经汤治疗,2组均每个月经周期行经第1 d开始治疗,连续治疗5 d、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3个疗程和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评分,并比较2组第1个疗程止痛起效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2、3个疗程和随访时,2组疼痛VAS、CMSS疼痛程度评分及持续时间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疼痛VAS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1、2、3个疗程治疗组CMSS疼痛程度评分及持续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第1个疗程,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针刺联合灌耳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较服用温经汤更好,且无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共4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浮针疗法配合再灌注治疗足底筋膜炎,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复发率,促进患者恢复,整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护理干预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将原发性痛经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组织胺(HIS)、前列腺素E2(PGE2)水平,VAS评分、CMSS评分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5-HT、HIS、PGE2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5-HT、HIS、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CM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CM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4%,高于对照组的73.5%(χ2=3.977,P=0.04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能提高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气滞血瘀型颈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颈肩综合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予浮针配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根据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临床疗效、Northwick Park颈部疼痛量表(NPQ)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VAS、NPQ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3.33%(22/30),60%(18/30);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28/30),83.33%(25/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气滞血瘀型颈肩综合征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百笑灸灸关元、神阙穴配合毫火针针刺次髎穴治疗痛经的效果。方法:选取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的80例痛经患者为该项目的研究对象,研究用随机分组的方法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运用百笑灸灸关元、神阙穴配合毫火针针刺次髎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次髎穴进行治疗。自经期第1 d开始,每日1次,至本次经期结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根据所得结果进行疗效分析评价。疗效评价包括:疼痛评分表(VAS)、COX痛经量表(CMSS)、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中医疗效标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所得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CM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观察组症状改善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百笑灸灸关元、神阙穴配合毫火针针刺次髎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金脊鹿角汤联合浮针再灌注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急性疼痛、关节活动度及晨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A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金脊鹿角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同时予浮针再灌注疗法,隔日1次。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每次1粒,每日1次,口服。2组均治疗20 d。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5、10、20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胸廓呼吸差、脊柱活动度),记录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判断临床疗效,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24 h及治疗5、10、20 d 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5、10、20 d 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2组治疗不同时点比较,治疗组治疗24 h及治疗5、10、20 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晨僵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晨僵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为62.2%(28/4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脊鹿角汤联合浮针再灌注疗法治疗AS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急性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晨僵症状,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和对照组各60例。温通针法组取关元、三阴交、十七椎、地机施以温通针法,次髎、合谷、太冲运用平补平泻法;对照组选穴同温通针法组,运用平补平泻法。2组均于月经来潮前5~7 d开始治疗,每日1次,连续7次,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价治疗第1、2、3个月经周期末的疼痛程度,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VAS和CM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温通针法组VAS和CMSS评分明显低于同周期对照组(P0.05)。温通针法组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为73.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能明显缓解痛经症状、缩短疼痛时间,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行左氏调气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假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不行手法)治 疗,分别于每次月经前(3 d内)及月经第 1 、 2 天各进行1次治疗,1 个月经周期为 1个疗程,每个疗程治疗 3 次,共治疗3 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在VAS评分方面,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 观察组的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的VAS 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的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CMSS评分方面,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2组患者的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 2组患者的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治疗2、3个月经周期后的症状总频率和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左氏调气法针刺董氏奇穴火主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振腹疗法结合浮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予浮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振腹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第2、第3月经周期VAS评分,小腹部疼痛频率评分及小腹部疼痛严重程度评分,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第3月经周期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月经周期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第3月经周期VAS评分,相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第2月经周期小腹部疼痛频率及程度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月经周期后,患者小腹部疼痛频率及程度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3月经周期后,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腹疗法能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频率、程度等,且副作用较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颊针对原发性痛经的镇痛疗效及对血清PGF2α和PGE2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诊断为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颊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颊针组取中焦穴、下焦穴、腰穴和骶穴,1次/d,每次30 min;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2次/d,每次300 mg。两组均于月经前3 d开始,至月经期第3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COX痛经症状评价量表(CMSS)评分,检测两组血清前列素F2α(PGF2α)和血清前列素E2(PGE2)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CMSS评分以及血清PGF2α和PGE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颊针组较对照组的VAS评分、CMSS评分以及血清PGF2α和PGE2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颊针较布洛芬缓释胶囊对原发性痛经镇痛效果更佳,并可缓解其相应伴随症状,镇痛机制可能与PGF2α和PGE2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用摩法与传统推拿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为临床推拿治疗痛经提供依据。方法:将4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手法组23例与多手法组24例,单手法组仅用摩法治疗,多手法组采用传统推拿疗法,综合运用摩法、一指禅推法、揉法等手法,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CM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项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用摩法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较好疗效,其止痛效果与传统推拿疗法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平衡针配合雷火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月经前1周开始治疗,对照组予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加单纯针刺和红外线照射治疗(常规取治疗痛经的穴位),观察组采用平衡针刺膻中穴、腹痛穴结合雷火灸进行治疗。两组均至月经来潮停止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痛经症状评分、VAS值、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并且观察组治疗1、2、3个月经周期后痛经症状评分、VAS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平衡针配合雷火灸在降低痛经患者痛经症状评分、VAS值、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