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确诊为小儿EB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患儿,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和51.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及利巴韦林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时间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效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能够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通过康复新液、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4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给予口服治疗,观察组通过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口腔疼痛消退时间、体温正常时间等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78.8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小儿疱疹性口腔炎通过康复新液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给予临床治疗,获得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45-646
目的探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神经系统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疹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7%(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口足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白细胞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白细胞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的白细胞水平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白细胞水平,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阿糖腺苷、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本站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期间80例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阿糖腺苷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气雾剂、醒脑静注射液。观察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改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患儿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IL-1β、IL-10及TNF-α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巴韦林、阿糖腺苷、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用于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加快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和对T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天津市口腔医院2015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计数(WBC)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咽痛流涎消失(2.48±0.67)d、疱疹消退(3.06±0.68)d、热退(1.92±0.35)d及饮食恢复时间(2.57±0.56)d明显短于对照组[(4.31±1.12)d、(3.97±1.06)d、(2.89±0.65)d、(3.51±1.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炎症因子hs-CRP(5.58±1.29)mg/L、IL-10(122.67±20.41)μmol/L以及WBC(6.56±1.03)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7.65±1.75)mg/L、(133.81±24.32)μmol/L及(9.38±2.0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70.35±14.85)%、CD4~+(38.92±8.49)%及CD8~+(31.65±8.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6.21±10.85)%、(36.13±6.24)%及(28.18±5.92)%],CD4~+/CD8~+水平(1.23±0.18)%明显低于对照组(1.38±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用于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治疗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恢复时间,促进炎症因子降低,增强免疫功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麦静仪 《临床医学工程》2014,(10):1291-1292
目的探究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30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实验组患者予以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分别为(1.38±0.54)d、(2.84±1.32)d、(3.15±1.03)d,对照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炎愈合时间分别为(1.86±1.21)d、(4.12±2.13)d、(5.46±1.56)d,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手足口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快,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80例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4~2016-06期间收治的160例HFMD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组采取利巴韦林气雾剂+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皮疹、口腔疱疹、发热)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77/80)较对照组85.00%(68/8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口腔疱疹、发热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25%(9/80)与对照组8.75%(7/8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FMD患儿采取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疗效显著,可加快皮疹、口腔疱疹、发热等临床症状消退,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有效临床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8月~2011年6月门诊及住院患儿13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点滴。对照组68例给予利巴韦林静脉点滴。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患儿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口腔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副作用少、方法简单的特点,适合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重症手足口病患儿94例,根据患者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性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脑苷肌肽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5.83%,对照组为76.09%,试验组高于对照组(χ2=16.81,P0.001)。治疗前,两组患儿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神经功能评分为(4.07±0.13)分,低于对照组的(5.59±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9,P0.05)。试验组患儿体温、心率、血压、呼吸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例),低于对照组的21.74%(10例)(χ2=10.08,P0.001)。对照组6例(13.04%)转为危重症,试验组1例(2.08%),试验组转为危重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2=8.94,P0.001)。结论脑苷肌肽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预防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病率。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某院肝胆外科行肝移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2017年3月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2017年4—12月的患者为试验组,实施集束化肺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肺不张发生率、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共110例肝移植患者,试验组67例肝移植患者。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病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肺不张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为(83.81±7.56)h ,短于对照组的(91.67±13.9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住院时间为(30.22±3.23)d ,短于对照组的(31.49±4.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为92.5%,优于对照组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管理能有效降低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肺不张发生率,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切口牵开保护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切口牵开保护器在预防腹部Ⅲ~Ⅳ类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普通外科收治的Ⅲ~Ⅳ类腹部手术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切口牵开保护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和对照组(未使用),比较两组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病率的差异。结果共监测患者310例,实验组150例,对照组160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为4.00%(6例),对照组为11.88%(19例),实验组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2.10±3.30)min、(7.00±2.20)d,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58.30±4.10)min、(10.00±3.50)d],实验组患者切口疼痛程度评分为(2.00±1.70)分,低于对照组的(3.00±1.8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口牵开保护器可有效降低Ⅲ~Ⅳ类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疗效,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某院2011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0例重症HFMD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试验组,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治疗组予以抗病毒、降颅压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比较3组儿童NSE和S-100β蛋白水平,以及常规治疗组和试验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64/70),高于常规治疗组78.57%(55/70)(χ2=4.54,P0.05)。重症HFMD患儿NSE及S-100β蛋白分别为(17.63±4.21)μg/L、(492.05±119.33)ng/L,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9±2.12)μg/L、(296.35±91.02)ng/L](均P0.01)。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试验组患儿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0 d后,两组患儿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试验组NSE、S-100β蛋白下降水平分别为(10.18±2.36)μg/L、(247.55±64.64)ng/L,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5.87±3.03)μg/L、(113.97±43.44)ng/L](均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对重症HFMD患儿有明显的疗效,可有效降低脑组织损伤标志物NSE及S-100β蛋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醇对透明PVC气管内套管的消毒效果,以及乙醇最佳更换时间。方法第一阶段:选择2011年4-7月使用透明PVC气管内套管的患者58例,对不同时间段(乙醇新开启时及开启后12、24、48、72 h)浸泡消毒透明PVC气管内套管的乙醇浓度及含菌量进行检测(乙醇连续使用72 h)。第二阶段:选择2011年7-11月使用透明PVC气管内套管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新流程:浸泡罐和乙醇每48 h更换1次)和对照组(原流程:浸泡罐和乙醇每24 h更换1次),比较两组1个月内的更换频次、人力、费用及感染发生率。结果乙醇新开启时的浓度与开启后12、24、48 h的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启后72 h,乙醇浓度显著低于新开启时[(71.82±0.77)% vs (72.98±0.83)%](t=17.60,P<0.05)。不同时间段乙醇消毒效果均符合标准。实验组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56.70±9.30)元 vs (178.20±4.70)元],人力亦显著低于对照组[(37.20±5.80)人次/月vs (120.30±6.70)人次/月] (均P<0.05);感染发生率,实验组(13.04%)与对照组(17.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P>0.05)。结论乙醇浸泡消毒透明PVC气管内套管是一种保证效果、成本低、操作简便、安全的消毒方法。在临床,乙醇罐密闭情况良好且开启频次低的情况下,可持续使用48 h后更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患儿早期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7月某院住院的234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历资料,按照出院诊断结果分为单纯病毒感染组(178例)和合并细菌感染组(56例),同时选取20名健康儿童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的比较。结果各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1.94、24.18和26.46,均P<0.05)。各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8.25、38.98和71.21,均P<0.05),其中合并细菌感染组的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水平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86%(52/56)、85.71%(48/56)和87.50%(49/56)]明显高于单纯病毒感染组[分别为3.93%(7/178)、62.36%(111/178)和30.90%(55/178)]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00%(1/20)、10.00%(2/20)和5.00%(1/20)]。PCT、CRP及外周血WBC的敏感度分别为92.86%、85.71%和87.50%,特异度分别为95.00%、90.00%和95.00%。结论PCT水平对于鉴别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具有重要价值,其准确率、敏感性优于CRP及WBC水平,能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手足口病病毒分型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及分析药物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7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毒分型分为EV71型组、CoxA 16型组及普通型组,分析不同病毒分型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因子、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EV71型组、普通型组的3A期患儿CD3+和CD4+显著低于1期、2期患儿(t=5.05~9.03,均P<0.05),而3A期患儿的CD8+显著高于1期、2期患儿(t=4.89~8.87,均P<0.05);CoxA 16型组显效率显著高于EV71型组、普通型组(χ2值分别为5.32、6.36,均P<0.05),三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EV71型组CD3+、CD4+/CD8+显著低于CoxA 16型组、普通型组(t=4.82~6.02,均P<0.05),而IgM显著高于CoxA 16型组、普通型组(t=6.91~10.04,均P<0.05);治疗5天后,CoxA 16型组IgA显著高于EV71型组、普通型组(t=4.88~5.29,均P<0.05),而CD8+显著低于EV71型组、普通型组(t=5.81~7.71,均P<0.05);各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结论 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紊乱更为严重,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CoxA 16型病毒患儿免疫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LPS)在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病原类型鉴别和疗效判断价值的意义。方法对某院110例H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革兰阴性(G-)菌感染肺炎组(50例),革兰阳性(G+)菌感染肺炎组(30例),对照组(非典型病原体或病毒感染组,30例)。动态监测患者血清PCT、LPS、C反应蛋白(CRP),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CT与LPS对预测HAP病原菌感染类型的效能。结果G- 菌感染肺炎组PCT、LPS水平分别为(3.43±1.15)ng/mL、(0.20±0.08)EU/mL,高于G+ 菌感染肺炎组[分别为(0.42±0.12)ng/mL、(0.05±0.02)EU/mL]和对照组(0.14±0.08)ng/mL、(0.02±0.01)E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 菌感染肺炎组治疗前后PCT[(3.43±1.15)ng/mL vs(0.63±0.22)ng/mL]、CRP[(47.26±30.35) mg/L vs(9.21±6.54) mg/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中重度组较轻度组血清PCT[(5.43±1.05)ng/mL vs(0.72±0.32)ng/mL]、LPS [(0.33±0.07) EU/mL vs(0.09±0.04) EU/mL]和CRP[(57.46±20.15) mg/L vs(8.25±5.24) mg/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CT和LPS联合检测区分G- 菌和G+ 菌感染HAP的敏感度为95.83%,特异度为96.15%,AUC为0.95。结论PCT和LPS在HAP患者病原类型鉴别中具有一定价值,PCT和LPS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HAP感染类型的特异度,并可根据其动态变化评估抗菌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5种炎症因子MCP-1、IL-1β、IL-18、HMGB1、IL-10在重症EV71型手足口病(HFM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3—8月确诊为重症EV71型HFMD的住院患儿为HFMD组,同期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动态观察两组外周血MCP-1、IL-1β、IL-18、HMGB1、IL-10表达水平的变化,并收集HFMD组临床资料。结果 HFMD组共102例患儿,平均年龄为(2.18±0.91)岁,其中主要以≤3岁为主,占80.39%;HFMD组患儿入院时为第2期77例,第3期16例,第4期9例。经过第2期共77例,第3期共52例,第4期共21例,第5期共88例。HFMD组第2、3、4期分别与对照组的5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FMD组第3期与第4期的IL-10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MD组第2、3期进展组HMGB1表达水平均高于痊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入院时5种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CP-1、HMGB1、IL-1β、IL-10、IL-18的表达水平与HFMD病情轻重相关,对患儿预后的预测有一定临床意义。HMBG1在HFMD中对病情转归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