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时下,"重口味"经常成为朋友之间互相戏谑的调侃之词,有的是无辣不欢,有的是嗜甜如命,还有些人从不吃苦,殊不知,在任性地满足着自己味蕾的同时,五脏却遭了殃。中医学认为,咸、甘(甜)、酸、苦、辛(辣)分别与人体的肾、脾、肝、心、肺相对应,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五味适量,对五脏有补益作用,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但是如果五味过量,便会打乱人体平衡,损伤脏器,招致疾病。  相似文献   

2.
正时下,有些人的饮食习惯是过于偏食,对于酸甜苦辣咸各有偏爱。有的是无辣不欢,有的是嗜甜如命,还有些人从不吃苦。殊不知,在任性地满足着自己味蕾的同时,五脏却遭了殃。中医认为,酸、甜、苦、辣、咸,对应的是肝、脾、心、肺、肾,各有其作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  相似文献   

3.
宗盛 《家庭中医药》2005,12(12):31-31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始终离不开饮食中的五味——甜、酸、苦、辣、咸。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假如你调配得科学合理,不仅能够增加营养,而且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相反,你若是偏嗜其中一味,则有害于身体。甜味科学研究证实,糖类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祖国医学认为甜味入脾,吃甜食具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缓解疼痛、解除毒素等作用。但是过食甜膩之食品,则会壅塞、泄气,不仅使血糖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2型糖尿病越来越成为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不健康饮食导致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是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由于缺乏健康常识,人们往往嗜甜厌苦,久而久之就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引起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五味和脏腑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五味各有所入所养,五味太过有所伤。《内经》中五味所入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所入之味可以滋养本脏,为本脏所喜,但五味太过则造成损害。五味所伤: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  相似文献   

5.
吴欣玥  王琳  纪云西 《新中医》2022,54(4):169-171
人赖五味以生长,偏嗜五味则致病,然药食又凭其性味以调和阴阳,铸康健之体.现通过对《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内涵进行挖掘,探析人体五脏气机升降运动画圆以调病态为常态的过程,将五脏的五味苦欲补泻理论与五脏之圆运动理论相结合,提出以五味配伍助五脏圆运动,人即安和,即酸辛甘以助肝升、苦咸甘酸以助心潜、甘苦以助脾胃衡、...  相似文献   

6.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中医药学众多典籍之中,早就有关于食物颜色与养生关系的论述与研究。众所周知,食有五性,即寒、热、温、凉、平;食有五味,即酸、甜、苦、辣、咸;食有五诀,即色、香、味、形、养;食有七色,即白、黑、红、黄、蓝、绿、紫。中医学还有食物五色对应人体五脏之说,即红色人心、绿色人肝、黄色人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中华膳食的精髓就在于将食物的五性、五味、五诀和七色食物搭配融合,达到天人合一、随心所欲、食养同济、大快朵颐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如何科学饮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能养生治病,亦能伤身致病。对此,营养学家特别强调合理配膳,讲究烹饪,食饮相宜,调养脾胃,还必须有良好的饮食习惯。1.博食:博食就是对一切食物原料和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的食物都要品尝食用而不要有所偏嗜。现代营养学要求人们博取食物,混合饮食,营养互补。我国医药  相似文献   

8.
口中味觉异常包括口苦,口淡,口甜,口咸,口辣等。出现口中味觉异常提示五脏的功能失调。治疗时,可依据五味对五脏的原则,选用脏腑辨证。在治疗疾病时,必须照顾整体,根据五行生克制化原理,补虚泻实,使各脏腑功能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饮食能养身治病,亦能伤身致病,正如医圣张仲景所说:“若得相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因此,我们必须合理配膳,讲究烹饪,食饮相宜,调养脾胃,还须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为此需要注意: 一博食所谓博食就是对一切食物原料以及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都品尝食用,而不要有所偏嗜。现代营养学要求人们博取食物,混合饮食,营  相似文献   

10.
1 饮食不当,病之由也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化生阳气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饮食不节或偏嗜,又可使人体脏腑经络受到伤害而产生疾病,甚至死亡。《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这说明,阴精之所化生来源于饮食五味,而五味偏嗜又可损伤五脏阴精,犹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相似文献   

11.
杂粮保平安     
中医学认为,食物有酸、苦、甘、辛、咸5种味道,五味对人体的作用各有不同,按照人体所需合理调配,以利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必须讲究食物的搭配,注意五味调和,不可偏嗜。只有摄入的食物五味比例协调,百病不生,真元充沛,形体  相似文献   

12.
"五味所禁"是《黄帝内经》里的重要饮食原则,皮肤作为人体的肌肤屏障,皮肤的病变是内在的反映,饮食偏嗜会对脏腑造成相应的病变;同时饮食不节也会引起内在病变,从而导致皮肤方面的病变。食物同药物一样,也具有辛、咸、苦、甘、酸五味,皮肤病患者的饮食禁忌要与食物的性味密切结合;同时,皮肤病患者饮食禁忌并不是绝对的禁止,《黄帝内经》中"无令多食"则是其具体体现,传统典籍中对饮食的禁忌也有待进一步考证,"谨和五味",禁忌有度,才可以"长有天命"。  相似文献   

13.
人们通常把苦、辣、酸、甜、咸五种味统称为“五味”,它们对人体健康具有独特的作用,分别补养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综合而养气血,欲养生长寿者不可不知。现分别简述如下: 苦味:有除燥热和利尿等作用,但脾虚或大便秘结者应少吃,多吃会引起恶心、呕吐或发生其它疾病。辣味:可消除体内气滞、血滞等症。但辣味有较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的"咸入肾"理论揭示了五味之咸与五脏之肾的密切关系。生理上,"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咸,先走肾","咸生肾";病理上,"五味入胃,各归其所攻","咸先入肾","夭之由也";治疗上,后世多用盐引药气入肾脏以治其病。  相似文献   

15.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16.
“久而增气,物化以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意思是说:“五味对五脏各有其亲和作用,如其味久服或偏嗜就会引起某一脏气的偏胜,这是事物变化的必然规律。人体某一脏气由于五味偏嗜或长期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黄帝内经》中食疗理论及药膳组方方法进行梳理,以寻求中医营养学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结果:一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是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二是遵循"天人相应"的原则,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相关属性,顺应自然规律,不同时节及不同体质选择不同食材进行调摄;三是若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则会造成相应脏腑功能的损伤失调出现病变;四是对于五脏机能失调的相关疾病利用食物的性味进行调养,可治疗和预防疾病进展和复发。结论:饮食养生调摄需顺应自然、规律进食、五味调和、无偏嗜的原则,对五脏机能失调的相关疾病也可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具体属性进行调养,从而治疗和预防疾病再生。  相似文献   

18.
《黄帝内经》“甘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五味,指中药药味中的辛、甘、酸、苦、咸。五味基于口尝,确定于临床,是药物真实滋味与功效相结合的归纳。中药五味不仅反映中药自身的功效属性,更在临床配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甘味"的药性、功效及临证应用进行论述及探讨。1甘之概述《黄帝内经·素问》最早记载了"五味"理论并将五味归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以五脏为中心,确定了五味与五方、五色、五体、五志等的对应关系。以甘为例,  相似文献   

19.
五味者,酸苦甘辛成也。五味有食之五味和药之五味。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五味调和,则脏腑各有所归,人体就健康,五脏的功能发挥就正常,此生理之常也。五味之味,各走所欲之脏之经。如辛入肺经,能散能行;酸入肝经,能收能涩;甘入脾经,能升能缓;苦人心经,能泻能燥;咸入肾经,能软坚能润下。即所谓“嗜味不同,各有所喜”。若五味偏盛,易致脏腑功能紊乱。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相似文献   

20.
中药具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属五脏以合五行。五脏之病,有虚实标本之分。而五味归经,亦有苦欲补泻之殊。按照“分经用药”的原则,酸味入五脏,亦随其各脏气的喜恶和虚实标本、五行生克关系而各有补泻。一、酸入肝为泻《内经》言:“酸入肝”、“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酸为肝的本味,长于治肝病。肝属刚脏,喜舒畅条达,恶郁结忿怒。若肝阳太过,常恐其横逆暴虐为患,故余四脏颇多补法,独治肝多用泻法。所以《内经》又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所谓泻者,吴昆解释是“顺其性为补,反其性为泻。肝木喜辛散,而恶酸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也。”周澍亦认为“木得津润,遂畅茂条达,一身之壅塞皆除”即以酸制肝,以散为补(所谓“散”即疏散畅达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