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4家医疗、研究机构和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经过近3年联合攻关,在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对一个四世同堂的中国家庭7位成员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人体代谢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鉴定出肠道内参与人体代谢过程的一些重要细菌。研究论文目前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2.
杨峰 《气功》2012,(2):122-124
人除了生理年龄、实际年龄、心理年龄外,还有至关重要的肠道年龄。有些人之所以体弱多病、早衰,与肠道老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杨峰 《养生月刊》2012,(2):122-124
人除了生理年龄、实际年龄、心理年龄外,还有至关重要的肠道年龄.有些人之所以体弱多病、早衰,与肠道老化密切相关. 是谁掌管着肠道年龄 2010年3月4日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名为“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论文指出,人的肠道内“居住”着1000~1150种细菌,平均每个人体内约含有160种优势菌种,这些细菌整体拥有330万个基因,约是人体自身2万个基因的150倍.  相似文献   

4.
人肠道菌群对芒果苷体外代谢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离体人肠道菌群在体外对芒果苷代谢转化的情况.方法:芒果苷与人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孵育,通过大孔树脂、制备液相等方法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质谱、核磁等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在与人肠道菌群共同孵育12 h后,芒果苷代谢物生成的量趋于平衡.代谢物经MS,1H和13C鉴定为芒果苷的苷元.结论:在离体条件下,芒果苷可被人肠道菌群代谢,主要代谢物为芒果苷的苷元(1,3,6,7-tetrahydroxyxanthen).  相似文献   

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会引起视物变形、视力下降,严重的会导致视力丧失。近年来该病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主要致盲因素,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患病人群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黄斑变性是世界眼科界公认的最难医治的眼科疾病之一,但是其具体病因、病机理论还有待继续探讨完善。有研究表明,受肠道菌群影响调控的脂质代谢通路紊乱可能是造成AMD的关键因素。根据这一关键因素进行推测,中医药所具有的有效影响因子作用于肠道菌群调控脂质循环通路的标靶点,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脂质代谢-AMD通路进而产生积极的临床疗效。文章从肠道菌群理论切入,讨论化痰祛湿法改善肠道微生态、调控脂质代谢进而治疗AMD的方法,摸索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向临床推广运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巴豆叶提取物中的成分在正常人体肠道菌群中的代谢变化。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电喷雾(ESI)质谱技术对巴豆叶提取物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质谱分析,巴豆叶提取物中3-Deoxo-3-hydroxyphorbol-12,13,20-triacetate,12-O-Tiglylphorbol-13-isobutyrate,Crotignoid K,Crotignoids J等佛波醇酯类化合物被肠道菌群代谢比较明显。结论:研究结果为探索巴豆叶提取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庞大的微生态系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中药可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也逐渐被阐释。该文通过归纳总结近5年来的文献,以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为线索,从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和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及复方调节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中药在肠道菌群调节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绿原酸的肠道菌群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  周明眉  邢丽娜  石晓雯  贾伟 《中草药》2015,46(4):610-614
中药多数是以口服的形式进入消化道,而肠道难以吸收、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较长的中药化学成分则更易受到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内微生物对中药的代谢发挥着重要作用。绿原酸作为许多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应用日趋广泛,其体内代谢的研究也备受关注。在胃和小肠中,仅约1/3的绿原酸被吸收,大肠尤其富含菌群的结肠是绿原酸的主要代谢吸收场所。针对绿原酸的体内外肠道菌群代谢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相关代谢产物,为进一步研究绿原酸在体内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渐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老年人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中医药在防治AMD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中,基于陈达夫教授创立的“眼科六经辨证”学说,从脾论治AMD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研究表明,AMD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而中医学认为,脾脏在维持肠道菌群的稳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脾脏与肠腑关系密切,二者协调共用。故本文基于肠道菌群理论,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阐述脾脏与AMD之间的联系,探讨从脾论治AMD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其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是一种以慢性炎症性为主要发病特征且与免疫相关的疾病。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免疫疾病有密切关系,尤其与炎症性肠道疾病关系密切。银屑病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紊乱的机制有相似之处。通过中医辨治对肠道菌群维持稳态的研究,从炎症性肠道疾病的角度进行探索,为调节银屑病肠道菌群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及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本文对目前关于银屑病肠道菌群的中西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体所携带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估计每个人的自身菌群细胞数超过1014,约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所谓人体的正常菌群主要是指这些存在于体腔内的细菌。其中肠道菌群是人体最重要的菌群,使得肠道不仅作为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免疫器官。通过对无菌动物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发现表明,肠道菌群对宿主的生理、病理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肠道菌群与消化系统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医学会正式确认肥胖是一种疾病,此举不仅可能促使医生更加重视肥胖问题.而且会促使更多的保险公司支付肥胖的治疗费用。一个对此进行过研究的委员会建议不要把肥胖定义为疾病但在芝加哥举办的美国医学会年会上,代表们否决了该项建议,做出了这项决定。美国医学会理事派特里斯哈里斯博士(PatriceHarris)在一份声明中说,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15,(6)
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在维持宿主的内环境稳态、保障宿主健康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也与药物的治疗作用、毒性反应密切相关。药物进入体内后,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发生脱糖基等代谢反应,使药物成分的活性或毒性发生改变;同时,在药物作用下,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药物间接发挥治疗作用或产生毒性反应。该文从药物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肠道菌群对药物的处置"和"药物对肠道菌群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揭示药物在肠道菌群介导下发挥治疗作用或产生毒性的效应及机制。  相似文献   

14.
肠道菌群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肠道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不仅与营养、免疫、代谢有着重要关系,而且与疾病存在一定联系。虽然宿主-微生物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相互作用机制的探索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研究描述了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尽管二者之间的关系仍在发展中。本文基于“肠-肾轴”理念,对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此外还介绍了潜在的有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可能有助于重建二者共生关系,希望对肾脏病的治疗提供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生态系统存在于人体的不同区域,而超过70%的微生物群生活在胃肠道中,与宿主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关系¨],我们将这些与人类消化道相关的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2].肠道菌群可参与糖脂平衡、饱腹感、能量的调节,并有抗炎、抗癌等作用,因此肠道菌群的紊乱会引起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1,3].有研究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治疗成本将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增加[4].因此,关注糖尿病、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至关重要,而调节肠道菌群则是防治糖尿病治疗成本的一种新途径.目前关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进行疾病干预的研究越来越多,如通过益生菌[5]、粪便移植[6]、Roux-en-Y胃旁路术(RYGB)[7]等重塑肠道菌群.中医药不论是单味、复方中药,还是针灸及拔罐等特色疗法在防治代谢性疾病及调节肠道菌群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8].现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近来随着宏基因和人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国内外学者发现高血压病的发生和肠道菌群改变有关,移植机体内某些菌群,可使小鼠的血压升高,故推测通过重置肠道菌群可有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食物中的一些膳食纤维成份,是滋养肠道细菌的食粮,尤其是短链的非淀粉多糖,有改善和重置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并提出采用这类膳食补充剂可能有助于高血压病的治疗。目前国内市售的卿尔美水溶性  相似文献   

17.
脾虚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任平  夏天 《中医杂志》1992,33(6):33-34
对脾虚腹泻和非脾虚腹泻患者粪便中的8种常见厌氧菌和需氧菌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正常成人粪便菌群以厌氧菌为主;脾虚腹泻患者较非脾虚腹泻患者存在着更严重的菌群失调,认为中医脾在维持正常肠道菌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秀琴  黄小洁  石达友  郭世宁 《中草药》2014,45(7):1031-1036
肠道菌群对人和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导致各种疾病。中药多数是以口服的形式进入消化道,因此肠道内的微生物对中药的代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许多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平衡产生影响。从疾病与肠道菌群状态的关系,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肠道菌群对中药代谢的影响以及宏基因组学等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为研究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7,(3):666-668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肠道菌群失调导致FC发病的机制可能为益生菌减少、肠-脑轴失调;运用益生菌治疗FC的机制可能为改善肠道微环境、缩短结肠传输时间。结论:笔者从正常肠道菌群与FC患者肠道菌群改变出发,说明肠道菌群属于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之一,并进一步说明其内在机制及益生菌对于FC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回顾及评论,以期为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肠道菌群对柚皮苷的代谢程度与速度,为该成分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制备肠道菌群混悬液,与柚皮苷在厌氧环境下孵育,运用HPLC监测柚皮苷浓度变化,HPLC-MS鉴定代谢产物结构。柚皮苷HPLC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288 n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结果:柚皮苷与人肠道菌群共同孵育15 min后,柚皮苷色谱峰后面可见1个代谢产物;孵育至120 min时,柚皮苷代谢率100%。经HPLC-MS鉴定代谢产物为柚皮素。柚皮苷代谢过程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HPLC监测发现柚皮素可被进一步代谢,导致柚皮素峰面积降低。结论:柚皮苷可被人肠道菌群代谢,代谢速度快,代谢产物主要为柚皮素,可能存在柚皮苷的二级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