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超声药物透入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脑卒中肩手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超声药物透入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组)与单纯运动疗法(对照组)治疗。结果 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及VAS评分比较,治疗组在上肢运动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在疼痛程度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 超声药物透入对脑卒中肩手综合症的疼痛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长圆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探讨长圆针治疗的辩证思路。方法将50例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长圆针治疗,对照组予穴位注射,每周1次,3次后观察其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度改善情况,并在3个月后随访。结果 50例患者经过3次治疗:①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较疗前均有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肩部活动度评分,在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在VAS评分上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辩证运用长圆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肩-手Ⅰ期综合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脑卒中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洛赛克、雷尼替丁治疗肝源性溃疡的效果,以提高其溃疡愈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源性溃疡在降门静脉压的基础上加用洛赛克(洛赛克组,30例)或雷尼替丁(雷尼替丁组,30例)治疗的效果,并与经洛赛克治疗非肝源性溃疡5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雷尼替丁组缓解率为86.67%(26/30),洛赛克组缓解率为93.33%(28/30),对照组缓解率为94.00%(47/5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尼替丁组总有效率为63.33%(19/30),洛赛克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雷尼替丁组与洛赛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洛赛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降门静脉压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是治疗肝源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远端胃癌根治术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三联根除治疗的影响。方法84例远端胃癌合并Hp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同期选取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于术后或人组后3周行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者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三联疗法行Hp根除治疗,Hp根除治疗后患者再行14C尿素呼气试验以了解Hp清除率。结果对照组入组3周后Hp感染率为97.5%(39/40),与入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实验组术后Hp感染率为65.5%(55/84),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0),其中BillrothⅠ式组Hp感染率为70.7%(29/41),BillrothⅡ/式组Hp感染率为60.5%(26/43),BillrothⅠ与BillrothⅡ式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实验组术后根除治疗Hp总清除率为87.3%(48/55),其中BillrothⅠ式组Hp清除率86.2%(25/29),BillrothⅡ式组清除率88.5%(23/26),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对照组根除治疗Hp清除率为89.7%(35/39),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3)。结论远端胃癌术后Hp感染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用PPI三联疗法行Hp根除治疗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根据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病因病机和中医辨证与辨病、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采用自拟痛泻要方加味口服,配合太宁栓纳肛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37例(治疗组),并与西药柳氮磺吡啶口服配合甲硝唑等保留灌肠治疗的38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6%和100%;对照组分别为36.8%和94.7%。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1%和86.5%,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1.1%和55.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痛泻要方加味配合太宁栓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确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CAP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3d后改为口服;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两组疗程均为10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病原学分布与清除率、药敏试验结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77.8%(3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原体清除率为95.2%(40/42),对照组为78.0%(3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对照组为11.1%(5/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CAP疗效明确,病原体清除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一线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对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6月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117例,其中4-6月63例(研究组),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处理:1~3月接受手术54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按常规处理。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除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9%(5/63)和24.1%(1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治疗肘管综合征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6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其中97例接受传统皮下前置术,63例接受带血运前置术。根据手外科尺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尺神经功能,然后分别比较两组的评分、中重度患者的优良率及总优良率。结果术后两组的评分分别为(7.5±0.86)分、(7.4±0.96)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带血管蒂前置组总优良率为87.3%,略高于传统皮下前置组86.59%(P〉0.05)。两组间中度患者的术后优良率分别为88.09%,94.73%(P〉0.05),但重度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5.71%和57.14%(P〈0.0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带血运前置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疗效优于传统皮下前置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步长脑血通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E/A、CO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脂、hs—CRP及IL-1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血清hs—CRP、IL-18水平,而且预后显著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远端胃切除术后毕Ⅰ式与Roux-en-Y消化道重建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15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毕Ⅰ式消化道重建者87例(毕Ⅰ组),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者64例(R-Y组),术后均获得了至少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远期临床症状、营养状况、胆石形成及胃肠道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3年,毕Ⅰ组和R-Y组胃食管反流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1.5%(10/87)和4.7%(3/64),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9.2%(8/87)和4.7%(3/64),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镜评估结果显示,R-Y组食物残留、残胃(食管)炎及胆汁反流情况均显著优于毕Ⅰ组(均P<0.05)。体质量和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水平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去行胆囊切除的病例,毕Ⅰ组和R-Y组的胆石形成率分别为13.2%(10/76)和15.8%(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0%(7/87)和4.7%(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Roux-en-Y消化道重建者比毕Ⅰ式重建者胃食管反流及胆汁反流程度更轻,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9%)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3%)(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痛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开放性临床对照试验。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颈痛平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分别在治疗后第3周复查,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疾病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5%(32/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6%(24/3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9.2%(33/3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27/3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痛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疾病疗效方面明显优于颈复康;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两种药物均有明显疗效,且疗效相当;在安全性方面两种药物均无明显不良反应。颈痛平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药物局部封闭注射疗法治疗肛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肛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药物局部注射疗法治疗,药物组成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为主,局部营养药和麻醉药物为辅。对照组采用中药液熏洗坐浴治疗,每日早晚各1次,15d为一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54/60);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7%(46/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药物局部封闭注射疗法治疗肛周瘙痒症疗效确切,且方法简单,患者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异甘草酸镁治疗乙型肝炎(乙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B、C三组分别取异甘草酸镁100、200、3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三组均不用其他影响转氨酶及胆红素的药物,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每日观察患者症状与体征变化;三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胆红素(SB)水平,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B、C三组治疗后,ALT、AST正常及接近正常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22/30)、93.33%(28/30)、86.67%(26/30),SB正常及接近正常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20130)、86.67%(26130)、80.00%(24/30),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19/30)、83.33%(25/30)、80.00%(24/30),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不同剂量异甘草酸镁治疗乙肝均有明显疗效,以200mg为治疗乙肝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区域动脉灌注疗法在胆石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区域动脉灌注疗法与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胆石性胰腺炎的疗效,并分析死因与治疗要点。结果①I型、Ⅱ型、Ⅲ型、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0(0/70)、0(0/146)、10%(1/10)、17.0%(8/47),Ⅳ型病死率最高,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占总病死患者的88.9%(8/9)。②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方法、早期区域动脉灌注疗法治疗Ⅳ型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30.8%(4/13)、25.0%(3/12)、4.5%(1/22),区域动脉灌注组病死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区域动脉灌注组的1例患者死于后期感染并发症,其他组的8例患者均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早期区域动脉灌注疗法是治疗IV型(非梗阻性重型)胆石性胰腺炎的理想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Ⅳ型向Ⅲ型(梗阻性重型)胆石性胰腺炎的转变,并应常规检查Ⅳ患者的血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理念在开胸肺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取1130例同期住院拟行开胸肺部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快速康复方案(FTS组)及传统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置留时间、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总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总时间。结果FTS组:手术时间(109.5±42.4)min,术中出血量(147.4±86.8)ml,胸管置留时间(2.9±1.2)d,术后第三天白细胞计数(10.5±2.1)×10^9/L,住院总时间(8.8±1.6)d,总并发症发生率11.1%(5/45)。对照组:手术时间(114.2±50.5)min,术中出血量(153.7±93.5)ml,胸管置留时间(3.5±1.1)d,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11.7±2.0)×10^9/L,住院总时间(10.1±1.7)d,总并发症发生率28.0%(14/50)。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管拔除时间、术后第三天白细胞计数、住院总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TS方案应用于开胸肺切除术患者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益气活血通脉类的中药为例配合针灸治疗脑梗死,观察其疗效。方法选用3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益气通脉的中药治疗方法,包括当归、党参、黄芪、赤芍等来配合针灸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总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床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好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医治疗脑梗死相比,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肩肘弹力带外固定结合练功疗法治疗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的治疗效果,并与肩肘吊带固定结合练功疗法进行比较。方法:80例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完成随访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17~74岁,平均(48.4±21.3)岁;肩峰-肱骨头间距(acromio—humeralinterval,AHI)15—38mm,平均(22.7±10.2)mm;行肩关节肩肘弹力带固定并肩部肌肉锻炼、理疗、按摩、中药治疗。对照组(完成随访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21~72岁,平均(45.8±23.4)岁;AHU15~35mm,平均(19.4±8.1)mm;行肩肘吊带固定并结合练功、理疗、按摩、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9例(763%),好转7例(18.4%),未愈2例(5.3%);对照组治愈15例(40.5%),好转15例(40.5%),未愈7例(19.0%)。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HI平均(11.9±5.1)mm(8—19mm),对照组平均(14.2±5.4)mm(8-27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25,P〈0.01)。结论:肩肘弹力带固定并加强肩周肌肉锻炼,是治疗外伤性肩关节松弛症的安全、有效方法,疗效优于肩肘吊带固定。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中药液薰洗坐浴配合黄连膏外敷治疗炎性外痔的临床疗效,我们将80例炎性外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用中药液薰洗坐浴配合黄连膏外敷;对照组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薰洗坐浴配合黄连膏外敷。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2例(55.0%),好转13例(32.5%),未愈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治愈13例(32.5%),好转17例(42.5%),未愈10例(25.0%),总有效率75.0%(30/40)。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薰洗坐浴配合黄连膏外敷治疗炎性外痔方便、高教。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探讨莫沙必利加补脾益肠丸和培菲康三联法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疗效,根据罗马Ⅲ标准确诊IBS-C型患者100例,并将其分成两组进行随机对比试验,每组50例。治疗组口服莫沙必利加补脾益肠丸和培菲康,并对50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单纯口服莫沙必利,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92.0%VS74.0%,P〈0.05)。两组腹痛缓解情况在第1、2周末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4周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排便频率和粪便性状在第1、2、3、4周末,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莫沙必利加补脾益肠丸和培菲康三联法配合心理干预治疗IBS-C较单纯口服莫沙必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