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患者男,25岁,主因“发热、咳嗽、气短5天”于2009年11月20日下午18:40留我院观察。患者否认流行病学史,1周内未接触发热患者,周围密切接触者亦无发热。入院查体:体型肥胖,体温39℃,脉搏130次/分,呼吸50次/分,血压117/57mmHg;神清,查体合作,咽部充血。双扁桃体未见增大,双肺可及湿性啰音。采用Siemens床旁X线机摄胸部正位片示双侧肺炎(图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抗体在免疫功能异常肺炎患者中检出率的差别,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184例。所有病例入院时均测定CO4^+、CD8^+、IsA、IgM、IsG、C3、C4等,任何一项低于正常值均归为免疫功能异常组,其他病例为对照组。入选免疫功能异常组28例,对照组156例。取入院当天、1周外周血2ml,离心后取血清在-20℃冰冻保存待测。使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P和CPIgM、IgG抗体。结果免疫功能异常组MPIgM和IgG抗体检出率分别为45.86%(12/28)、67.86%(19/28),对照组分别为23.72%(37/156)、40.38%(63/156)。CP IgM和IgG抗体检出率在免疫功能异常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5.00%(7/28)、13.46%(21/156)和35.71%(10/28)、19.23%(30/156)。MP、CP感染者CD;百分比较未感染者减低。结论MP、CP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在免疫功能异常患者中有更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时停用基础免疫抑制剂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肾移植术后发生重症CMV肺炎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6~55岁,平均35岁。均以发热起病,继而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部X线片呈间质性或浸润性病变。19例CMV-PP65抗原或CMV-IgG和IgM抗体阳性。感染均发生于术后2~4个月,17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其中10例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9例在感染早期均采用抗细菌、抗病毒(更昔洛韦0.25g,2次/d)、抗真菌(氟康唑0.2~0.4g/d)的综合治疗措施。19例在感染加重或呼吸衰竭后均停用以环孢素为基础的三联免疫抑制剂,停药3d以上者使用甲泼尼龙40~80mg/d,同时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15~25g/d),疗程7~25d,平均15d。结果停环孢素最长者42d,最短者1d,平均16d,仅1例在减少和停用环孢素后第3天出现急性排斥反应,余18例停药期间血肌酐(86~124μmol/L)稳定。2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7例抢救成功。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生的CMV肺炎,早期停用基础免疫抑制剂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阴沟杆菌肺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该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分析30例阴沟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以纸片法(K—B法)或琼脂稀释法(Etest法)测定该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86.7%(26/30)的患者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60.0%(18/30)的病例为混合感染,混合菌主要为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真菌。症状为发热和咳嗽、咳痰,胸部X线表现为分布于两下肺野的支气管肺炎改变,病死率为10.0%(3/30)。药敏试验提示该菌呈现多重耐药,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哌酮为较敏感抗生素。结论阴沟杆菌肺内感染患者多有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支气管肺炎改变为主,诊断依靠病原学并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并联合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45±13)岁。均为尸肾移植受者。均因发热就诊,逐渐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伴咳嗽少痰。发病距手术时间50-140d,平均(76±22)d,其中17例在肾移植术后2-4个月发病。起病至就诊时间1-10d,平均6d。胸部X线片均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发病2-3周时4例出现肺实变,4周后2例出现气胸。取深部诱导痰和(或)肺泡灌洗液标本采用涂片染色和PCR法检查卡氏肺孢子虫病原体,均以复方磺胺甲恶唑(SMZco)治疗,剂量为SMZ75-100mg·kg^-1·d^-1,TMP15-20mg·kg^-1·d^-1,疗程2-3周。12例重症病例加用甲泼尼龙治疗,累积剂量960-2460mg,疗程9-21d。结果21例诱导痰标本在发病后第2-12d PCR法均检出卡氏肺孢子虫DNA,其中2例涂片染色检出卡氏肺孢子虫包囊,1例肺泡灌洗液涂片和PCR法均检出卡氏肺孢子虫。18例治疗2-3周后症状消失,胸部X线片表现好转,卡氏肺孢子虫检查转为阴性,2个月后胸部X线片恢复正常。4例需行呼吸机治疗,其余病例仅需大流量吸氧。治愈18例,自动放弃治疗1例,救治无效2例。治愈者随访8-44个月未出现复发和肺部纤维化。结论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且影像学提示间质性肺炎的肾移植受者,应高度怀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并尽早进行病原体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ang GS  Li H  Chen GH  Lu MQ  Yang Y  Cai CJ  Xu C  Yi SH  Yi HM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3):1512-151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肝移植术后CMV肺炎病例。CMV肺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肺部x线检查和病原学检查。5例患者均接受以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CMV肺炎的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心率增快、疲乏、低氧血症和白细胞减少等。肺部x线检查显示问质性肺炎。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CMV抗原或抗体。4例治愈,1例死亡。治愈率为80%,死亡率为20%。结论肝移植术后CMV肺炎的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肺部X线检查及病原学检查,采取以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为主的综合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翻身拍背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8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0例,据患儿病情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均用布地奈得混悬液、盐酸氨溴索雾化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组在雾化后翻身拍背.结果:治疗组小儿临床症状:咳嗽、痰呜、喘息及肺部体征: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一周后咳嗽及肺部体征消失者治疗组128例(91.43%),对照组96例(68.5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后翻身拍背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不育症与泌尿生殖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用肺炎支原体PCR试剂盒检测不育症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的精液或宫颈粘液中的肺炎支原体。结果:98例男性不育症病人的MP感染率为24.5%(24/98),28例正常生育男性MP的感染率为3.6%(1/28),不育与生育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10例女性不孕症病人MP感染率为30%(3/10),25例正常生育妇女的感染率为4%(1/25).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MP的泌尿生殖道感染与不明原因不育症有一定的关系,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9岁。因右眼上睑下垂20余天入院。入院前2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有眼上睑下垂,不伴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四肢无力等。入院时查体右眼上睑下垂,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啰音;全身肌力和肌张力正常;余无异常。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有类圆形结节影,大小约2.5cm×3.0cm,边缘清楚,无毛刺,考虑右肺下叶占位病变;胸部CT示(图1):右肺下叶背段见一不规则结节灶,约2.0cm×1.6cm,有胸膜下陷,短毛刺,纵隔内未见淋巴结肿大,胸腺正常。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病人 女,41岁。体检发现左下肺阴影50余天,平素无发热,咳嗽、咳痰、胸痛。查体双肺未见异常。正位及左前余位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肿物,考虑良性肿瘤,错构瘤可能性大(图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喘息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过敏的关系,以及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对237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按有无喘息分为两组,有喘息、肺部可闻及哮鸣音组114例(A组)和无喘息、无哮鸣音组123例(B组),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和T-IgE检测,收集特应性体质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家族史,对有喘息症状的部分患儿进行随访。结果A组患儿MP-IgM阳性率为39.47%(45/114),高于B组的23.58%(29/1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P〈0.01);A组中42例MP-IgM阳性患儿随访6—24个月,有29例(69.05%)诊断为哮喘,其中23例有特应性体质或家族史。结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过敏是婴幼儿反复发生喘息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17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7年入院。患者出生后即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偶伴发热,曾多次按肺炎给予抗菌素治疗后症状缓解。随着年龄增大咳嗽症状逐渐加重,饮水或进流质食物时较明显。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气管后壁憩室入院,入院后查体无特殊发现。胸部X线片示:双下肺野纹理增多;胸部CT示(图1):食管明显扩张,上段可见线样分隔影(箭头所示,上方为气管,下方食管明显扩张),右肺中叶斑片状阴影;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图2):碘油于食管中段(第6胸椎体平面)右前侧壁进入右侧主支气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影响胸部钝伤住院患者治疗方式的因素,对胸部X线片判读的差异进行分析,作为改进处置胸部钝伤患者的依据及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04—2006年因胸部钝伤或其外伤合并胸部钝伤,经急诊评估损伤严重指数(ISS)≤15,且对胸部钝伤暂采保守疗法的住院患者共96例(男76例,女20例)。对患者年龄、既往史、ISS、胸部X线片判渎等对治疗方式的影响与关系分为因病情需要改采用手术治疗组和继续采用保守治疗组来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平均年龄、性别、ISS的统计上无差别。影响患者住院期间采用手术治疗的因素有年龄〉65岁(OR,3.14;95%CI,1.21~8.12;P〈0.05);过去有心肺疾病病史(OR,2.85,95%CI,1.24~6.52,P〈0.05);第一次的胸部X线片判读有血胸(OR,3.97;95%CI,1.43~10.98;P=0.015)。结论 年龄〉65岁,有心肺病史、第一次的胸部X线片判读有血胸是胸部钝伤患者在住院后改采用手术治疗的危险因子。有必要住院后追踪胸部X线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小儿合胞病毒感染型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合胞病毒感染型肺炎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改善的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P <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气喘以及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应用于小儿合胞病毒感染型肺炎疗效确切,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超声诊断早产儿感染性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46例感染性肺炎早产儿的胸部X线和肺部超声资料;于第1天、第3~5天、第8~15天,对其中2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肺部疾病进展进行超声监测。结果 146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中,胸部X片正确诊断135例(135/146,92.47%),超声正确诊断143例(143/146,97.95%)。143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肺部声像图中,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彗星尾征、支气管液相、胸腔积液的阳性率分别为94.41%(135/143)、51.05%(73/143)、20.28%(29/143)和26.57%(38/143)。第1天、第3~5天、第8~15天,2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肺部实变低回声区范围分别为(7.63±6.10)cm2、(3.85±5.74)cm2、(1.50±1.30)cm2。结论超声可实时、准确监测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的进展,且无辐射,可作为早产儿感染性肺炎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9岁,因“胸闷1周,加重6h”于2009年3月6日入院,有吸烟、吸毒史,入院查体:T36.5℃,P84次/min,R28次/min,Bp120/70mmHg(1mmHg=0.133kPa),SpO20.90,精神紧张,气促,唇周发绀,气管左侧移位,右侧胸廓饱满,右肺叩诊为鼓音,呼吸音消失,心脏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胸部X线片显示右肺压缩为95%。入院拟诊:右侧自发性气胸。入院后,立即吸氧,做相关辅助检查后,行闭式胸腔引流术,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无不适,患者自觉胸闷稍减轻。第2天再次复查胸部X线片,右肺压缩仍为95%(图1),但胸腔引流管仍有大量气体溢出,为进一步查明原因,立即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排除右主支气管病变。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病者伴肺孢子虫肺炎漏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者伴肺孢子虫肺炎(PCP)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漏诊的慢性肾脏病伴PCP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分析漏诊原因。结果本组3例,IgA肾病2例,肾淀粉样变性病1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2例出现Ⅰ型呼吸衰竭,1例出现低氧血症。3例均应用激素治疗,2例同时应用环磷酰胺(CTX)。2例诊断为肺部急性细菌性感染,1例诊断为肺部支原体感染。入院时3例X线征象均不典型,2例有典型CT征像。确诊时2例有典型X线征象,3例有典型CT征象。3例常规痰培养均未发现伊氏肺孢子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吉姆萨染色涂片发现伊氏肺孢子菌或痰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伊氏肺孢子菌虫体DNA(+)。给予卡泊芬净及复方磺胺甲噫唑治疗均治愈。结论PCP是接受激素和(或)CTX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肺部机会感染之一,早期胸部X线和CT征像常不典型,典型的X线或CT征像对PCP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接受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若出现发热、抗细菌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应尽早行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吉姆萨染色找伊氏肺孢子菌或PCR法检测伊氏肺孢子菌虫体DNA。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1例MP感染并发HSP患儿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31例患儿除有皮疹、关节、肾脏、胃肠道症状外,还伴有发热19例,咳嗽23例,咽充血29例,双肺可闻及干湿罗音者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全部痊愈.结论:MP感染可并发HSP,对于HSP应监测肺炎支原体抗体,以便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抗MP感染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脱钙人牙基质在修复齿槽突裂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唇腭裂术后齿槽突裂植骨修复的新方法。方法2005年4月-2006年8月,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混合脱钙人牙基质(decalcified denfinal matrix of human,DDM)治疗26例(30侧)齿槽突裂患儿。男16例,女10例:年龄6~12岁。单侧齿槽突裂22例,双侧4例。伴鼻翼塌陷26例,乳牙滞留5例,错位牙3例,畸形牙1例。患儿于术前、术后1周,1、2、3、6和12个月摄全口曲面断层X线片、上颌前部咬殆X线片(以裂隙侧尖牙为中心),观察骨愈合、骨吸收情况。结果术后23例患儿伤口Ⅰ期愈合,口鼻瘘严密关闭;1例双侧齿槽突裂切口感染,6个月后重新植骨;2例少量骨组织外露,予冲洗、换药、涂擦美宝湿润烧伤膏后伤口愈合。髂骨供区均Ⅰ期愈合。术后X线片可见裂隙间骨桥形成,恢复了颌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4例6~9岁患儿平均观察6.5个月,22例9~12岁患儿平均观察8.6个月。根据术后3个月X线片,采用Bergland等评价标准进行疗效分级,Ⅰ级16例16侧(53.3%),Ⅱ级7例8侧(26.7%),Ⅲ级2例4侧(13.3%),Ⅳ级1例2侧(6.7%)。植入骨成活率为93.3%,临床成功率为80%。结论采用DDM联合髂骨松质骨修复齿槽突裂,能减少骨吸收,是一种新骨形成的加速剂,骨生成潜能好、骨诱导明显,临床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40岁。因发热1月余收入院。1月前无诱因出现发热,最高达37.6℃,发热时伴咳嗽。吐少量脓痰,左胸部隐痛,无盗汗。曾在当地医院肌肉注射青霉素等治疗效果不佳。该患者15年前因咳嗽到当地医院就诊,按肺结核治疗6个月。查体:气管左移,左肺呼吸音减弱。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乱,左肺门阴影增大;左侧第6~7肋间内带处有一不规则小三角形密度增高影,最长径约1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