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将78例伤前没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新发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临床治疗组38例(传统护理组)及常规治疗加早期强化康复治疗组40例(强化护理组),强化护理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预防性治疗与护理措施。进行临床评估与随访,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8周,共计7例(9.0%)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强化护理组仅1例(2.5%)发生深静脉血栓,传统护理组6例(15.8%)(6/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脊髓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脊髓损伤(SC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发病1周内即入院的脊髓损伤患者49例,根据下肢静脉彩超的表现,将其分为伴DVT组(9例)和不伴DVT组(40例)。记录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是否合并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有无肿瘤病史、既往有无吸烟史、是否合并下肢骨折、有无气压治疗、是否早期康复干预、是否预防性抗凝治疗、有无静脉置管史、有无手术、有无输血史、下肢肌力、发病至转入康复科时间等临床因素。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进行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脊髓损伤并发DVT的危险因素。 结果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6.87;95% CI 1.09~43.22)和未进行气压治疗(OR 12.47;95% CI 1.09~142.36)与早期脊髓损伤患者住院期间并发DVT有关(P<0.05)。 结论女性和未进行气压治疗是早期SCI患者住院期间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脊髓损伤(SCI)致截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DVT不仅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影响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严重者可因血栓脱落阻塞较大肺动脉,造成肺栓塞而导致患者猝死犤1犦。因此对SCI致截瘫患者,积极预防和及时有效地治疗DVT显得非常重要。采用病例讨论Team会的形式,对具体的SCI合并DVT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次对患者进行疗效及功能评定,制定出患者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最终达到防治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的存在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威胁,它随时可能变成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而危及生命。早期发现,及时给予合理治疗和护理,贵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形成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L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LDVT与疾病发展、体位、静脉血管壁损伤、利尿脱水剂使用、年龄及其他因素有关.结论:做好LDVT的预防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张金龙  倪朝民  黄炎  吴鸣  陶冶  周静  汪澄 《华西医学》2021,36(11):1550-1555
目的 了解气压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纳入出院时间在2017年4月-2020年12月的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骨科转入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根据病例资料的医嘱内容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干预方法为气压治疗+常...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后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脊髓损伤(SCI)致截瘫患的常见并发症。DVT不仅影响患肢体功能,影响康复训练的正常进行,严重可因血栓脱落阻塞较大肺动脉,造成肺栓塞而导致患猝死。因此对SCI致截瘫患,积极预防和及时有效地治疗DVT显得非常重要。采用病例讨论Team会的形式,对具体的SCI合并DVT患的病情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案,对患进行积极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次对患进行疗效及功能评定,制定出患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最终达到防治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牡丹  何乃宁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85-1686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一种发生在静脉内的血凝块阻塞性疾病,是卧床病人的常见病,也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在急性期,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与处理,部分血栓脱落,造成肺、脑等重要脏器栓塞而导致死亡;有些患者则发生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因此,预防DVT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了5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DVT病人,经治疗和护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预防及干预措施。方法对21例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筛查,根据筛查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综合预防及早期干预措施,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评价综合预防措施及早期干预对地震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结果21例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分级评估、综合康复措施后,18例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患者没有发现新增DVT ;3例DVT 患者无一例发生肺栓塞,且原有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结论采取综合预防及早期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治疗地震致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康复护理与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玲  刘雅丽 《中国康复》2002,17(3):186-187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 常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下肢DVT是截瘫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 可严重影响康复治疗,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系统的康复护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DVT的发生, 提高截瘫患者康复效果及社会复归.本文总结了1993年至2001年6月我科截瘫患者并发下肢DVT的康复护理体会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预防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5例颈髓损伤患者,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6例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血栓预防知识宣教、指导下肢活动、饮食指导、劝导患者及其家属戒烟、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等。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措施:对颈髓损伤患依据损伤程度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成立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专业组对血栓预防相关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制定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指南及健康教育执行单,脊髓损伤组在深静脉血栓预防指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颈髓损伤患者的预防措施,成立血栓预防质控组,督导各项措施有效落实。观察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χ2=8.362,P<0.05),肺栓塞发生率、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颈髓损伤患者进行规范性预防措施并辅以管理手段,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7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包括做好一般处理、用药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支持、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关键,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DVT)是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由于手术、外伤、分娩和严重心、脑疾病等引起.发病率较高。据Clagett等报道,外科大手术未采取预防措施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25%.如果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得当,常可造成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可威胁病人的生命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用护理程序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神经外科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预防性护理。结果: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实施预防性护理,未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马林君 《临床医学》2014,(9):126-12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溶栓药物的前、后护理。方法随机抽查安阳市脉管炎医院住院患者12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使用溶栓药物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使用溶栓药物后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观察患肢肿胀、皮温、色泽、疼痛等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痊愈93%,好转7%。结论:以上护理方法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法,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并与未采取护理干预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7%,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降低骨科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 对263例骨科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观察和评估、健康知识宣教、机械预防、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等措施.结果 263例患者中只有9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3.42%).结论 骨科下肢创伤及手术后患者施行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对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4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介入治疗的护理观察进行了回顾性总结,认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解除思想顾虑,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是确保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防止保留导管脱落和穿刺点出血;溶栓时用止血带定时放松和扎紧血栓近端肢体,使药液经交通支由浅静脉充入深静脉,使药物与血栓充分接触以提高溶栓的疗效,是保证介入治疗的关键.注意停药指征,观察患肢消肿情况;加强营养和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和肺梗塞等并发症发生;做好出院指导,预防疾病再次复发的方法是介入治疗的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