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索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呈缓慢侵袭性生长,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来源于胚胎脊索残余组织,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蝶枕交界区及骶尾部,也可见于脊柱的其他位置.颅底脊索瘤由于其解剖位置、生物学特性,预后不良,诊断治疗一直困扰着神经外科医生.本文将对颅底脊索瘤的基础与临床方面的最新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8例颅底脊索瘤、软骨瘤和软骨肉瘤中筛选出4例软骨样脊索瘤,其中异位1例。软骨样脊索瘤只发生在颅底,x线可显示蝶枕骨骨质破坏。本病与发生于颅底的脊索瘤和软骨源性肿瘤不易鉴别,组化染色与电镜检查对鉴别诊断有帮助。软骨样脊索瘤预后较好,其组织发生可能来源于脊索周围软骨。  相似文献   

3.
脊索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脊柱的两端,主要见于骶尾骨、其次为颅底斜坡;临床上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左右,男性略多于女性。笔者搜集到1例应用核磁共振检查提示枕骨斜坡占位病变,并由病理证实为颅底脊索瘤的病例,本文就颅底脊索瘤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旨在探讨MRI技术诊断颅底脊索瘤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像学诊断颅底脊索瘤影像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4年9月到2015年4月收集的13例颅底脊索瘤患者,对其拟诊CT以及MR影像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收集到的病例比较典型,13例颅底脊索瘤患者,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当,临床表现以头痛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颅底神经受累表现及锥体束受累症状,其中年纪较小的病例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只是偶然CT检查发现。患者病程较长,在2个月-10年,平均3年,进一步支持颅底脊索瘤病灶呈缓慢浸润性生长特点。其中有一列临床最后确诊为鼻咽癌侵及颅底斜坡外,其它病例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颅底脊索瘤。结论:分析总结颅底脊索瘤影像诊断要点,提高诊断水平,相应做出影像学分析,体现出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颅底脊索瘤的 MRI 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懦  李至 《吉林医学》1997,18(2):81-82
颅底脊索瘤的MRI诊断(附6例报告)李宏儒褚继农(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职工医院130011)李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诊断科100853)笔者分析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旨在评价其对颅底脊索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1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外科治疗和预后情况. 结果:1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中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手术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3例.经病理证实其中典型脊索瘤17例,软骨样脊索瘤1例.14例获得随访,其中4例死亡,10例恢复正常生活. 结论:颅底脊索瘤发病率低,手术全切除的难度大,需结合放射治疗.本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周琦  高照勤  孙银 《新疆医学》2011,41(4):102-103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颅内脊索瘤患者10例。颅底脊索瘤是侧颅底较少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复发率为43%脊索瘤是起源于胚胎脊索结构的残余组织,在胚胎3个月时脊索开始退化,如果沿神经轴的任何部位有脊索组织残余,即可发展为脊索瘤[1],它的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0.1%~0.2%,32.8%起源于脊柱,32.0%起源颅底,29.2%起源于骶尾部,6.0%起源于中轴线,可在10~90岁任何年龄发病,高峰期为30~40岁,男女比为3∶2,颅内脊索瘤多起自蝶骨与枕骨连接处,呈缓慢侵润性生长[2]。  相似文献   

8.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性脊索残留组织,颅内者多位于颅底,以斜坡、蝶枕部好发[1].由于肿瘤位置较深,呈局部浸润性生长,常与重要的颅内组织如脑干和脑脊髓神经关系密切,手术存在创伤大、切除不完全、术后复发率高等问题,属于难治性颅底中线肿瘤[2].随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发展,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3].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行伽玛刀治疗的术后残留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底脊索瘤的常见病变及其CT、MRI影像学表现,探讨CT、MRI对颅底脊索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病例临床资料及CT、MRI平扫和增强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脊索瘤MRI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以高、低信号为主。MRI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CT表现病灶呈不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块影,均见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结论:MRI检查可以准确显示颅底脊索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及其信号特点。CT检查在显示病灶的骨质破坏、残存骨质方面较MRI具有优势。因此,CT、MRI检查相结合在颅底脊索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能在与垂体瘤、颅咽管瘤、软骨肉瘤、鼻咽癌、脑膜瘤等颅内肿瘤鉴别诊断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颅底脊索瘤患者生存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JT  Wang L  Wu Z  Jia GJ  Zhang LW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3):1607-1610
目的 分析影响颅底脊索瘤患者生存的因素。方法 收集有完善资料的颅底脊索瘤患者79例,选取性别、年龄、首发症状、阳性体征、肿瘤体积、入院前手术、入院前放疗、肿瘤部位和分期、肿瘤的质地及粘连程度、肿瘤的病理学分型、手术切除程度等可能影响颅底脊索瘤患者生存期的13个因素,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及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学分型、入院之前曾行手术或放疗、手术切除程度、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是影响颅底脊索瘤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均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学分型、入院之前行手术或放疗、手术切除程度对颅底脊索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结合影响颅底脊索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一步完善包括手术技术在内的治疗手段,合理安排综合治疗的步骤,将有助于改善颅底脊索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分析对于颅底存在脊索瘤的患者实行MRI及CT的成像影像特性与其在临床上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30例颅底存在脊索瘤的患者,并选择同期侵犯到颅底的12例垂体瘤和18例鼻咽癌的患者当做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都需要实行MRI和CT的检查,除此之外还需要对14例患有颅底脊索瘤的患者实行MRI。结果:依照MRI反映出患者肿瘤处于的部位与侵犯的范围均比CT好,MRI和CT显现出颅底中线的骨质存在破坏有着相似的作用。按照MRI显现患者肿瘤侵犯的范围和部位发现,颅底脊索瘤的T2加权信号的强度要显著比垂直瘤及鼻咽癌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颅底存在脊髓瘤的患者在手术当中应用MRI在临床上有着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颅底脊索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3例颅底脊索瘤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7例。结论:脊索瘤外科治疗中选择适当手术入路,可提高肿瘤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总结颅底脊索瘤经手术治疗与伽玛刀治疗后的并发症、生存率、生活质量等特点,探讨颅底脊索瘤经手术与伽玛刀的疗效与预后.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38例及伽玛刀治疗19例颅底脊索瘤患者进行随访,应用远期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对全部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T对颅底脊索瘤(Chordoma)的诊断价值.方法:422例临床拟诊颅底脊索瘤的患者采用CT检查,双盲阅片,以手术病理结果和长期随访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其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误诊率、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422例入选患者确诊脊索瘤者为39例(9.2%).诊断灵敏度为0.795(31/39),95%的CI为[0.635-0.907];特异度为0.992(380/383),95%的CI为10.977-0.998];误诊率为0.008(3/383);漏诊率为0.205(8139);阳性预测值为0.912(31/34);阴性预测值为0.979(380/388);诊断正确率为0.974(411/422).脊索瘤CT扫描分为四型:鞍区型、斜坡型、中颅窝型和鼻咽型.鞍区型占51.6%,最为多见.肿瘤多为类圆形和不规则分形.瘤体内高、低密度混杂,均有钙化.造成误诊和漏诊最常见的相关疾病为颅底脑膜瘤和神经源性肿瘤.结论:①以"视力下降、头痛、吞咽困难等"为临床表现的诊断不明行CT检查者,有近10%脊索瘤的患者,应引起重视.②CT对颅底脊索瘤诊断的特异度高,灵敏度中等;而造成灵敏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颅底脊索瘤发病率低,阅片时未考虑到.③CT对颅底脊索瘤诊断造成误诊和漏诊最常见的相关疾病为颅底脑膜瘤和神经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近5年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底脊索瘤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脊索瘤发生于颅底中线处的斜坡和(或)鞍区,并广泛侵犯大血管等重要结构;在T1WI主要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Gd—DTPA静脉注射增强后,均有较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结论MRI检查颅内脊索瘤的临床意义在于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和范围,评价肿瘤的生长方式和对大血管等重要结构的侵犯情况,从而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刘晶  于倩  孙炜  戴艳  林琳 《中外医疗》2013,32(14):149-149,15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颅底脊索瘤手术切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6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6例内镜辅助经鼻蝶入路颅底脊索瘤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该组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积极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经鼻蝶入路颅底脊索瘤术后并发症、保障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颅底脊索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呈缓慢侵袭性生长的肿瘤,因生长部位不同而引发不同的症状,现报道1例累及咽腔的广泛型脊索瘤。  相似文献   

18.
脊索瘤来源于残留骨组织中的迷走脊索组织,可发生于脊索分布的任何处。据统计:颅底占35%,尾骶部占55%,其它椎体占10%,其中以颈椎最多,次为腰椎,胸椎最少。这种分布不均按Horwitzt 的解释是这些区域的脊索弯曲而多分枝,有更多移位于骨组织的机会。脊索瘤的文献报告,至1960年世界文献已有300多例,国内已有17例报告,其中鼻咽颅底脊索瘤五例。我科自1964~1971年间共收治头颈脊索瘤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在27~66岁之间),其中鼻咽颅底部六例,口咽及喉咽1例,鼻咽颅底6例中,1例侵犯鼻腔2例蔓延口咽,1例侵犯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底脊索瘤CT与MRI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颅底脊索瘤患者的CT与MRI资料。结果 17例脊索瘤中,发生在斜坡6例、鞍区5例、颅中窝3例、鼻咽部2例、蝶窦1例。MRI表现为T1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T2WI则以高低混杂信号为主,增强后病灶呈轻到中度不均匀强化。CT见病灶呈不均匀或稍高密度肿块,10例见骨质破坏。结论颅底脊索瘤的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大多可以确诊,但需与脑膜瘤、垂体瘤、鼻咽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20.
脊索瘤是一种少见的骨肿瘤,好发于骶尾椎和颅底。本文报告一例颅底脊索瘤,并对其X线征象作简要讨论。患者男性,20岁。主诉双鼻慢性进行性阻塞5月,说话含物声3月,头痛、左眼视力下降伴左耳鸣10多天。5月前因感冒后双鼻不通,经当地一般治疗后,鼻阻进行性加重。3月前说话声音有改变(象含有食物样),咽部有异物感。近10多天觉头痛,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